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股在線等第五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飆股在線等第五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弗里德里希‧海耶克寫的 通向奴役之路 和方天龍的 最強股票新手入門書:方天龍的新手買股必備速成寶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飆股在線等-《理財達人秀EBCmoneyshow》 - YouTube也說明:【飆股在線等】第24集!|波浪理論驗證台股走完邪惡第5波反彈後C波下跌起手式?5升3降解碼神秘延長波起漲點浮現穩賺30%?|李兆華、朱家泓《理財達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務 和漢湘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龔顯宗、蔡振念所指導 王國安的 台灣後現代小說的發展—從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做文本觀察 (2008),提出飆股在線等第五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後現代、黃凡。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施正權所指導 張淑慧的 中共「經美制台」戰略之研究(1995.6∼2008.3)-以薄富爾「間接戰略」理論分析 (2008),提出因為有 間接戰略、經美制台、薄富爾的重點而找出了 飆股在線等第五集的解答。

最後網站【飆股在線等】第5集!|獨家!K棒走圖班教戰知漲跌4種變盤 ...則補充:【飆股在線等】第5集!|獨家!K棒走圖班教戰知漲跌4種變盤訊號買最低大賺200%|李兆華、朱家泓《理財達人秀》2020.08.31.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飆股在線等第五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通向奴役之路

為了解決飆股在線等第五集的問題,作者弗里德里希‧海耶克 這樣論述:

經濟計劃實踐失利,如何使統治者走向極端?   《通向奴役之路》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   最廣為人知、歷久常新的政治哲學經典   英文版一推出銷售量逾35萬冊,摘要單行本發行達百萬份   英文讀者為何熱切追捧?   經濟學家何以認為海耶克不務正業?   出版已逾70年,為何人們繼續閱讀此書、繼續研究海耶克的思想?   海耶克在書中指出,福利主義國家並非自由主義在太平盛世的延續,而是朝着專制的方向進發。所以他認為,追求計劃經濟的結果定必是極權主義。海耶克一再重申其堅信的古典自由主義,並反對各種形式的計劃經濟。他不反對政府的行為,但認為這些行為必須是適度的,且要符合他的法治觀念。他又同時

指出,一個良好的社會需要一套建全的法律制度,以及一個道德的框架,才能有效維持。   本書出版逾七十年,惟其影響至今未衰。可以說《通向奴役之路》有着永恆的意義。   作者簡介 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   生於奧地利,來自維也納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海耶克先後在維也納大學取得法律和政治學博士學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著作等身。《通向奴役之路》是他最廣為人知的著作。 審訂者簡介 張楚勇 博士   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高級講師。 譯者簡介: 滕維藻(1917-2008)   江蘇阜寧人,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和

教育家。194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農業經濟系,1944年西南聯大學經濟學碩士。1946年開始在南開大學工作,1981年至1986年擔任校長。滕維藻曾任中國美國經濟學會會長,且是中國第一位獲聯合國委任為高級顧問的專家。2008年在天津逝世。 朱宗風(1893-1974)   重慶巴縣人。早年在重慶廣益學校就讀,後在上海聖約翰大學預科畢業。回重慶後先後在廣益學校、美國駐重慶領事館工作,亦曾任職於湖北宜昌鹽務稽核處,及在重慶民生公司任盧作孚的英文秘書。抗戰後長期在重慶中國銀行從事英文翻譯工作,曾任該行英文組長,負責該行金融和經濟資訊資料編譯工作。1950年退休後長居天津,1960年離津返川,197

4年在四川宜賓病故。 代序  林毓生 導讀  張楚勇 原書序言 前言 引論 第一章 被委棄了的道路 第二章 偉大的烏托邦 第三章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第四章 計劃的「不可避免性」 第五章 計劃與民主主義 第六章 計劃與法治 第七章 經濟管制與極權主義 第八章 誰戰勝誰? 第九章 安全與自由 第十章 為甚麼最壞者當政 第十一章 真理的末日 第十二章 納粹主義的社會主義根源 第十三章 在我們當中的極權主義者 第十四章 物質條件和理想目標 第十五章 國際秩序的展望 第十六章 結論 代序       海耶克先生在思想和人格上最顯著的特徵是:知識貴族的精神。他的身教與言教給我

一個重要的啟示: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存在應該或不應該追求的問題;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在尚未進入這個過程之前,當然有應該或不應該追求的問題。)追求知識(或曰追求真理)是艱難的。在這個過程中,你如不認真,不努力,那你是在追求知識嗎?追求知識有其獨立性與自主性,用英文來講,可以intellectual autonomy來表達。這種知性活動不受外界(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勢力的干擾,也不會為了趕時髦而從事這種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一旦有所發現,即使不被外界所了解,甚至被外界誤解、曲解,也只能堅持下去。這裏也不存在應該或不應該堅持下去的問題。       這種在知識領域之內追求知識的人,如果獲得了重

大的、原創的發現,他當然深感知性的喜悅,卻不會產生恃才傲物、自鳴得意的心態。因為他是在追求知識,不是在追求虛榮;何況知識邊疆的擴展,使他面對的是知識邊疆以外的無知領域。他深切知道,他的成就是建築在別人的努力所積累的知識之上,即使他的最具原創性的發現──例如,他發現(在法治之下的)市場經濟是產生、保存、協調、流通與增益知識的最佳機制──也間接與他的師承有關,與奧國學派經濟學和蘇格蘭啟蒙傳統有關;所以,他在知性生活中有所歸屬。1999年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舉辦的紀念海耶克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系列演講會上,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Gary Becker先生曾說:僅就哈氏在經濟學領域之內的貢獻而言,

如果他一生只寫過那一篇發表此一重大發現的論文,就足以稱謂二十世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那篇論文是於1945年9月發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夏道平先生譯作“散在社會的知識之利用”。此文已收入哈氏著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Chicago, 1948﹞。)       另外,他永遠是以開放的心靈、知性的好奇心,面對別人的意見,樂意接受別人對他的啟發(如上世紀50年代,他的思想頗受博蘭尼[Michael Polanyi]的知識論的影響,便是顯例)。對於別人的批評

,他當作是刺激他反思他的思想的材料。對於別人的誤解,甚至惡意的曲解和侮蔑,他也只看作那是別人在知識上的盲點,所以無從產生怨恨之情。他的成就感只能帶給他知性的喜悅,卻不會產生知性的傲慢,當然也與孤芳自賞之類的偏狹心態無涉。海耶克先生一方面堅持自己的發現,另一方面卻又以開放的心靈面對別人的不同意見;此種“堅持”與“開放”,看似相反,實則相成,因為一切是以忠於知性的追尋為準。       這種遵循理知的召喚與指引的人格素質,展示着——用韋伯的話來說──知識貴族的精神。知識貴族,不是甚麼社會貴族,也不是經濟貴族。知識貴族的精神乃是──不是多數人做得到的──在“諸神戰爭”的現代性文化中,始終堅持忠於知性

