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 下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迷因 下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asperterKuile寫的 個人儀式的力量:用微小而深刻的奇蹟習慣,在混亂中安頓身心 和詹姆斯.格里菲斯的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白絲帶網安教案下載】 - CAP白絲帶關懷協會也說明:標題 作者 點擊數 (All)下載網安教案壓縮檔 作者白絲帶關懷協會 點擊數: 986 一年之後 作者白絲帶關懷協會 點擊數: 1309 亂入 作者白絲帶關懷協會 點擊數: 121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采實文化 和游擊文化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郭文平所指導 江明潔的 無所不在的聲音: 年輕成人的線上音樂及線上廣播消費研究 (2021),提出迷因 下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線上廣播、線上音樂、媒體消費、使用與滿足理論、深度訪談法。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博士班 陳信安、詹玉艷所指導 鐘敻洋的 現象學「存有」觀點探析賽博時間與空間之設定模式 ─以《攻殼機動隊》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攻殼機動隊、賽博時間、賽博空間、現象學、鏡像階段、鍊金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迷因 下載的解答。

最後網站迷因冒险手游(Meme Adventure) - 游吧乐下载則補充:迷因 冒险手游MemeAdventure是一款非常适合玩家们的娱乐消遣类游戏,里面有许多的游戏梗和笑话,非常的有趣,给人一种别样的快乐,如果你不想玩的话,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迷因 下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個人儀式的力量:用微小而深刻的奇蹟習慣,在混亂中安頓身心

為了解決迷因 下載的問題,作者CasperterKuile 這樣論述:

你獨有的小習慣 卻是安定自我的巨大力量     ★Amazon 4.5星喜歡好評,倫敦書展重點好書     ●什麼是「個人儀式」?   如果你週末早上一定要來杯咖啡,才有假期開始的興奮感;   如果你通勤時會聽雙語新聞,用來開啟一天工作的狀態;   如果你習慣旅途中寄張明信片給自己,為旅程畫下完美句點……   這些不起眼卻能帶來滿足的小習慣,其實蘊藏著巨大的奇蹟,   讓你日復一日的日子變得不同、對喜歡的事物更加喜歡,   這,就是你專屬的「個人儀式」。     ●為什麼「個人儀式」會產生力量?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儀式,   事實上,儀式的作用在於「宣告」與「連結」,   就如同每年慶祝

生日,不僅是宣告你的出生,也是加深你和親朋好友關係的時刻。   透過儀式的重複,能讓你對自己是什麼人、屬於哪裡有更多的體悟,   進而產生自我肯定感、強化歸屬感與連結。     作者認為,正是「連結」讓個人儀式擁有強大的力量。   書中介紹四個層次的連結,每加深一層連結,就能讓你活得更有意義、更快樂、更滿足,   並透過各種案例啟發我們:就算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活動,也能轉化成你的個人儀式。     與自己連結──四提問閱讀法、每週設定一段遠離3C、社交或工作的時間等   與他人連結──定期聚餐、正念飲食、加入運動社群、參加團隊競賽等   與自然連結──登山健行、遛狗散步、設計個人化日曆、照料植

物等   與宇宙連結──冥想、寫感恩日記、花時間做任何一件小事、臨終想像練習等     本書不只是一本生活指南,更是一封邀請函:   它邀請我們改變關注的方式,重新發掘生活中的美好,   在混亂時代裡,找到安頓身心的力量。   名人推薦     宇色(「我在人間系列」作家、靈修、瑜伽士)   張德芬(暢銷作家)   好評推薦     「這本書充滿智慧,它教我們如何將日常習慣轉化成深層連結與意義的源頭。」──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     「對於任何想在我們所處的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人來說,本書是必不可少的讀物。這本書極富智慧和同情心,是一本罕見且確實

可能改變您的人生的書。至少,它絕對改變了我的生活。」──約翰‧葛林(John Green),作家、《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作者     「如果您對建立連結,或尋求更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充滿熱情……這本書將是您的新聖經。」——克麗歐‧韋德(Cleo Wade),詩人、《誰都是帶著心碎前行》作者     「卡士柏.特奎勒持續關注這一代人對意義的探索。以《我們如何聚集》研究作為基礎,《個人儀式的力量》提供了一個激進的主張:我們可以決定何為神聖。」──普莉亞.帕克(Priya Parker),作家、《聚會的藝術》作者     「卡士柏.特奎勒的書明智且非常有用:它讓你有機會以微小但重要的方式重塑你的生活,好

