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要自費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拔牙要自費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潘俊亨寫的 看著你長大:寶寶的280天 和斎藤正人的 黑心牙醫不告訴你的診療真相:戳破以賺錢為重的行銷話術與醫療道德亂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牙周病治療費用,健保給付跟自費有何差別? - 葉立維醫師也說明:事實上在我的治療案例中,有不少是由外院已經接受過健保牙周治療,因為醫師建議患者到醫院接受牙周手術,或是可能被建議拔牙。而到了我們這裡評估後,反而是重新執行了第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金塊文化 和采實文化所出版 。

臺北醫學大學 牙醫學系碩博士班 李勝揚所指導 張溫鷹的 牙科病患對醫療告知的認知研究:以大台中地區為例 (2009),提出拔牙要自費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醫療告知、告知後同意、醫病溝通、醫病關係。

最後網站植牙補骨粉費用怎麼計算?植牙醫師來說明文件則補充:一般建議,以骨粉特性與自身齒槽骨情況由醫師評估挑選。 ○補骨範圍大小補骨範圍面積的大小,也就是骨粉使用量的差異。 有些人剛拔牙之後即填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拔牙要自費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看著你長大:寶寶的280天

為了解決拔牙要自費嗎的問題,作者潘俊亨 這樣論述:

獻給新手爸媽的寶寶成長週記   從醫30多年,接生超過3萬個健康寶寶的「產公」的經驗分享!   讓潘醫師告訴妳秘訣,讓妳從懷孕到生產,都可以美美的,安心迎接寶寶的來臨   本書以超清晰2D、3D、4D超音波寶寶成長實境照片,加上孕期不同週數應注意事項的重點提示,讓新手爸媽輕鬆學習孕產相關知識。   透過超音波照片,你可以觀看寶寶每一階段的成長變化,看著寶寶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長,這正是「眼見為憑」給新手父母最好的心靈力量。   懷孕了,妳從親友那裡、從網路得知很多資訊,告訴妳不可以做這個、做那個,不要吃這個、吃那個,讓妳膽戰心驚。其實有許多禁忌是沒有根據,以訛傳訛,本書會一一替妳解

惑,讓妳有個輕鬆自在的孕期。   如何解讀胎兒成長數據及各項醫學檢查內涵?發生異常的原因及結果?羊水為什麼會過多或過少?孕婦可不可以喝咖啡、養寵物?及各種用藥問題,書中也會一一為妳解答!   CH3  懷孕9〜11週:HELLO,小小人你好!   懷孕9〜11週   子宮大小:如拳頭般。   基礎體溫:呈高溫相。   陰道分泌物狀況:乳白色帶有酸甜味,增多。   身體狀況:嚴重害喜,腹部尚未明顯凸出,由於荷爾蒙的變化,容易感到下腹部發脹、頻尿,乳房也開始脹大;這幾週是胎兒成形最重要的時期,也是最容易流產的時期。   胎兒的樣子:身高約9公分,體重約30公克,頭、身體、腳各佔身長的1/3,

臉型已像人類,牙根也開始形成,皮膚的感覺像蠟一般。   從第9週開始,由肋骨構成的胸廓漸漸關閉,作用是保護心臟;眼瞼完全閉合,以保護眼睛,直到第26週時才又打開;胎兒的手指漸呈放射狀分開,可以張合,指甲也出現了!   到了第10週,身體下半部的成長開始急起直追,成長的速度甚至比頭部還要快;此時期胚胎的身長加倍,腸子也完全移入了腹腔。上下頷開始骨化,上面的牙板冒出齒芽,聲帶開始發育,唾腺也開始有作用了。   透過超音波照片來看看寶寶現在的樣子   準媽媽看過來   1.嚴重害喜且經常嘔吐的準媽媽,即使吃不下東西也要多喝開水,因為脫水對寶寶的發育很不利。   2.早晨一起床就要立刻吃東西,

可在床頭事先準備蘇打餅乾、烤土司等輕食,因為一旦空腹會加重害喜的程度。   3.害喜如果太嚴重,請教醫師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4.要戒菸、戒酒,這些都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5.要預防便秘,除了規律正常的飲食外,還要多吃含高纖維的蔬菜,起床後也可以喝一杯溫開水或牛奶。   6.身體發冷會引起子宮收縮,所以要記得保暖。   7.如果仍在上班,記得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不要太勞累,也要找時間伸伸腿腳,活動一下筋骨。   8.保持精神愉快,不要有太多壓力或負面情緒。   潘醫師給準媽媽的提醒Part 1   孕期出血,一定要就醫檢查   孕期出血的狀況有很多,原因及處置方式也各有不同