神明而無懼於其他神祇的精神。       海耶克先生是一位“言行有度、自律有節,和肅穆莊嚴的偉大學人”(殷海光先生語)。不過,凡是跟他長期接觸過的人都會感覺到,他實際上是一個內心熾熱,具有強烈道德感的人。當他談到自由的意義,以及自由被誤解的時候,雖然語調仍然嚴謹,但常常會血脈賁張,臉龐通紅。然而,他卻那樣習於自律,而且做得那樣自然,那樣毫不矯揉造作。根據我個人的觀察,他這樣的風格,主要不是源自刻意的道德修養,雖然在道德上他確是一位謙謙君子,而是強烈的知性生活的結果。知識是他的終極價值,追求知識賦予他生命的意義。這樣發自內心的知性追尋,把作為一種志業的學術活動提升到具有高貴和尊嚴的生命層次。  

     由於西方現代社會和文化已經出現了深刻的危機,產生了種種價值的混淆,這種精神在許多西方學者和知識分子身上已經很難見到了。       殷海光先生的身教與言教的最顯著的特徵則是:經過西方自由主義轉化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道德精神。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看到同胞的苦難與政治上和社會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必然感同身受,不能自已。他會盡一己之力以言論介入公共事務,希望能夠指出在公共領域之內的諸多問題的解救之道。這種入世的使命感使他不消極、不氣餒、不自怨自艾、不上山靜思,也不玩世不恭(那樣的表現當然也有;不過,那不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另外一個殷先生的精神特徵是:在政治權力與社會及經濟勢力之前,保持

着人格的獨立與真誠。這種公共領域之內的道德完整性,乃是中國知識分子最主要的精神資源。       不過,在他的心靈中,傳統中國知識分子的道德精神產生了轉化,因為他畢竟清醒地接受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洗禮。所以,他的道德精神更能超越一切藩籬(家族、地方、學校、黨派、種族、國家)的限制,更能接受理性的指引,以及更具有個人主義的特質。(這裏所指謂的個人主義是相對於集體主義而言。它是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與“安那其”〔anarchistic,無政府〕個人主義不同。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並不反對國家的存在,毋寧主張國家需要存在與發展,國家的目的是在法治之下,如陳獨秀在1914年所說,“保障權利,共謀幸福”。)   

    殷海光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但他卻反對“本能的愛國主義”。他的早年性格中確有狂飆的一面,但卻歸宗於真正具有獨立性的自律。正因為他的關懷具有超越性,所以他更能使它落實到具有普遍意義的,不可取代、不可化約的個人價值(the worth of the individual)與個人(每個人)的尊嚴與發展之上。(這裏所說的個人價值,不是英文中的“value”,而是“worth”。中文在這方面,不夠細緻,不夠分殊,所以“worth”和“value”都只能用“價值”兩字譯出。因此,我在這裏談到殷先生所堅持的個人價值時,需要用“不可取代、不可化約”來說明它的特殊意義。) 林毓生 導讀 一紙

風行       1944年3月和9月先後在英、美兩國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既令海耶克(Friedrich A. Hayek)聲名大噪,也同時令他聲名狼藉。       這本書讓海耶克聲名大噪,是因為這本討論政治社會理論的嚴肅讀本,竟然成了當時暢銷一時的書籍。       據第三任英文版海耶克全集的總編輯Bruce Caldwell說,芝加哥大學出版社估計他們的英文版《通向奴役之路》一書自出版以來,銷售量已在35萬冊以上。這本書能夠成為暢銷書,一大原因是此書美國版出版後不久,美國的《讀者文摘》即決定把它的摘要轉載,並且替其書會出版和發行摘要的單行本。C

aldwell表示,《讀者文摘》當時的發行量約在875萬冊左右,因此據估計《通向奴役之路》的摘要單行本最終印行了超過100萬份。       《通向奴役之路》出版後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政治秩序進入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形對峙的冷戰格局。把納粹主義和社會主義同樣批評為是侵犯個人自由的極權制度的《通向奴役之路》,其立論雖然很具爭議,但它的主張在意識形態爭持不下的冷戰年代,卻同時受到敵對的兩個陣營一致的重視,致使海耶克的這本書洛陽紙貴,甚至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成為海耶克最為人所熟悉,和最多人閱讀的著作。       就華語世界而言,戰後台灣,在海耶克的首位華人學生

周德偉的推介下,殷海光早在1953年便在《自由中國》雜誌上發表了他選譯的《到奴役之路》。中國大陸對海耶克的著作也很重視。本書譯者滕維藻和朱宗風兩位在1958年便翻譯了海耶克早期的純經濟學著作《物價與生產》(Prices and Produc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在1962年也出版了滕維藻和朱宗風兩位為內部發行而翻譯的這本《通向奴役的道路》。       到了今天,我在香港城市大學的圖書館的書架上隨意瀏覽一下,便找到八個不同版本的中英文版《通向奴役之路》。說這本書使海耶克聲名大噪,我想是絕不為過。畢竟,知道海耶克是《通向奴役之路》的作者的人,恐怕要比知道海耶克為甚麼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多得

多。       不過,這本書同時也使海耶克在一些學術圈子內變得聲名狼藉。       海耶克在撰寫這本書時,大概也有類似的顧慮。在原書的前言中,海耶克一開始便說他有責任解釋清楚,為何作為一個專業經濟學者的他,要寫這本很具爭議的政治書。海耶克的解釋在當時的經濟學界似乎作用不大,因為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本書代表了海耶克放棄了嚴謹的經濟科學的研究,不務正業地去當政治評論員。一些經濟學者甚至認為,海耶克由於在1930年代跟主導經濟學的凱恩斯在相關的經濟理論辯論中敗陣,因此轉而投身到經濟學領域以外的地方去。不管如何,在戰後當海耶克希望離開他任教多年的倫敦政經學院,轉投到美國芝加哥大學時,即是在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多方努力下,芝大的經濟系都不聘用海耶克。最終他只能加入芝大的社會思想委員會任教。       在經濟學界以外,一些重要的學者對海耶克這部書也不以為然。思想史家柏林(Isaiah Berlin)1945年在閱讀《通向奴役之路》時,以“可怕”(awful) 來形容海耶克。哲學家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當時寫信給海耶克的好友波普爾(Karl Popper)時,引用左派人士所說的“反動”(reactionary)來形容海耶克的觀點。政治學者Herman Finer更撰寫了一本《通向反動的道路》(The Road to Reaction)來反駁海耶克。   

