西施舌養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另外網站想吃不一定有!西施舌味美少見口感媲美蛤蜊、生蠔 - 三立新聞也說明:民眾在溼地DIY捕抓西施舌,就是因為它的肉質很鮮美,過去彰化、雲林、以及南部不少人用養殖的方式大量繁殖,但曾經有養殖戶的環境受到汙染,西施舌 ...

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資源學系研究所 陳一鳴所指導 張筠京的 西施舌與文蛤之閉殼情形之比較 (2003),提出西施舌養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閉殼肌、西施舌、文蛤。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資源學系研究所 陳一鳴所指導 陳昭伶的 溫鹽對文蛤、西施舌之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影響之研究 (2000),提出因為有 文蛤、耗氧量、鰓纖毛運動、西施舌的重點而找出了 西施舌養殖的解答。

最後網站塔香西施舌 - Selina的料理繪本- 痞客邦則補充:西施舌 由於養殖不易且數量有限,所以一般在市場並不普遍,因為朋友的關係,才能吃到這個特別的貝類,我真是太有口福了。喜歡用簡單的調味料裡貝類,調味太重反而會搶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西施舌養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施舌與文蛤之閉殼情形之比較

為了解決西施舌養殖的問題,作者張筠京 這樣論述:

西施舌是分布在台灣西南沿岸的深埋型二枚貝類,具有很長之出入水管以及發達之斧足。根據養殖場及實驗室飼育之經驗,發現西施舌在無泥沙潛埋的環境下,便會於數日內死亡,但若將之綑綁橡皮筋或切斷絞鍊,則可以在實驗室中飼育超過一個月。本實驗探討西施舌閉殼情形與死亡之關係,並與生活環境相似之文蛤相比較。在型態上,測量西施舌與文蛤閉殼肌面積相對於殼面的大小之百分比、絞鍊張殼力量之大小(閉殼力)以及對閉殼肌進行組織切片,並與文蛤比較;並在生化上,以Fructose 2,6-biphosphate為指標物質,來判斷西施舌閉殼肌是否持續進行醣解作用,而產生大量的能量。結果顯示,西施舌平均閉殼肌比例為36.65﹪,文

蛤為41.19﹪;兩物種間之閉殼力與閉殼肌面積回歸線以及閉殼力與閉殼肌溼重回歸線趨勢相同,但兩者閉殼力有顯著差異,西施舌大小個體之閉殼力差異較文蛤來得小;西施舌平均單位面積肌原纖維之比例為55.60﹪,文蛤為83.29﹪,表示西施舌閉殼肌確實較文蛤鬆散;鬆開綑綁橡皮筋的西施舌閉殼肌在前六小時內fru 2,6-BP含量變化起伏甚大,最高可達到7.58μmole/mg,六至二十四小時內,未有上升之現象,顯示西施舌鬆開橡皮筋六小時內會耗能,而後無耗能現象。

溫鹽對文蛤、西施舌之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西施舌養殖的問題,作者陳昭伶 這樣論述:

摘要在20、25、30、35℃及5、10、15、20、25、30psu,共24組溫鹽組合下,分別測試溫度及鹽度對文蛤和西施舌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的影響。其結果顯示,在相同鹽度下,兩種貝類的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文蛤在30℃時達到最大值,但在35℃時,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反而會變小。但西施舌則無此現象,在35℃時,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有最大值,顯示西施舌比文蛤能適應較高的溫度。在相同溫度下,兩種貝類的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均隨鹽度增加而成峰形變化,依溫度不同,耗氧量及鰓纖毛運動達到最大值時的鹽度亦不同,但範圍均在15~25psu,可知兩種貝類均偏好棲息於半淡鹹水的河口地區。所有溫鹽組

合中,文蛤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在30℃、20psu時平均值最大,分別為1.23cm/min及1.78mgO2/hr/g。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倍率分別為2.5及2.8。西施舌的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則以35℃、25psu時為最大,分別為1.64cm/min及1.45 mgO2/hr/g。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倍率分別為4.0及5.8。由此可知,溫鹽改變對西施舌生理變化的影響較顯著。在相同的4組溫度(20、25、30、35℃)及10、20、30psu,共12組溫鹽組合下,分別測試其對小文蛤和小西施舌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的影響。結果發現,小個體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受溫鹽影響之變化趨勢與大個體大致相似。顯示在此溫鹽範

圍內,大小個體具有相似的生理模式。小文蛤的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在30℃、20psu時有最大平均值,分別為1.31cm/min及5.56 mgO2/hr/g。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倍率分別為2.5及3.0。小西施舌的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在35℃、20psu時有最大平均值,分別為1.67cm/min及3.96mgO2/hr/g。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倍率分別為2.9及7.1。小西施舌的耗氧量增加倍率會比鰓纖毛運動大,溫鹽改變對小西施舌生理變化的影響較顯著。兩種貝類的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間的相關係數均在0.94~0.97,顯示鰓纖毛運動及耗氧量之間具有高度的正相關性,因此以鰓纖毛運動做為生理指標是可行的方法。若是

瞬間改變溫度5℃或鹽度10psu,文蛤的鰓纖毛運動也會跟著改變,然後隨著時間而逐漸趨於穩定。在經過50~70分鐘,便沒有明顯的變化。故溫鹽之瞬間改變時,雖然我們無法直接監測到文蛤之耗氧量變化,但由鰓纖毛運動的測定可知,文蛤之生理調節約在一小時後,即可達到穩定。在35℃,5psu下,文蛤會發生死亡,但西施舌則無此現象,顯示西施舌比文蛤更能適應低鹽的環境,且西施舌也比文蛤更能適應高溫,因此在南部地區西施舌應比文蛤更容易飼養。在本實驗溫鹽範圍內,溫度的影響較鹽度具重要性,因此在文蛤及西施舌的養殖上,溫度的變化比鹽度的變化更值得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