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屋 鐵皮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貨櫃屋 鐵皮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黛羚寫的 蓋自然的家屋:友善土地,就是友善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最新修訂版) 和林黛羚的 蓋自然的家屋:打造手感的家,享心安的節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珩所指導 李婉綾的 輕鋼構複合小型住宅使用者決策研究 (2021),提出貨櫃屋 鐵皮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使用者決策、ANP、輕鋼構屋、貨櫃屋、微屋運動(Tiny House)、微型住宅、AHP、木構屋、新型態生活價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高階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蘇純繒所指導 黃明進的 友善移動組合屋的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簡易式住宅、綠建材、環境友善的重點而找出了 貨櫃屋 鐵皮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貨櫃屋 鐵皮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蓋自然的家屋:友善土地,就是友善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最新修訂版)

為了解決貨櫃屋 鐵皮屋的問題,作者林黛羚 這樣論述:

友善土地,就是友善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舊料屋、木架黏土屋、紙磚屋、網室屋、土磚屋、土團屋、木屋、老屋綠改造……「不論是運用最新環保技術建造出的節能屋,還是就地取材甚至是廢料蓋出來的機能房,除了分享如何打造有機家屋、過減碳生活;更告訴您如何善待週遭土地、與環境共生,與鄰里建立社群關係,真正生活紮根於此!」用自然、有機的方式長出來的家屋,讓家人住得更幸福!◎收錄以傳統及回收材料,由屋主親自動手打造的友善土地的住宅。◎收錄木架黏土屋、土團屋、紙磚屋,最綠色環保省能的自然建築。◎收錄老屋翻新綠改造!潮溼陰暗的房子大變身為採光通風的家。※自己動手做:房子是親手蓋的、菜是自己種的、傢俱是自己做的、舊料再生的

、窗簾布是朋友染的,甚至連衣服,都可以是自己手縫的。※在地素材:使用基地或周遭環境的素材。例如挖出來的石頭與土壤,當做日後的牆體材料。砍下的木頭做為日後的工具或傢俱。※順應環境氣候:不同的屋主,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西晒、結露、東北季風及颱風等氣候問題。位於海邊、都市與深山,遇到的氣候狀況各不相同,也會有不同的解法,甚至化缺點為優勢。※垃圾減量:老房子在拆除時,能夠不丟棄的材料就回收或送人。可以不拆除、堪用的部分就留著,使廢棄物減量、新舊材料並存。※再生再利用:將看過的報紙經過處理變成紙磚、老房子拆下的木料、門窗成為素材,用過的材料經過再生、再處理,成為便宜又天然的建材。在本書裡,有著一群走在趨勢

前頭的人,最年輕的三十二歲、最年長的六十歲,他們要不是已經跳脫、要不就是從未參與過主流體制,他們憑著「日子就是要這樣過」的理直氣壯,去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這次的旅程,對我來說,實在是大開眼界了。他們大致上有一些共通點,生活簡樸、汗水淋漓、笑的開懷、不隨波逐流、對生命充滿好奇心與熱情。我想,他們都找到了青松所提到的「心安的節奏」,而遲早,大家都會慢慢跟上他們的腳步。「好舒服的風,起霧了/飄雨,飄到臉上/看那邊的霧,看鳥飛/晚上,躺在那裡,看月亮/然後,睡覺/就是這麼舒服!」這是南投水里自己動手蓋房子的阿忠八歲的女兒愛真,爬上家裡屋頂漫走時,隨性自然的哼唱,天生的小詩人率真地唱出了每個人心裡對「家

」最原初的想望。《蓋自然的家屋:友善土地,就是友善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便是在這份對「家屋」與自然連結的想望上,尋訪了十六位屋主及他們親自動手打造的自然家屋。 作者簡介林黛羚林黛羚,綽號阿羚,豐原人。 住連棟透天長大,仰慕自然生活的都市俗,友善生活記錄者,記錄友善住居、工作場域及生活態度。 至今記錄有友善生活包括《想住一輩子的家》、《這輩子 一定要當一次農夫》、《會說故事的空間:好感辦公室》、《老屋綠改造》、《樂在原木生活》、《蓋自然的家屋》、《改造老房子》及《蓋綠色的房子》等書。 臉書粉絲專頁:〈林黛羚〉部落格:alingling.blogspot.com相關著作:《改造老房子:住在光影與記