    不過,今天離《通向奴役之路》首次出版已70多年了,人們看來還在繼續閱讀和出版這本書,繼續研究海耶克的思想。究竟為甚麼會這樣的呢?   劃時代的意義       讀者如果單是細讀《通向奴役之路》的文本,可能得到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海耶克對極權政治鞭辟入裏的批評。海耶克在這本書中,很希望澄清當時他認為的兩大流行的誤解。首先就是西方知識界普遍以為納粹主義是資本主義走向沒落時的極端反撲,其政治性質被認為是與社會主義南轅北轍的。其次,不少西歐的社會民主派政治力量相信,政治自由和經濟平等是共容的,在民主政體下,政府通過理性規劃來節制自由市場的“盲動”以達致社會公義的結果是既可取又可行的。海耶克的《

通向奴役之路》,在它剛發表的那個時代,其直接的現實意義就是試圖糾正上述這兩大流行的誤解。       海耶克對當時這兩個流行的“誤解”有強烈的看法,是和他在20世紀頭四十年前後在歐洲的德語社會和英語社會長期生活和研究比較有關的。1931年以前,年輕的海耶克主要在說德語的維也納生活、讀書和工作,並曾經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役,學術上則主要承繼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自由市場和主觀價值理論。他在成長時有一段時間曾經受到激進的社會主義思潮所吸引,但他看到不少原先是服膺社會主義思想的德國知識分子和政治人物,在一戰敗戰後逐步走上擁抱納粹主義及其極權手段的道路。他們開始醒覺到,儘管在納粹德國興起前社會主義黨人和

納粹黨人之間的政治鬥爭不斷,但他們背後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邏輯如果推到其根本處,是極其相似的會走上極權政治的道路。       因此,當他在1931年移居英國到倫敦政經學院任教後,對英國溫和社會主義者普遍認為納粹主義的興起,是經濟大蕭條下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窮途末路式的極端反撲這一類觀點大不以為然。海耶克認為,西歐的溫和社會主義者如果頭腦清醒地作出反省的話,理應認識到社會主義對政府管控市場和進行中央規劃的主張,如果要有效而徹底推行的話,免不了要在政治上實施種種侵害個人自由的舉措,最終和納粹德國一樣走上全權統治的道路。海耶克相信,英國的工黨和社會民主派缺乏這種認識和體會,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像自己年青時

在德語世界的經歷,另一方面也因為英國的自由和法治傳統很強大,使這些左傾思想的人士誤以為就是加強政府管控也不礙事。加上二戰期間,戰爭的動員需要已使大家對政府集中規劃習以為常,海耶克因此覺得更有必要對此“誤解”進行批判。       把社會主義和納粹主義背後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邏輯連結起來,海耶克的用意其實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納粹德國所犯下的罪行和所推行的暴政,如果簡單地把責任完全歸結到德國人的民族性或納粹主義身上,那便是無視了德國文化同屬是歐洲的共同文化的一部分這一事實,也忽視了納粹主義和社會主義同樣會產生極權的可能。海耶克在撰寫《通向奴役之路》時,已預期盟軍最終將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勝利。因此,

如何在戰後的秩序重建中,面對根本而真正造成極權暴政的因由,更好地認識、重塑和維護自由文明所賴以茁壯的思想資源和相關的制度傳統等,便是頭等重要的事。釐清社會主義和納粹主義的關係和澄清上述的“誤解”,正是《通向奴役之路》的一大任務。       在學理上論說清楚為何維護個人自由跟維護自發的社會秩序是分不開的,以及為何不應該盲目迷信理性萬能,以為理性規劃的制度必然可以取代,或優於社會上自發的調協制度(如市場、普通法、道德習俗等),正是海耶克澄清上述“誤解”的依據。他認為依靠政府干預市場以達致某種通過一些抽象推理預先假定的平等或公義結果,不但會破壞人類長期自發互動中累積下來的社會協調機制,更會直接干犯

個人自由。在現代複雜的社會中,由於對社會互動協調的知識是散落分佈在社會不同角落的個人身上的,因此在缺乏例如自由價格這類自發形成的機制的情況下,中央式的理性規劃根本不可能盡知相關而瞬息萬變的資訊,至使干預往往不能帶來預期的結果,反而使當權者為求目的,不斷加強干預的力度和範圍,一步步迫近全權的暴政。這便是海耶克為甚麼不同意經濟平等可以和政治自由共容,並在《通向奴役之路》對英國工黨及其理論領袖拉斯基(Harold Laski)當時提出的工業國有化主張不斷作出批評的理由。       換言之,《通向奴役之路》之所以受到重視和引起廣泛的爭議,在當時是因為海耶克尖銳地對進步知識界達成的一些重大共識提出了異

議。而這本書和海耶克的思想至今仍舊在學界和知識界備受關注,是因為海耶克的立論根據,其實是針對西方文明自啟蒙運動以來對理性的高度推崇的唯理主義(rationalism)作根本性的批評,認為唯理主義錯誤的以為自然科學的方法,可以應用到所有人類的認知範疇之上,盲目相信理性設計本身在方方面面都優於傳統智慧或實踐經驗的累積,任何不合理性標準或理性不及的東西都是比理性低劣的事物,理應被理性淘汰。海耶克相信,現代的唯理主義是對理性的濫用。這種濫用並不單局限在例如納粹主義和社會主義這些政治意識形態上,而是廣泛地存在於近現代歐洲文明的某些強大的思想資源之中,不斷地挑戰着歐洲文明中的自由傳統。因此,對海耶克思想的

關注超越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時空,也超越了冷戰的年代,因為他的理論、批判和對理性、自由等根本問題的反省,對歐洲文明和現代性到了今天還是有相關的意義,其立場觀點仍舊有啟發性,這就是為甚麼人們現在還在閱讀和討論他的著作。       《通向奴役之路》是海耶克第一本非專業經濟學的著作。我們與其說他從此放棄了嚴謹的經濟學分析,不務正業地從事政治評論,不如說《通向奴役之路》標誌着海耶克突破經濟學的局限,認識到要充分、深入而全面了解社會的種種秩序和現代人的處境,稱職的思想家必須同時要進入政治學、法理學、思想史、哲學心理學、方法學、自然科學等領域作出跨學科的研究。在此以後,海耶克在這些方面先後發表的一流著

