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作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行為藝術作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翱翔的大冠鷲: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與論述 和詹姆斯.韋斯科特的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西方行為藝術教母傳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M+藏品:行為藝術作品精選也說明:2018年5月30日 — 看看M+藏品中的行為藝術作品,包括謝德慶、Marina Abramović、Rirkrit Tiravanija、張洹、馬六明、高赤中心及Tino Sehgal的創作。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田園城市 和臉譜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舞蹈學系 伍曼麗所指導 燕樹豪的 以行為藝術探究姚淑芬作品《誓‧逝》 中之行為與意涵 (2017),提出行為藝術作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現代舞、行為藝術、姚淑芬、《誓‧逝》。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班 倪明萃所指導 張宸瀚的 Lan Hungh行為藝術――踰越與身體政治 (2017),提出因為有 Lan Hungh、巴代伊、行為藝術、身體政治、色情、情色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為藝術作品的解答。

最後網站史上最偉大的行為藝術,女子任由別人剪衣服,醜陋的人性頓時 ...則補充:1961年,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張開雙臂,從高樓上自由落體而下,完成作品《自由墜落》,從此,一種名為「行為藝術」的藝術形態誕生,它指的是在特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為藝術作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翱翔的大冠鷲: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與論述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趙慧琳 Chao Hui-Lin   伊祐.噶照  Iyo Kacaw   林介文 Labay Eyong   東冬.侯温 Dondon Hounwn   瓦旦.塢瑪 Watan Wuma   彼勇.依斯瑪哈單 Biung Ismahasan   撒可努.亞榮隆 Sakinu Ahronglong   饒愛琴 Rao Aiqin   達卡鬧.魯魯安 Dakanow Luluan   2003年,藝評人許瀞月來到都蘭,靠著一張紙條上的電話,開啟了探訪在地原住民創作者之旅。這些連結土地意識、部落認同的作品充滿原創力,令她一再往返臺北、花蓮與臺東,甚至曾待在港口部落學習族語,就為了更認識這

些創作。     十五年後,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的許瀞月,邀請原住民藝術、文學與音樂界中,具代表性的十位菁英到視覺藝術系演講,並將其中九位的精彩內容精縮收錄於本演講集中。這包括了──     以行為藝術表達社會文化行動的瓦旦.塢瑪;講述東海岸環境公共議題與抗爭事件的饒愛琴;從祖母的衣櫃與織物挖掘出家族故事的林介文;彷彿理解魚群語言、以作品呈現海洋民族觀點的伊佑.噶照;多年來為部落發聲、發表長篇小說《大肚城歸來》的趙慧琳;以《山豬、飛鼠、撒可努》享譽國際、創辦「獵人學校」的撒可努;活躍於國際的當代藝術策展人彼勇.依斯瑪哈單博士;身兼部落巫醫與藝術家的東冬.侯溫;名字意為「大冠鷲」的唱作人達卡鬧⋯⋯

  本書不僅匯聚了多樣性思維,也在傳統與創新、變與不變之間,找到節點。期許能以此拓展讀者對當代原住民藝術的視野與想像。 名人推薦   王嵩山|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   白適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主任   弗耐.瓦旦|泰雅族文化調查研究與紀錄片導演   姜樂靜|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得主   黃明川|獨立紀錄片導演   魯碧.司瓦那|阿美族藝術家   賴瑞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共同推薦(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行為藝術作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吳孟真的爺爺在重慶北路開設攝影器材行,是以從小就有家學淵源,8歲時隨赴美就讀的父親返台時,獲得相機,從此埋下她對攝影的興趣。大學時就讀社會學的吳孟真,因參加攝影社團學得一些暗房技術基礎,其後赴英攻讀建築史,取得碩士後返台,經過長時間慎重考慮後發現自己不適宜走學術方面,她並不想被單一學科的方法綁住,因此平常就喜歡大量拍照的吳孟真,選擇邁向藝術創作之路。
自言社會學其實從未離開自己生命的吳孟真,以社會學作為看世界的方法,觀察以後,再透過藝術作品去進行理論化,並拓展想像力。將建築史、社會學與攝影藝術鎔鑄成一體的她認為,藝術品就是更為親近人的學術論文。
在美國波士頓攻讀藝術碩士時,吳孟真從中國快餐店提供的外食,提取靈感,拍攝出《芥蘭牛》系列,以凝固成形的外帶食物,去探索當文化移動到他方,被環境塑型、被簡化定義的刻板印象。
臺北街巷常見的景觀之一,是家家戶戶經由盆栽佔地為王。於是,吳孟真拍攝各種盆栽,將之輸出為幾乎是1:1的大型照片,放回同樣位置,完成短暫佔領該空間的行為藝術,並用影像紀錄下來,此即《植街劃家》系列。
《塔城》系列更有趣,吳孟真先請人以空拍機拍下高樓大廈的水塔,再將9張水塔照拼貼成1張水塔照,最後以描圖紙與複寫紙描下水塔的線條,進行形狀拼貼與延伸成虛構的地景,彷若她在打造一座看不見的城市。
曾在奇岩捷運站出口展出的《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是《塔城》系列的再變形,吳孟真將水塔造城圖輸出為照片,並將部分的水塔照片後製貼回圖像,讓人難以辨認,但又有奇異的熟悉感。
反覆辯證、思維平面與立體空間的複雜成因與關係,與及重現人類如何以自身意志建造外在世界,是吳孟真創作甚為鮮明的特質。而她在《塔城》系列也找到獨特的結論,也許什麼都不像的風格,就是台灣風格。