讓你更快樂、更平靜,更能夠完成你在這個星球上必須完成的工作。出版那天就將成為經典!」──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作家、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組織350.org共同創辦人     「我一直在等這樣的書。《個人儀式的力量》教會我們如何將閱讀、健身、獨處時間視為儀式,將人視為神。我無意褻瀆,但這本書將是我的新聖經!」──史考特.海夫曼(Scott Heiferman),社群交友應用程式 MeetUp 共同創辦人     「《個人儀式的力量》提出了令人震驚的觀點:幸福感不在於增加新事物,而是通過新的目光重新看待我們原本擁有的事物。」──伊凡.夏普(Evan Sharp),圖像社群網站Pi

nterest前共同創辦人      「在這本以研究為基礎、發人深省的書中,卡士柏極度完美地掌握到個人儀式的力量。儀式是建立社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仔細分享了許多如何將儀式融入日常生活並創建社群的重要例子。這是任何領導者必讀的書。」──拉達.阿格拉沃爾(Radha Agrawal),晨舞派對社群「破曉者」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當我們重新想像自己與自我、彼此和自然的關係時,《個人儀式的力量》提供了對新舊傳統的深刻見解。超棒的。」──伊麗莎白.卡特勒(Elizabeth Cutler),知名健身品牌「靈魂飛輪」共同創辦人     「人類天生就是為了體驗超然的感覺、為了崇拜──且雖然這可能會

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但也是為了儀式。卡士柏.特奎勒邀請我們在日益世俗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神聖,並將我們的日子變成歡樂、讚美和感恩的儀式。」──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作家、《平凡見神妙》作者     「經過深思熟慮的處女作,那些開始探索靈性的人會在本書中發現許多豐富的想法。」──《出版者周刊》     「特奎勒的書探討了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與家人共進晚餐、晨間瑜伽)和定義全新儀式中,找到意義和幸福。」 ——《波士頓環球報》

迷因 下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三度IG:https://www.instagram.com/3doc0609/
-----------------------------------------------------------
笑話投稿請點→http://bit.ly/2Jk2NyO
其他邀演合作請洽:[email protected]
#決勝時刻M
#二周年慶
#黑色戰域
#大逃殺
#生存
#梗圖
決勝時刻M兩週年快樂!
遊戲下載連結🔗::https://codmgrn.onelink.me/7EoI/3doc
想要免費裝備跟角色還有想抽電競手機的看這邊!

決勝時刻M二週年慶, 共有『5把史詩紫槍、2大史詩紫角』免費大放送!

除此之外,只要到官方粉專指定貼文留言,上傳【全新生存地圖_黑色戰域】遊戲截圖,就有機會抽知名電競手機ROG喔!
有免費的武器跟角色,還有機會抽到電競手機,
這麼好的機會,只有在決勝時刻M的二週年慶喔!
快點加入戰場,一起戰鬥,一起爽拿手機吧!

無所不在的聲音: 年輕成人的線上音樂及線上廣播消費研究

為了解決迷因 下載的問題,作者江明潔 這樣論述:

數位時代廣播及音樂的消費方式,融合了科技的發展、內容和形式的轉變,廣播聽眾開始得以使用網路在手機、電腦上收聽廣播,相關的音訊檔案甚至可以隨選、下載,收聽廣播不再受限於地點、時間、及訊號清晰程度影響,錯過想聽的節目,還可以另外抽出空閒時間重聽。音樂產業因新的科技發展面臨轉型,當代音樂和科技的關係,隨著串流平台崛起,任何人都能透過數位下載方式免費獲取,收聽廣播、音樂不再被時間、空間、硬體體積、容量所限制,科技使得消費者隨時都能享受音樂。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在日常生活脈絡下,聲音媒介及其內容的消費實踐,消費者在數位時代下在收聽音樂、廣播時使用媒介的動機及習慣(habits)和具有的意義。本研究使用

深度訪談法進行,訪問人數11人。從使用聲音媒介的動機來看,可以區分為「心理」及「日常生活習慣」兩個面向,使用者出於「心理」情緒相關收聽的可細分為「撫慰」、「培養情緒」、「逃避互動」三個原因;「日常生活習慣」則可看出聲音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細分為「日常生活」、「打發時間」、「陪伴」。而當日常生活形式與聲音作結合後,使用者養成了在執行日常生活行為時,就要有聲音的習慣,成為了一種固定的既定消費行為模式,在本研究中通勤跟寫作業時收聽聲音媒介,是最多年輕成人受訪者在日常生活習慣中,與聲音連結最常見的時候。在收聽線上音樂使用的媒介以手機最多,其次為電腦,而廣播仍是以傳統車載收音機收聽最多,其次為手機