作,確立了他成為其中一位20世紀西方思想大家的地位。從今天這個角度看來,《通向奴役之路》使海耶克聲名大噪,遠多於聲名狼藉了。   海耶克與中國自由主義       海耶克的思想,對中國自由主義的發展,在一些方面發揮着關鍵的影響。近年這一點愈來愈受到華文學界的關注。周德偉、夏道平、殷海光都是在上世紀50–80年代的台灣,通過譯作和著作,有力地推介海耶克思想的中國自由主義者。林毓生同時是殷海光和海耶克的學生,在周、夏、殷這一代中國自由主義者的基礎上,於70年代、80年代,以至現在,進一步深化和推動海耶克服膺的古典自由主義如何與中國傳統開展對話,希望通過“創造性轉化”的方式,把中國傳統中可以和值得

改造或重組的東西,變成有利的文化資源,使自由、民主、法治等現代價值和制度,可以在中華文化的環境下生根成長。       自從清末嚴復等開始引進西方的自由思想到中國來之後,中國自由主義雖然一直受到來自傳統的衛道思想和來自社會主義式的革命思想的雙重夾擊,但通過新文化運動旗手之一的胡適等人的努力,一直以來還算得上是五四運動之後,在中國思想界中一股重要的思潮。但到了1949年之後,中國自由主義者在大陸有三十年可以說是踟躕不前。在這段期間,通過海耶克思想對台灣自由主義者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使中國大陸的思想界在到了改革開放政策出現之後,從台灣的自由主義者那裏再次有機會承傳了中國自由主義的命脈。       

我看到最早以一整篇的篇幅來討論海耶克對中國自由主義影響的論文,是1992年熊自健發表的〈戰後台灣的自由主義者與海耶克思想──以殷海光、夏道平、周德偉為例〉。觀熊自健這篇文章認為,海耶克對殷、夏、周幾位台灣自由主義者在思想方面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海耶克的自由經濟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台灣自由主義者以為“政治自由”和“經濟平等”是可以同時並存的看法。第二,通過海耶克在《自由的憲章》等鉅著的分析,台灣自由主義者大大加強了對自由的價值、自由條件的保持、自由與法治的關係等認識。第三,通過海耶克對真偽個人主義的辨識和對自由主義倫理基礎的探索,台灣自由主義者開始毫不含糊地提出“把人當

人”這種“康正的個人主義”,作為自由主義的根據。       張世保在〈“拉斯基”還是“海耶克”?──中國自由主義思潮中的激進與保守〉,以及林建剛在〈從拉斯基到海耶克:胡適思想變遷中的西學〉中以一些具體的例子,進一步闡述了中國自由主義者如何從戰前服膺同樣是在倫敦政經學院任教的拉斯基的社會民主派的“經濟平等”主張,轉而到在戰後接受了與拉斯基針鋒相對的海耶克的“經濟平等”與“政治自由”是不能並立的論述。張世保的文章也指出了因為受了海耶克的文明演化思想的感染,中國自由主義者從反中國文化的激進立場,轉而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本身,為中國自由主義在這方面促成了一大轉向。       海耶克的理論除了影響到50

年代台灣的自由主義者作出思想上的改變之外,到了80–90年代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大陸知識分子身上,海耶克這本《通向奴役之路》,帶來的卻是印證了預言般的震撼。       目前在中國大陸思想界很活躍的秋風進一步提到在這方面海耶克理論的雙重意義。首先,海耶克基於有限理性的英式自由思想,開展出對文明演化的解釋,指出了在文明內的制度和傳統做法往往並非是個人理性或設計意圖所造成的結果;人類文明中的大多數實踐知識也是體現在那些不能以理論知識或語言完全闡明的理性不及的制度和習慣做法之中。這些制度和做法雖然行之有效,卻不一定能為人所意識到或以理性語言完全演繹出來。這些做法多是包含着長時間累積下來但卻不能明言的豐

富經驗和判斷。而我們去跟從這些制度和做法賴以構成的規則,正是文明得以運作之道。要創新改變,依這樣的思路推演,也只得在邊際上進行和採用內在的批評,靠同一文明內被廣為接受的做法作為標準,修正文明內在當下產生爭議的做法。如果我們以為可以有一外在於相關文明的理性標準全面地建構全盤的改革,來取代這些傳統做法,那就犯上了理性致命的自負。       秋風認為,有了對有限理性的認識,自由主義者便應放下全盤改革的虛妄,轉而於局部制度性改革的努力,尤其應在憲政制度上尋求一漸進的改變。他說:“在周德偉的思想典範刺激下,過去幾年中,我一直尋找現代中國思想和政治的中道傳統。在清末立憲者、張君勱、陳寅恪、周德偉、現代新

儒家等等看似相互沒有關係的人物和思潮之間,存在着內在而深刻的關聯。我將他們概括為“現代中國的保守—憲政主義思想與政治傳統”。他稱這是中道的自由主義,因為“與之相比,激進革命傳統固然是‘歧出’,因其在政治上傾向於專制,在文化上趨向於單純的破壞。現代自由主義傳統也存在重大缺陷:一方面是文化上的偏激,這一點與革命傳統相同;另一方面是政治上的軟弱無力,這一點又讓它敗給革命。保守—憲政主義傳統則保持了自由的革命的中道。”如果我們把眼光從憲政改革的範疇伸延到政府的公共和財經政策的檢討和芻議,我相信夏道平在1950年代開始在台灣輿論界中在這方面依據海耶克式的自由主義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和秋風論及的中道自由主義

是有共通點的。夏道平之後的吳惠林和謝宗林在台灣這方面的努力,正是這傳統的延續。       要全面充分地檢視海耶克對戰後中國自由主義的影響,是一項當代中國政治思想和理論研究中很值得去做的計劃。除了上述提到1950─80年代海耶克對戰後台灣的自由主義者的影響之外,海耶克的思想對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在市場改革方面,和對大陸的自由思想的去激進化的保守轉向上也發揮很大作用。一些大陸知識分子,例如英年早逝的鄧正來曾經為了譯介海耶克的論說而閉關八年,翻譯和著述了幾百萬相關的文字,更是值得重視的努力。我希望日後有機會在這方面作進一步的研究。   《通向奴役之路》       滕維藻和朱宗風兩位前輩學人這本

