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電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金屬電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子潤等(主編)寫的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 和高鵬的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化學類篇名: 電解槽中電極電位動態分析作者也說明:為電極,電解硫酸銅水溶液,提供5V 穩定電壓,由於想知道在真實的電解過程5V 電壓 ... 金屬溶解,負極銅金屬析出,整個電解槽的銅離子濃度固定不變:.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永續化學科技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 郭俊宏、江明錫所指導 包琬華的 具異質表面之銅基多金屬奈米觸媒的製備與其在電化學小分子氧化還原上的應用 (2021),提出金屬電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雙金屬、三金屬、電解還原、CO2二氧化碳還原、N2氮還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化學工程碩士班 汪昆立所指導 黃柏峯的 含對苯硫脲水溶性高分子之合成及其金屬螯合性質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金屬螯合、對苯硫脲、水溶性高分子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屬電解的解答。

最後網站【專利】高效率電解金屬回收裝置 - 鈦工房有限公司Titan ...則補充:受保護的內容: 【專利】高效率電解金屬回收裝置 ... 這篇內容受到密碼保護。如需檢視內容,請於下方欄位輸入密碼: ...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屬電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

為了解決金屬電解的問題,作者楊子潤等(主編) 這樣論述: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收集了金屬材料、材料成形專業本科教學常規實驗專案,按照材料製備與加工、組織控制與分析、材料性能以及腐蝕與防護的主線,將整個教學過程的實驗實訓環節串聯匯總,有利於使學生形成系統的金屬材料學工程觀。《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依據多年教學實踐和探索編寫,內容包括綜合性、設計性與創新性實驗,融合了金屬材料學科發展的成果。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可用於金屬材料、材料成形等專業本科教學,也可供金屬、冶金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金屬電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HKDSE Chemistry 全彩筆記免費下載:
Google Play 圖書下載連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LwyMDwAAQBAJ
PDF下載連結: https://hermanutube.blogspot.hk/2016/01/youtube-pdf.html
------------------------------------------------------------------------------
HKDSE Chemistry Past Paper Soluti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QQSBRoUxgoDGfRSyzCbfQ
HKCEE Chemistry Past Paper Soluti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pUFc2ez3vIvXcfEvuHOKfq
HKALE Chemistry Past Paper Soluti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oi-728So4BWAkDmr9QDT2g
Past Paper (香港公共圖書館): https://mmis.hkpl.gov.hk/web/guest/hkcee-and-hkale-papers-collection
------------------------------------------------------------------------------
HKDSE Chemistry (Compulsory) 所有 videos 的 Playlist 可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pxOxvVaCYQcTgl4jOOgc5c
分類的 Playlist 可看:
Ch 0: Miscellaneous 雜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o89q55V-nTAnclDqAvfhtR
Ch 1: Planet Earth 地球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yAC5cWPHG8_AnpZ292xTn
Ch 2: Microscopic World I 微觀世界I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qob3q0MS-b3_jf36MQ3u2f
Ch 3: Metals 金屬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crSxADn1PyGg0NLqKxXSK
Ch 4: Acids and Bases 酸和鹽基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gnySLfCt_vLxtmkzflXPT
Ch 5: Fossil Fuels & Carbon Compounds 化石燃料和碳化合物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bW7fTMzSAMjqopEMpOw-h
Ch 6: Microscopic World II 微觀世界II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oKZUzgfYc9HoNAJZ4ReBNw
Ch 7: Redox, Chem Cells & Electrolysis 氧化還原、化學電池和電解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olE61HbZSMLvt30RFM0vz6
Ch 8: Chemical Reactions and Energy 化學反應和能量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qI2I1WQS7RWsvvr7vq6gmU
Ch 9: Rate of Reaction 反應速率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QngMXaI4nSHXfEKrn1VzO
Ch 10: Chemical Equilibrium 化學平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o9KkZVUVX0kEqpFIzZ_ECO
Ch 11: Chemistry of Carbon Compounds 碳化合物的化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qDOq-teXtrrMTREdgGyXsf
Ch 12: Patterns in the Chemical World 化學世界中的規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qu4wrVWL6CLiHy_NAJ_0_m
------------------------------------------------------------------------------
HKDSE Chemistry (Elective) 分類的 Playlist 可看:
Ch 13: Industrial chemistry 工業化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SgvT-H1zl8Lg4t554_SgI
Ch 14: Material chemistry 物料化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pQflamAC9u3M_Z0Dt44N3p
Ch 15: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r0Gp8cTHr1b8Ma5idOYn88
------------------------------------------------------------------------------
Note Only Playlist 只有全彩筆記影片的播放清單: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ppqQ_ALTmCQoZ7VtEAZVbC
(快速背誦) 重溫 DSE Chem (Compulsory Part):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oM6L17yUBApSnj7ZheHFI1
------------------------------------------------------------------------------
Please subscribe 請訂閱 :
https://www.youtube.com/hermanyeung?sub_confirmation=1
------------------------------------------------------------------------------
HKDSE Mathematics 數學天書 訂購表格及方法︰
http://goo.gl/forms/NgqVAfMVB9
------------------------------------------------------------------------------
Blogger︰ https://hermanutube.blogspot.hk/2016/02/herman-yeung-main-menu.htm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y.page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HermanYeu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ermanyeung_hy
------------------------------------------------------------------------------

