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除毛護理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 盧美秀所指導 林秋芬的 應用問題導向學習於護理倫理教學成效之探討 (2006),提出eva除毛護理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問題導向學習、護理倫理教學、課程規劃、評量工具、教學方法介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eva除毛護理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問題導向學習於護理倫理教學成效之探討

為了解決eva除毛護理師的問題,作者林秋芬 這樣論述:

護理倫理是護理人員執業的行為準則,護理人員是否能展現合宜的執業行為,與護理倫理教學方法是否適當有關。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傳統教學法與問題導向學習法於護理倫理教學之成效,採多元研究法設計,於2003年8月1日至2004年7月31日,分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在於,1.設計傳統教學法和問題導向學習法的護理倫理課程,2.發展護理倫理教學成效評量工具(醫學倫理辨識力量表、教學(學習)滿意度量表和紙筆測驗題目);第二階段採類實驗研究設計,實驗組採用問題導向學習法和控制組採用傳統教學法,進行護理倫理教學介入,並在學期結束時評量其教學成效。問題導向學習法採小組討論,傳統教學法採講授法,授課內容大綱設計

,兩種教學法的課程宗旨、學習目標、教學大綱、授課方式、學習評量、課程進度和參考資料等,採一致性設計,並通過專家效度檢定後定案。護理倫理教學評量工具有三:一、「醫學倫理辨識力量表」,採專家效度檢定,以重要性之CVI值大於0.86做為選定標準,再測信度為0.95,最後確定為9個情境41題目;二、「教學(學習)滿意度量表」,採專家效度檢定,以重要性之CVI值大於0.80做為選定標準,最後確定為3題開放式題目、6題封閉式題目,內在一致性為.80,折半信度為.76,;三、「情境題型的紙筆測驗考題」,採專家效度檢定,以重要性之CVI值大於.80做為選定標準,最後確定為2題情境題。本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為某

醫學大學之護理學系大學部四年級和二技二年級修習護理倫理課程之所有學生,以隨機抽樣各抽出一半學生編入實驗組和控制組。二組學生的人口學資料,除了宗教信仰外,其餘各項都未呈現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最後進行宗教信仰與醫學倫理辨識力的相關性檢定,發現兩者並無相關。於護理倫理教學介入前後,進行醫學倫理辨識力調查,結果發現護理倫理教學法介入後,學生的「醫學倫理辨識力」呈現顯著性改變。同時發現不同教學介入後,實驗組和控制組的組內和組間都呈現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課程結束後,進行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發現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控制組高於實驗組。自我主動學習、自我品行培養、護理倫理議題了解、應用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啟發思考等

五項的滿意程度,則實驗組高於控制組。其中自我主動學習,二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