APP,而在收聽音樂載具背後其實與科技符擔性(affordances)有關,又以「手機多工的符擔性」、「時間彈性符擔性」、「空間限制消除的符擔性」和「多元內容符擔性」影響消費者的使用。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

為了解決迷因 下載的問題,作者詹姆斯.格里菲斯 這樣論述:

監視審查,無孔不入 中國防火長城如何戕害全球網際網路   中國如何打造出一個受其控制、扭曲變形版本的網際網路?   網路理當是促進民主和自由的一股力量,這樣的願景怎麼就失落了?   審查機制未露絲毫敗象,反倒步步進逼,又是怎麼一回事?   中國的防火長城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線上審查機制,打從網際網路傳入中國,政府便持續致力於擴張審查範圍,不出數年,當局便在思科等矽谷菁英的協助下打造出防火長城,監控與過濾國內所有線上活動,並用以對付法輪功、圖博人、維吾爾族和異議人士。   全球各地的反審查人士透過各種翻牆軟體和VPN大戰審查機器,然而有能力與管道「翻牆」的中國用戶仍屬少數,且時至今日,一批新崛

起的中國科技巨擘已發展出完整的替代服務,各種國外熱門網站都有了中國式的替代品。這些替代品積極配合政府的審查制度,甚至搶在政府前頭審查,並且為此獲利甚鉅。Google、Yahoo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為了進入中國市場,皆曾嘗試配合中國審查制度以搶分一杯羹,然而最後全都失敗收場。   近十年來,中國開始嘗試把防火長城的影響範圍擴展到其國界之外。中國駭客透過網路釣魚郵件和惡意程式入侵目標的電腦或伺服器,受害對象包括流亡圖博人、外交官、軍官、議員、記者、外國企業,甚至是美國的政府單位;中國的外交代表則逐步滲透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一點一滴削弱開放的網際網路所受到的國際保護;此外,中國也積極將強

化長城的科技輸出到其他國家,例如俄羅斯和非洲大陸上所有中國的盟友。   極權國家維穩優先,科技巨擘利潤至上,網路理當是促進民主和自由的一股力量,如今卻在這兩者的雙重夾殺下,失落了願景。我們究竟何以走到這一步?如今又該何去何從?   CNN記者詹姆斯.格里菲斯耗費數年進行調查,逐步拼湊出中國防火長城的發展歷程與運作機制。他將在本書中說明,中國何以打造出這部審查機器,而防火長城的觸手又是如何伸出中國,進而影響了全世界每個人的生活;以及,如果我們想保護網路的自由、開放、民主與透明,又能夠怎麼做。 各方推薦   李志德│資深媒體工作者   沈伯洋(撲馬)│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沈榮

欽│約克大學管理系副教授   林昶佐│立法委員   陳柏惟(3Q)│立法委員   黃之鋒│香港眾志秘書長   黃兆年│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賴品妤│立法委員   (按姓氏筆劃排列)   「從1996年的〈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到習近平在201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宣示『網絡(路)主權』。中國共產黨對網際網路的嚴審嚴控,從原本只是種維穩手段,一路上綱到幾乎等同於國家疆域的憲政高度。《牆國誌》的作者詹姆斯.格里菲斯把技術的發展放回歷史脈絡,清楚呈現北京政府今時今日對網路之控制的來龍去脈。此外,《牆國誌》也梳理了過去近20年來不斷嘗試突破中國『網路長城』的各種努力,包括最重要的兩

股力量:法輪功組織和美國政府。在一部作品中同時記錄中國網路審查的『攻』、『防』雙方,《牆國誌》堪稱一部總結過去20年網際網路管制的珍貴作品。」——李志德(資深媒體工作者)   「中國的防火長城不是要控制敏感議題,而是要阻撓人民的團結。然而,心懷不軌的政治人物、俯首稱臣的科技公司,以及即將赤化的國際組織,最終都將成為破壞人與人連結的幫兇。西方世界曾經嘲笑中國網路長城是嘗試把果凍釘在牆壁上,然而,作者讓我們知道,中國不但釘住了果凍,更將其變成了藝術品。」——沈伯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相較於桑格《資訊戰爭》描繪各國駭客鬥法,以及凱瑟《操弄》解析大數據如何介入民主政治,《牆國誌

》是現有的中文書籍中,唯一一本清楚記錄了中國如何從網路蠻荒之地,成為數位極權大國的作品。本書不僅釐清矽谷菁英如何協助中國建立網路,同時也詳述中國在六四、法輪功、達賴喇嘛與維吾爾等諸多戰役中,逐步累積成為數位極權革命輸出大國的過程。本書闡明,僅僅侷限於傳統的網路管制與自由界限爭議,無能真正理解監控資本主義與數位極權國家之間的分野,遑論找到可行的解決之道。本書是所有網路烏托邦主義者的成年禮,是對於自由世界集體行動的召喚。」——沈榮欽(約克大學管理系副教授)   「身在臺灣,位於資訊戰海嘯的搖滾區,我們對中國散布假消息、攻擊異己的手法,熟悉到不能再熟悉。2019年,行政院資通安全處長曾指出,臺灣每