小檔案
吳孟真出生於臺灣臺北,臺大社會系畢業(2000),自倫敦大學巴特列建築學院取得建築史碩士(2002),後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完成藝術碩士學位(2012)。
她透過創作探討「形式」如何構成認同或普遍的印象,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文化與美學價值。使用媒材包含攝影、空間裝置與行為藝術。作品曾在波士頓美術館(2010)和新英格蘭攝影雙年展(2013)等地展出。
2014年獲文化部藝術新秀發表獎助,在臺灣展出《可道地》(2015)。2016年參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快拍慢想:編導式攝影的社會光譜》的展出。作品〈塔城〉曾入選2018年高雄獎,同年以戶外裝置作品〈日畦〉參與第一屆的臺南國際攝影節。

專訪影片:https://goo.gl/7XZ2co

以行為藝術探究姚淑芬作品《誓‧逝》 中之行為與意涵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燕樹豪 這樣論述:

依循現代舞發展軌跡進入九○年代中期,呈現出的「新舞蹈」風貌,延續著現代、後現代舞蹈,反叛、創新與實驗精神,並以此精神推翻了長久建構出的舞蹈肢體美學,打破最能展現舞蹈藝術化定義的聯串動作基礎,將不跳舞的概念置入作品之中,如此刻意淡化甚至抽離舞蹈動作元素的表現,呈現出行為與人之互動關係,透過行為表述舞蹈作品理念、議題與思想,強調作品意義、觀眾參與、打破劇場元素、使素人也能舞蹈等觀念;屏除肢體動作後,以大量行為取而代之的新舞蹈,常被提問質疑這是舞蹈嗎?但卻仍在二十一世紀初開始蔓延,奠定著當代舞蹈的發展新頁。 姚淑芬2014年於世紀當代舞團,編創了首部由劇場走進美術館,以髮為中介物,用

行為方式探討誓言是否存在的作品《誓‧逝》;這首作品打破場地限制,使觀眾置身於演出場域之中產生互動,並專注於因誓言議題所衍生出的行為表現,同時加入素人演出元素等,這讓《誓‧逝》具備了新舞蹈觀念,也同時擁有專門將議題行為化,行為藝術化呈現的行為藝術特徵,該藝術理論核心「議題」、「表演者」、「時間」、「空間」、「與觀眾的互動」等要素,皆與新舞蹈觀念吻合,故不時有文字工作者將兩者相提並論,著墨於行為表徵意義的撰寫;因此研究者將以行為藝術的五項要素,作為《誓‧逝》的個案分析方法,解讀舞蹈中日益增多的行為特質,探究《誓‧逝》作品中之行為與意涵。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與行為藝術之要素,作為研究與分析基礎

,以世紀當代舞團圓長姚淑芬《誓‧逝》作品為例,欲求知:一、瞭解行為藝術發展與其構成要素。二、瞭解現代舞蹈發展中之行為特徵。三、姚淑芬作品《誓‧逝》創作背景與理念探究。 四、《誓‧逝》作品中之存在行為與其意涵。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西方行為藝術教母傳記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詹姆斯.韋斯科特 這樣論述:

藝術家口述+私人特助近身觀察+六十位親友訪談+ 阿布拉莫維奇檔案庫資料、主要博物館和藝廊重要收藏 超過120幅珍貴照片,圖文並茂、多元視角 立體還原「行為藝術教母」的傳奇人生與表演現場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 充分表達了那個世代最具挑戰精神的先鋒藝術家,無畏死亡的不朽作品及傳奇生命。 更難能可貴的是,至今,她還在第一線為當代藝術拚搏。 這部集感性與批判於一身的傳記,揭露了阿布拉莫維奇早年在南斯拉夫期間構築她藝術基底的歷程, 記述了她和德國藝術家烏雷相遇、攜手合作, 那段堪稱二十世紀將藝術和私人生活完美融合的經典範例。   ●隨書附專屬物件: ˙阿布拉莫維奇的遺囑 ˙阿布拉莫維奇與