1962年《通向奴役的道路》的譯本,大致而言,可說是高水平和準確之作。難怪後來中國大陸的一些譯本,也依據滕、朱兩位的翻譯而出版。比起殷海光1950年代在台灣的選譯本來說,這本1962年的譯本的水平和準確性我認為都是較優秀的。       這次我協助香港商務印書館編審滕維藻和朱宗風的《通向奴役之路》的譯本,基本上把原譯文保留了下來。其中我決定對譯文作出修正的內容,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原翻譯明顯的錯譯。例如“第二卷”錯譯成“第2章”,“博士”錯譯成“教授”等。第二類修正是一些學術上的專門修辭。如果滕、朱兩位當時的翻譯與現在的標準用法不合,而我認為現在的標準用法較準確的話,我也作出了修正。明顯的例如

原譯文把海耶克原本的nationalism翻成“國家主義”,現在修正為“民族主義”。原譯文把democracy譯成“民主主義”,現在基本上修正為“民主”。第三類則是原譯文的翻譯對理解海耶克的思想會產生誤導,所以須把譯文修正過來或作出改善,以避免在理論上錯解了海耶克的思想。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海耶克在談到英式法治下的規則所具備的Formal的特質這一點。由於海耶克認為英式法治下相關的法和規則,主要是用來規範程序上的公正或個人受到保障的領域,而不是實質地為達到任何共同或具體目的而服務,因此,這類的法和規則相對於有實質指向性(substantive)的規則而言,其特質是形式性(formal)的。滕維藻和

朱宗風的譯文在這方面通常都把海耶克原文中的formal rules或formal law譯成是“正式的規則”或“正式的法律”。但依照海耶克的思路,英國國會依照法治精神制定和通過的法規自然是“正式”的,但就其性質而言,這些法規應是“形式性”的而非具“實質指向性”的,因此我認為有必要把滕、朱兩位的譯文從“正式”改為“形式”,以免對海耶克的理論產生誤讀。       上述三類的修正,我直接在原譯文中作出了修改,並沒有保留原譯文。另一類修改,則是海耶克的原文本身出錯的,滕、朱兩位的譯文因此也把原文的錯誤直譯了出來。在此,我在本書保留了原譯文,但在錯誤之處加上﹝編審按:﹞這括號,把正確的資料在括號中寫出

來。這方面的修正,我主要得益於在此導言文首提及的Caldwell教授。他2007年為英文海耶克全集編輯The Road to Serfdom時,花了不少工夫把海耶克原文在資料上的一些錯誤改正了過來,我也趁這個機會在此譯文版本中把原文的錯誤指出來。       最後,原文和原譯文在此版本都採用了同頁註腳的方式紀錄了海耶克或譯者的註解,這一點我在本書保留了下來。這篇導言我也採用了同頁註腳的方式記錄我的註解。但在本書的原內文和翻譯本中,我作出編審註解時,則採用了文末註腳的方式,以資識別。       多謝香港商務印書館給我機會編審滕維藻和朱宗風兩位翻譯的這本海耶克的小經典。這個版本餘下來的任何不足和

錯漏,責任自然在我,望各位高明指正。 張楚勇 2016年9月3日 原書序言       形形色色的用語表達了我們時代的口頭禪:“充分就業”,“計劃”,“社會安全”,“不虞匱乏”。當代的事實所顯示的,卻是這些事情一旦成為政府政策的有意識的目標,就沒有一件能夠獲得成功。這些漂亮話只有傻瓜才會相信。它們在意大利把一個民族誘入歧途,使他們暴骨在非洲的烈日之下。在俄國,有第一個五年計劃;也有三百萬富農被清洗。在德國,1935–1939年之間曾達到充分就業;但是六十萬猶太人被剝奪了財產,四散在天涯海角,或長眠於波蘭森林中的萬人塚內。而在美國,儘管一次又一次的抽水,可是唧筒也從來沒有灌得很滿;只有

戰爭才解救了那些“充分就業”的政治家們。       迄今為止,只有屈指可數的著作家敢於探索上述口頭禪和現代世界中屢次出現的那種恐怖之間的聯繫。現在卜居英國的奧國經濟學家海耶克是這些著作家之一。在目睹了德國、意大利及多瑙河國家的社會和經濟制度的僵化以後,又眼見英國人所受的統制經濟的思想之毒愈來愈深,不禁憂心忡忡。這種思想直接來自德國的華爾特.臘特瑙(Walter Rathenou)、意大利的工團主義者──而且還來自敢於從前人沒有明說的國家控制論得出結論的希特勒。海耶克此書──《通向奴役之路》──是在這徘徊踟躕的時刻中的一個警告、一聲呼號。他對英國人,不言而喻的也是對美國人說:停住,看看,仔細聽

聽。       《通向奴役之路》是審慎的、不苟的、邏輯性很強的。它不是譁眾取寵之作。但是,“充分就業”、“社會安全”、“不虞匱乏”這些目標只有在作為一個解放個人自由活力的制度的副產品時,才有可能達到,這個邏輯是無可爭辯的。當“社會”、“全體的利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成為國家行動的壓倒一切的標準時,沒有一個人能夠給他自己的生計作出計劃。因為,如果“社會”的利益或“普遍的福利”高於一切,國家“計劃者”必然要竊據能夠佔領經濟體系的任何領域的大權。如果個人的權利成為阻礙,個人的權利就必須去掉。       國家“力本論”的威脅,在那些仍然保持着有條件的行動自由的一切產業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常

常是不自覺的恐懼。而這種恐懼影響了行動的原動力。正如過去人們致力於跟市場鬥智一樣,他們現在必須致力於跟政府鬥智。不過這裏有一點不同:市場因素至少是相對地服從於客觀的規律,而政府則不免受許多一時的念頭的支配。一個人可以把前途寄託在根據存貨數量、市場飽和點、利率、購買者需要趨勢曲線而作出的判斷上。但是對於一個旨在排除市場客觀規律的作用而且在“計劃”的名義下只要願意就可以隨時隨地這樣做的政府,個人又怎能跟它鬥智呢?彼得.德魯克爾(Peter Drucker)曾經挖苦過“計劃者”,說他們全是沒有樂譜的即興演奏家。他們給個人造成的是不穩定,而不是穩定。正如海耶克明白指出的,這種不穩定的最終結果不是內戰就

是防止內戰的獨裁制度。       “計劃”以外的可行之道就是“法治”。海耶克並不是放任政策的崇奉者;他相信一種有利於企業制度的規劃。規劃並不排斥最低工資標準、衛生標準、最底額的強制性社會保險。它甚至於也不排斥某些類型的政府投資。但重要的是,個人必須事前知道法規章程將如何起作用。如果有一個中央計劃當局的“力本論”罩在頭上,個人是無法計劃他的企業、他自己的前途,甚至他自己的家務的。       在有些方面,海耶克比現代英國人更加是一個“英國人”。他在一定限度內屬於偉大的曼徹斯特傳統,而不是屬於韋伯夫婦學派。可能他也比現代美國人更加是一個“美國人”。如果這樣的話,我期望《通向奴役之路》一書能在美國

