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程佳惠寫的 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淡江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冨田哲所指導 林書伃的 日治後期台灣的觀光:以「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觀光展示為中心 (2020),提出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日治後期、觀光、休閒、現代化、日本旅行協會、展示叢結、盯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黃儀冠所指導 詹謦妙的 台灣文學影像化及其族群文化傳播─以《來去花蓮港》、《望鄉》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來去花蓮港》、《新丁花開》、《望鄉》、《春梅》、文學電視劇、族群文化傳播的重點而找出了 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

為了解決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的問題,作者程佳惠 這樣論述:

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就是1935年的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 什麼叫做「始政紀念」?為什麼這個博覽會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大?這場花費達111萬圓的大博覽會,表現了什麼樣的殖民地台灣現況?台灣博覽會吸收了多少歐美世界博覽會的經驗?展覽館體現了什麼樣的國際風格?高達三分之一的台灣人參觀了博覽會,是如何宣傳動員的?除了日本各地和它的殖民地外,有多少個國家來台參展?台灣大博覽會帶來了多少產業、商貿、觀光、文化上的效益?為什麼連北港媽祖也來湊博覽會的熱鬧,坐火車到台北來個超級大遶境?當時的台灣人都贊成這種殖民地意味強烈的始政博覽會嗎?…………  關於1935年台灣博覽會,有許多故事可講,它的來龍

去脈,本書作者一一說清楚、講明白,用樸實簡潔的筆法,全面地分析台灣博覽會的政治意含、整體運作手法、展覽內容、社會影響及其歷史定位。本書圖片極為豐富,從壯觀的會場空照圖、人潮湧動的會場景觀、Art Deco風格的展館設計、炫光流彩的夜間城市造景,到飛簷綠葉的紀念版海報、簡潔優雅的旅遊手冊、雕鏤精美的紀念章、風格綺巧的紀念戳,一一收錄,活潑大方的圖文版面,好看好讀。書末附有相關參考數據,以及同步對照1935年國際動態、台灣社會要聞的「台灣博覽會日誌」,放大觀看歷史的視野。  本書是典藏1935年台灣博覽會的精緻圖文書,更是當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潮流下的最佳歷史讀本,為紀念首版問世,特別復刻了當年的會

場鳥瞰圖,筆法寫實、描繪精細、設色鮮艷,實用與裝飾兼具,夾頁附於書內,一方面可供讀者閱讀時對照會場動線、展館位置之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取下裱框,做為獨立的收藏品。 作者簡介 程佳惠  台灣雲林人,1972年生,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以台灣史為主要的研究領域。現任台北市立仁愛國中歷史科教師。

日治後期台灣的觀光:以「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觀光展示為中心

為了解決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的問題,作者林書伃 這樣論述:

在台灣的一百年前並非常人想像中的落後,而是現代化的起源,在日本西化的同時殖民地台灣也同時推動許多新觀念,人民被迫現代化、西洋曆法、格林威治時間的引入、大眾交通運輸的完成、類似於今日旅行社運作的制度。嘗試以往不同的休閒如泡溫泉及登山,而入太魯閣不只單純的欣賞壯闊美景,茶屋、休憩所、巴達剛臨時郵局、在錐麓斷崖設置望遠鏡,如此全面性的規劃,將單純自然的一個區域加上人工的設施使成為觀光景點,此模式也應用在規劃中的國家公園裡。 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眾多展覽館當中有些展示是關於台灣的景點,而當時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台東廳、花蓮港廳也響應台博會這活動,也紛紛蓋起觀光館、旅遊服務中

心(案內所)接待國內外的旅客,內容不外乎推銷州廳內的景點、特產、資源,1935年算是日治時期後期,有這些博覽會所展示的景點或許和日治後期的島民觀光有關連。而在1934年半官半民組織的日本旅行協會,前身為ジャパン・ツーリスト・ビューロー,在台灣設立分部,隔年設立臺灣旅行俱樂部和鐵道部合作,結合了鐵路乘車券、住宿券,及博覽會入場券等套裝行程,大力推廣始政四十周年臺灣博覽會。 本論探討旅遊興起的因素為,交通、經濟、基礎建設,而在始政四十周年紀臺灣念博覽會中大量使用立體透視模型作展出,而有關台灣的景點使用盯視、展示叢結理論去分析模型的意義與島民的關係。最後日治後期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幾年,台灣

的觀光在當時為積極推動的狀態,推行觀光報國活動。總結觀光活動為一直存有的活動,但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及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中所呈現景點給人的印象,將觀光推向制度化,出現和以往不同觀光方式。

台灣文學影像化及其族群文化傳播─以《來去花蓮港》、《望鄉》為例

為了解決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的問題,作者詹謦妙 這樣論述:

文學電視劇是文學作品提高能見度、電視劇提高戲劇品質常見的製作手法。本論文以長篇小說方梓《來去花蓮港》(2012)、黃志翔《望鄉》(2001),以及其改編電視劇客家電視台《新丁花開》(2014)、台視《春梅》(2015)為研究對象,探討文學作品影像化的過程對文本進行的改編,以及製作方、閱聽人在改編過程扮演的角色與影響,並檢視文學電視劇為文學作品帶來的傳播效果。本論文先從《來去花蓮港》、《望鄉》兩部原著小說為出發點,論述角色的生命流動與身分認同轉變;接著以女性形象、歷史敘事、主題意涵為主題探析小說與電視劇文本在跨界呈現過程所產生的變化,並將《新丁花開》、《春梅》兩部電視劇交叉比對,論述兩者在面對

製作方、主流民意與觀眾收視口味等外部因素影響時,所採取的敘事策略,探討小說、電視劇以及社會層面之間的互文性;最後則比較分屬公共族群頻道與商業頻道的文學電視劇所呈現的客家化及鄉土劇化現象,並透過收視率與搜尋趨勢分析兩者的經營績效,以及文學電視劇產生的文學傳播效應,企圖透過小說與電視劇文本的比較,探究不同頻道性質的文學電視劇之異同、檢視文學文本、電視劇、製作方、觀眾還有社會文化之間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