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網冠軍獎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美網冠軍獎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安卓.阿格西寫的 公開:阿格西自傳 和Agassi, Andre的 Open: An Autobiography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聞] 美網獎金再創歷史新高單打冠軍可入帳370 - 看板Tennis也說明:美網獎金 再創歷史新高單打冠軍可入帳370萬美元今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將會成為第一項獎金總數超過5000萬美元(3900萬英鎊)的網球賽事,較去年有百分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所出版 。

最後網站【網球】盤點光獎金就賺飽飽的十大網球明星們!第一名竟然是 ...則補充:小編將為大家盤點網球選手中身價最高的球員,職業網球獎金收入排名報給你知! ... 的單打冠軍。 延伸閱讀:【網球入門】你知道澳網與美網的差別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美網冠軍獎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開:阿格西自傳

為了解決美網冠軍獎金的問題,作者安卓.阿格西 這樣論述:

阿格西一直想知道,如果人生能重來,他會怎麼過因為他從來沒有選擇人生的自由……   《公開》不但是一部精彩動人的自傳,關於一位網球史上最受注目、最多爭議、成就最大的球員;更是一部吸引人無法放手的成長小說,關於一段非凡的人生。   《公開》記錄了安卓.阿格西最慘痛的挫敗,最輝煌的勝利,他的愛情與友情,他犯下的人生錯誤,他退出名人圈又東山再起的經過。他的頭髮,他的服飾裝扮。   從他還在搖籃裡,他的前途就已經被他父親決定。阿格西在二十年的職業網球生涯裡,內心不斷衝突掙扎,因為這不是他要的人生。書中詳細記錄了他與其他球員的瑜亮情節。以及他與布魯克雪德絲、芭芭拉史翠珊之間的感情糾葛。   《公開》以最辛

辣的言詞及坦率的態度,講述了阿格西生命中的高峰與低潮,他畢生的遺憾,他的挫折與岐路,以及差點造成大災難的錯誤決定。他說:「我的故事可以作為許多人的借鏡:艱苦的童年,失敗的第一次婚姻,掙扎著追求完美,永遠感到不足……這是我的回憶,我東山再起的經歷,也是我個人的救贖,將我學到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七歲起,阿格西每年練打一百萬個球  他的世界冠軍,是被爸爸逼出來的  他愛爸爸,他恨網球  他爸爸早就幫他選定網球這條路  他的叛逆,他的挫敗,他的痛苦,都來自沒有選擇的人生 其他行銷利多情報   *0930發刊的商業週刊書摘   *2011年1月間,阿格西將受邀來台,與俄羅斯的沙芬(Marat Sa

fin)在台北巨蛋與高雄巨蛋進行表演賽。同場賽事尚有我國選手盧彥勳參與。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 舊金山紀事報年度最佳好書 /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好書 /   富比士雜誌年度最佳好書 / 紐約時報2009年百大好書 / 娛樂週刊2009年十大好書 /   《新聞日報》2009年十大好書 / 亞瑪遜近五百位讀者一致叫好書評。  作者簡介 安卓.阿格西 Andre Agassi   1970年生於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市,自幼學習網球,史上最佳網球選手之一。曾榮獲澳網、法網、溫布頓、美網四大滿貫的冠軍及奧運的金牌,在2010年9月之前,史上只有兩位網球選手創下如此紀錄(另一人是他的太太史黛

菲.葛拉芙)。   他生長於一個貧苦的伊朗移民家庭,父親在酒店打工,業餘兼任網球拍穿線員。他後來進入佛羅里達州的波雷提耶利學院(Bollettieri Academy)專習網球,同時在14歲那年從一般的學校輟學。1986年正式成為職業球員,1992年在溫布頓獲得首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盃。日後他將拿下四個大滿貫的八次單打冠軍盃,以及一個奧運金牌,並且長年保有ATP大師系列賽(ATP Master Series)17次冠軍的紀錄。2006他於美網公開賽後退休。   2001年間他於家鄉拉斯維加斯成立了「阿格西學院」,收容受虐或無家可歸的貧童。他的慈善基金會也對於醫療、教育方面的弱勢兒童提供協助。   