,以下就早期出血及中晚期出血分別說明:   早期   原因:懷孕前3個月出血,很多情況是找不到原因的,而在找得到的原因當中,以染色體異常最常見,這種情況沒有預防方法,所謂「適者生存」,若胚胎本身不健康,就會被自然淘汰,發生機率約為10%。   其他原因還有:荷爾蒙失調、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等因子宮本身問題,或是有習慣性流產、感染、免疫系統對懷孕產生排斥等,心臟、腎臟功能不好的女性,生活壓力大、熬夜、太過疲累,吸毒、抽菸、喝酒等,也都會導致懷孕早期出血。   處置方式:做超音波檢查,確認胚胎有沒有正確著床,最早可以看到妊娠囊是在最後一次月經後4週又3天,較能確認的時間大約是在第5週,所以懷孕第

5週就可以做超音波檢查。若出血是源於先兆性流產,醫師會給安胎藥,補充黃體素,並建議孕婦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中、後期   原因:此時出血要特別小心有可能是胎盤問題引起,像是胎盤過低、胎盤剝離、前置胎盤等;若是懷多胞胎,在中後期也比較容易有出血現象。   處置方式:這時出血較需要擔心的問題是早產,所以此時要確定胎盤有沒有問題,要檢查胎盤的位置對不對,並使用胎兒監視器,評估胎兒是否健康,也要了解宮縮情形;若出現早產現象,應安排住院,並給以肺泡成熟劑及安胎藥。   若為前置胎盤,需要住院安胎,直到出血狀況緩解。   若為胎盤剝離、子宮破裂,表示母體可能已經沒有血液能供給胎兒,必須立刻進行手術

讓胎兒娩出,否則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死亡,延誤太久的話連母體的生命都有危險。   若為多胞胎,容易因早產而有出血的情形,但胎盤位置不一定有問題,所以應評估是否需要安胎。   《潘醫師讓妳問》   Q:我早期懷孕,正面躺著睡覺腰很酸痛,趴著睡比較舒服,請問孕婦可以趴著睡覺嗎?   A:懷孕前3個月可以趴睡,這時腹部仍有足夠的空間,趴著睡不會壓迫子宮,但也因個人體型差異而有不同,如果趴著睡覺得不舒服當然就不要,但如果懷孕是再多一點的週數就不能趴睡了,改成側睡或是抱著抱枕半趴半側睡比較好。   《潘醫師讓妳問》   Q:聽人說懷孕不可以吃薏仁,是這樣嗎?   A:中醫師蔡繡鴻在中醫書籍裡確實有提到

薏仁有利水下行的功效,懷孕婦女不可食用,否則會有流產的風險;西醫藥理學動物實驗中發現,薏仁的確會使子宮平滑肌興奮,導致子宮出現收縮的狀況,但現代醫學還未有人體實驗證實薏仁會導致流產。   需要在意的關鍵點還是在於食用量,任何食物都不適宜過量食用,若只是不小心吃了一點薏仁,因此而導致流產的可能性非常小,不用過於擔心。對於喜愛四神湯的孕媽咪,吃豬腸喝湯是可以的,至於甜點薏仁就先忍著,產後再吃吧!   潘醫師給準媽媽的提醒Part 2   該為了肚中的寶寶與寵物分手嗎?   現在人養寵物的比例很高,很多女性在懷孕前養有寵物,不管是貓、狗、鳥、魚、蜥蜴、蛇,什麼都有人愛,甚至把牠們當成家人般看待

,而一旦懷孕,孕媽咪們常聽人們建議要將寵物送走,以免因感染人畜共通傳染病而導致胎兒畸形。其實這是不需要的,如果孕婦因為寵物被送走而使心情受到影響,反而不利孕程。   懷孕時最需要注意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原為弓漿蟲,貓是主要宿主。弓漿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蟲,能感染幾乎所有的恆溫動物,包括寵物貓狗和人類,而弓漿蟲只有在貓科動物體內才能產生有傳染性的蟲卵,貓在吃了被弓漿蟲感染的野味或生肉後即可能被感染,通常在貓被感染的3〜10天後,蟲卵開始從糞便排出,持續10〜14天左右。   如何避免傳染弓漿蟲病?   每隻貓咪一生只會感染一次弓漿蟲,也只會傳播一次卵囊,卵囊排出的24小時內沒有傳染性,所以只要每天

清除貓咪糞便,基本上人類就不會通過貓糞感染弓漿蟲。   大多數被傳染弓漿蟲的人,基本上都是因為吃下具有傳染性的蟲卵而被感染,要避免被感染,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吃沒煮熟的肉:如果烤肉、涮肉的溫度不夠,或是煮的時間過短,其中的弓漿蟲卵沒被殺死,就有被傳染的危險,所以煮肉、涮肉、烤肉要吃全熟的,切過生肉的刀和砧板要洗乾淨,生食、熟食的砧板最好區隔使用。   2.不接觸感染弓漿蟲的貓咪糞便:懷孕前3個月要少接觸貓咪,貓砂要每天清理,但孕婦不要自己清理;不給貓咪吃半生的肉或食品,只餵牠吃貓糧或貓罐頭,也別讓貓咪外出,以免因接觸到流浪貓而感染。   3.做弓漿蟲病檢查:若準備懷孕,最好提前3個月