具異質表面之銅基多金屬奈米觸媒的製備與其在電化學小分子氧化還原上的應用

為了解決金屬電解的問題,作者包琬華 這樣論述:

高效率的能源轉換催化劑或許將成為文明永續發展的關鍵之一。近年來,雙金屬奈米粒子已經發展成能有效提高催化活性,歸因於此奈米粒子具備了電子和活性中心之幾何效應的增強。銅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是受關注的高催化效果金屬,因在過去的二十年的研究顯示,使用具銅金屬的催化劑來轉化小分子,如二氧化碳 (CO2)、氮氣 (N2)、氮氧化物 (NOx)、甲醇 (CH3OH)、乙醇 (CH3CH2OH) 等,都有許多顯著效果。本人的論文研究工作主要是使用 Cu 立方體奈米晶體作為模板來合成新型具選擇性的殼核奈米結構形貌,如菱形十二面體 (RD)、菱形截角立方體 (RTC)、Cu-CuPd 立方體 (CUB)、斜角奈米

立方體 Cu -CuAu (CuAu BNC) 和菱形十二面體 Cu-CuPtAu。所有的殼核結構都經過酸洗,形成空心的合金奈米籠(nanocage),如 CuAu、CuPd 和 CuPtAu。並使用同步加速器 XRD、SEM、S/TEM、EDS 和 XPS 進行結構與成份分析。此外我們研究利用合成出來的奈米殼核結構形貌的催化劑對於電催化還原 CO2 (CO2RR) 和 N2 (N2RR) 的催化效率。分別利用 CuPd RD、RTC形貌和 CUB 中空奈米籠形貌來研究了 CO2RR催化效果。在不同選擇性下的三種結構奈米殼核粒子將 CO2 還原成一氧化碳 (CO)、甲酸 (HCOOH) 和氫氣

(H2) 的混合物,比較此三種結構奈米粒子對於轉化成 CO 和 HCOOH 的法拉第效率 (FE%) ,轉化成 CO FE% 的順序為 CUB>RD>RTC 和 轉化成HCOOH FE%的順序為 RTC>RD>CUBE 。由結果得知,轉化成CO 和 HCOOH 具相反的趨勢推測,此三種奈米結構上的 CO2RR 遵循相同的途徑,中間體選擇性的吸附在三種結構上,導致 CO 或 HCOOH競爭成為主要的 CO2RR 產物。 CO2RR 通常經過 CO 中間體的形成,因此 CO 在不同金屬表面的結合強度對產物選擇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工作顯示,將 CO 脫附和 利用XPS d 波段中心量測,來