憶交會的家(最新修訂版)》《蓋自然的家屋:打造手感的家,享心安的節奏》《改造老房子,完成一輩子的夢想.家》《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序:自然人,野房子Part I 有機材料-自然屋01桃園.中壢→自然手感建築→家的freestyle不論是網室屋或即將完成的木架黏土屋,代賢與仲仁蓋房子的概念都讓我印象深刻。仲仁先透過書籍及施工經驗去擷取自然建築的關鍵資訊,然後就以這些資訊為材料,開始發揮屬於自己個性的房子。他們不拘泥於形式、也不想直接copy國外自然屋,自己嘗試揣摩出材料的比例與工法的創意,巧妙多變……02南投.水里→自然材再利用→順著自然的韻律過日子飄雨飄到臉上,看那

邊的霧、看鳥飛;晚上躺在那裡,看月亮;然後睡覺,就是這麼舒服!03嘉義.番路→山上的發桂家→被祝福的土地與房子當你懂得呵護、尊重與讚美土地上的動植物時,你會得到相對回饋。發桂家的這塊土地與森林,即使是深夜,散發的仍是友善的氣息。發哥親手敲敲釘釘、機動調整,例如蓋到一半覺得衛浴長得像廚房,那就改成廚房等充滿直覺的決定,小屋宛如在故事一開始好久好久以前……就已經存在了。04高雄.美濃→木架黏土屋→用汗水和笑聲蓋的房子現代水泥住宅成為主流之後,高傑恐怕是國內第一位發起協力蓋木架黏土屋的「屋主」吧!他重現了阿公阿嬤時代的造屋方式,呼朋引伴一起開心蓋房子,在歷經三年半之後完工。雖然初衷是想要省錢,不過最

後得到許多金錢也換不到的真摯情誼,以及健康涼爽的自然建築!05屏東.里港→Love, Peace & Freedom→敲敲打打Just can''t stop其實應該稱它為「紙磚屋」,不過因為它是國內第一家用回收報紙做成的可住人的房子,「報紙屋」已經成為它的稱號。然而,「大茉莉農莊」精采的部分,可不只是「報紙屋」,從土地的設計、植栽到屋主對資源的珍惜與回收,都是十分令人敬佩的!06台東.東河→土團屋→揉捏而成的手工房子什麼樣的人,會願意不計時間代價,用一顆顆的土丸子,又搓又擠又壓地堆成厚實的土牆?什麼樣的經歷與成長環境,會讓人對大地不敢冒然、會對土地及大樹產生疼惜之心?透過這間土團屋自然建築,

來聽聽簡姊的故事吧!Part II 活用回收材-再生住宅07宜蘭.員山→夢想的feedback→心安的節奏我只要在田裡持續耕作,我就有一個基本生計;我只要在田裡持續耕作,我就對環境有發聲的機會;我只要在田裡持續耕作,我就能持續影響周遭的人事物;這樣,就很完美啦!08宜蘭.冬山→友善土地、友善的家→生活才是主角,不是房子為了讓孩子接受完整的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綺文與吉仁從台北移民到宜蘭,並在有限的預算內,以十個友善的設計觀點蓋了一間房子,同時善用土地資源,朝著提高糧食自給率的理想生活邁進!09花蓮市→愛的移動城堡→老爸送給女兒的承諾這間房子名叫「蘇湖」,因為它座落在

湖畔的蘇家三合院旁,是愛、想像與實踐的結晶。敏敏,本故事的主角,剛滿十歲,蘇湖的發想者。而她的母親蘇湘芬以及父親許先生,則是敏敏的造夢者,至今仍持續不斷地為敏敏編織新的夢想!10台東.太麻里→從一頂帳篷開始→玩家,玩自己的家!走一趟輝哥與文麗姊的家,不但讓我開車技術升級,也是居住方式的震撼教育。他們的生活同時強調連結土地、手動價值、分享生活及減法農法。手動價值是輝哥對「玩」的延伸,從共棲寮乃至於眺望臥室,都已經超越單純的DIY,而是包含著享受自然、玩樂人生的目的。11台東.卑南→有機生活→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簡單大方的小鐵皮屋,讓夫妻倆得以在退休之後,享受悠閒的鄉居生活。透過停止使用農藥,並搭配