烏雷的「藝術至上」宣言 ˙伴隨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Art is Easy」書籤   此書無疑是阿布拉莫維奇最重要的傳記,至少就其前六十五年的生涯而言。 -----羅伯特.莫克(Robert Mock),劍橋大學出版社國際戲劇研究期刊   這本書是了解阿布拉莫維奇作品最棒的途徑。 -----碧玉(Bjork),冰島創作歌手   讀者在讚嘆她神話般際遇的同時,也能深刻領會她大方溫暖、毫不做作的一面。 ----勞勃.威爾森(Robert Wilson),美國戲劇導演   這本傳記描寫了在各種美麗衝撞中不斷展現自我的阿布拉莫維奇。 -----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美國前衛藝

術家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根據她的遺囑,告別式應照以下方式進行:       我希望我的告別式包含以下內容:     三具棺材。     第一具棺材有我真正的遺體。     第二具棺材有我的仿製遺體。     第三具棺材有我的仿製遺體。       我想指定三個人負責將這三具棺材分別送至世界不同地方(美洲、歐洲及亞洲)。給這     三人的特定指示將密封於寫有他們名字的信封中。       告別式於紐約市舉行,三具闔蓋的棺材都將在場。會後,三位負責人將照著我的指示     運送棺材。我希望三具棺材都埋入地底。       每個出席這最終儀式的人都該被告知他們不應穿著黑色,黑色以外的任

何顏色皆可。我     希望我從前的學生……為這個場合設計流程。儀式一開始我希望由安東尼與強森(Antony     and the Johnsons)的安東尼唱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的 (My Way)。         這場告別式應同時慶賀生與死。儀式完畢,將有一場餐宴,餐宴上將擺著用杏仁糖膏     (marzipan)製成、與我的身體尺寸和外觀相同的大蛋糕。那蛋糕要分配給在場所有人。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塞爾維亞藝術家,用身體與精神的痛楚顛覆藝術形式,奠定「西方行為藝術教母」地位,每件作品都被視為行

為藝術中的永恆經典。二○一四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出生游擊隊家庭,以身體為載體,時間為媒介 藉由承受極限領會各種精神境界,挑戰社會認知   阿布拉莫維奇生於南斯拉夫貝爾格勒的游擊隊家庭,從小受軍事般教育,冷漠又有潔癖的母親,不曾親吻過她,父親為了教會她游泳,將她丟入大海中獨自離去;父母感情失和離異,屢遭母親修理,甚至被關進衣櫥裡;在躋身國際藝術家行列之前,仍需遵守晚上十點前回家的禁令。儘管母親專制嚴厲,卻一手栽培她的藝術涵養。   進入貝爾格勒美術學院後,結識許多反抗體制的朋友,透過OHO行為藝術團體,開啟她探究身體藝術中不可抗拒的潛能與力量。二十三歲時,提出第一個公

眾也能參與的表演《和我一起洗》,雖然計畫遭到拒絕,卻未能阻止她走上將表演作為藝術形式的職業生涯。阿布拉莫維奇以身體為載體,時間為媒介,藉由承受極限領會各種精神境界,挑戰社會認知,並從恐懼中解放自我。「我體驗到了絕對的自由——我感到自己的身體毫無束縛、毫無限度;痛楚一點也不重要,什麼都不重要……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媒介。」   一九七五年,她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表演著名的《節奏零》。桌子上擺放了七十二種道具(包括玫瑰、羽毛、蜂蜜以及槍、子彈、菜刀、鞭子等危險物品),觀眾可以用任何一件物品,對她的身體進行任意擺布,而她不做任何反擊。在這六小時裡,不僅挑戰藝術家本身,也考驗觀看者的道德底線,透過

這場表演感受人性最原始的一面。   ●結識靈魂伴侶,奠定事業高峰 沒有觀眾的《情人》畫下合作句點 波士尼亞戰爭啟發,以《巴爾幹巴羅克》榮獲金獅獎   同年,阿布拉莫維奇受邀前往阿姆斯特丹演講,結識長三歲、同天生日的德國藝術家烏雷。兩人皆以孤獨、承受及超越極限為創作理念,很快成為靈魂伴侶。在接下來的十二年間,默契十足的行為表演雙人檔,創作了許多轟動世界、充滿挑戰與挑釁意味的作品:《空間中的關係》、《時間中的關係》、《無法估量》、《吸進/呼出》、《AAA-AAA》、《靜能》等,透過十四件人際「關係」探討計畫,思索信任及傷害等議題。   《情人》是兩人共創的最後作品。一九八八年,他們分別從長城的兩端