月受到近三千萬次的網路攻擊,是歐洲國家的千倍以上。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谷立言也表示,這類網路攻擊會無所不用其極地詆毀民主政府,在社會種下分化的種子。比如近期武漢肺炎的疫情在全球蔓延,社群媒體平臺Facebook就查出大量網軍帳號,向臺灣民眾散播與疫情相關的假消息,很明顯是為了製造社會恐慌。以往針對選舉釋放的假消息,大多是出於政治目的,以讓特定候選人得利;但這次網軍卻利用武漢肺炎這樣的公共衛生危機,刻意製造恐慌。而在520臺灣總統就職典禮前,針對臺灣的網路攻擊愈趨猛烈,近期總統府網路遭駭客入侵,外洩並竄改內部文件,引起各界譁然,我們社會為此付出的成本,愈來愈可觀。《牆國誌》一書,能夠幫助我們深入

理解中國的網路審查與資訊操控手法,值得身在資訊戰最前線的臺灣人一讀。」——陳柏惟(立法委員)   「網路自由的當代敵人,除了競逐商業利潤的市場力量,以及力求安穩統治的國家力量之外,還包括企圖以『和平崛起』、『偉大復興』之姿席捲全球的『中國模式』。北京所謂的『網路主權』,不僅限於管好『防火長城』之內的互聯網而已,其影響力實已擴及長城之外的政府、企業與公民活動,甚至致力於建構新的『網路霸權』。《牆國誌》以自由世界記者的視角,提供有關中國網路控制的豐富實例與深刻洞察,夾敘夾議、深入淺出,值得關心網路自由的朋友一讀。」——黃兆年(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中國的資訊戰無孔不入、無所不

在,從臺灣、香港、維吾爾、圖博再到歐美各國,中國的假訊息、資訊控制和政治宣傳正在影響你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生活愈便利,資安風險愈高,而背後都有中國老大哥的幽魂不散。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中國的資訊發展、網路控制以及假訊息的發展史,中國如何將這套審查機制輸出到其他國家,並利用各種政治宣傳滲透國際組織,以逐步削弱網際網路所受到的國際保護,這是身為臺灣人的我們必須要警惕的事。我們要洞悉中國的資訊操作手法,才能有效明察網路上各種氾濫的訊息,而本書正好提供給我們一個清楚的圖像。」——賴品妤(立法委員) 作者簡介 詹姆斯.格里菲斯(James Griffiths)   CNN記者兼製作人,現駐香港。曾

於香港、中國、南韓、澳洲等地替《大西洋》(Atlantic)、《Vice新聞》(Vice)、《野獸日報》(Daily Beast)製作報導。亦曾任職於《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擔任記者兼助理編輯,並在該報2014年對於香港雨傘運動的獲獎報導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www.jamestgriffiths.com 譯者簡介 李屹   elek,1986年生,高雄人。社會學出身。歡迎社科哲商管等翻譯合作。   聯絡方式:   email: [email protected]   翻譯簡歷:   elek.li/resume   各方

推薦 推薦序  數位威權輸出下的自由世界聯盟(黃之鋒) 譯序 從街壘,到巨人的花園(李屹) 中文版序 作者註 縮寫及簡稱 地圖 導言:徵兆 第一部:牆 第一章    抗議:香港到天安門,處處團結 第二章    牆的另一邊: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以及線上審查機制的崛起 第三章    把果凍釘上牆:中國民主與防火長城 第四章    大敵當前:怕了法輪功,厚了防火牆 第五章    尋找破口:Google、Yahoo,以及矽谷在中國的失德 第二部:盾 第六章    笑面虎:魯煒給中國的網際網路上轡頭 第七章    尖峰流量:達賴喇嘛上網 第八章    流量濾淨:防火長城迎頭趕上《大參考》 第九章 

   跳牆:FreeGate、UltraSurf,以及法輪功大戰審查機器 第十章    問責:矽谷對國會山莊的指望 第三部:劍 第十一章    維吾爾在線:伊力哈木.土赫提和維吾爾網際網路的誕生 第十二章    關機:如何逼兩千萬人下線 第十三章    機器裡有鬼:中國駭客擴展防火長城的範圍 第十四章    反谷歌:谷歌中國的可恥目的 第十五章    社群網站:微博和自由言說的最後平臺 第十六章    迷霧中的大猩猩:揪出中國的駭客給全世界看 第四部:戰爭 第十七章    被捕:維吾爾網際網路之死 第十八章    關鍵意見領袖:帝吧出征,寸草不生 第十九章    根與幹:網際網路比你以為的