各類果樹林木混種,讓原本只是單一生產酪梨的土地得以休養生息,現在,夫妻倆過著幾乎自給自足的生活,並浸淫在各種令人讚嘆的生態驚喜之中!12台東.都蘭→廢木變藝術→在太平洋崖上的小屋從台東市開車前往都蘭的路上,一定會經過飛魚.夏曼的家。透過Google地圖看都蘭一帶,飛魚的家是台十一線上最靠近海岸邊的民宅,後院板凳拉出去就是太平洋,地形是臨海懸崖的岩岸,房子與海的高度落差約在二十公尺左右。住在這間房子裡,隨時得以享受海風、海景、海聲……13南投.埔里→不只是貨櫃屋→跳脫迴圈,築Dream Box剛看到Julia和KH的家,一開始還理不出頭緒。有貨櫃、有曲線型的鐵皮屋頂、磚牆,後兩者一看就不是貨櫃屋

的材質啊!那到底什麼是主結構?哪些範圍又是貨櫃空間?Julia和KH是怎麼交錯使用?走在其中猶如試圖破解詭異的空間謎題,滿是驚喜!Part III老屋綠改造14台北市→老屋綠改造→用功的屋主vs.發光的工班簡直像是把透天改造當成益智遊戲在玩的阿立先生,以打造綠房子為宗旨,邊看展覽邊參與實作、與工班一起參與施工、還分享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給工班。長達十個月的施工期,歷經三個強颱,持續討論與分享、添加新構想……完工後,屋主與工班已經情同患難兄弟,房子的各個角落,可以看出屋主的創意設計……15台北市→老屋綠改造→美好時光的移築與再生因為房子旁種的山茶花,讓Sherry回想起童年的家,決定買下這間老房子。

幫忙改造設計的Peter,以少拆、少丟、多回收再利用為出發點,幫老房子穿上隔熱又隔絕濕氣的外衣,室內並發揮Form follows function︵形隨機能︶的簡約概念,辛苦了半年,終於完成了心目中的Green Villa。16彰化市→平價綠建築→維持老屋骨架的關鍵式改造這間謝孟霖買下的二十九歲老透天,之前未被善待,屋裡充斥著壁癌、霉味、油垢、老鼠與髒亂。因為不想製造垃圾,新屋主希望老屋的拆除量降到最低,決定用現有格局與骨架為基礎、投入約三百萬元的預算,以﹁關鍵改造﹂的方法,融入通風、採光、雨水回收、隔熱、熱泵系統等五項零耗能或低耗能設計。這是他對環境資源所盡的一份心意,也為全家人長期居住創

造舒適又省錢的生活。附錄老屋細部防水措施、連棟透天拆除過程 、火箭爐製作 自序自然人,野房子  當您想像心目中的房子時,是從現有既存的房子樣式中去選擇、還是從無到有自行描繪出來?你有想過也許有可能住沒有直線與直角的房子嗎?幫自家老厝改造時,有從平價綠房子的角度思考嗎?有想過除了水泥之外的建築素材嗎?甚至,不論您是男生或女生,有想過要可以透過自己的雙手蓋房子嗎?  這次再繞台灣一圈又一半,接收到許許多多的震撼教育,尤其以親手蓋房子這件事。像是輝哥跟我說,他父執輩那一代,雖都是務農,但都會蓋房子,與親戚合力把村莊裡的房子輪流蓋起來,所以他覺得自己蓋一間共棲寮是很自然的事。水里阿

忠在小時候蓋過鴿舍,長大後就蓋出兩層樓有旋轉樓梯的木屋.而且921地震後房子斜了,就把它給拉直就好了!他們把蓋房子視為成天生本領、把維修換新看成跟呼吸一樣理所當然。  除此之外,書中的屋主們多都是跳脫傳統價值觀的人。他們的思路不受拘束,像是阿立與謝兄的老屋綠改造,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實驗推敲從中找出綠改造的解法,實踐自己對環境的一份心意。  有的則是所謂的自然人,他們習慣於蚊蟲的偶爾出現、走路時腳邊會有花草輕拂、想吃什麼就自己種、自己釀,需要什麼家具就自己做,他們對自然中的動植物比較敏感,透過觀察與順從自然,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書中的屋主們,大致上有一些共通點,生活簡樸、貼近自然、汗水淋漓