在可能範圍內有最廣泛的讀者。 約翰.張伯倫(John Chamberlain) 紐約州,紐約市,1944年7月 前言       當一個社會問題的專業研究者寫了一本政治性的書的時候,把這一點說清楚是他的首要責任。這是一本政治性的書。我不想用社會哲學論文之類的更高雅虛矯的名稱來遮掩這一點,雖然我未嘗不可以那樣做。但是不管名稱如何,根本之點還是在於我所要說的一切全都肇源於某些終極的價值。我希望在這本書中還恰如其分地履行了另一個同樣重要的職責,就是毫不含糊地徹底闡明,整個論證所依據的那些終極的價值究竟是甚麼。       但是有一件事我想在這裏補充說明。雖然這是一本政治性的書,我可以極其肯

定地說,本書中所申述的信念,並非決定於我個人的利害。我想不出有甚麼理由能夠證明,我所認為合意的那種社會,對於我個人會比對我國大多數人民提供更大的利益。其實,我的社會主義的同事們常常告訴我,作為一個經濟學者,我在我所反對的那種社會裏,一定會居於遠為重要的地位──當然,如果我能夠使自己接受他們的觀點的話。我覺得同樣肯定的是,我所以反對那些觀點,並不是由於它們和我在成長時期所持的觀點不同,因為它們正是我年輕時所持的觀點,而且這些觀點使我把研究經濟學作為我的職業。容我對那些依照當前的時尚,要在每一個政治見解的申述中,找尋利害動機的人們附帶說一聲,我本來是大可不必寫作或出版這本書的。這本書必定要得罪許多

我盼望與之友好相處的人們;它也使我不得不放下那些我覺得更能勝任,而且從長遠看來我認為是更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它肯定會有害於對那些更嚴格的學術工作的結果的接受,這種學術工作是我全部心願所嚮往的。       如果說我不顧這些而把寫作這本書視為我不可逃避的任務,這主要是因為在當前的關於未來經濟政策問題的討論中,存在着一種不正常的和嚴重的現象,這種現象還沒有充分地被大家覺察到。實際情況是,幾年以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被吸收到戰爭機器中去了,他們都因為官職在身而不能開口,結果關於這些問題的輿論,在驚人程度上為一批外行和異想天開的人、一些別有用心或賣狗皮膏藥的傢伙所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尚有著述餘暇的人,

很難對這些憂慮保持緘默──當前的種種趨勢必然在許多人心目中引起這種憂慮,只是他們無法公開表達它們──雖然在另一種情境下,我一定是樂於把對國家政策問題的討論,讓給那些對這項任務更有權威、更能勝任的人去做的。       本書的中心論點,曾在1938年4月《現代評論》(Contemporary Review)雜誌上〈自由與經濟制度〉(“Freedom and the Economic System”)一篇論文中初次簡單提出,這篇論文後來增訂重印作為吉迪恩斯(H. D. Gideonse)教授為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編輯的《公共政策叢刊》之一(1939年)。上述兩種書刊的編輯和出版人允許我引用原作的若干段

落,我在此謹致謝忱。 F. A. 海耶克 引論 很少有甚麼發現比揭露思想根源的發現更惹人憤怒了。──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 當代的種種事件和歷史的不同,在於我們不知道它們會產生甚麼結果。回溯既往,我們能夠評價過去事件的意義並探索其相繼引起的後果。但當歷史正在進行的時候,對我們來說,它還不是歷史。它引導我們進入未知之境,而我們又絕少機會瞥見前途的景象。假使我們真的能夠把同樣的事件重新經歷一番而不失去我們先前的聞見的記憶,情況就會兩樣。在我們看來,事情將顯得多麼不同啊;我們目前很不注意的一些變化將會顯得多麼重要,並且往往是多麼令人吃驚啊!人類永遠不會具有這種經驗,也認識不到任何

規律是歷史必須遵循的,這也許是一件幸事。   然而,雖則歷史從來不會完全重演,並且正因為任何事態發展都不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才能在某種程度上汲取過去的教訓以避免同樣過程的重複發生,人並不需要成為先知者才能曉得臨頭的大難。經驗和興趣的一種巧合,也往往會把人們還很少注意的事件的某些方面展示在某一個人的眼前。   以下各章是一種經驗的產物,這種經驗和重新經歷一段時期是很近似的──或者最低限度也是對於一種非常相似的思想演變的重複觀察。雖然這種經驗是一個人在一個國家內不易取得的,但在某種情況下長期地在不同的國家輪流居住的人是可能取得這種經驗的。儘管大多數文明國家的思潮所受的各種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

它們未必在同一時間或以同樣的速度發生作用。因此,一個人從一國遷居到另一個國家,有時就會重複地看見類似的思想發展階段。這時他的感覺就會變得特別敏銳。當他又一次聽到他在二十年或二十五年以前就已經接觸過的主張和方策時,這些主張和方策就具有新的意義,成為一定的趨勢的徵兆。它們顯示出事物的發展即使不是必然地、至少也是可能經過類似的過程。

飆股在線等第五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周我們要來談美國宇宙無敵超級大的紓困方案。

我們川貴人不久前才宣布,希望美國在4月12日復活節,也就是我們節目播出的10天後,全面恢復經濟活動!還要讓美國各地的教堂都被信眾給塞滿。

這讓我馬上聯想到南韓的新天地教會,印度的聚眾祈禱喝牛尿,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傳教士集會,果然川普的復活節說,馬上就成為笑柄!

川普講這話的時候,美國才剛成為全球第一個確診數突破10萬的國家,超越中國和義大利,這時候喊話復活節全面復工,大家全都昏倒。許多專家都要他看看數據和科學,但你們是今天才認識川普?他如果看數據跟科學,我們也不用看他一個七十多歲的堂堂總統跟17歲的環保少女互罵了。

不過川普心急也是可以理解的啦,因為截至3月21日的這一週,全美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一口氣飆上328萬人,改寫史上新高!這個數字在一個星期以前是28.1萬,一個星期就暴漲了12倍,還把2009年(66.5萬人)和1982年(69.5萬人)兩次經濟大衰退的歷史紀錄遠遠甩在後頭,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為什麼提到失業率大家那麼害怕,要知道失業的人一定會看緊荷包不願意花錢,就算還沒失業的人,看到別人失業也會怕,一樣看緊荷包不願意花錢,大家都不花錢的結果,餐廳誰去吃,旅館誰去住,結果就是餐廳旅館都裁員,整個經濟馬上就進入惡性循環。

這是為什麼平常打的你死我活的美國兩黨,這次了不起了,合作意願空前,這個金額高達2.2兆美元(66兆台幣)的美國史上最大紓困案,規模相當美國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兩黨只打了一個星期。真是民主國家的典範啊!

