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表製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行程表製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菅原洋平寫的 告別拖延腦:靠意志力沒用!用認知實驗提升大腦警醒度,改善8種類低效率症頭 和茱迪斯‧歐洛芙的 共感人365天療癒處方:跟隨四季變化,打造一整年的修護網,找回敏感族自我茁壯的直覺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請問大家都使用什麼軟體規劃自己的行程? - 背包客棧也說明:[一般旅遊討論]之前去過日本兩次自助旅行負責規劃行程當時我是用word來編寫 ... 完成行程表製作後就可以直接列印出文件應該是很方便吧今年夏天的旅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高寶 和大塊文化所出版 。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劉永晧所指導 惠弘裕的 《萬順》之創作論述 (2020),提出行程表製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許萬順先生、濁水溪、六輕、台西村、紀錄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何平所指導 尚若白的 劇情短片《薑茶的滋味》創作論述與製作說明 (2020),提出因為有 音樂電影、雅克德米、尚若白、歌唱對白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程表製作的解答。

最後網站用excel畫出甘特圖讓你填入時間後自動調整日期長短 - 今周刊則補充:首先,我們先製作出一個表格,欄位包含了「任務名稱」、「開始時間」、「完成 ... 將滑鼠游標移動到圖表座標處按兩下,右邊工作表會出現「座標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程表製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告別拖延腦:靠意志力沒用!用認知實驗提升大腦警醒度,改善8種類低效率症頭

為了解決行程表製作的問題,作者菅原洋平 這樣論述:

  ★大腦職能治療師的專業指南   ★基於行為科學而不是心理學的策略,具體、有效!     你以為大腦喜歡拖延嗎?不,拖延會讓大腦覺得很痛苦。   拖延會讓大腦產生疼痛,大腦的能力會因此受損。   本書介紹了8種拖延症的大腦類型,針對各種類型設計小實驗,   只要重複嘗試該實驗,就能建立新的運作機制,改變原本的壞習慣。     ◆ 為什麼會拖延?為什麼不想做?   「拖延」其實是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會因為睡眠不足、大腦過度興奮、或者任務設置錯誤等因素,讓身體逃避眼前要做的事務。     ◆ 既然拖延會讓身體休息,那不做可不可以?   當然是不行。因為事情延後、不做,會讓該做的事項越積越多,

拖延會讓大腦產生疼痛感。     ◆ 改善拖延需要強大意志力,我做不到!   需要憑藉意志力做的事大多都會失敗。所以要使用可靠、具體的科學化練習才有幫助。本書就是透過各種實驗來調整各種拖延的狀況。      ◆ 為什麼「實驗」可以成功改善拖延呢?   因為「實驗」不會有成功或失敗,只會得到一個結果。沒有失敗的話,就不會產生負面心態的效應。我們可以針對結果再進行下一次實驗即可。而這些實驗正是改變我們大腦活動模式的方法。     我們的行動是由神經活動的模式構成的。人的腦內構成了非常複雜的網路,但有研究發現,使其發揮作用的法則也許沒有那麼多。     很多人執著於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認為這才能避

免自己擺爛拖延。但這本書的作者要告訴你,根本沒有必要養成習慣,只要根據自己拖延腦的類型,依照書中的實驗試著做一段時間,大腦就會自動發展出一個新的生活模式。     本書列舉8種拖延症大腦,介紹全類型通用的防拖延實驗和解決方案,讓你對症下藥、輕鬆克服拖延腦。並附有拖延症大腦檢查表,可確認自己目前屬於哪個類型。     類型① 待辦清單腦──把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單而一件都沒完成   類型② 脫軌腦──想到什麽就會放下現在做的事情開始做   類型③ 說明書腦──還在摸索作法的時候,時間就過去了   類型④ 鬥士腦──逼近截止日期才開始做   類型⑤ 摸魚腦──周圍沒有人就會開始做些無關的事情   類型