做孕前檢查,若發現感染弓漿蟲,要治療痊癒後再懷孕。如果孕婦在懷孕前感染過弓漿蟲病且已治癒,就不會再傳染給胎兒;如果孕婦在懷孕前未感染過弓漿蟲病,又未注射過相關疫苗,一旦感染就會傳染給胎兒。   4.做好寵物護理:勤給寵物洗澡,注意清洗寵物的趾甲和眼耳,還要定期為寵物注射疫苗,打預防針,驅除體內外的寄生蟲。   事實上,時下大多數的寵物貓自幼就被養在室內,幾乎從不會外出與野貓共處,也多數是以餵食飼料,所以不用太擔心有弓漿蟲感染的可能。   孕產知識+   ★孕婦看牙科須知   懷孕期間由於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口腔內某些致病菌增生,使牙齦對細菌的刺激更加敏感,加上孕媽咪飲食習慣改變,可能偏

愛酸酸甜甜或是重口味的食物,也會提高牙齦發炎與蛀牙發生的機率;另外,發生在懷孕初期的孕吐,因嘔吐出來的酸性物質容易損害牙齒,時間一久就會使牙齒脫鈣、變軟。   如果放任蛀牙或牙周病情況惡化,不但會使孕媽咪的進食情況不佳,繼而影響寶寶的營養吸收,且牙周病若惡化,會引發牙齦紅腫疼痛與流血狀況,細菌容易透過血液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的話可能導致早產或流產。所以,懷孕期間若有牙齒的相關疾病,必須要積極治療,以下的注意事項提供孕媽咪看牙醫時作為參考:   1.可以照牙床X光,但腹部需覆蓋鉛衣。   2.可以打局部麻醉藥。   3.可以抽牙床神經,做根管治療。   4.無痛的情況下可以拔牙。   5.可

以吃抗生素。   6.無藥物過敏者可吃止痛藥。   7.可以吃胃乳片。   潘醫師給準媽媽的提醒Part 3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巨細胞病毒   在已開發國家中,約有七、八成人口是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簡稱CMV)的帶原者,巨細胞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可能受感染。初次感染巨細胞病毒後,有很長一段時間病毒會繼續在喉嚨分泌物、尿液及精液中出現,之後會潛伏在單核球(Monocyte,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血球)中,它一旦進入人體,則會終生存在。   免疫能力正常的人在感染巨細胞病毒後通常無症狀產生,但在免疫不全的人,如器官移植或AIDS病人及

未出生的胎兒,巨細胞病毒卻具有致病力,它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三類:   1.人際接觸:如接吻、性行為,或經由手將唾液和尿液傳播至眼睛、鼻子或嘴巴。   2.懷孕婦女將病毒直接傳染給胎兒。   3.輸血和器官移植。   初次感染巨細胞病毒的孕婦,在懷孕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胎兒的機會約為1/3;若在懷孕前即感染巨細胞病毒,在懷孕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胎兒的機率則會降低。在已開發國家中,大約每750個胎兒就有一個因感染巨細胞病毒而導致殘障。   巨細胞病毒對嬰兒發育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智力障礙、聽力受損、視力受損、成長障礙、肺部疾病、血液疾病、肝臟疾病、脾臟疾病等,因巨細胞病毒感染導致的症狀,可能

在出生時即顯現,或遲至嬰兒期才出現。因巨細胞病毒感染而導致新生兒聽力及視力受損,通常發生在出生後數月或數年之後,而大部分感染巨細胞病毒的嬰兒並不會出現症狀或殘障。   巨細胞病毒感染在托兒所很常見   孕婦會經由接觸嬰幼兒而感染巨細胞病毒,尤其是經常接觸2歲半以下嬰幼兒者。巨細胞病毒感染在托兒所很常見,但是巨細胞病毒對幼兒本身並無傷害性,反而是照顧幼兒的師長可能有感染的風險,所以有孩子在托兒所或自身在托兒所上班的孕婦,以下做法可避免感染巨細胞病毒:   1.勤洗手:經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接觸嬰幼兒唾液和尿布之後;每次洗手時間大約要15~20 秒。   2.避免直接親吻6歲以下幼兒的

嘴巴和臉頰,減少唾液和體液的接觸。   3.不要和幼兒共用食物、飲料和餐具。   如果妳已經懷孕,且在托兒所上班,未感染過巨細胞病毒或不確定是否被感染過,妳就應該選擇照顧 2 歲半以上的幼兒,以減少被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機會。   要怎麼知道有沒有感染過巨細胞病毒呢?通常藉由血液檢驗就能確定,羊膜穿刺檢測就可得知胎兒是否受到巨細胞病毒感染;至於新生兒,可利用採集「腳跟血」篩檢代謝疾病時多採集一片採血卡,即可檢查有無感染巨細胞病毒,但此項檢查健保並無給付,須為自費。   《潘醫師讓妳問》   Q:懷孕初期有一點出血,正常嗎?   A:懷孕初期如果只有一點點咖啡色或粉紅色出血留在內褲或衛生紙上,