更脆弱 第二十章    審查者在聯合國:中國戕害全球網際網路自由的行徑 第二十一章  主權:習近平來拿網際網路了 第二十二章  莫斯科的友人:防火長城西進 第二十三章  墜機:中國幫助俄羅斯,令Telegram俯首 第二十四章  一支應用治萬民:微信如何開拓監視與審查的新疆域 第二十五章  屁股:中國領銜,烏干達斷網 結語:矽谷救不了你 鳴謝 註釋 精選書目   中文版序   中國的晚上八點,突襲開始。照片和迷因已備妥,愛國志士著手張貼。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拒絕新疆獨立,絕不罷休!」一條訊息寫道。   「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這是另一條。   酸民來襲時,阿斯蘭.伊達

雅茲(Arslan Hidayat)在上班。這個三十一歲的澳洲人在伊斯坦堡教英文。許多維吾爾族人以這座土耳其的城市為家,伊達雅茲也是其中之一,他跟老婆和年幼的小孩都在伊斯坦堡生活。   維族人講突厥語,是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族群,多集中在中國的新疆地區。原本在中國和中亞部分地區以外的地方,沒有多少人知道「維吾爾」一詞,然而在本書以英文首度出版之後,這個詞已舉世知名。世人眼中的「維吾爾」是中國日漸壯大的威權主義的象徵。許多維吾爾人離散各地,伊達雅茲是其中一員,他的親族被關進新疆一系列的「再教育」營,據稱這是反極端主義政策的一環。進出這一系列再教育營的維吾爾人數以萬計,甚至可能有數百萬之譜。〔營方

〕試圖洗腦、施暴和虐待的報導時有所聞。   伊達雅茲的岳父阿迪爾.米吉特(Adil Mijit)是知名喜劇演員、演藝人員。二○一八年末,米吉特消失了。本書講述了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的故事,而米吉特跟土赫提一樣,都不符合當局宣稱要對抗的維吾爾極端主義的誇張形象。反之,隨著漢族中華文化愈來愈同質,日益覆蓋新疆,米吉特並不與之合流,而是試圖塑造並呵護維吾爾族的身分。   伊達雅茲將米吉特和許多際遇相似者的故事,發表在Facebook的一個專頁上,這個專頁叫「與東突厥斯坦對話」(Talk to East Turke-stan, TET)。許多維吾爾人用東突厥斯坦來指涉新疆

,〔因為〕在漢文裡,新疆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新的疆界」,讓人想起這塊領土被清帝國當作殖民地的歷史。關於突厥斯坦的言論,中國當局都視為政治高度敏感;誰使用這個名字,十之八九會被當局視為分離主義分子。   以前伊達雅茲也對付過酸民,那些人相信中國的宣傳,即新疆集中營旨在對抗極端主義,或者整個新疆集中營的消息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一手策劃,要損害北京的威信。中國的防火長城屏蔽了Facebook,所以伊達雅茲沒料到攻擊會這麼協調一致;留言淹沒了TET和另一個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 WUC)經營的Facebook專頁。WUC是在慕尼黑活動的流亡團體,過去曾接受跟美國

政府有關聯的組織資助。酸民留言時一併貼出照片,上頭是笑咪咪的維吾爾人,許多人穿著民族服飾,還附上中英文圖說,像是「我們過得很好」或「新疆羊肥牛壯,每天都快活」。其他貼文則逕自從中國主席習近平的演說或某份政府對新疆境況的白皮書中擷取文字,大段大段摘錄過來。   攻擊持續約兩小時,其間每分鐘都有十幾條留言貼出來。專頁管理員束手無策,只能向Facebook檢舉貼文。「其間你只能旁觀,設法向人們示警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沒什麼辦法。」WUC研究員兼Facebook專頁管理員皮特.厄文(Pete Irwin)告訴我。「〔攻擊〕期間,留言持續湧入。」   主使者不難想見,酸民也沒打算藏。他們發布的照片多