⑥ 專注腦──從沒有終點的事情開始做起,缺乏規劃   類型⑦ 獎勵腦──滿腦子都是結束後的獎勵   類型⑧ 愛睏腦──什麽都不想做

行程表製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1.03.13-苗栗-藝術家莊園ArtVilla
這天-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從小到大總愛幻想許多場景
當然也包括了求婚的樣子
身邊的人都知道我很喜歡浪漫、少女、花花草草
不管是佈置朋友生日、男朋友過節日
總愛很浮誇、很漂亮、很浪漫亦或是喜歡看到對方開心感動到哭!
幻想過在海邊求婚、餐廳、旅行、路上、家裡、遊樂園等等
也曾猜過會不會是在我生日當天被求婚
但一切的一切,都在阿亞的精心計畫下變成了完美的驚喜
這過程有高中、大學、家人、麗貓的串通讓這個計畫變得如此順利(家人的演技實在太厲害)
從一進門到最後都哭得不成人形(還臉上爆筋...實在是哭得太賣力了),從沒想過我可以這麼的幸福,一進民宿看到漂亮、浪漫、專業到不行的布置、看到所有高中姊妹、大學麻吉、阿亞的朋友親戚們、還有從以前買到現在的所有野餐布置用品全都在我眼前,那天,我最愛的所有人齊聚在一起給我祝福、陪著我、讓我知道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無法用言語形容我的感動與感謝,只好哭了!!
最後,要特別感謝我的未婚夫-阿亞,從去年11月開始就在計畫這場求婚,雖然我都知道你有在準備(還向我請教如何減影片)但我真的不知道你竟然這麼專業XD求婚當晚好多朋友一直跟我誇獎阿亞的細心與用心,從朋友口中聽到又是不一樣的感動(但也參雜了愧疚因為讓阿亞花這麼多錢籌備這些,真的是為他的荷包感到好痛XD)
-
看著幕後大家從白天布置到夜晚做準備,看到阿亞的行程表list,看到阿舫假扮民宿老闆娘跟阿真聊這麼多line搞得跟真的一樣,觀看阿亞精心製作的求婚影片,求婚後緊接著大家的生日驚喜(超美蛋糕),只有「讚」!!!!!佩服的五體投地!!!!!
總覺得那天就像真的小公主一樣!
謝謝你們為了這場求婚做了這麼多準備,謝謝未婚夫阿亞的超級用心細心專業與浪漫,謝謝你讓我成為最幸福的女人!
會好好收藏大家的心意,請接受我的一鞠躬!
-
攝影師與剪輯
特別感謝麗貓的朋友-子恆
拍出了好多好棒的畫面,剪輯過程中也多次跟我們討論,剪出讓我們非常感動的紀錄,非常的有耐心,真的適合做得很愉快!真的非常謝謝你!
ig: 0904_momo
fb: 張子恆的方格子
-
#求婚 #求婚驚喜 #求婚紀錄 #求婚計畫 #苗栗 #苗栗民宿 #proposal #wedding #recording #like4like #求婚布置

《萬順》之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行程表製作的問題,作者惠弘裕 這樣論述:

本次研究創作主要透過紀錄片拍攝,探討當代臺灣偏鄉地區農民—許萬順先生在長時間面對石化工業其產生的影響下,對於他的自身、鄉土及環境變遷的討論。藉由本片主角以農民身分,在台西村成長、結婚、繼承土地耕耘至今,仍以樸實勤奮的心在鄉土耕耘。台西村在國光石化、六輕抗爭等社會運動十多年後,許多原住者、年輕族群相繼離開,僅剩下滿抱鄉土情懷的長輩們獨自面臨環境變遷後所帶來的影響。此外,位在濁水溪出海口旁的台西村,自早期農耕時代就時常因為配水問題而引起紛爭,近代的氣候變遷及工業發展、民生用水的需求增大,使得用水情比起以往更加吃緊。如何以鄰居的角色與六輕及濁水溪一同面臨當前的生活、如何適應大自然賦予的改變,都是值

得注視、思考與討論的議題。《萬順》這部研究創作,採紀錄片拍攝的形式,記錄許萬順先生在台西村近三年的農事生活。並以筆者的視野,觀察台西村、濁水溪下游及出海口的生態與異相,透過時間的推進,探討許萬順先生身為農民對於鄉土的思考與生命觀點。

共感人365天療癒處方:跟隨四季變化,打造一整年的修護網,找回敏感族自我茁壯的直覺力

為了解決行程表製作的問題,作者茱迪斯‧歐洛芙 這樣論述:

一天一篇解憂文字,為高敏感族量身訂做的全年照護寶典 《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作者──茱迪斯‧歐洛芙醫師, 教你如何掌控內在的共感世界。   ◆本書賣點   ●《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作者啟動高度直覺力,三百六十五天一整年陪伴共感人或高敏感族,一天一篇解憂的文字,提供適合當旬的具體作法,更對應人生的起承轉合,富含哲理與洞見。   ●依時節細心安排的每日建議與冥想練習,打破感官過載的動能,應用防護技巧,學習完整的自我照顧法。   ◆內容簡介   歐洛芙醫師提供大家三百六十五天的自我照顧冥想、反思與日記寫作建議,天天預防壓力與過載。   共感人在世上能帶來各種貢獻,他們是治療者、創意人士、朋友、