研究三種結構上的 CO 鍵結強度。發現CuPd CUB 表現出最弱的 CO 結合(最佳化 CO 結合條件下),導致最高的 CO 產物選擇性。具Pd的催化劑表現穩定性在於對CO的耐受性,當CO耐受性越高,催化劑的CO中毒越低,穩定性越高。於是在施加-1.2V的過電壓下對三種結構的穩定性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遵循CUB>RTC>RD的穩定性趨勢,而CUB結構呈現具12h的最高穩定性,結論CUB為三種結構中最耐CO的最穩定催化劑。本論文也研究了 CuAu 雙金屬奈米結構對 N2RR 的催化性能,並與單金屬 Cu 和 Au 奈米立方體進行了比較。三種結構的NH3 FE%呈現CuAu>Cu>Au趨勢。利用

DFT研究了催化能力的差異性和反應機制。 N2RR 的速率決定步驟是在第一對電子/質子氫化 N2 形成 了*NNH 中間體,根據 DFT 計算數據顯示,形成中間體的自由能 ∆G*NNH 趨式為Au>Cu>CuAu,與三種結構的 NH3 FE%相反,這證明 CuAu 的電子能量改變了,因此比單金屬具有穩定了速率確定步驟和最有利的 N2RR。本論文研究證明我們的研究方法能成為新型形狀選擇性雙金屬和三金屬奈米結構參考,與單金屬對應物相比,它能有效提高了催化活性和穩定性。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

為了解決金屬電解的問題,作者高鵬 這樣論述:

“互聯網+”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立體化教材,十個電化學演示實驗視頻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系統介紹了電化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應用,注重物理化學與電化學的知識體系銜接,重視基本概念的闡述,內容新穎、難易適中。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電化學體系的組成以及導體和液、固態電解質的性質(第1~3章);第二部分介紹電化學熱力學原理以及電極/溶液介面雙電層的結構、性質和研究方法(第4、5章);第三部分介紹電極過程動力學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第6~9章);第四部分介紹化學電源、電鍍、電解、腐蝕防護等領域一些實際電極過程的基本原理(第10章)。 《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主要供

高等院校應用化學、物理化學及相關專業作為電化學原理教材使用,也可供化學電源、表面處理、工業電解、腐蝕防護、電分析化學、材料電化學等領域的教學、科研、技術人員參考。 高鵬,男,本科、碩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化學專業,博士畢業于哈工大材料學專業,現在哈工大(威海)電化學專業任教,主講電化學原理、結構化學、化學電源工藝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鋰離子電池材料,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包括《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SCI-Top期刊。出版《從量子到宇宙》科普圖書一部,獲評2017年3月“中國好書”。 第1章 緒論1 1.1電化學簡介1

1.2電化學的歷史2 1.3電化學研究領域的發展4 1.4本書結構與學習方法6 複習題6 第2章 導體和電化學體系7 2.1電學基礎知識7 2.1.1電場與電勢7 2.1.2導體及其在電場中的性質8 2.2兩類導體的導電機理9 2.2.1電子導體的導電機理9 2.2.2離子導體的導電機理10 2.3電化學體系11 2.3.1兩類電化學裝置11 2.3.2從電子導電到離子導電的轉換12 2.4法拉第定律13 2.5實際電化學裝置的設計14 2.5.1實際電化學裝置的組成14 2.5.2實際電化學裝置設計示例15 複習題17 第3章 液態電解質與固態電解質18 3.1電解質溶液與離子水化18