他曾與影星布魯克.雪德絲結婚,兩年後離異。之後認識了德國裔前職業網球選手史蒂芬妮.葛拉芙,兩人於2001年正式結婚,目前居住在拉斯維加斯,育有一子一女。   阿格西的自傳《公開》(OPEN)於2009年底出版,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譯者簡介 蔡世偉   台大外文系畢,熱愛閱讀及體育。 推薦序1   當初在亞馬遜書店看到阿格西這本自傳時,讓我立刻想到的不是他,而是另一個人-布魯克‧雪德絲。   20年前,我還是個高中呆瓜時,布魯克是我的女神。她美得讓人發癡,又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高才生,聽說母親還為她投保‘處女險’-為她建立的玉女形象如此地誘人無瑕。   當時我還有另一個偶像-張德培

。我高二那年,他拿下了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冠軍,成為了全世界華人的驕傲。我父親當時還以他為題材,寫了好幾篇文章。   張德培時常在球場上面對一個敵人,叫阿格西。燒包的髮型、霓虹的服飾、耍帥的態度,讓我一開始就不喜歡他。阿格西在球場裡外的為人作風都像個沒家教的混混,還自大地宣稱 ‘形象就是一切’。張德培陸續幾次敗在他手裡,讓我更對他反感。   更令我無法置信的是,阿格西娶到了布魯克‧雪德絲!我的玉女布魯克,最後竟然嫁給了這位花花公子。我感到自己的天真年代在背叛的酸味之中結束。   後來他們分居、離婚,以及阿格西隨後與Steffi Graf的戀情,我都懶得去理。我也不是個網球迷,只知道有一天再看到阿格

西在電視上,發現他剃了個光頭,樣子顯得老了許多。當時我只覺得他終於有了點sense,擺脫了那過時的髮型,跟上時代了。   然而,透過了Open這本書,我已經無法再以年青時代的眼光看待書中的主角。對阿格西來說,形象並不是一切,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的相反。我現在知道,原來阿格西從小就痛恨網球。原來他那燒包的髮型,竟然是個髮片。原來他那大剌剌的行為舉止,竟然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脆弱。原來在網球的題材之下,這是一本有關親情、友情,和感情的書。   我有一種衝動,想買一本送給每一位身邊的朋友。這不但是我讀過寫得最好的自傳之一,我甚至想不到幾本小說能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起先在想,要不是阿格西找到了超級厲害的寫手,

不可能寫出這麼棒的故事,但後來覺得不僅如此;Open之所以動人,是因為阿格西把最內心深層的感覺挖了出來。我讀到的不像是個運動明星的職業回顧,而是一個誠懇的摯友完全卸下心防的對談。一般人一輩子都不會挖得這麼深,一般的名人更是不敢。能夠做到這一點,讓我對阿格西的勇氣和智慧感到佩服不已。   “Advantage, service, fault, break, love-網球的術語剛好是人生的術語,這應該不算是巧合,因為每一場比賽就像是人生的縮寫。” 阿格西在書中這麼說。同樣的,我在阿格西的故事裡,看到了許多更大的生命議題的縮寫。我相信每位讀者都會從他的故事中獲得共鳴,也會被他一生的奮鬥過程所激勵。

這麼Open的人生,值得大家去認識。 知名DJ/作家 劉軒 推薦序2   受邀為阿格西中文自傳寫序,對於過去幾年致力於推動台灣網球運動發展的筆者來說,無疑是個榮譽和肯定。而對廣大喜愛網球運動的球迷朋友來說,這本阿格西中文自傳的發行,也將協助各位在2011年1月阿格西再度造訪台灣前,對於這位世界網壇的傳奇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巧合的是,阿格西前幾天剛剛被提名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候選名單,投票將在接下來幾個月舉行,預計在2011年年初公布投票的結果。我們期待,阿格西在2011年年初到台灣參加<Rise of Legends 傳奇再現 夢幻球星邀請賽>時,能夠收到他確定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的好消息。

屆時全台灣的網球迷,將可和阿格西一起分享這榮耀的一刻。   阿格西生涯總共贏得60個單打冠軍,包括4座澳洲公開賽冠軍、2座美國公開賽冠軍,以及各一座法國公開賽及溫布頓網賽冠軍。更難得的是,阿格西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為美國隊奪下男單金牌,也是男子網壇史上第一位獲得金滿貫榮耀的得主。阿格西的妻子葛拉芙,更是許多台灣球迷的最愛。葛拉芙在2004年入選名人堂,和阿格西育有2名子女,擁有一個令人稱羨的家庭。   優異的生涯成就,至今無人能及的金滿貫紀錄,當然是阿格西能夠被提名為國際網球名人堂候選名單的主要因素。但是阿格西真正讓世人感佩的,其實是他在場上所展露的真性情;職業生涯由谷底翻身的決心;以及在