起步,然後在中間相遇。烏雷八年前的突發奇想,在沒有觀眾隨行的九十天後,竟為親密關係畫下句點。「步行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個人戲劇。烏雷從戈壁沙漠開始,我從黃海開始。我們走了二千五百公里,在中間相遇並說再見。」   一九九二年南斯拉夫共和國解體,波士尼亞族和塞爾維亞族爆發波士尼亞戰爭,造成大屠殺及波士族女性遭性侵慘劇。阿布拉莫維奇為了哀悼巴爾幹衝突,在一九九七年威尼斯雙年展上,發表《巴爾幹巴洛克》。她在地下室會場,連著四天,每天重複清洗牛骨頭七小時,影射死亡的氣味與鮮血的痕跡無法自身上去除,譴責國家因戰爭犯下的罪行及無法洗淨的恥辱。這項作品讓她榮獲金獅獎最佳藝術家殊榮。   ●《藝術家在場》與1675

名觀眾對坐凝視,直透人心 和解瞬間成歷史畫面,創下觀展人次最高紀錄   「每個坐在我對面椅子上的人,會留下一種特別的能量。人離開了,能量則留下來。」二○一○年,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MOMA舉辦回顧展,除了展出四十年來的作品、年輕藝術家重新演繹其經典之外,還發表新作《藝術家在場》。連續三個月、每日八小時,阿布拉莫維奇在長桌一端,與一千六百七十五名觀眾,進行一對一的一分鐘對坐凝視,靜謐地感受人與人之間情感能量的流動。展期最後一天,烏雷無預警地坐在她對面,兩人從獨自靜默到淚眼婆娑緊握雙手,瞬間成為展覽的經典畫面。這項展覽吸引了八十五萬人參訪,創下開館以來觀展人次最高紀錄。   兩年後,由馬修˙艾可斯執

導的紀錄片《凝視瑪莉娜》問世。該片以《藝術家在場》為敘事主軸,平實細膩地記錄整個布展及演出過程,同時回顧阿布拉莫維奇的早期作品,以及她與烏雷的共同創作。淋漓盡致地呈現她對愛情、藝術與生命的關懷。   ●史詩級回顧展從歐洲開始巡演,繼續挑戰新媒介 最愛辭世,佳話成絕響   橫跨五十年藝術生涯的史詩級回顧大展《清理者》,二○一七年從瑞典開始,依序巡迴到丹麥、挪威、德國、義大利、波蘭,二○一九年秋天移師到塞爾維亞。同一年,阿布拉莫維奇也邀請觀眾前往倫敦蛇形藝廊,見證藝術史上前所未見的重要作品《生命》。這項總長十九分鐘的行為藝術作品,首次以容積擷取(volumetric capture)和混合現實(m

ixed reality)的方式呈現,門票兩小時便售罄。二○二○年秋天,阿布拉莫維奇除了受邀於佳士得拍賣會場演出《生命》,皇家藝術研究院也舉辦她在英國的最盛大回顧展《Marina Abramović:After Life》。   烏雷曾於二○一五年指控阿布拉莫維奇侵吞版權收益,次年,阿姆斯特丹法庭裁定他勝訴,再隔年雙方公開和解。二○一八年,烏雷受訪時宣布:將與阿布拉莫維奇攜手譜寫屬於他們的共同回憶錄,分享不為人知的軼事。這段佳話,卻在二○二○年三月二日,因烏雷淋巴癌去世而成絕響。   「過去多年來,我們之間發生過衝突,但此刻僅存的,唯有愛與感激。」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藝術家口述+

私人特助近身觀察+六十位親友訪談+ 阿布拉莫維奇檔案庫資料、主要博物館和藝廊的重要收藏 超過120幅珍貴照片,圖文並茂、多元視角 立體還原「行為藝術教母」的傳奇人生與表演現場   作為行動激進、思維繁複的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的生命歷程精采且富戲劇性。作者自二○○二年觀看阿布拉莫維奇的表演後,與她展開頻繁密切的互動,成為私人特助。為了忠實呈現她的生命進程,除了細密的近距離觀察外,還訪談六十位與阿布拉莫維奇關係深厚的藝術家朋友及親人,爬梳阿布拉莫維奇檔案庫資料、主要博物館和藝廊的收藏,佐以120餘幅珍貴照片,將其人生前六十五年的生活經驗與創作歷程,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全書分三大部分。第一部「