這次美國紓困案共分三項

第一項是83億美金(2490億台幣) 是抗疫直接支出。
以台灣做例子,就是給抗疫指揮中心及所有相關的醫療體系有足夠的經費去買防護衣、器材、加緊研發疫苗等等

第二項 是補貼民眾去做測試。
讓中小企業員工能延長有薪病假,讓員工可以請假去照顧親人跟被停課的小孩。這部分要花多少錢,不知道。不是我不知道,是美國政府還沒算出來。

第三項占了一兆美金(30兆台幣),但又分成兩部分,對個人紓困及對企業紓困
個人的部分主要分兩種
A失業津貼因為這波疫情而丟掉飯碗的人,包括自雇者和自由工作者,每人每週可以領600美元失業津貼(18000台幣)。看疫情狀況延長,最多可領到六個月。
B消費金:這是政府直接發錢給你。只要個人年收入低於7萬5千美元(約225萬台幣),每人可以獲得1200美元津貼,(相當3萬6千台幣),如果是有小孩的家庭,每個孩子還可以額外獲得500美元(15000台幣)。但年收入超過9萬9千美元(297萬台幣),很抱歉,沒你的份兒

我們再來看給企業的部分: 其中的5000億美元(15兆台幣)要花在救助疫情直接打擊的產業,光是航空業和貨運業就可能要花上750億美元(2.25兆台幣), 另外有4250億美元(12.75兆台幣)是用來貸款大大小小企業讓他們應急。

這麼大金額,各國政府看到流口水,真是豪氣,只有美國這種大戶才發得出來。但很多專家跳出來說,不行啦!說這紓困方案(一)太小(二)太慢(三)不持久。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規模太小。
兩兆美元看起來宇宙超級無敵大,但很多專家已經說了,如果要防止企業大規模倒閉裁員,方案規模必須是現在的四到五倍才夠。而個人消費金1200美元對美國的物價來說,恐怕連塞牙縫都不夠,這錢只有我以前在紐約房租的一半,租了睡房就沒客廳,有了客廳就不能要廚房!要廚房你就沒廁所,我看留著廁所好了,浴缸鋪一鋪可能可以睡吧?問題是這錢只夠付一個月,下個月連浴缸都沒得睡。

再看第二個,到位太慢。
美國小企業管理局行政長官Karen Mills表示,根據他們的統計,美國小企業手上的現金,平均只夠撐26天,用光現金的時候就死定了,能在26天內拿到政府貸款嗎?沒人說的準。
至於個人消費金的發放速度,還要看你有沒有銀行帳戶。美國國稅局IRS會把錢直接存進納稅人報稅用的銀行戶頭,或是透過郵寄方式寄出支票。
不過根據聯準會數據,2018年全美共有5500萬人沒有銀行帳戶,或完全沒在使用銀行服務,幾乎等於五分之一的人口。沒關係,還有支票這個選項,但等一張支票少說要等一兩週,最久恐怕要耗上四個月。
根據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數據,2019年有69%、將近七成的美國人存款低於1000美元,也就是3萬台幣,有45%的受訪者銀行帳戶裡沒有半毛錢,收到錢以前,那是要這些火燒屁股的「日光族」去吃土嗎?

最後看第三個,效果不持久。
疫情哪時候結束,沒人知道,只能確定美國的疫情高峰根本還沒到,不少公衛專家都看壞,美國直到夏天都無法控制疫情,甚至一整年都必須實施隔離措施,但這個紓困包頂多只能撐三個月。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警告,美國失業率恐怕很快飆升到20%,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失業,這還可能是樂觀數據。很多專家己經不是拿2009金融危機做比較,而是直接跳到1930年代的經濟蕭條,那次的大蕭條失業率是從1929年的3.2%,逐漸爬升到了1933年的25%。

我知道,聽起來真的滿嚇人的,所以你能怪川貴人急著讓大家回教堂祈禱嗎?

最後幫大家複習一下,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
#復活節復工 #失業創新高 #史上最大紓困 #大撒幣時代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台灣後現代小說的發展—從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做文本觀察

為了解決飆股在線等第五集的問題,作者王國安 這樣論述:

本論文藉由在台灣後現代小說發展上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四位作家—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四人的創作歷程做分析比較,發現四人的創作歷程可提供吾人理解台灣後現代小說發展的明確線索。依本論文的研究,台灣後現代小說的真正出現可定於八0年代中期,而之所以在此時出現,主要是為了因應對鄉土文學變質後所遺留之問題,及延續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所建立的藝術本位、重視技巧的文學傳統,這可從黃凡、張大春、平路皆有創作鄉土文學的背景及林燿德等藉由都市文學延續現代主義文學傳統等處得到印證。八0年代中期,隨著後現代思潮的傳入台灣,台灣便開始了後現代小說熱潮,但此熱潮也隨時代環境轉移而退燒。九0年代後,台灣後現代小說卻以一轉型後

的新面貌呈現出來,也因此成為台灣文學的主流之一,吾人觀平路、黃凡及張大春的轉型便可見台灣後現代小說的轉型方向。本論文的各章摘要如下: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前人研究成果檢討等。第二章說明鄉土文學、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與特質,及其對台灣後現代小說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並以懷疑論式政治小說此一文類做為台灣後現代小說出現前的前身。第三章說明都市文學與台灣後現代小說的關係,及台灣後現代小說的興起、式微與轉型的過程。第四章說明科幻小說與後現代小說之間的可能關係。第五章則詳述九0年代後台灣後現代小說轉型後的樣貌與內涵。第六章為結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成果,研究的限制及未來發展方向。

最強股票新手入門書:方天龍的新手買股必備速成寶典

為了解決飆股在線等第五集的問題,作者方天龍 這樣論述:

  股票新手看這本就夠 ◎ 股市新手最想知道的72個問題   選對股,你就成功了一半!   本書不浪費篇幅在瑣碎的手續過程,因為「資料堆積」常是此類書籍的通病。其實,這種簡單的細節,向證券商的營業員或客服中心一問就知,何必紙上談兵?本書較重視投資思想的啟發。雖為初學手冊,但在一些常見的議題上,也進階地提供了筆者的經驗和淺見。   作者以多年的豐富實戰經驗,整理出股市新手最想了解、並且對他們最有幫助的72個Q&A,清楚明瞭!一看就會操作,就能馬上上手! 本書特色   在股市的投資領域中,我們常說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意思是說,專家如沒有實戰經驗和體會,即使親自投入股市,仍可