退休後貢獻心力於阿格西學院的大愛。也因為這些原因,阿格西成功的改變了過去離經叛道的形象,在2008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書中有一段提到,阿格西曾經一度非常的低潮,世界排名跌落到141名,難免令阿格西相當沮喪。但是當阿格西意識到他必須要為了那些失學的孩子們而戰,用他的勝利累積更多能夠幫助那些孩子的資本時,阿格西體會到,他的每一場勝利,都是有意義的,而且不單單是對他自己而言。這一段深深的感動了筆者,的確,當我們每天的工作不再只是為了自己的溫飽和存活,卻有了更高的意義的時候,人生將更豐富,心靈也將更滿足。   再偉大的選手,都有必須要離開球場的一刻。2006年9月在美國網球公開賽

第三輪落敗後,阿格西含淚宣布退休。當比賽結束的那一刻,阿格西激動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淚水早已奪眶而出。為了向阿格西致意,全場2萬3千名觀眾起立鼓掌,儘管阿格西多次用他招牌的飛吻回應觀眾,但不捨的觀眾,卻久久無法停下掌聲,長達5分鐘未歇。阿格西在觀眾的掌聲結束後講了一段感性的話:「你們看這記分板,它說我今天在這裡輸球了,但它並不能告訴你們,我在這裡得到了什麼——在過去的21年中,無論是在球場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得到了你們始終如一的支援;我得到了你們的鼓勵,你們激勵著我前進,即使在我最低潮的時候;你們帶我攀登上一座又一座夢想的高峰,如果沒有你們,我永遠也無法實現那些夢想。在這21年中,我從你們身

上得到了很多很多,還有你們帶給我的回憶將伴隨我餘下的一生。」這,就是阿格西,總是能夠透過他精湛的球技,加上簡單卻真誠的語言,擄獲全場球迷的心。   阿格西在年幼時,在曾為拳擊選手的父親的嚴格訓練下,很早就闖出名號。但我們從阿格西的自傳中可看出,年幼的阿格西,並未真正的那麼喜歡網球,因為這其中充滿了父親的責難與無止盡的壓力,壓得心智尚未成熟的阿格西喘不過氣。阿格西在青少年時期產生的許多叛逆行為,其實都和當時他內心所承受的壓力有關,阿格西因此甚至逃避到學校上課,轉而投入更多的心力在訓練上面,即使他當時並非真的這麼熱愛訓練。   現今的阿格西,在體會出失學的痛苦後,決心要幫助在拉斯維加斯家鄉失學的學

童,協助培養他們未來上大學應有的準備。就是這種回饋社會的心態,加上職業生涯後期展現的謙沖風範,阿格西對於網壇的影響力,並非隨著他的退休而消失,反而有了更多的累積和深度。   這本自傳,與其說是阿格西的故事,到不如說是本深富教育意涵,非常勵志的著作。任何在這本自傳中提到的痛苦、挫折、與失敗,都是每一位追夢者在築夢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的。但就像書中的阿格西一樣,在每一次的挫敗之後,傷心難過之餘,唯有更多的苦練;更扎實的準備,才有可能在機會來臨時,奮力一擊,爭取勝利,享受甜美的果實。這樣的道理,不只在網球場上適用,在我們每一位的人生的道路上更是。   相信各位在讀完這本阿格西自傳後,會和筆者一樣,除了

對阿格西會有更多的認識和更高的景仰外,也會對您的人生,有更高的期許。也讓我們一起,學習阿格西精神,在未來的每一天,除了朝著人生的目標邁進,也多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朋友,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豐富、更有意義。 蓬勃運動執行長 徐正賢 推薦序3 永遠的「阿格西」!   就在2010年網球四大滿貫賽的最後一個──美國公開賽開打之際,接到出版社編輯的電子郵件,希望我能為即將出版的《公開:阿格西自傳》(Open:An Autobiography)這本書掛名推薦。該書是一代網球巨將安卓.阿格西(Andre Agassi)的親筆自傳,我不但立即答應,還主動表示寫篇推薦序,因為我曾在2002年和 2006年各寫了