指向線上布告欄「帝吧」,帝吧類似中國版的4Chan,是惡名昭彰的迷因與酸民工廠。照片上押了帝吧的標誌,而且很多留言者都換掉個人檔案頭像以代表該論壇。   中國最大的搜尋引擎百度有一個形制類似Reddit的分支服務,帝吧是底下的論壇之一。這個論壇得名自中國足球員李毅。二○○○年代初,李毅在報導中誇稱他跟法國足球員蒂埃里.亨利(Thierry Henry)一樣高竿(實情是報導有誤),因此成了網路迷因。帝吧這地方本來只是交換「李毅大帝」的笑話,後來發展成一個蕪雜的論壇,什麼都聊,用戶超過三千一百萬。發展過程裡,帝吧對中國的網路文化累積了龐大的影響,好比4Chan在英語系網際網路催生許多早期的迷因。

  中國網路上的大型群體,通常免不了被審查、遭強力約束。隨著帝吧日漸茁壯,本來也有面臨相同命運之虞,不過板主群扛住了,他們的做法是讓帝吧成為線上挺政府挺得最狂熱的空間之一。   帝吧充斥著中國至上的愛國主義,還有一批新進的年輕發文者,秉持民族主義。於是,帝吧開始聲討北京在海外的敵人,採行一種亂板的戰術叫洗板。普通話都說「爆吧」,或說「把板給爆了」,洗板是指一個討論區的成員湧入另一個討論區,發離題或毀謗的貼文,目的是癱瘓這個討論板。這個戰術過去在Reddit和4Chan都曾被廣泛運用。   二○一六年一月,臺灣選出蔡英文當總統,帝吧首次「出征」。在一連串反政府與反中國的持續抗議、一般稱為

太陽花運動的餘緒下,蔡和她所屬的民進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從一九四九年以來,臺灣事實上獨立於中國本土,不過這項事實從未化為白紙黑字,北京也長年威脅:必要時,也就是臺灣公開宣布獨立的話,將以武力奪「回」臺灣島。傳統上,蔡所屬的民進黨支持獨立,她勝選後,海峽兩岸陡然緊繃,誰要是想利用選舉為將來的臺灣共和國積聚支持,北京都會設法嚇阻。   蔡英文的Facebook專頁,還有《蘋果日報》和《三立新聞》等支持臺灣人的新聞頻道,都湧入大量貼文,狂熱地反對臺灣獨立,告訴島上的讀者他們「屬於中國」,警告他們不要「跟老子頂嘴」。這些辱罵愈來愈不堪入目,許多貼文直接用性別歧視的方式辱罵蔡,身在臺灣的人恐怕難以心服。

有些臺灣人甚至利用帝吧出征的機會耍弄中國水軍,有些則試圖教育他們。   在Facebook上幼稚洗板,容或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從中國對維吾爾人和臺灣政策的大局觀之,實在無足輕重。不過,這也是防火長城對中國國境外的人造成影響的徵象。防火長城是該國碩大無朋的審查機制,也是宣傳管道,本書談的正是它的歷史與發展,同時也將論及它的觸手是怎麼伸出中國,影響廣大的網際網路,還有,多少國家非但沒有抵制,還積極為其國內的網際網路引進這套控制到滴水不漏的模型。   本書不可能在中國本土出版,所以我假定它的讀者在臺灣和香港,多半不會錯。臺港兩地都在防火長城外,卻都被它緊密地牽動。帝吧出征蔡英文,出征維吾爾團體,

初看或許童騃,適足以由小見大,明白防火長城如何陶冶出低劣的漢人至上的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主義既撐起了政府政策,同時也驅動其施政。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臺灣和新疆都是忌諱的議題,該處容不下第二種敘事,這樣的情況支配著中國老百姓對兩地的觀感。政治宣傳實在摧枯拉朽,以至於好幾家國有媒體的報導完全錯估形勢,被蔡英文第二次的壓倒性勝利(這次是在二○二○年)弄得措手不及,只能吞麥克風,然則其他觀察者幾乎普遍料到了這樣的結果。   本次〔臺灣的〕選舉,是在香港前仆後繼的反政府抗爭的餘緒中舉辦的。數月來,我在第一線報導那些抗爭,從二○一四年雨傘革命前不久,我搬到香港起算,已經是第二次在這座城市經歷大型反政府運動

。又一次,防火長城的陰靈如影隨形。長城另一側,中國人民接收到的觀點,將抗爭的情形及其動機扭曲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抗爭者被描繪成分離主義者,或是暴力的恐怖分子,他們的訴求則荒誕不經,絕無妥協餘地。政治宣傳的效應,在中國以外的地方更突出:許多中國學生團體和其他組織策劃了反對〔港人抗爭〕的示威,撕毀支持香港的海報。勢不兩立的氛圍把香港內部反中國的情感餵養得益發壯大,屢次爆發,又被中國媒體反覆播送,憤怒與咒罵的反饋迴圈就這樣建立起來。政府堅不回應,警察粗暴壓制,面對這些戰術,抗爭愈來愈暴力,反饋迴圈也只能愈演愈烈。對香港的民主運動持正面態度的討論,甚或是冷靜理智地評估抗爭者尚稱溫和的訴求,在中國的網路上