能失敗。既然如此,股市新手盲目跟從,豈不是更容易失敗?   讓本書為你解惑,股市看似複雜難懂,但仍有簡單清楚脈絡可循,把握大原則、悉心做功課,你也是下一個股市贏家!   ※新手最想知道的72個疑惑,最基礎、解說最簡潔明瞭,不敢開口向人問的看本書就懂。   ※沒有太艱澀難懂的理論,每個主題兩頁就交代清楚,並適時附上簡圖或圖表輔佐說明。   作者簡介 方天龍   報社證券投資版主編數十年經歷,研究財經趨勢、股票操作及上市上櫃公司產業景長達20年以上。看盤、解盤及操盤能力自成一家,對當沖技巧與經驗尤有獨到見解。目前為專業財經作家。著有:《技術面篇—101種股價診斷的計算與應

用實務》、《當沖大王》、《波段飆股》、《主力想的和你不一樣》等。   第一篇 買股票,走對路很重要! 01 股票是什麼?買它有什麼好處?  008 02 如何買股票賺到錢?  010 03 什麼樣的人適合買股票?  012 04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買股票?  014 05 同樣是投資,股票有何優勢?  016 06 多少錢的資金可以起步 018 07 基本的風險觀念 020 08 量力而為的投資鐵則 022 09 不同個性應有不同的投資方法 024 10 買賣股票的重要心態 026 11 選對參考書,才不會走冤枉路 028 12 賺差價,還是賺股子股孫重要?  0

30 第二篇 從股市開戶到成交回報 01 如何挑選券商?如何開戶?  034 02 集保存摺和款券劃撥是什麼?  036 03 如何下單?如何網路下單?  038 04 紅單子進,藍單子出!  040 05 市價買賣和限價買賣的不同?  042 06 不賣股票,當股東的權益 045 07 想賺差價,如何把股票賣出?  049 08 怎麼知道買到或賣出多少錢?  051 09 股票的計算單位 053 10 發生錯誤或爭議,由誰負責?  055 11 手續費、證券交易稅要付多少?  057 12 如何計算賺錢或賠錢的金額?  059 第三篇 選對股,成功了一半!

01 股市的組成份子 062 02 與股票買賣有關的機構 065 03 什麼叫做「三大法人」?  068 04 法人選股,如何跟進才不會受傷 070 05 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072 06 什麼叫做信用交易?  074 07 資券交易的基本認識 077 08 融資融券如何計算金額 079 09 漲跌停板,自己如何計算 081 10 選股策略:本益比越低越好 083 11 如何買零股、興櫃與未上市股票 085 12 如何申購新股 087 第四篇 K線不可怕,就怕看不懂 01 了解股價上漲的原因 090 02 了解股價下跌的原因 092 03 投顧老師的話可信嗎? 

094 04 主力的股票可以跟嗎?  096 05 什麼叫做K線?它是如何畫出?  098 06 W底的股票,讓你江山穩固 100 07 M頭將形成,要保命快逃開 103 08 從K線圖把握買進訊號 106 09 從K線圖把握賣出訊號 108 10 摸熟四大技術指標 111 11 籌碼面如何看待 113 12 心理面應注意的重點 115 第五篇 活用戰略終究成為贏家 01 找出主流股,看看誰是大黑馬 118 02 學學華倫‧巴菲特 120 03 利用暴跌進場,找安全買點 122 04 善用金字塔操作法,不會悔棋 124 05 必學的股票箱理論 126 06

葛蘭碧進出八原則 128 07 強弱指標操作法 132 08 KD線操作法 134 09 股權相爭股,有利可圖 136 10 如何看懂景氣,進出股票 138 11 不賣最高,也不買最低 140 12 解套的必學秘招 143 第六篇 給股市新手的諍言 01 上班族做短線,非賠即輸 146 02 贏家要有資金控管的能力 148 03 用閒錢投資,才沈得住氣 150 04 不要獨押一檔個股 152 05 手中股票不要超過五檔 154 06 要隨時懂得退場休息 156 07 量價背離,翻臉像翻書 158 08 不要去碰地雷股 160 09 順勢而為,還是逆向操作較好?

  162 10 出手之前先訂下停利與停損點 164 11 謹記擦鞋童理論 166 12 穩穩地賺,好過暴漲暴跌的成績 168 Appendix 附錄股票專有名詞解釋171  

中共「經美制台」戰略之研究(1995.6∼2008.3)-以薄富爾「間接戰略」理論分析

為了解決飆股在線等第五集的問題,作者張淑慧 這樣論述:

中共在進行鬥爭時,強調凡事要抓主要矛盾,既然「台灣問題」主要矛盾係分裂與反分裂,故其認為只要解決「台獨」,即可抓住「台灣問題」核心,而關鍵則在於中美關係良窳。尤其在1995、1996年台海危機後,深刻體認美國干預台海問題之決心與實力,自知當下未具備與美國抗衡力量,同時明白唯有和平與穩定國內外環境,方有利推動大陸現代化發展。因此,逐步發展出「經美制台」戰略思維。緣於中共戰略重點是以加強經營與美關係,來達到「制台」目的,與薄富爾「間接戰略」理論中,強調運用非軍事手段,及將衝突以外地區作為決勝戰場等概念相符。故本研究是以薄富爾「間接戰略」理論為分析工具,藉以檢證中共「經美制台」戰略。 本論文

除緒論與結論外,內容區分為五章。各章概要說明如下: 第一章首先闡述西方各國戰略思想家「戰略」認知,包含對「戰略」傳統定義、薄富爾認為「戰略」是一種「思想方法」等觀點,並詳述薄富爾「總體戰略」與「間接戰略」關係、釐清「間接戰略」與李德哈特「間接路線」差異,復深入探研「間接戰略」理論內涵。第二章詳述中共「經美制台」戰略發展背景,據此觀察研究該戰略是如何成形。第三章以薄富爾「間接戰略」理論中,「間接壓迫」戰略典型、「精神(心理)力量」為重之戰略公式,及「外部動作」等重要概念,深入闡述中共領導人對「經美制台」戰略認知。第四章以薄富爾提出「間接戰略」中心思想-「外部動作」概念,解析中共「經美制台」

戰略落實於政治、經濟、心理及軍事等領域具體作為。第五章針對中共實施「經美制台」戰略各種作為,評估其後續正、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