一篇頒揚阿格西的短文,但其實並不真正了解阿格西,希望經由其自傳來印證我的觀點。   津津有味的一本自傳   這本厚達500頁的自傳,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感受到作者的真誠及其對人生的感悟。全書由退休賽事開場,進而回到孩提時代循序漸進描述長達21年的網球人生。儘管阿格西沒受過高等教育,但對文學有天賦和偏好,又是用「心」撰寫,全書讀來引人入勝。讀完全書,不禁回味2006年的場景。   該年9月5日,各種媒體都不約而同大篇幅報導阿格西這一位網球手。那是2006年最後一個大滿貫賽-美國公開賽第3輪,阿格西不敵年紀比他小11歲的德國小將。為何輸了球還受到在場爆滿觀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致敬,並且舉世矚目?只因

為阿格西在那一刻正式「告別網壇」-退休了。   阿格西縱橫職網21年,創下10項紀錄,是2010年以前,自有公開賽以來唯一網球史上完成「金滿貫」(四大滿貫賽金盃加上奧運金牌)的男球員,即便加上女球員,迄2010年,全球也總共才區區兩位而已。妙的是,這兩個人自2001年起就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也就是阿格西和他的太座葛拉芙(有「玉羅剎」別號)。除了這種絕佳網球成就外,阿格西的行事風格和多彩多姿、起伏激烈的生涯也被人津津樂道。不過,另一位網球天才好手西班牙蠻牛納達爾,在2010年取得美網大滿貫桂冠後,也加入金滿貫行列,即使如此,迄今還只「唯二」男子,而不世出的天才費德勒雖擁有空前的16座大滿貫,也還獨

缺奧運金牌呢!以他超過30歲年齡來看,恐怕加入金滿貫行列的希望渺茫!   非比尋常極難得的金滿貫   阿格西從叛逆、長(怪)髮、被扁的壞孩子,蛻變為受人尊敬的永遠的巨星之歷程,在其自傳中有令人心動的陳述。1986年,阿格西頂著怪異髮型、奇特衣著踏上職網賽場,開啟網球世界新紀元,徹底顛覆網球的優雅傳統。在造型花俏之外,阿格西也以球技在很短時間內獲得好成績。1992年溫布頓草地球場大滿貫賽,他以魔術般接發球拿下生涯首座大滿貫金盃,94和95兩年再分別得到美網、澳網兩座大滿貫冠軍,更連續30週排名世界第1。1996年獲亞特蘭大奧運網球金牌,達到顛峰。隨後惡運來臨,那是1997年4月,阿格西和影壇漂亮

寶貝布魯克雪德絲舉行世紀婚禮,不但兩年就離婚,阿格西的網球成績且跌入谷底,排名下滑至141名。   正當人們看衰,沒想到阿格西痛下決心徹底改造,放下身段由小賽場重新出發,並向年少輕狂告別,短短數月竟又登頂。1999年神奇的在法網決賽時,由輸兩盤絕地大反攻連趕三盤,獲取法國紅土公開賽大滿貫冠軍,年終排名第1,也成為史上第5位囊括四大滿貫賽冠軍的男子球員。2001年阿格西與網球天后葛拉芙結婚,開啟網球生涯第二春。當同期的山普拉斯等好手相繼引退之際,年過30的阿格西仍不服老,而且又在2001和2003年再獲兩次澳網大滿貫冠軍。2006年36歲「高齡」,縱使還有在賽場拚鬥之心,奈何克服不了傷痛,只得忍

痛退休。   阿格西是一個具無窮魅力的符號   阿格西的名字代表一項運動、一個時代,一個具無窮魅力的符號,神秘、複雜又傳奇。「他是這項運動中最具魅力的一員,他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真正冠軍,他是從各種方面重新改寫『網球』概念的傳奇」,這或許是最為貼切的評論。除了從事網球事業外,阿格西也熱衷慈善事業,以他為名的慈善基金會在1994年於賭城拉斯維加斯成立,旨在幫助那些「邊緣少年」,次年舉辦首次「大滿貫兒童慈善音樂會」,冠蓋雲集捐款踴躍。如今已用善款創建一間獨特的「阿格西大學預備學院」,如同他自己所言:「我是一個九年級的輟學生,而我現在最驕傲的事物,是我自己創建的學校。」這也是他傳達給學生們的訊息,他