南斯拉夫一九四六~一九七五」,寫阿布拉莫維奇出生到三十歲前夕,出走阿姆斯特丹發展創作事業前的生活及藝術啟蒙。作者巨細靡遺記述她的家庭背景,其中不僅牽涉二次大戰後巴爾幹半島上的宗教及政治情境,也呈現她與外祖母、母親、父親、弟弟充滿張力的互動關係。這些看似瑣碎的背景軼事,其後都成為解讀阿布拉莫維奇作品的重要線索。同時   第二部「烏雷一九七五~一九八八」,寫阿布拉莫維奇移居阿姆斯特丹之後,與情人烏雷合作,創作雙人表演的時期。此階段是奠定、成就她藝術地位的關鍵期。他們倆反覆以極端的身體行動探究人際關係的本質、詰問社會常規的界限,終使兩人在歐洲及全球各地都受到極大關注。這時期的雙人創作裡,最為後進藝術

家及評論人稱頌的作品之一,是一九七七年在波隆納國際表演藝術週演出的《無法估量》。共同創作的時期,兩人收拾所有家當,住進一部改裝過的箱型車,持續在歐洲境內遊牧旅行,以隨機、自發的生活體驗刺激創作。兩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在當時亦是藝術圈津津樂道的話題。最後兩人在《情人》分手告終。   第三部「人群中的獨演~」,寫兩人分手之後的個人創作歷程,以及與文學、藝術家如桑塔格、碧玉等人的往來。此時期,阿布拉莫維奇回看自己的成長經驗,從中截取創作的素材。在一九九〇年代南斯拉夫內戰之後,她由南斯拉夫歷史及個人歷史出發所得的創作,將她送上藝術事業的高峰。一九九七年於威尼斯雙年展演出的《巴爾幹巴洛克》,獲頒雙年展最出

色藝術家金獅獎。其後由歐洲移居紐約。二〇〇二年,在紐約尚凱利藝廊演出《面對海景的房子》,穩固了她在紐約藝術圈的位置。於是開始嘗試整理一九六〇和七〇年代以降重要的身體表演藝術作品,提出「再表演」概念。   透過整合資源,訓練年輕藝術家演出前輩表演藝術家的經典創作,阿布拉莫維奇不斷再造、推廣身體表演藝術,而且逗引視覺藝術觀眾對身體表演的興趣。她終生捍衛的兩個目標:成為藝術家及將行為藝術納入二十世紀藝術史,已然實現。

Lan Hungh行為藝術――踰越與身體政治

為了解決行為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張宸瀚 這樣論述:

本論文探討藝術家Lan Hungh於2008年至2016年在主題上關切身體與性的行為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帶給觀眾包括冒犯、荒謬、誘惑與淫穢的感覺,綜合在一起成為獨特且難以言喻的感受。其中一類「身體裝置」更是一種物化身體的色情展演,看似被動卻也是一種對觀眾的挑釁,勾引觀眾的好奇心使作品產生互動的機遇,作品的結果因此成為開放式的結局。Lan Hungh透過他對身體與性的特殊操作,以不尋常的裸露顯現出他對身體政治的另類思考,藉此刺激觀眾的心理,並創造出藝術情境裡的「特殊性關係」、亦發展各種「性遊戲」。 細究「特殊性關係」的內涵可進一步解讀Lan Hungh作品的「神秘化」、「雙關」、「

文本的挪用」、「賽伯格」以及「圈套」之特徵。而身體政治則包含了「玩笑的政治性」和「勃起的政治性」問題,這些問題具現在Lan Hungh作品上成為理智與慾望纏行在一起的命題。然而,無論是「特殊性關係」或身體政治,其更深一層的意義必須與色情的禁忌放在一起看才能看出端倪,因為Lan Hungh的行為藝術始終無法迴避它背後所存在的色情文本。 暴露與戀物、尋歡洞與窺淫、以及SM文化作為色情的線索,是和本文討論的作品息息相關的;但卻是在這種挪用色情文本的同時,色情原有的意義遭受挑戰。透過巴代伊的啟發,足以詮釋Lan Hungh的作品如何從色情向情色的方向展延,Lan Hungh的創作因為禁忌而存在,

也依賴禁忌做出踰越。此踰越模糊了主體與他者的界線,向非理性的「內在經驗」探求一種超越性。Lan Hungh藉著情色的踰越,重新模擬身體政治與性/別政治在當代藝術中的可能,這樣的踰越不只跨越道德的禁忌,同時也對於藝術體制裡的形式分類與價值信念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