統統被抹消。於是,當香港當局最終向其中一條訴求讓步時,有些人再度反應不過來(審查人員又下不了臺了)。   香港和臺灣兩地位處防火長城不良作用的前線,然則本書中文版行將付印之際,防火長城的危險又添一例,這次,全世界皆受其害。   二○一九年十二月,一種新病毒在武漢的市民間擴散開來。這座城市有一千一百萬人,位當中國湖北省的通衢。這病毒可回溯到一處販賣野味的海鮮市場,對廣大人口可能造成危險,但官員設法淡化這一點。同一時間,有醫療工作者試圖示警,其中有些人經歷過二○○三年致命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他們見證到病毒人傳人的證據,而且傳播不限於跟市場直接接觸的人。一位醫生將這些線索整理成一

則訊息,發在流行的社群媒體應用程式微信的私密群組裡,稍晚這位醫生被警方逮捕,理由是散播「謠言」。他所說的每件事,包括疾病正在迅速擴散、此疾病跟SARS有關,且擴散已經脫離當局掌控,後來證明句句屬實。   驗出武漢病毒的第一起病例後,又過了一個月,警報才拉響,此時,距離武漢市當局掌握到人傳人的證據,也已過了數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介入,命令「全力」遏制病毒擴散。習介入的時候,其他幾個國家已出現病毒案例,湖北上演的假戲——十二月檢驗到群聚感染後,沒有再出現新病例——就再也演不下去了。然而到了這個節骨眼,〔做什麼都〕太遲了。中國封鎖湖北各大城市,挹注數十億美元對抗病毒,儘管如此,病毒已經在全國乃至

於全世界現蹤。   SARS同樣是藉著審查機制擴散的。中國當局不只對自己國家的公民,更對全世界隱瞞事實達數月之久,可能導致了額外數千起感染、數百起死亡〔的病例〕。SARS的經驗本該是一次教訓,北京甚至對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道歉。中央政府當局接掌對本次危機的控管後,對武漢病毒的擴散情況盡力做到透明,儘管如此,起初放任病毒在隱瞞不報的情況下擴散的,仍舊是習近平掌權後愈掐愈緊的控制與審查體系。   本書的主題是防火長城,以及它代表的資訊控制與政治宣傳模型,如何影響全世界每個人的生活。對此,中文讀者大抵體察較深,畢竟北京對香港、臺灣和其他地方的批評者,以資訊戰大動干戈,中文讀者不但身處資訊戰

的前線,也為中國的審查制度付出代價,即使他們是在防火長城外持續度日。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所有讀者,了解這套體系是怎麼建立的;以及,如果要在網際網路還稱得上自由與開放的地方,保護它的自由與開放,我們還能做什麼。 詹姆斯.格里菲斯,寫於香港,二○二○年二月 第二十四章 一支應用程式治萬民:微信如何開拓監視與審查的新疆域 MGMT開朗的合成器流行曲〈觸電感應〉(Electric Feel)在背景放送,這男人身穿白色扣領襯衫,皮夾放在胸前口袋,正在迎接來派對的客人。 「嘿,電子郵件你來啦!進來進來。」他用圖博語說,一邊親切招呼一位戴眼鏡、穿T恤的男人,並跟他握手。一名穿套頭毛衣的禿頭男子緊跟著第一位

客人悄悄走進來,伸手說,「我是附件,電子郵件的朋友。」 「哦,電子郵件的朋友?歡迎歡迎!」主人說。禿頭男人經過他身旁時,不作聲地從主人胸口的口袋抽走他的皮夾。幾秒後,主人一拍胸脯,傻眼,拎起口袋讓攝影機拍,同時旁白響起,語調平板:「如果你隨便讓附件進家門,可能會損失皮夾或是個人資訊。附件說不定已經被病毒感染,幾天內你就會落得驚慌失措的下場。下次記得這句話:除非你知道會有附件進來,否則絕對不要開啟附件。」 這支影片成本低廉,苦口婆心〔傳達慘痛的教訓〕,不過效果不差,海外藏人在YouTube上觀看了數千次。這支影片是圖博行動研究所(Tibet Action Institute)製作的,這個組織設於