而且也沒有腹痛的情形,較多的情況是因為胚胎著床造成的正常生理現象,只要多休息並持續觀察,通常無大礙;如果出血量較多並持續,或合併腹痛等症狀,可能為先兆性流產或子宮外孕,應盡快就醫。另外,子宮有息肉或子宮頸病變,也可能出現少量出血,不過還是建議小心為上,一有出血就應該看醫生,由醫生判斷是否服用黃體素來改善出血的情況。   《潘醫師讓妳問》   Q:孕婦可以擦防曬霜嗎?   A:可以,但選擇用品時以物理性防曬的產品安全性較高,較不會引起過敏反應,也不會傷及胎兒;至於防曬係數的選擇(SPF25〜SPF50),可視曬太陽時間的長短而定。另外,懷孕期間由於黑色素細胞格外活躍,容易形成黑色素沉積,所以孕

婦塗擦防曬品的厚度需要比一般人加強,才能有防護紫外線及避免曬黑的效果。   《孕媽咪筆記》(整頁)   Part 1.待辦事項   Part 2.要問醫生的問題   Part 3.我的心情 本書特色   超專業──作者有30多年的行醫經驗,接生的新生兒超過3萬人,因視病如親而深得病患信任,更蟬聯多年雜誌調查全國婦產科好醫師。   超實用──比同類書籍向醫學專業更深入一步,也更貼近孕媽咪的需求,書中提出孕媽咪可能納悶於心,但門診時沒時間向醫師提問,在坊間報章雜誌上又不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及坊間一些似是而非的孕產知識,都一一給予解惑。   超詳細──提供孕期每個階段超音波的圖像及解說,並說

明寶寶每個階段的成長狀況,讓妳明白每次照超音波時有哪些觀察重點,有利妳和醫師間的迅速溝通。另提供常見問題解答、實用孕產知識、孕媽咪孕期應注意事項,及精美的孕媽咪筆記。 名人推薦   潘院長把多年來行醫,解決孕婦疑難雜症、千奇百怪問題的超級能力,作了科學性的整理,貫穿時間軸(孕週排序),突破空間性(事件啓動),超越想像力(圖文並陳),轉換成這本書。――亞太母胎醫學基金會董事長鄭博仁   潘醫師本著一貫的專業,以醫學的、專業的、科學的角度來解惑準媽媽懷孕過程的擔憂,同時澄清一些來自親友、網路的錯誤謠傳訊息,讓準媽媽瞭解懷孕期間身體、心理不同階段的變化,多了安心與幸福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

書長黃閔照   本書字裡行間充滿詼諧幽默,用「Q&A」的方式和孕媽媽作充分的互動和關懷,配合清晰的照片圖像,閱讀起來賞心悅目,非常適合孕媽媽先將整本書完整瀏覽一遍之後,再根據自身疑問從書中尋找正確的答案。――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陳震宇   本書比同類書籍向醫學專業更深入一步,也更貼近孕媽咪的需求,堪稱全方位懷孕百科。――《嬰兒與母親》雜誌發行人張錦輝  

牙科病患對醫療告知的認知研究:以大台中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拔牙要自費嗎的問題,作者張溫鷹 這樣論述:

背景: 近日牙科的醫療糾紛增加快速,發生原因以「認知溝通不足」占絕大部分。病患多數認為,牙醫師的說明不夠清楚及對診療過程不瞭解。目的: 探討牙科病患對於牙醫醫療告知的認知程度及其相關因子,為目前牙醫醫病雙方型態的改變提供可依循的方式,進而提昇醫病關係,降低醫療糾紛。方法:本研究採橫斷式調查及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時間為2010年4月至5月,研究對象為大台中地區各區牙醫診所之病患。由同一位問卷調查員至隨機抽樣之牙科診所取得同意後,對現場結束治療並同意之病患進行資料收集,共取樣62家牙醫診所,取得300份有效問卷。結果: 牙醫醫療告知認知項目最高分四個項目依序為「病情」說明瞭解、「治療內容」說明瞭

解、「回家使用藥物」說明瞭解、「自費藥物」說明瞭解,介於清楚與非常清楚間。最低分四個項目依序為「治療成功率」說明瞭解、「治療時使用的藥物」說明瞭解、「治療併發症與後遺症」說明瞭解、「麻醉相關」說明瞭解,介於可接受與清楚間。複迴歸分析顯示,與醫師熟識程度高、治療結果滿意度高、溝通方式滿意度高、溝通內容滿意度高,則醫療告知認知分數越高;職業為公教者、職業為學生者,醫療告知認知分數越低;這六個因子可解釋57%的變異量。結論: 與醫師熟識程度為牙醫醫療告知認知之重要影響因素,顯示醫病信任關係的建立可提升牙科病患對牙醫醫療告知認知程度。而滿意度與牙醫醫療告知認知達顯著相關,證實告知後同意有助於增進牙科病