戀人與工作上的創新者。然而,高度敏感的共感人通常會犧牲自己的健康,付出太多,最後吸進別人的壓力。醫學博士歐洛芙寫道:「維持健康快樂的方法,就是準備好每天用有效的方式照顧自己。」這個世界令人精疲力竭,歐洛芙醫生在書中提供寶貴的對策,協助讀者抵抗壓力,擁抱天特別降下的大任。   如果你需要付諸行動的每日工具,本書是上上之選。書中內容源自歐洛芙醫師在《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介紹的原則,提供每天的自我照護,支持你成為有愛心、有力量的共感人:   ◆設定強大的界限。   ◆保護精力。   ◆預防壓力與過載。   ◆自我安撫技巧。   ◆明白扛起世上的壓力不是你的責任。   ◆打破一發不可收拾的感官超載

。   ◆運用四季與元素的生命力。   ◆深化與大自然循環的連結。   ◆離開時鐘時間,進入神聖時間。   本書將協助你成長,過起幸福快樂的生活,避免內化他人的情緒與痛苦。「自我照顧的技巧曾經救了我和患者一命。」歐洛芙醫師寫道:「我會如此堅持定期自我照護,是因為我希望你能持續享受敏感帶來的特殊天賦,包括開闊的胸襟、敏銳的直覺,同時與精神世界和大自然保持密切的連結。」   【善用每一刻的祕訣,在於留意大自然的不同階段與光的循環──有四種策略】   • 體驗季節的力量   • 觀察分至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 體會神祕月相   • 借用元素的力量   【以感恩的心,感受當下的神

奇──本書三種使用方法】   •按照一年的順序閱讀:每天早上挪出幾分鐘,安靜坐著,思考當日的建議,也可以寫在日誌裡。在一天中,運用其中的哲理。   •憑直覺翻開本書,尋求指引:平靜下來,隨手翻開一頁,獲得當下最適合的訊息。或是在心中提問,以直覺挑出某頁,照上面的答案去做。   •寫下共感人的自我照顧日誌:選一冊自己喜愛的日記本,記錄感受,寫下新的收穫,談一談自己特別有感觸的主題。 本書特色   1. 四季皆可使用的全年寶典:全書除了前言,分為春、夏、秋、冬四大段落。開季時,先針對季節的特性說明,再給予每天一頁的建議,有明確的主題,內容包含外在的活動,也有內在的對話和各種防護技巧的練習

。   2. 從身心靈觀點來看共感特質:結合了季節的嬗遞、日照的變化、日月的循環、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不論是不是共感人,都可以學習自我保護、自我管理,達到身心平衡,更融入大自然的節律。   3. 激勵人心又具療癒效果:365天每日一帖良藥的架構,好消化,執行起來沒壓力,對敏感族來說,是身心療癒的及時雨。每一則文末附有簡短的目標設定,以第一人稱寫成,極富療癒、鼓舞作用及感染力。   4. 對《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的讀者,是更進一步的實踐手冊:先瞭解自己屬於何種共感體質,如內向或外向,再練習每天如實地面對自己的狀況與外界的挑戰。   5. 每個人都有敏感帶:詳盡探討共感族/高敏感族的特質、成

因,以及會遇到的麻煩。從健康、成癮、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到養育下一代、職場、特殊感知能力,全面分析敏感族該如何自我調適。   6. 開發自己的共感力,理論與實用兼備:本書不僅教你辨識共感者或高敏感族,更細分為生理、心理、直覺三大族群,有些則是混和兩種以上的類型。就算自己沒那麼敏感,深入認識敏感族的想法,提高自身的感受力,也能加強與外在人事物的溝通能力。   7. 作者也是共感族/高敏感族:除了基本檢測以外,以同理的態度,讓敏感族學習自我保護、自我管理,達到身心平衡,避免自我否定,或是一味切斷與外在世界的聯繫。   8. 從專業角度照顧敏感族的權益:這個社會不再只看光鮮亮麗、外放的一面,也

