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的 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行為藝術的 定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康雅筑寫的 織物地圖:一位藝術家的纖維染織行旅 和霍少霞的 中國行為藝術:身體與場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行為藝術檔案也說明:. 姚瑞中.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789573255659. 什麼是行為藝術?台灣有沒有行為藝術 ... 定義下的產物,其深沉的批判性格,就來自於「無用性」與「解放性」,雖然行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田園城市 和藝術家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張琳所指導 陳俐妤的 穿透自我的旅程:論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行為藝術中的身體與觀者 (2020),提出行為藝術的 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行為藝術、身體、觀者。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石婉舜所指導 吳映彤的 解嚴世代身體意識的轉變與實踐:劇場演員詹慧玲的案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解嚴、小劇場、女性、身體、臨界點劇象錄、女演員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為藝術的 定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什麼是藝術則補充:... 行為藝術”、“生物藝術”等不勝枚舉。 如此多樣的藝術形式隨著時間不斷的在 ... 當代藝術通常定義現代藝術(Modern Art) 運動之後產生的藝術;然而,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為藝術的 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織物地圖:一位藝術家的纖維染織行旅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的 定義的問題,作者康雅筑 這樣論述:

一位纖維藝術家走訪歐美亞三大洲 詳實記載各國獨有的染織文化   手作×旅行×傳統工藝×當代藝術   生活中處處有「纖維」──凡是具備線狀的型態,都可稱作纖維。所謂的「線」來自任何材質,包括棉、麻、絲、紙、毛、金屬與化學合成,其透過編織、氈化、縫繡、染色等方式製成各種物品,本書即是關於纖維織品的藝術與文化。   作者康雅筑是一位台灣藝術家,專注於纖維藝術創作。她在這幾年的駐村及旅行中,尋找各國的染織文化,以織物勾勒心中的世界地圖,《織物地圖》收錄了其中八國。從加賀友禪染、有松.鳴海絞、美濃和紙,她感受到日本對傳統工藝的堅持;柬埔寨的伊卡手染線、孟加拉的紗麗,則是極為珍貴的民間技藝

;在寒冷的加拿大與歐洲,她看見羊毛氈的各種可能性,並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當代藝術家們,運用多元媒材拓展纖維範疇的企圖,感到無比驚豔。   纖維可以是一種材料、一種型態,甚至是一種概念;當我們更認識纖維,其實也延伸了我們的觸覺感知,以及對生活的想像。 名人推薦 旅行是每個設計人的夢想,也是養分的來源。感謝作者康雅筑以她吸收的養分,培育出這璀燦的花園,讓我們看見織品世界的美好。 ──方廷瑞.獨立服裝品牌Wow Bravo & Funky Rap方捷設計創辦人     以纖細的心思,開創藝術美學的維度。 ──石瑞仁.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     不論是多年前見過的苗族蠟染布的精緻圖

案,或是藏族用氂牛毛與羊毛編織的帳篷,都讓只有穿著大量製造成衣長大的我,有一種情不自禁的鄉愁。這本書的作者,用線串起了這些我無緣親自一一飛往的土地,紀錄了這個在後工業時代顯得如此夢幻的織物世界,弄得我也開始異想天開地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重拾那用雙手做事的詩意。 ──唐青.唐青古物商行創辦人/創作歌手     超越界限,就是包容異己。透過作者視野遼闊的深度旅行,鋪展開世界纖維工藝與藝術的交織、串聯與精彩,值得你我細細咀嚼與探索。 ──陳瑞惠.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時間與生活如同經緯交會,事件壓縮成就了平柔的綢,思想翻越卻立體了創作的臉。隨著康雅筑用專業與熱情鋪造的路線,不用踏破

鞋也能看見她沿途採集的那些身懷絕技或古文明或當代。 ──曹婷婷.爆炸毛頭與油炸朱利工作室創辦人     本書具有藝術家的善感文筆,旅行者的注視,手感創作者對技術工法的執著,是一本兼具學術、技術與欣賞的好書。 ──潘小雪.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行為藝術的 定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又在錄音室鼻酸落淚!