3.1.1溶液中電解質的分類18 3.1.2水的結構與水化焓18 3.1.3離子的水化膜20 3.1.4固/液介面的水化膜21 3.2電解質溶液的活度22 3.2.1活度的概念22 3.2.2離子的平均活度23 3.2.3離子強度定律24 3.3電解質溶液的電遷移25 3.3.1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25 3.3.2離子的淌度27 3.3.3離子遷移數29 3.3.4水溶液中質子的導電機制30 3.4電解質溶液的擴散31 3.4.1Fick第一定律31 3.4.2Fick第二定律33 3.4.3擴散係數34 3.5電解質溶液的離子氛理論35 3.5.1離子氛的概念35 3.5.2鬆弛效應與電泳效應

36 3.5.3盎薩格(Onsager)極限公式37 3.5.4交流電場和強電場對電解質電導的影響37 3.6無機固體電解質38 3.7聚合物電解質39 3.8熔鹽電解質41 3.8.1熔融電解質41 3.8.2室溫離子液體42 複習題43 第4章 電化學熱力學45 4.1相間電勢與可逆電池45 4.1.1內電勢與外電勢45 4.1.2介面電勢差47 4.1.3電化學勢與費米能級47 4.1.4可逆電池48 4.2電極電勢49 4.2.1氫標電極電勢與Nernst方程50 4.2.2氫標電極電勢在計算中的應用51 4.2.3可逆電極52 4.3液體接界電勢53 4.4離子選擇性電極55 4.

4.1膜電勢55 4.4.2玻璃電極56 4.4.3其他類型的離子選擇性電極57 複習題59 第5章 雙電層60 5.1雙電層簡介60 5.1.1雙電層的形成60 5.1.2離子雙層的形成條件61 5.1.3理想極化電極與理想不極化電極62 5.2雙電層結構的研究方法63 5.2.1電毛細曲線63 5.2.2微分電容曲線65 5.2.3零電荷電勢67 5.2.4離子表面剩餘量68 5.3雙電層結構模型的發展69 5.3.1Helmholtz模型與Gouy-Chapman模型69 5.3.2Gouy-Chapman-Stern模型70 5.3.3Grahame模型與特性吸附76 5.3.4Bo

ckris模型與溶劑層的影響79 5.4有機活性物質在電極表面的吸附80 5.4.1有機物的可逆吸附81 5.4.2有機物的不可逆吸附84 複習題84 第6章 電化學動力學概論86 6.1電極的極化86 6.1.1極化與過電勢86 6.1.2極化曲線與三電極體系86 6.1.3穩態極化曲線的測量89 6.1.4電化學工作站90 6.2不可逆電化學裝置90 6.3電極過程與電極反應92 6.3.1電極過程歷程分析92 6.3.2電極反應的特點與種類93 6.4電極過程的速率控制步驟94 6.4.1速率控制步驟94 6.4.2常見極化類型96 6.4.3電極過程的特徵及研究方法96 複習題97

第7章 電化學極化99 7.1電化學動力學理論基礎99 7.1.1化學動力學回顧99 7.1.2電子轉移的動態平衡與極化本質101 7.1.3電子轉移動力學理論發展簡介103 7.2電極動力學的Butler-Volmer模型104 7.2.1單電子反應的Butler-Volmer公式104 7.2.2傳遞係數108 7.2.3標準速率常數108 7.2.4交換電流密度109 7.3單電子反應的電化學極化111 7.3.1電化學極化下的Butler-Volmer公式111 7.3.2Tafel公式111 7.3.3線性極化公式113 7.4多電子反應的電極動力學114 7.4.1多電子反應的B

utler-Volmer公式114 7.4.2多電子反應的電化學極化117 7.4.3多電子反應中控制步驟的計算數118 7.5電極反應機理的研究118 7.5.1利用電化學極化曲線測量動力學參數119 7.5.2電極反應的級數120 7.5.3平衡態近似與電極反應歷程分析120 7.6分散層對電極反應速率的影響——ψ1效應122 7.6.1分散層電勢差對電極動力學的影響122 7.6.2考慮了ψ1電勢的動力學公式123 7.6.3過硫酸根離子還原極化曲線分析124 7.7平衡電勢與穩定電勢125 7.7.1穩定電勢125 7.7.2如何建立平衡電勢126 複習題127 第8章 濃度極化13