患對牙醫醫療品質的感受,驗證告知後同意程度評估之外在效度,進而深化未來牙醫醫學教育之內涵。

黑心牙醫不告訴你的診療真相:戳破以賺錢為重的行銷話術與醫療道德亂象

為了解決拔牙要自費嗎的問題,作者斎藤正人 這樣論述:

◆看牙醫前必讀!◆ 為什麼聽到牙醫說你要拔牙, 你不應該立刻說好? 50年資深牙醫醫療經驗、知名部落格實例爆料! 戳破牙醫行銷話術,與賺錢重於醫療的扭曲亂象   ◆80%的拔牙,都是沒有必要的   「牙齒蛀得太嚴重,只能拔牙了。」   「再拖下去會變成牙周病,最好拔牙再植牙……」   「順便把智齒拔掉吧!」   你是否也曾經因為牙醫這樣說,而拔牙,並投入大把金錢植牙了?   事實上,很多牙齒的病症都可以補救,可以做治療,根本不需要拔牙,但醫生卻說「已經治不好」或「留著也遲早會變成別的毛病」而拔掉。本書作者50年資深牙醫斎藤醫師說:『如果醫生建議你拔牙,一直推薦植牙和自費診療,趕快跟他說

拜拜吧!』   斎藤醫師是奉行「不拔牙治療」的知名牙醫,他的齒科診所被譽為「牙齒庇護所」。無數病人,透過他堅持不拔牙的治療法,運用傳統正規的治療與補救,守護了牙齒的健康。他指出,真正牙醫的訓練與醫療目標,是盡其所能的保留牙齒,會運用修補、矯正等各種可能的治療法,恢復牙齒的功能。某些治療可能會需要花長一點時間,或需要高超的技術,因而有些醫生會嫌麻煩,或技術不夠好,甚或以賺錢為目的,直接叫你拔牙!   ◆商業利益vs.醫療目標,當代牙醫的兩難考驗   明明可以治療,為何有些牙醫會鼓勵病人拔牙、植牙,當然就是商業利益的考量,因為植牙的利潤比較豐厚。在健保醫療制度下,認真治療的牙醫不見得賺錢,使

得一些牙醫面臨良心的抉擇。而造成牙醫會以賺錢為優先考量的狀況,主要原因有:   .蛀牙患者減少以及齒科醫療市場縮小   .牙醫人數增加造成競爭激烈   因此,當你在看牙醫時,必須小心分辨,哪些是牙醫想要推動的產品與服務,哪些是你真正應該做的治療?   ◆看牙醫前,小心這些「警訊」   看牙醫前最好先做功課,了解牙齒病症與治療的原理與目標。作者針對最常見的弊病,苦口婆心提出病患看牙醫時,應注意牙醫行銷話術與警訊,其中包含:   ‧許多被診斷需要「拔牙」,其實真正該做的是「根管治療」?   ‧嚴重牙周病也不一定要拔牙?   ‧牙醫不會讓自己與家人植牙?   ‧牙醫可能會故意讓你的牙齒變不

健康?   ‧留意會說這些話醫生:「智齒最好拔掉」「為時已晚」「治療很困難,費用很高」……   ◆看牙醫時,你應該要這樣……   ‧你有權請醫師詳細說明症狀,清楚表達期望,不用客氣。   ‧有問題就直接提問,別被牙醫牽著鼻子走。   ‧要有勇氣拒絕不符合期望的治療。   ‧對治療有疑問時,立刻換醫生。   這是一本看牙醫前必讀的就醫攻略手冊,你不知道的牙齒診療陷阱與真相,本書首度公開!涵蓋的其它良心內容還有:怎樣的齒科醫院千萬不能去?怎樣挑選好牙醫?牙齒傳聞迷思大破解等等。 本書特色   ˙健保醫療體制下,出現一些賺錢重於醫療的黑心牙醫,這樣的診療環境與心態不禁引人思慮。   ˙作

者逐一剖析牙齒診療問題的真相,鞭辟入裡;多年行醫的真實經驗談亦是令人驚愕。   ˙書中還有超實用的搜尋與分辨好牙醫方法、牙齒相關傳言17問、20道是非題測試你的牙齒IQ,以及資深牙醫教你「斎藤式刷牙法」,保住牙齒健康!   作者簡介 斎藤正人(SAITOMASATO)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都立日比谷高中、神奈川齒科大學研究所。現任斎藤齒科醫院院長。為齒科保存學、齒內療法學博士。長年秉持「不拔牙」此一治療方針,拯救了眾多患者,並經營「不拔牙牙醫的自言自語」部落格,有牙齒困擾的患者受此部落格影響,更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使斎藤齒科醫院成為了「牙齒庇護所」。   部落格:blo