達蘭薩拉,其宗旨是為全世界被入侵最嚴重的社群成員,補強網路安全教育。這支和其他類似的影片教用戶避免下載電郵附件,改用Google Docs和Dropbox分享文件,以及如何替收到的檔案掃毒。類似影片還解釋了共用USB隨身碟的危險性,精闢地講解生成強力密碼的方法,還提供安全地瀏覽網際網路的訣竅。 流亡藏人是中國駭客軍團第一波鎖定的社群,他們也成為跟網路間諜戰鬥成效最佳的社群之一。像洛桑.嘉措.西繞(Lobsang Gyatso Sither)這樣的資安專家,在達蘭薩拉的教室和聚會所裡舉辦工作坊,談電子郵件加密、安全的通訊軟體,還有其他在線上明哲保身的方法。

現象學「存有」觀點探析賽博時間與空間之設定模式 ─以《攻殼機動隊》為例

為了解決迷因 下載的問題,作者鐘敻洋 這樣論述:

動漫畫之文化系統如同人類語言系統結構,主要是透過故事文本及圖像傳遞訊息,其角色符碼形塑出當代社會寫實樣貌,多數相關研究脈絡等同連結社會、心理、視覺及文化之各面向網絡。現今傳播媒介多元,在動漫畫、電影等載體裡,創作者擬造客體角色、故事時空與背景,並經由賽博時間(Cybertime)與賽博空間(Cyberspace)構建,重現人類基於現實與想像所虛擬而出的「世界」。此時,閱聽眾成為閱讀及感受的「主體」,並將「自我意識」投射於賽博時空之中。研究通過現象學(Phenomenology)、鏡像階段(mirror stage)、榮格與鍊金術(Alchemy)等學理論述相合,並透過日本動漫畫發展及創作特徵

、科幻故事(SF,Science Fiction)、賽博龐克(Cyberpunk)、蒸汽龐克(Steampunk)等相關題材,以及社會學(Sociology)、傳播學(Communication studies)、圖像學(Iconology)、時間、空間等研究面向之文獻進行整合。研究目的在於解析「閱聽主體」之實存時間及實存空間,透過敘事載體及文本應用,如何轉換「客體角色」進入「賽博時間」及「賽博空間」之應用模式;並列舉《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1989-2020)動漫畫、電影版等系列為主要研究文本,研究嘗試說明動漫畫之「客體角色」與「實存時間」及「實存空間」、「賽博

空間」及「賽博時間」相應之處。最後歸納「實存時間」與「實存空間」、「賽博時間」及「賽博空間」特性,並就網路硬體之物理性質,透過「閱聽主體」參與,建構與「客體角色」對應之情感,如何轉移至心理及意識層次。透過研究發現,閱聽眾經由載體連通,「自我意識」將自「實存時空」之「物理世界」轉向,進入「賽博時空」之「意識維度」或「個人宇宙」。《攻殼機動隊》之賽博時空應用手法特色如後。1、客體角色之「實存時間」特性有三:(1)故事時間背景多設定在尚未到達的近未來;(2)故事背景複製現實或虛擬時空;(3)角色意識可自由存儲於網絡或雲端當中。2、客體角色的「實存空間」特性有三:(1)故事空間參考香港或日本之底層生活

的街道場景;(2)生活及建物空間多呈現高端科技應用、低端生活水平;(3)上下階層對立明顯,低下層級嚮往上流生活或載體虛構的生活模式。3、「客體角色」之「賽博時間」特性有三:(1)「賽博時間」為虛擬時間,是創作者為客體角色量訂作的專屬時空;(2)「賽博時間」由心靈意識感受時間之長短;(3)客體角色的「自我意識」成為「存在」的證明。4、客體角色之「賽博空間」特性有四:(1)人體器官可替換各式生化軀體,轉換承載意識的「空間」─賽博格;(2)「賽博空間」多由概念符號及思維觀念構建,並非真實存在;(3)「賽博空間」透過外在載體或媒介虛擬的擬造循環空間;(4)「賽博空間」複製現實,「客體角色」的行為領域、

空間形態與現實空間相近。研究以後述三個面相進行結論與歸納如下:1、「實存時空」與「賽博時空」為閱聽眾之現實情感與潛藏意識之鏡像對映;2、透過載體切換實存與虛擬空間,閱聽眾主體可自由往返「實存時空」與「賽博時空」;3、「自我意識」的沉浸,使閱聽眾個人意識留滯「賽博時空」。研究認為典型「賽博時空」主要建構於「主體」(閱聽眾)與「載體」(客體角色),以及「實存時空」與「虛擬時空」之上。透過「自我意識」的沉浸,也是造就賽博時空的「實存」的最重要條件;閱聽眾之「自我意識」及「現實經驗」衍生了「世界」,其主體雖未於賽博時空之外消亡,「現象」卻由此界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