0 8.1液相傳質130 8.1.1液相傳質方式130 8.1.2液相傳質流量131 8.1.3支持電解質132 8.2擴散與擴散層133 8.2.1穩態擴散與非穩態擴散133 8.2.2擴散層134 8.3穩態擴散傳質規律135 8.3.1理想穩態擴散135 8.3.2穩態對流擴散136 8.4可逆電極反應的穩態濃度極化140 8.4.1產物不溶141 8.4.2產物可溶,且產物初始濃度為零142 8.4.3產物可溶,且產物初始濃度不為零144 8.5電化學極化與濃度極化共存時的穩態動力學規律145 8.5.1混合控制的穩態動力學公式146 8.5.2電化學極化和濃度極化特點比較148 8.

6流體動力學方法簡介149 8.6.1旋轉圓盤電極149 8.6.2旋轉環盤電極152 8.7電遷移對擴散層中液相傳質的影響153 8.8表面轉化步驟對電極過程的影響155 8.8.1表面轉化步驟控制時的動力學公式156 8.8.2均相表面轉化與液相傳質共同控制時的動力學公式157 複習題159 第9章 基本暫態測量方法與極譜法161 9.1電勢階躍法161 9.1.1平面電極的大幅度電勢階躍163 9.1.2時間常數166 9.1.3微觀面積與表觀面積169 9.1.4球形電極的大幅度電勢階躍170 9.1.5微電極172 9.1.6准可逆和不可逆電極反應的電勢階躍174 9.2電流階躍法

176 9.2.1電流階躍下的粒子濃度分佈函數177 9.2.2可逆電極反應的電勢-時間曲線179 9.2.3不可逆電極反應的電勢-時間曲線181 9.2.4電極反應動力學參數測量方法小結182 9.3迴圈伏安法183 9.3.1掃描過程中的濃度分佈曲線變化183 9.3.2可逆體系的迴圈伏安曲線185 9.3.3准可逆和不可逆體系的迴圈伏安曲線187 9.3.4吸脫附體系的迴圈伏安曲線188 9.3.5雙層電容與溶液電阻對CV曲線的影響189 9.4電化學阻抗譜189 9.4.1電工學基礎知識190 9.4.2阻抗複平面圖191 9.4.3電化學體系的等效電路與阻抗譜192 9.4.4阻抗譜

的半圓旋轉現象與常相位元件195 9.4.5阻抗譜的資料處理與解析196 9.5滴汞電極與極譜法196 9.5.1滴汞電極197 9.5.2擴散極譜電流198 9.5.3極譜波200 複習題202 第10章 實際電極過程204 10.1電催化概述204 10.2氫電極過程206 10.2.1氫在電極上的吸附206 10.2.2氫的陰極還原208 10.2.3氫的陽極氧化211 10.3氧電極過程213 10.3.1氧的陰極還原機理214 10.3.2氧在電極上的吸附216 10.3.3氧陰極還原的電催化劑216 10.3.4氧的陽極氧化機理218 10.4金屬陰極過程218 10.4.1金屬

陰極過程基本特點219 10.4.2簡單金屬離子的陰極還原220 10.4.3金屬配離子的陰極還原221 10.4.4電結晶222 10.4.5電解法製備金屬粉末224 10.4.6電鑄225 10.5金屬陽極過程225 10.5.1正常的金屬陽極溶解過程225 10.5.2金屬的鈍化226 10.5.3金屬的自溶解228 10.5.4金屬腐蝕與防護230 10.5.5金屬電解加工與拋光233 10.5.6電池中鋅電極的陽極過程234 10.5.7鋁合金的陽極氧化235 複習題237 附錄 標準電極電勢表(298.15K,101.325kPa)239 習題答案241 參考文獻242 符