g.goo.ne.jp/shozin07 譯者簡介 蔡麗蓉   樂在堆疊文字之美,享受譯介語言之趣,盼初心常在,譯作年年增長。   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十道是非題 測試你的牙齒IQ 【前言】黑心治療橫行的牙醫業界現實面 第一章    「牙齒急診室」的稱號     日本的牙科醫療所陷入的困境 賺錢重於醫療的黑心牙醫 在志願與現實之間進退兩難的年輕新進牙醫 技術愈好的牙醫愈賺不到錢 敷衍了事與過度醫療 牙齒庇護所案例1 牙齒只是有裂痕,就差點被拔掉 牙齒庇護所案例2 「是牙周病,拔牙吧!」 第二章    牙醫素質良莠不

齊 無論今昔,牙醫都是先拔牙再說 牙醫的程度差距愈拉愈大 牙醫與便利超商一樣滿街都是 『夜逃屋本舖』的真人牙醫版 黑道與中國投資家插足的牙科業界 無法再維持高生活品質的牙醫 第三章    程度不足也能唸牙醫學院 連基本常識都不會唸的牙科學生 當不成醫生的人才會來當牙醫 「靠關係入學」,代表阿貓阿狗都能進牙醫學院 十八歲就開保時捷上學的愚蠢牙科學生 愈來愈多畢不了業的留級生 私立大學跳樓大拍賣的生存戰終於開打 九成學生無法通過國家考試 東大、京大不設牙醫學院的原因 第四章    植牙治療的黑暗面 讓牙醫自甘墮落的甜蜜誘餌 牙醫不會讓自己與家人植牙 什麼是植牙? 植牙治療的流程 日本開始排斥植

牙 別讓攬客用的虛有頭銜給糊弄了 尚未成熟的植牙治療 別被牙醫的植牙陷阱給坑了 一顆植牙才七萬日圓?恐怖的便宜黑心貨 植牙會「陽萎」 業者穿著白袍在速成植牙講座中教學 急劇增加的訴訟與糾紛 信任牙醫的藝人們 靠黑心的高明手法日進斗金 植牙治療背後的陷阱 第五章    堅持不拔牙治療 牙齒出問題會影響身體健康 從平安時代開始的日本牙醫治療史 多數牙醫以效率為優先 技術好不好就看根管治療 別太相信牙科大學附屬醫院 零切削,最新的保牙治療方式 牙齒庇護所案例1 重聽的女士裝假牙後居然聽得到了 牙齒庇護所案例2 因為牙周病,醫生提出高額自費的拔掉治療 牙齒庇護所案例3 某患者在大醫院的可怕經歷 第

六章    分辨好牙醫與聰明求診的方法 到處都有黑心牙醫 別一味相信媒體報導的內容 不能被地點與裝潢氣氛矇騙 選擇牙醫就像找男女朋友一樣     如何分辨好牙醫     如何找到好牙醫     找到好牙醫,如何聰明求診 千萬不能去的牙科醫院 第七章    17個牙齒常見的傳文大解答 問題①-需要使用假牙黏著劑嗎? 問題②-木糖醇口香糖能有效預防蛀牙嗎? 問題③-牙周病與疾病有關係嗎? 問題④-男女朋友有蛀牙的話,接吻後自己也會蛀牙嗎? 問題⑤-即使刷牙了,但有的人還是會蛀牙或罹患牙周病嗎? 問題⑥-很怕鑽牙機「嘰!」的聲響,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問題⑦-治療蛀牙為什麼得上好幾次牙醫診所才

行? 問題⑧-何謂「牙齒IQ」? 問題⑨-含氟飲用水能有效預防蛀牙嗎? 問題⑩-大學醫院的診療費較貴是真的嗎?     問題⑪-蛀牙或牙周病會致命嗎?     問題⑫-電動牙刷有其功效嗎?     問題⑬-有些牙醫表示不需要使用「牙膏」,這是真的嗎?     問題⑭-咬合板是什麼東西?     問題⑮-可否說明一下讓牙齒變白變美觀的牙齒美白療程?     問題⑯-電視廣告中女明星會用指套牙刷按摩牙齦,真的有效嗎?     問題⑰-可否指導一下如何刷牙才能預防蛀牙與牙周病?       前言 黑心治療橫行的牙醫業界現況   我曾是不良少年,但絕非不良牙醫。   對於牙齒的保存技術,我的

熱情與自信不輸任何人。   我絕對不會像拔除庭院雜草一般,輕言說出「這顆牙只能拔掉」這句話,更不會嚇唬八十歲的老婆婆,告訴她「這顆牙不拔掉,總有一天會從骨肉瘤變成癌症」。   縱使我今年已經是個年過花甲的老頭子,但一回到家還是會張開嘴巴打量自己牙齒,思考如何改善才能在咀嚼時更舒適、讓外觀更完美,是個與眾不同的牙醫。   然而,現在我卻百般無奈,每天得肩負起「牙齒庇護所」的職責,正確來說,應該是每天忙於幫黑心牙醫擦屁股,處理他們不完善、敷衍了事的醫療結果。   每天眼見所及,全是拜金主義下的敷衍治療,雖然厭惡致極,卻也只能暗自嘟囔「這種治療真糟糕」、「為什麼要拔掉這顆牙」。   但是前