開始關注內向、敏感人士。本書作者有醫學、精神病學的背景,尤其在心理諮商、直覺發展領域的經驗豐富,為本書提供不一般的角度。 名人推薦   李崇建 親子作家   周志建 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思逸Seer 荒人巫思手抄格主   柚子甜 心靈作家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推薦 各界佳評   「本書作者歐洛芙是洛杉磯加大的精神科醫師。她建議醫師改善自身的直覺力量,帶來簡潔有力的訊息:『聆聽你的病患。』」──《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有效實用的工具,提供敏感人士每日的冥想素材。」──《出版者週刊》   「歐洛芙醫師在書中教大家擁抱共感天賦,與這個世界分享更多愛與關懷。這本書

將啟發敏感人士,教大家過有力量的生活,享受生活的樂趣。」──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意識宇宙簡史》作者   「本書協助你在一年當中的每一天,尊重自己的敏感性格,讓共感與直覺天賦開花結果。練習用愛照顧自己是獲得力量的關鍵,本書將提供各種方法。」──伊雅娜.范贊特(Iyanla Vanzant),紐時暢銷書作者、「伊雅娜:修復我的生活」節目主持人   「這本精彩好書提供了每日的智慧小語,帶來深刻的洞見與實用的工具,協助你釋放身心靈。更是貨真價實的手冊,協助大家在生活中敞開胸懷,感受世界的美好!醫學博士歐洛芙將教你如何掌控內在的共感世界。」──喬.迪斯本札醫師(Dr. J

oe Dispenza),紐時暢銷書《你是安慰劑》作者   「敏感人不是弱者,也不是受害者。歐洛芙醫師本身是共感人,她在書中傳授如何保持敏感、堅強及頭腦清醒,同時避開生活中耗損你精力的人。每天翻閱這本書,將能穩住你的個人與靈性力量。」──凱洛琳.梅斯(Caroline Myss),紐時暢銷書《慧眼視心靈》作者   「充滿愛與智慧的每日提醒,讓你好好過生活。」──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踏上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作者   「每天帶來力量的小語,讓共感人擺脫自我設限的想法,再次主導自己的人生。本書是個寶藏,天天替你加油打氣,很適合放在手邊,一遍一遍地參考。」──

布魯斯.李普頓博士(Bruce Lipton),細胞生物學家、暢銷著作《信念的力量》作者   「我們共感人承受太多了!這本每日小語協助我們排解從這個世界吸收的壓力,並設下界限。」──羅珊娜.艾奎特(Rosanna Arquette),艾美獎提名女演員與電影製作人   「本書是歐洛芙醫師的最新力作。她以無與倫比的獨特方式,教大家徹底照顧自己,藉由實用的工具帶來力量。歐洛芙既有精神科醫師的邏輯訓練,也有共感人纖細敏感的心。這本書是內在與外在都能成功的關鍵,提醒我們:『我重視真,我喜愛善,我致力於美的生活方式。我就是愛。』」──瑪戈.阿南德(Margot Anand),《愛、性與覺醒》作者

作者簡介 茱迪斯.歐洛芙醫學博士(Judith Orloff, MD)   精神科醫師,擔任洛杉磯加大的精神病學臨床助理教授,在醫學、精神病學與直覺發展領域積極發聲。歐洛芙醫生本身也是共感人,除了掌握傳統西醫的寶貴智慧,也深入直覺、性靈、能量醫學的最新知識。著有暢銷書《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讓情緒自由》(Emotional Freedom)、《臣服的力量》(The Power of Surrender)、《正能量》(Positive Energy)、《直覺治療指南》(Guide to Intuitive Healing)、《神奇的

第二視覺》(Second Sight)。《今日秀》(The Today Show)、CNN、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今日美國》(USA Today)、《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都曾專題介紹她的著作。若想進一步瞭解敏感人士與直覺的力量,或是加入歐洛芙醫師的臉書共感支持社群(Facebook Empath Support Community)及共感人電子報,請上:drjudithorloff.com。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專職譯者,譯有《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人生4千個禮拜》、《微精通》、《【Q & A a Day】每日一問:經典5年

日記》。 簡介 找回你的時間:敏感人的自我照顧之道 一月 二月 三月 春天 重生、成長、復甦 四月 五月 六月 夏天 熱情、遊戲、豐富 七月 八月 九月 秋天 收穫、改變、放手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冬天 向內探索、感受真理 謝詞   簡介 找回你的時間:敏感人的自我照顧之道   所有的共感人都必須懂得照顧自己,這是最基本的原則。每一天都記得觀照身心,好好愛護自己,敏感天賦自然會帶來美好的生活。   本書將介紹如何在每一天照顧自己,從各種觀點出發,輔以冥想方法,多管齊下,協助你當個有愛心的強大共感人,但不把他人的苦難背在自己身上,也不試圖幫忙「解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