號表243 前言 本書第一版問世後,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五年多來已經多次重印,很多高校都選用本書作為“電化學原理”和“電化學基礎”課程的教材,使我們深受鼓舞,也倍感責任重大。為了進一步提高教材品質,跟上電化學學科發展與“互聯網+”教學的步伐,我們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和科研實踐,特別是使用本教材的兄弟院校回饋的資訊,對本書加以全面的修訂,推出了第二版。 在這一版中,我們進行了以下修改。首先,對全書內容進行了全面的查漏補缺,訂正了疏漏和不足之處,調整了部分章節結構,使讀者更易理解與學習;其次,新增了固態電解質、迴圈伏安法、電化學阻抗譜、實際電化學裝置設計等章節,使全書內容更完

整、更實用;最後,新增了二維碼圖文與視頻素材,使教學內容立體化呈現,讀者學起來更生動。 紙質教材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二維碼素材可以說是本版的一大特色,我們將演示實驗視頻、輔助圖文素材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呈現到讀者手機端。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實驗配合理論,可以使讀者更直觀地瞭解各種測試手段,更有利於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應用。因此,本書設計了Tafel曲線測量、穩態濃度極化曲線測量、電勢階躍法、迴圈伏安法、電化學阻抗譜、電解水、電鍍、鈍化曲線的測量等演示實驗,分佈在各相關章節。 本次修訂由高鵬、朱永明和於元春共同完成,其中第1~5章由朱永明修訂,第6~10章由高鵬修訂,二維碼演示實驗視頻由於元春設

計並講解,二維碼圖文素材由高鵬編寫,全書由高鵬統稿。屠振密教授和胡會利老師再次審閱了書稿,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本書在修訂過程中得到了電化學教研室曹立新、滕祥國、劉海萍、畢四富等同事的支持與幫助,得到了總校電化學教研室張翠芬、李甯、張景雙、趙力等師長們的關心與鼓勵,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希望通過本次修訂,使本書成為一本內容新穎、詳略得當、實用性強、易教易學的電化學教材。由於能力所限,疏漏與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可通過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與作者聯繫。 高鵬 朱永明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2018年10月

含對苯硫脲水溶性高分子之合成及其金屬螯合性質探討

為了解決金屬電解的問題,作者黃柏峯 這樣論述:

本實驗成功合成出N1,N4-雙((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氨基甲硫酰)對苯二甲酰胺單體(EOE, N1,N4-bis(2-(2-(2-aminoethoxy)ethoxy)ethyl)-N1,N4-dithioformylterephthalamide) 和 N1,N4-雙((2-氨基乙基)氨基甲硫酰)對苯二甲酰胺單體 (DNH, N1,N4-bis((2-aminoethyl)carbamothioyl)terephthalamide),將其與市售的羧酸單體進行直接聚合,再分析、討論等。單體、高分子的結構及比例由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核磁共振儀(NMR)鑑

定。高分子的金屬螯合性質用原子吸收光譜儀(AA)檢測,高分子螯合之後的結構變化則由傅立葉轉換外線光譜儀(FT-IR)檢測。溶解度部分,高分子能全溶於DMSO、NMP,而高極性溶劑,如:乙醇、水等亦為可溶,且溶解度隨著水溶性基團導入量上升而上升。分子量168000~ 58000 g/ mol ,聚合物分散性指數 ( PDI ) 為 1.36~1.48。對過渡金屬離子Fe2+、Cu2+ 螯合性質部分,高分子對於金屬離子的螯合能力為0.63~0.85 moL Cu2+/ repeat unit moL及0.15~0.36 moL Fe2+/ repeat unit moL,隨著水溶性基團量上升而上升

,但更容易受到pH值的變化影響螯合,在pH值1時,保持在0.5 moL Cu2+/ repeat unit moL以上,而在pH值13時,則是在 0.4 moL Cu2+/ repeat unit mo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