來我醫院求診的患者們,這些因牙科治療問題、深受黑心治療後遺症所苦的牙科難民,不過冰山一角而已。   在他們的影響下,我那久違的年輕時不良少年的「叛逆熱血」開始沸騰,再加上我的個性原本就無法容忍世間的不合理現象,所以早已做好會遭牙科業界群起撻伐的心理準備,寫了這本書。   總之,我將成為一個吃裡扒外的叛徒,說不定還會成為牙醫師公會拒絕往來戶,不過我就是如此乖僻執拗,就算會被拒絕往來,也堅持選擇揭發禁忌。   每四人就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的高齡化時代,不想讓一輩子最重要的牙齒被急速增加的庸醫給拔掉的人,一定要來探究牙醫的思考邏輯以及牙科業界的現況。   我絕非在賣弄正義感。是站在商業或是醫療

的立場,屬於各人自由,但只會說「沒辦法鑽牙治療,所以只好拔牙」這種話的牙醫,實在匪夷所思。身為一名牙醫的基本理念就是「保留牙齒」,我不會牽扯到行醫哲學這方面的論點,但至少希望身為牙醫就該對自己有自信,秉持「我是日本第一的牙醫,我是手藝精湛的專家,我要把牙齒保留下來,盡量不拔牙」的想法。   為什麼我會成為牙醫   「不良」這個名詞現在已經沒什麼人在用了,不過我就是個跟不上時代、百分之百的不良。我在都立日比谷高中求學的三年間,幾乎天天缺課,每天不是喝咖啡就是喝酒,一天抽上四十根Short Peace(日本的香煙品牌),時常出入成人電影院與脫衣舞劇場,再加上高二時正好失戀,是個名符其實、遊手好

閒的魯蛇少年。   只要零用錢一花光,我就會跑到都立日比谷圖書館,斜眼偷看想搭訕的女生,順便沈浸在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世界裡。   當時社會上正吹起一股七○年代的安保風潮,所以高一時學校罷工停課,連日比谷高中也有激情反抗的學生參加全共鬪集會,不落人後地揮舞著木棒。   不過我對政治無感又是不良少年,慶幸自己這段時間過著自甘墮落的每一天。雖不至於淪落到電影『相見時難別亦難(Days of Wine and Roses)』這般境界,但也相去無幾。在這種局勢下,志在東大的人生勝利組當然還是依舊無視世間風風雨雨,認真勤讀著。   我還記得每天過得如此墮落的高三秋天,父親質問我:「你這樣子未來究竟

想做什麼?」東北出身的父親十分寡言,很少與正值青春期、氣盛如焰的兒子溝通,不過這會兒應該是忍無可忍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我一時緊張得將之前考慮過的想法脫口而出。   「我想當詩人。」「……。」。二、三秒的沈默過後,父親怒不可遏,聲如洪雷地說:「混帳!寫詩能當飯吃嗎?你去給我當醫生或是律師!」父親的一句話,打碎了我那天真又不成熟的美夢。其實,父親不但畢業於最高學府赤門醫學院,甚至還是名列教科書的優秀臨床醫師。   後來,我還是做了不順雙親之意的事,硬是說服父母讓我去報考赤門文學院,卻接連二次名落孫山。「滿意了?還是去給我讀牙醫吧!」一生氣總是不自覺滿口山形腔的父親,在他的命令下,我

放棄了成為詩人以及尋常醫生的夢想,面對現實當了一名自尊全失的牙醫。   倘若此時叛逆心能堅持到最後一刻,甚至有志氣離家出走的話,或許我就不會成為一名牙醫了。可終究,我只是個光說不練、徒有其名的不良少年罷了。   當心遇上只會拔牙的拜金主義牙醫   這個年代到處都是牙醫,二○一○年已突破十萬人,東京更高達一萬三千人。   我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東京開業了二十三年,牙醫診所位在涉谷某大樓裡。所幸兩名資深且個性良善的助理小姐協助下,診所雖是小巧的規格,卻充滿家庭氛圍。外面的招牌上寫著「不拔牙的牙醫」,拜此招牌所賜,收入在支付房租以及兩名助理薪水後,勉強得以維持一家四口樸實節儉的生活。因此,現在更