繼上次訪問小林老師還有漉露後,我幾乎沒有再鑽研 BDSM 相關知識,但也因為做節目久了,以為大概有了底,以為這集會聚焦在執行細節,沒想到泡泡跟小林老師還有漉露一樣,真的是好溫柔好溫柔的人,傳遞那些更重要的,名詞之外,情慾裡的溝通與交流。

感謝牽線的 Ryan,多幸運可以認識泡泡,還能將她的生命經驗分享給大家。



最後分享泡泡與眾友人的部落格,很好看!!!

第四片心型葉➡️ https://spankclover.blogspot.com/?zx=269c8a9015c60e98

(過去筆名是米米)

聯繫泡泡 ➡️ [email protected]



學生社團資源:台大BDSM愉虐社、師大性善社(多元性慾友善社)、成大禁羈社、清大愛慾社(愛慾實務社)

BDSM 行事曆➡️ https://todo.smertw.com/

-

(00:25) 我與來賓泡泡的認識過程
(01:25) 私人場人體速寫心得 feedback
(04:55) 『我是一名行為藝術家』
(05:55) 小時候對於情慾、性向的認識與探索
(14:02) 走入 BDSM 有沒有一定的路程?圈子到底在哪裡?
(15:20) 開始認識 BDSM 的朋友、對親密關係的渴望
(17:35) 我突然有感而發,BDSM 的朋友都好溫柔啊!
(22:03) 關於溝通、感受、尊重,BDSM 跟普通情慾是沒有差別的
(27:20) 什麼是 DDLG ? 什麼是 SP ? 有哪些可能的執行方式?
(42:57) 有所謂的角色開關轉換嗎?
(47:10) D/S , S/M 中的角色定義、作為女王的經驗
(53:50) 女王的角色比較少? 、角色的練習機會
(56:15) DDLG 的女孩與女王的角色會有所衝突混亂嗎?
(59:35) 還有什麼想嘗試的?
(61:03) 對於想探索 BDSM 的朋友的建議、資源分享
(66:35) BDSM 是藝術的做法,身體、情慾、性、幻想,都是藝術的媒材與主題

-----
歡迎來到 Sex Chat 談性說愛。
這是一個平凡女子為了找個好藉口學習性知識同時探索自我而開的廣播節目。

收聽節目 🎙
Spotify : https://spoti.fi/2UDa6Mp
Itunes : https://apple.co/2IMYXCs
Google Podcast : http://bit.ly/2TNY8f8
Soundcloud : https://soundcloud.com/sexchatpodcast
Firstory : https://bit.ly/33ewD2W

網站:http://sexchatpodcast.home.blog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exchatpodcast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exchatpodcast3/

💰斗內我,記得留地址收謝卡
謝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 https://pay.firstory.me/user/sexchatpodcast

穿透自我的旅程:論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行為藝術中的身體與觀者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的 定義的問題,作者陳俐妤 這樣論述:

  現代及當代藝術中,創作過程往往即是作品本身。尤其「行為藝術」更是有此特色。本論文以行為藝術之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1946-)為主題,聚焦探討她的作品中,「身體」和「觀者」這兩個較少被研究的的面向。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在第二章中,筆者將整理現當代藝術中,有關「偶發」、「觀念即藝術」、「身體」、「重視創作過程」等等思維,是如何形成以及被談論的,並由此出發,導入介紹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藝術。  第三章和第四章則分別探究阿布拉莫維奇作品中的「身體」與「觀者」兩個面向。第三章將以西洋藝術史中的身體形象和圖像出發,探討身體由承載「美」轉而承載「痛」,這之間的轉折

。並由此思考阿布拉莫維奇的身體是如何承載「痛」、甚至是藝術家自己所謂的「能量」。第四章則由「關係美學」理論出發,分析「觀者」對於阿布拉莫維奇行為藝術的重要性。第五章則為結論。  筆者認為阿布拉莫維奇每一次進行的行為藝術,都是一趟趟她穿透自我的旅程,她在旅程裡超脫自我,以身體接住觀者的回應,並將之凝聚成一股股生命能量,與觀者共同經歷行為藝術獨一無二的當下。阿布拉莫維奇以極具穿透力的身體,將能量傳遞給觀眾,帶給人無限的驚奇與感動。