走,我們要尊重這一點。本書將提供日曆式的每日建議,溫和提醒你可以有愛心,但不要陷入共依存症,也不用當聖人或犧牲自己。   我同時是精神科醫師與共感人,我主張絕對要好好照顧自己,也傳授病患這樣的原則。我會如此堅持,原因是我希望持續享受敏感帶來的特殊天賦,包括開闊的胸襟、敏銳的直覺,以及與精神世界和大自然保持密切的連結。淺薄的情緒之水吸引不了我,我要深入奧妙的境界—我的敏感天賦可以引領我到那裡。   然而,所有的敏感人士都面臨一項極大的挑戰:如何能關愛世人,但不會因此吸進別人與這個世界的壓力。我們的過濾機制不同於大部分的人。我們是情緒海綿,什麼都感受得到,直覺就把那些東西吸進體內。這種情況不同

於「普通」的同理心。一般所說的同理心是見到他人痛苦或快樂時,有辦法理解,但不至於接收那些感覺。   我們共感人樂於助人,熱愛世界,喜歡照顧他人,經常會過度付出,犧牲自己的健康。研究顯示,我們的鏡像神經元系統(與同情有關的大腦區域)高度活躍,容易精疲力竭。我不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我願意關懷別人,但過度幫忙,吸進別人的負面情緒,只會讓自己感官超載,導致敏感的身心十分難受。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   若要維持健康快樂的狀態,就得有一套有效的自我照顧法,有辦法應對壓力。本書從頭到尾將介紹如何信任直覺,設下界限,保護好精力,以維持自身的平衡,擁有完整的身心。共感人的幸福祕訣是趁感官超載前,就打破那

股動能。我接下來要分享的策略與心態,曾經救過自己一命,也能協助大家在負荷不了、情緒被挑起的時刻,快速穩住自己。   神聖的時間   時間很寶貴。你如何度過一天,深深影響著你的精力值與健康。時間帶來成長的機會,該如何妥善地利用,由你自己決定。在此要奉勸大家展開雙手,擁抱時間流,不恐懼,不忽視。認真重視時間,主動做出選擇,就能奪回時間。   一般人到了七十歲,大約已經活了二十二億秒。不論生活帶來的是痛苦、幸福或酸甜苦辣,我們擁有的每一刻都是神聖的。不論你從事的活動是摺衣服,或是在喜馬拉雅山頂冥想,從神聖的角度看時間,能讓你體驗到活著的奇妙之處。此外,你也因此慎選共度時間的對象,選擇能滋養自己

的關係。   古希臘人有兩種時間概念:一種是柯羅諾斯(Chronos),一種是卡俄茹斯(Kairos)。這兩種概念能協助疏導你的敏感天賦。柯羅諾斯是時鐘的時間,以秒、分鐘、月、年來計算。在這個物質領域,有待辦清單、截止日期、朝九晚五的工作與社會義務;如果缺乏戰勝壓力的技巧,你會承受不住。不過,若能妥善管理行程表,替不可思議的體驗挪出空間,柯羅諾斯也能充滿驚喜、美妙與樂趣。   對比之下,卡俄茹斯是指神聖的時間,一種非線性的覺察,是共感人更真實的家。卡俄茹斯是靈魂的無限領域,也是神聖時機的天地,每一件事都發生在完美的秩序中。你可以透過直覺、冥想、禁語、觀察共時性,以及我將提供的各種方法,以抵

達這種狀態。本書將協助你平衡受時間限制與不受限的自己,不再被時鐘追著跑。   時間、大自然與光的循環   善用每一刻的祕訣,在於留意大自然的不同階段與光的循環。這麼做能增強你的活力,配合生命的脈動。我將在本書強調四種類型的策略,助各位一臂之力:   • 體驗季節的力量   • 觀察分至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 體會神祕月相   • 借用元素的力量   體驗季節的力量   季節標誌與承載著我們的生活,除了影響天氣與作物,也左右著你的情緒與活力。你在一年之中的某段期間,可能會比較快樂、有活力,其他時候則較為消沉。有的共感人會出現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

ve disorder),也就是與日照減少相關的憂鬱症,我將提供這方面的自我照顧法。留意自己對季節更迭的反應,能幫助你與身體與大地的韻律連結,更加照顧到自身的需求。   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變化與晝夜模式,影響著你的身體。舉例來說,冬天時,地軸偏離太陽,大地昏暗冷卻,許多地區會出現混亂的天氣,我們直覺想躲在家中與內心的世界。到了夏天,地軸偏向太陽,白日延長,溫度升高,我們比較願意接觸外界。   延續擁抱季節、配合四季的宗旨,本書分為四個部分,自一月一日的仲冬講起,每一部分會特別關注當季的特性:   冬天:向內探索、感受真理   春天:重生、成長、復甦   夏天:熱情、遊戲、豐富   秋天:

收穫、改變、放手   季節循環的奇妙之處,在於黑暗時期過後,永遠接著重生。沒有任何事會固定不變。雖然某些地區的四季較不分明,日光的多寡仍會影響心情、活力與作息。即便是在四季如春的加州,留意季節變化能穩住身心,讓你更順利地度過每一天。   你的身體節奏有時會和現實中的時間表起衝突,例如冬天時,身體要你「慢下來」,但過節卻會增加壓力與活動。每當碰上身心緊繃的時刻,本書提供的設下界限等練習將協助你更快速地恢復精神。   (未完) 【內文試閱1】 【1月15日】 水告訴我們的事 在許多傳統的療法中,風、火、水、土四種元素各有獨特的滋養性質,分別與四季連結。水通常與冬天有關,代表寧靜、休養生息

、彈性與流動。我們體內有三分之二都是水,也難怪許多敏感一族會受到水的吸引。 流動的水會釋放令人鎮定的負離子,增加血清素,生成體內的天然抗鬱劑;海洋與瀑布令人感到身心舒暢的原因就在此。水能淨化你吸收到的不良情緒。在忙碌的一天中,即便是洗個手或喝喝水,都能洗去壓力。 觀察水能讓你學到如何繞過障礙。即便是結凍的冰河,最終也能流向大海。 你可以以水為師,不與人爭,降低衝突,尤其是碰上和另一半吵架或塞車等劍拔弩張的時刻。一股大浪即將打到身上時,最好潛至亂流底下,而不是掙扎,害自己受傷。水提醒我們要和禪宗武士一樣,以柔克剛。 今日的自我喊話 我將觀察水的流動,學習隨機應變,練習在障礙之中移動,不硬碰硬。 

【1月18日】 設下健康的界限 你能設定明確的界限時,人際關係將獲得改善。界限的意思是溝通你喜歡如何被對待,例如「我很高興今晚能見到你,但我只能待一小時」,或是「抱歉,我目前無法再多接更多事了」、「請不要再提高音量」。如果你優柔寡斷,就不會被認真對待。成功傳達界限的方法是態度和善、但堅定,其他人將明白你是認真的,也比較不會感到冒犯。 如果你不願意設下界限,是什麼原因阻止你?自尊低落?害怕被拒絕或傷害別人的感受?你有可能無法在家中安心地表達自我。我有一些敏感病患會尋求心理治療,是因為太膽小,不敢在生活中表達意見。在他們有辦法設下界限之前,一直被踩在腳下,扮演關係中的受害者。 改變這種模式的方法就

是實踐這句話:「害怕歸害怕,界限依然要設下。」先從簡單的對象開始練習,例如,電話行銷人員或願意支持你的朋友(別一開始就從母親著手!)。學會了這項保護技巧,你的人生會更美好。 今日的自我喊話 我今天會和善、但堅定地對一個人堅持我的界限。這種形式的自我照顧能讓我擁有更健康的關係。

劇情短片《薑茶的滋味》創作論述與製作說明

為了解決行程表製作的問題,作者尚若白 這樣論述:

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悲傷與痛苦中尋找一顆寧靜的心,這是每個人在生活中要面對的。這也是我的創作的主題。《薑茶的滋味》是一部42分鐘的短片,是一部音樂劇電影,是在台灣很少人使用的風格。 45歲以上的人都會累積快樂,挫折,遺憾與痛苦。本創作就是講述中年人的故事,他們都面對生活帶來的麻煩與疼痛。不快樂的時候,人們通常都喜歡回歸歡樂的年輕時代,就像此片子的男主角:年輕的初戀在他的生活中再出現,過去的愛情是否在黑暗中可以提供一個溫暖的光?《薑茶的滋味》的故事講完了之後,讓觀眾去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除了故事與主題以外,本創作最大的挑戰是它的風格,這是一部音樂電影,並是用中文拍攝一部從頭唱到尾的作品。本論文

共分五章,來說明《薑茶的滋味》的製作,透過企劃的背景,文獻探討,音樂劇電影的思考,製作的過程,來解釋此創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