由衷體認到「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   阿格西在退休感言中提到的「即使在輸球的時候,未嘗不是人生的勝利」,不但印證在他的網球生涯中,也給世人帶來寶貴的啟示。他對同儕的掌聲備感光榮,因為在競賽中,一個人的贏球,必然是另一人的輸球換來的,你必須踩著別人的失敗往成功邁進。不過,任何一個人不會一直是成功者,也不會一直是失敗者。而居高思危、自失敗中吸取教訓迎接下一次的成功,樂觀進取過一生,是阿格西給人們的示範。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成功往往是一群人分工合作達成的,無論多有名的巨星,終究還是一個具七情六慾血肉之軀的「常人」,不必羨慕也無需妒嫉。這本自傳透露出的一項訊息:「做為一個人,不論喜不喜歡,落在手邊的

事就儘量去做,而且盡力做好。」值得世人仔細咀嚼。   總之,這本《公開:阿格西自傳》提供讀者們諸多寶貴的啟示,非常值得閱讀。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2010/09/15 推薦序4   一位四歲就跟網球名人過招,七歲開始朝他父親期待的每天打二千五百顆球,一年將近一百萬顆球,面對特製發球機練球;十歲參加美國全國大賽,十四歲ATP排第610名,十六歲比賽第二名領取美金一萬一千元獎金成為職業球員;十七歲職業賽第一個冠軍;十八歲ATP排第4名,二十二歲拿下第一個大滿貫─溫布頓錦標賽─冠軍;接下來的十四年,他贏得七座四大網球公開賽冠軍和奧運網球男單金牌,成為當代最傑出的網壇巨星。   他就是安卓.阿格

西。   “歷史上只有兩個人同時擁有四大滿貫賽冠軍加上奧運金牌”。這兩位是網球界的天王天后。   天后就是史蒂芬妮.葛拉芙。   百年修得共枕眠,有情人終成眷屬。阿格西、葛拉芙和兒子、女兒一家四口在拉斯維加斯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阿格西自傳,《公開》,揭露他非比尋常,堪稱精彩絕倫的網球生涯。“我的心思能夠覺察並記憶下每個微小的細節”,於是本書詳述他的學習成長過程,參加的比賽,他的團隊,他的對手,和他的女友與婚姻。老阿格西“相信數學,數字不會說謊”。阿格西的職業生涯共拿下869場比賽,勝場數在職業網球史上排名第五。   精彩的網球比賽就像人生;阿格西的網球生涯也像他參與的一場經典網球比賽。在

他兩度登峰造極之間是谷底。他如何只花二年就跌入141名的深淵!他又如何改變,從頭來過,苦修,擁有自信並且找到比賽的意義,開始新生活。戲劇性的人生轉折,心靈深處的吶喊,通過激蕩,最激烈的激蕩,而趨平靜。心靜,心淨,阿格西找到了比賽的意義,也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如此的了解,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阿格西在網壇上成就非凡,但書裡不只一次的告白他不喜歡網球,討厭網球,球賽後接受訪問皆口是心非!   阿格西前36年打網球是前半段人生,為他後半段人生累積資糧作準備:他成立慈善基金會,創辦阿格西預備學院,回饋社會。   比爾.蓋茲(Bill Gates)不也是如此嗎?(只是沒聽說比爾抱怨他不喜歡軟體!!)  

 《公開》,不論您打不打網球,不想一口氣讀完,才怪! 中華電信董事長 呂學錦 完結篇我睜開眼睛,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是誰。其實早就習慣了——大半輩子我都不知道。不過,今天早上還是有點不同:這次的混亂感更可怕,更徹底。抬頭看,發現我躺在床邊的地板上。我現在想起來了:本來我是睡在床上,半夜才跑到地上睡。我幾乎每晚都會這麼做,因為這樣對我的背比較好。如果躺在軟床墊上太久,我的背會很痛。數到三……我展開緩慢而艱難的起床過程:咳嗽、呻吟、轉身側臥、蜷曲成胎兒姿勢,然後翻過去整個人趴著。好,接下來先等一下,等身體裡的血液開始流動。說來我還年輕,才三十六歲。但是我每天醒來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像九