中國行為藝術:身體與場域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的 定義的問題,作者霍少霞 這樣論述:

  本書研究20世紀80年代中以來的中國當代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的發展軌跡,對於藝術家們用身體語言來表達思想的做法,最常用的術語叫「行為藝術」。   目的是深入研究藝術家們的身體在中國行為藝術中所起的具體作用。探討身體與場域的關係,展示中國行為藝術的發展過程,比較相類似的行為藝術作品的內容和身體語言,主要涉及肖魯、吳山專、舒陽、潘星磊、宋永平、艾未未、張洹、楊志超、朱發東、李暐、蒼鑫、高氏兄弟、展望、何雲昌、李海兵、羅子丹、孔永謙、林一林、王衛、宋冬、邱志傑、尹秀珍、王晉、楊曦、鄭連傑、王楚禹、劉瑾、肖雄、琴嘎、劉韡、石青、張慧、烏爾善及聯合現場的作品。   本書焦點

是探討中國行為藝術家的角色與身體之間的衝突,這是個人的,也是社會文化的,甚或是政治的,可見藝術家用身體來表達思想的形式,已與中國同時期的其他藝術形式一起發展提升,展示了中國行為藝術的發展歷程。 作者簡介 霍少霞 1998年 香港大學文學士2002年 香港大學哲學碩士2008年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研究範疇是中國當代藝術。2002年 ~ 2004年 擔任香港藝術資料庫項目統籌和香港藝術學院藝術史科兼職導師2007年 出版《星星藝術家:中國當代藝術的先鋒(1979─2000)》(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 擔任香港大學藝術系和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兼職講師2010年 擔任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

育中心藝術講師

解嚴世代身體意識的轉變與實踐:劇場演員詹慧玲的案例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的 定義的問題,作者吳映彤 這樣論述:

  1980年代臺灣經歷民主化的重要歷程,同時興起了小劇場運動。小劇場運動以導演為創作中心,因此前行研究多圍繞在對於導演的觀察。本研究以演員的視角,從演員身體經驗看出表演訓練後的變化層次,更看到小劇場對人的影響。本文以詹慧玲為案例,透過她的戲劇生命,看到解嚴世代如何透過小劇場訓練形塑其身體的特殊性。  詹慧玲在1988年成立臨界點劇象錄,前行研究認為1980-1990年代臨界點的作品捕捉解嚴後臺灣政治動盪的社會現象,具有第二代小劇場前衛風格的政治劇場特色,也有評論者批評他們的作品不夠成熟,更接近青少年劇場,然而本研究認為臨界點獨特之處在於以陰柔式的抗爭姿態,在劇場中實驗、摸索如何對抗傳統的性

別框架。  詹慧玲在1970年代保守的戒嚴環境成長時,曾感受身體在校園和家庭內受到無形的約束,直到1986年她進入劇場,劇場訓練改變了詹慧玲的價值觀,也解放了她運用身體的方式。透過夥伴田啓元的表演訓練和創作,轉化她對於性別和身體運用的觀念。在1980年代台灣小劇場盛行的中西方多元表演訓練方法中,詹慧玲塑造了獨特的小劇場演員身體。  本研究以詹慧玲在臨界點主演的兩部演員代表作品《阿女・白色瑪格麗特》、《瑪莉瑪蓮》為例,說明她如何演繹多種女性反抗形象。在田啓元過世後,她開始嘗試藉由劇場創作述說自身的生命經歷,展開自己的創作之路。  詹慧玲是資深人體模特兒,她將劇場經驗與人體模特兒工作結合,進行教學

劇場,創造了裸體、表演藝術、人體模特兒的各種可能性,用身體啟發觀眾的想像。本文用反色情、自由派兩個不同的女性主義立場來說明詹慧玲的思想及行動,前者以行動挑戰傳統父權對於女性身體的控制,後者主張通過專業建立,展現女性自我定義的權利。  從詹慧玲的劇場生命回顧她30年來對於身體和性別的體察與省思,將演員的身體作為實踐場域,從女演員、人體模特兒、導演等身份轉換,以劇場開啟女性覺察、訴說的空間,完整其生命的連貫。關鍵詞:解嚴、小劇場、女性、身體、臨界點劇象錄、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