沒必要沽名釣譽。   不過最近我很震驚,「想辦法保留牙齒盡量不拔牙」的認真牙醫似乎愈來愈少了,因為現在我的診所,彷彿就像間牙齒庇護所。   四年前我開始寫部落格「不拔牙牙醫的自言自語」,不知道是否受到部落格影響,遠從北海道、東北、近畿等地前來求診的患者不斷增加。這些患者全被當地牙醫診所拒絕進行棘手的牙齒保存治療,或是接受過不合理的治療,甚至還有因年輕牙醫經驗不足的診治,造成患部惡化而前來急診的案例。每個月也會遇到幾名從鄉下遠道而來的患者。   從患者言談中可發現,許多「怠慢、商業主義、不成熟」的牙醫排斥費時治療,或是明明可以不拔牙卻不願將牙齒保留下來,甚至不具備牙齒保存技術。競爭少的鄉下

牙醫尤其具有這種傾向,患者往往「像逛街一樣走遍數家牙醫診所」之後,才會找上我這裡來。   當我還是名牙科學生時,一直被教導「『牙醫師以保留、保存牙齒為首要之務』,即使從醫多年,也莫忘此一初衷。」這句話如同世阿彌〈日本室町時代初期的猿樂演員與劇作家〉名言,「初心不可忘」。   學生時代我很尊敬一位教授,他的教導至今沒齒難忘,他說:「拔牙與保存牙齒兩方面都得專精,不過保存牙齒比拔牙困難得多,能將牙齒保存下來才稱得上是偉大名醫。」因此我十分看不慣動不動就拔牙、不努力保存牙齒的牙醫。   失去牙齒將造成人體各種不良影響。先不論為了美觀切削牙齒,或將健康牙齒拔掉的案例。野生動物一旦失去牙齒,不久便

會死亡。這麼重要的牙齒,千萬不能在拜金主義牙醫油腔滑舌誘導下,輕易拔除。拔掉一顆牙齒將導致連鎖效應失去其他牙齒,所以當牙醫建議拔牙時不要立即下決定,務必請醫師詳細說明理由,並謹慎諮詢其他牙醫的意見。   最近常有患者建議我:「以醫生您的技術,不如改採自費方式來收取更多的治療費。」我很開心聽到患者這麼說,但另一方面,我則認為:「連我這種曾是不良少年、資質駑鈍的牙醫都被如此推崇的話,牙醫的世界差不多已近末日了。」所以,即使我會遭受同業群起圍攻,我仍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肯定我的作法」,才能堅守醫療崗位迄今。   最後,藉本書出版之際,我要向提供莫大協助的幻冬舍編輯部所有同仁,以及長年協助我治療的

二位女助理,還有無論年紀多大仍舊凡事愛講道理、默默支持我這個不成熟丈夫的妻子,道聲感謝!   斎藤正人 ◆在志願與現實之間進退兩難的牙醫後輩我有一位大學學弟S先生(三十二歲),在神奈川縣一間小有名聲的診所擔任牙醫,去年夏天,他辭去工作三年的牙醫診所,還差點罹患憂鬱症。現在是名每週兼職四天,每天賺二萬日圓的牙醫,勉強得以溫飽。好在妻子在外商銀行工作,薪水優渥。任職這三年間,他每天都為了「為什麼沒有幫患者鑽牙」、「為什麼不拔牙」與院長爭執。但他堅守學校教的「牙醫的驕傲就是保留牙齒不輕易拔牙」,也總是如此建議患者。然而在目前矛盾的保險診療制度底下,不鑽牙、不拔牙、不填補,便無法獲得高額診療報酬。想

當然爾,院長因此便強迫兩名專職醫師進行可以賺錢的治療行為。比起患者的口腔,院長更重視患者的錢包,對他而言,患者就只是搖錢樹罷了。而且像S先生這樣的專職醫師是採抽成制,所以壓力更大。專職醫師的報酬可分為完全抽成制,以及底薪+抽成制。抽成制的行情為二十~二十五%,景氣好的時候可高達五十%,但S先生的報酬屬於後者。對個人技術有信心的人適合採用完全抽成制,所以泡沫經濟時代大多為自費診療時,有人甚至一年可賺進三千萬日圓,二、三年就能存下創業資金。不過S先生比較沒自信又不擅言辭,所以對他而言,底薪+抽成制算是相當嚴苛。開間牙醫診所肯定能大賺一筆的情形,已屬過去式。現在百分之六的診所經營狀況都是入不敷出,是

面臨生死存亡的時代。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國民醫療費不斷上揚,牙科醫療費在國家方針嚴格控管下,推估一年只能設定在二兆六千億日圓上下。被視為搖錢樹的蛀牙患者人數以及人口數量不斷減少,齒科診療報酬制度卻依舊按照日本貧困時代的基準來給付,造成牙醫單靠保險診療給付實在難以維生。因此近幾年來,不惜任何代價想盡辦法提高業績,奉行拜金主義的牙醫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齒科保險制度變得充滿矛盾。市場規模明明縮小了,但牙醫師人數卻增加,供過於求,結果由患者全額負擔的自費診療項目反客為主,藉由一顆數十萬日圓的植牙治療、健康保險的架空、虛報等黑心報價來維持診所營運,已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