十六歲似的。過去二十多年來我不斷衝刺、急停、高高跳起、重重落地,我的身體早已不像是自己的了,在早上尤其明顯。我的腦袋也沒好到哪裡去。每天睜開眼睛的時候,我連自己都快不認識了,而且這種情況在早上特別明顯。我快速複習一下自己的基本資料:我叫安卓‧阿格西;我老婆是史蒂芬妮‧葛拉芙;我們生了兩個小孩,一男一女,五歲和三歲。我們家在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但此刻我們住在紐約四季飯店的套房,原因是我正在打二〇〇六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這是我最後一次的美網公開賽,也是我網球生涯最後一場賽事。我是職業網球選手,不過我恨網球,我對網球懷藏著一股深沈、神秘的恨意。最後這組基本資料進入腦海之後,我從趴著的地上起來,改成

跪坐的姿勢,用細微的低聲說:拜託,讓這一切結束吧。然後又說:不,我還沒準備好讓這一切結束呢。隔壁房間傳出史蒂芬妮跟孩子們的聲音。他們聊著、笑著,一邊吃早餐。我強烈渴望能夠看見他們、觸摸他們(同時也強烈渴望吸收一些咖啡因)。這個念頭給了我脫離地板的力量,我想把自己拉起來,讓自己站直。「憎恨」這東西老是害我屈膝跪地,但是「愛」則讓我雙腳挺立站直。我瞄了一下床頭的鬧鐘,七點半。史蒂芬妮讓我睡晚一點。最近這幾天的疲憊實在難以招架。除了體能上的壓力,我到底要不要退休這件事,也帶來如狂潮般的情緒波動,讓我倍感疲倦。現在,今天第一波的疼痛開始從倦怠感當中竄出。我用手扶著我的背,但我的背彷彿控制了我的全身,感

覺就好像晚上睡到一半有人溜進來,在你的脊椎上加了一道防盜的方向盤鎖。既然我的脊椎被防盜大鎖鎖著,那要怎麼打美網公開賽?難道我生涯最後一場比賽就這麼完蛋了嗎?我天生就有脊椎滑脫症。也就是說,我最後一節椎骨脫離了其它椎骨,叛逆地自行突出來,造成我走路內八。也因為最後這節椎骨沒對齊,所以我脊椎骨柱裡面可以容納神經的空間變得很小。一般人的脊柱裡面本來就沒多少空間,而我的又更少,只要一點小動作便會壓迫到神經。再加上有兩片脫出的椎間盤和一根不斷成長的骨頭(因為想要保護那塊受損區域,但卻沒有效果),結果只會造成脊柱裡的神經徹底像是幽閉恐懼症發作一樣。每當神經向我抗議那個擁擠的空間環境,每當神經發出求救信號的

時候,就會產生一陣足以令我倒抽一口氣、遍及我整隻腿的劇痛。唯一的解藥其實是躺下來等待痛苦過去。然而,這種劇痛有時會在比賽中途來襲,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我的打法:用不同的方式揮拍、用不同的方式跑動、用不同的方式做所有動作。每當我改變打法,我的肌肉就開始抽搐。人都不喜歡改變,人的肌肉也一樣。我的肌肉一旦被逼著改變習慣的運動方式,它們便加入了脊椎的叛亂,而此時我在球場上最大的對手也就成了我自己的身體。吉爾,我的體能教練兼好友、我的救主、我的代理老爸,他是這樣解釋的:你的身體說它不想再打球了。我告訴吉爾,我的身體已經這麼說很久了,我本人也已經這麼說很久了。

Open: An Autobiography

為了解決美網冠軍獎金的問題,作者Agassi, Andre 這樣論述:

  《公開》不但是一部精彩動人的自傳,關於一位網球史上最受注目、最多爭議、成就最大的球員;更是一部吸引人無法放手的成長小說,關於一段非凡的人生。   《公開》記錄了安卓.阿格西最慘痛的挫敗,最輝煌的勝利,他的愛情與友情,他犯下的人生錯誤,他退出名人圈又東山再起的經過。他的頭髮,他的服飾裝扮。   從他還在搖籃裡,他的前途就已經被他父親決定。阿格西在二十年的職業網球生涯裡,內心不斷衝突掙扎,因為這不是他要的人生。書中詳細記錄了他與其他球員的瑜亮情節。以及他與布魯克雪德絲、芭芭拉史翠珊之間的感情糾葛。   《公開》以最辛辣的言詞及坦率的態度,講述了阿格西生命中的高峰與低潮,他畢生的遺憾,他的挫折與

岐路,以及差點造成大災難的錯誤決定。他說:「我的故事可以作為許多人的借鏡:艱苦的童年,失敗的第一次婚姻,掙扎著追求完美,永遠感到不足……這是我的回憶,我東山再起的經歷,也是我個人的救贖,將我學到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4歲就幫康諾斯送球拍  .8歲時與柏格、康諾斯等名將練球  .不到9歲,每年練球超過1,000,000顆球  .10歲即參加美國全國大賽  .14歲ATP排第610名  .16歲正式轉職業球員  .17歲贏得職業賽第一個冠軍  .18歲時ATP迅速晉升至第4名,同年來台獻技。  .22歲,他已揮拍22,000,000次,拿下第一個大滿貫──溫布頓冠軍  .只用了1年多,就從世

界排名第一跌落到第141名外  .轉從最底層的挑戰賽開始反攻,1999年重登世界第1  .生涯超過1,000比賽,勝場869場,勝場數在職業網球史上排名第5  .贏得四大滿貫的8次冠軍頭銜  .贏得奧運金牌  .17次ATP大師賽冠軍  .賽事總獎金逾30,000,000美元  .2004年舉辦「兒童大滿貫」募得40,000,000美元教育基金  .前後為「阿格西基金會」募得400,000,000億美元  .2006年美網公開賽後退休   ★本書中譯本《公開:阿格西自傳》由木馬文化出版 #1 NATIONAL BESTSELLER Far more than a superb memoi

r about the highest levels of professional tennis, Open is the engrossing story of a remarkable life. Andre Agassi had his life mapped out for him before he left the crib. Groomed to be a tennis champion by his moody and demanding father, by the age of twenty-two Agassi had won the first of his ei

ght grand slams and achieved wealth, celebrity, and the game's highest honors. But as he reveals in this searching autobiography, off the court he was often unhappy and confused, unfulfilled by his great achievements in a sport he had come to resent. Agassi writes candidly about his early success an

d his uncomfortable relationship with fame, his marriage to Brooke Shields, his growing interest in philanthropy, and--described in haunting, point-by-point detail--the highs and lows of his celebrated career. 作者簡介 安卓.阿格西(Andre Agassi)   1970年生於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市,自幼學習網球,史上最佳網球選手之一。曾榮獲澳網、法網、溫布頓、美網四大滿貫的冠軍及

奧運的金牌,歷史上只有兩位網球選手創下如此紀錄(另一人是他的太太史黛菲.葛拉芙)。   他生長於一個貧苦的伊朗移民家庭,父親在酒店打工,業餘兼任網球拍穿線員。他後來進入佛羅里達州的波雷提耶利學院(Bollettieri Academy)專習網球,同時在14歲那年從一般的學校輟學。1986年正式成為職業球員,1992年在溫布頓獲得首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盃。日後他將拿下四個大滿貫的八次單打冠軍盃,以及一個奧運金牌,並且長年保有ATP大師系列賽(ATP Master Series)17次冠軍的紀錄。2006他於美網公開賽後退休。   2001年間他於家鄉拉斯維加斯成立了「阿格西學院」,收容受虐或無家可歸

的貧童。他的慈善基金會也對於醫療、教育方面的弱勢兒童提供協助。   他曾與影星布魯克.雪德絲結婚,兩年後離異。之後認識了德國裔前職業網球選手史蒂芬妮.葛拉芙,兩人於2001年正式結婚,目前居住在拉斯維加斯,育有一子一女。   阿格西的自傳《公開》(OPEN)於2009年底出版,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Andre Agassi played tennis professionally from 1986 to 2006. Often ranked number one, he captured eight Grand Slam singles championships. Foun

der of the Andre Agassi Charitable Foundation, he has raised more than $85 million for the Andre Agassi College Preparatory Academy for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in Las Vegas, where he lives with his wife, Stefanie Graf, and their two children. Visit the author’s website: www.agassi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