、笑得開懷、不隨波逐流、對生命充滿好奇心與熱情。所以,這些房子是他們「自然的家屋」,他們有的找到了青松所提到的「心安的節奏」、有的則稍微沾過「狂喜自由」的邊邊,他們走在時代的尖端,分享居住與生活的智慧。遲早,玩膩了現代遊戲規則的人,都會慢慢跟上他們的腳步。  以下是本書中的幾項特點,稍作整理如下,但屋主精采豐富的人生故事則要慢慢看了。  ◎自己動手做:房子是親手蓋的、菜是自己種的、家具是自己做的、舊料再生的、窗簾布是朋友染的,甚至連衣服,都可以是自己手縫的。  ◎自然建築:自然建築的種類與差別,主要在於牆體的施工方式。包括土團(Cob)、土磚(Adobe,似台灣早期的土角厝)、斷木土牆(Cor

dwood,本書代賢家的東面牆)、紙磚牆(Paper Crete,本書的大茉莉農莊)、茅草牆(Straw bale)、客土袋(Earth Bag,在《蓋綠色的房子》中的村上家)...等很多種工法可選擇,但共同點是對土地友善、擅用既成資源。例如挖出來的石頭與土壤,當做日後的牆體材料。砍下的木頭作為日後的工具或家具。  ◎場所感:有時候,場所的狀況甚至也會影響房子的設計與造形。不同的屋主,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西晒、結露、東北季風及颱風等氣候問題,有務農的則會規劃土地的用途。位於海邊、都市與深山,遇到的氣候狀況各不相同,也會有不同的解法,甚至化缺點為優勢。  ◎最小拆除量:除非是整棟嚴重損毀或脆弱不堪

,不然拆除時建議不要大動,能夠不丟棄的材料就回收或送人。可以不拆除、堪用的部分就留著,使廢棄物減量、新舊材料並存。  ◎再生再利用:將看過的報紙經過處理變成紙磚、老房子拆下的木料、門窗成為素材,用過的材料經過再生、再處理,成為便宜又天然的建材。  容我強調,本書並不與所謂樂活、慢活、綠能經濟、綠色科技等時尚名詞搭上邊。而屋主的生活態度,也不是一時的流行,而是以長遠來看,對人類及環境都會比較有益的方式。  最後,我要祝福每一位翻開這本書的人,內心將種下一顆幸福種子,它將慢慢萌生、成長、茁壯,讓您有勇氣去實現理想中的生活!

貨櫃屋 鐵皮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如果再來一個「尼伯特颱風」……
如果「知本光電案」建廠了……
~高金素梅團隊 陳政宗 2020.10.15

大家好!這裡是立法委員高金素梅的臉書頻道,我是高金素梅團隊陳政宗,卑南族,現在任職台東縣議員。

今年的颱風季節終於快過了,自從2016年尼伯特颱風之後,每年一到夏秋天的颱風季節,我就會神經緊繃。四年多前的尼伯特颱風在台東太麻里登陸,風速17級,我居住的卡大地布部落附近的知本溪出海口,風速16級。當時在部落,樓頂加蓋的鐵皮屋與不銹鋼水塔全部被颱風摧毀、飛走,樹木連根拔起、電線桿折斷、貨櫃屋被吹到公路上……。

這兩年來,我一直惦記著台東知本光電案的發展,我之所以這麼關注,除了保護環境外,其實,還有著揮之不去的天災隱憂。

2016年尼伯特颱風侵襲台灣的時候,16級風力的地方就在台東知本溪的出海口,這個地方就是「知本光電廠」的預定地,當時,風力才12級的彰化沿海太陽能光電場就被颱風摧毀了一大片。如果知本這塊光電預定地如各級政府所願,種下了幾百萬片太陽能板的話,它們經得起天災的考驗嗎?也許現在台灣在一片歌頌綠電的宣傳之下,會有很多人拍胸腑保證,不會有問題的。但我很想問:全世界那些有季節性天災的地區,它太陽能板電廠都沒有發生過天災侵襲嗎?事實恐怕不是如此……

台東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正面侵襲的颱風,大家可以回顧尼伯特颱風,想像一下16、7級的風力,連根拔起的百萬片光電板漫天飛舞,擊向農地、擊向民宅、擊向任何地方。天災加人禍,誰負責?

每年都會有颱風,每幾年就會有正面侵襲台東的颱風,這是可預知的風險。在可預知的風險情況下如果還核准通過「知本光電案」,那出了事就是天災人禍。台東縣政府、經濟部能源局、內政部營建署、行政院農委會,你們對「知本光電案」要有嚴謹的風險評估機制。

輕鋼構複合小型住宅使用者決策研究

為了解決貨櫃屋 鐵皮屋的問題,作者李婉綾 這樣論述:

近年全球人口結構改變導致缺工潮湧現,加上通貨膨脹以及COVID-19疫情影響,全國終端房價居高不下,使越來越多的民眾退怯於購屋。因此,尋求簡易、不需依賴大量技術工的工法、工期短、省材料、價格低廉甚至美觀精巧的房屋成為必要的方向。本研究提出以貨櫃屋、木構造屋結合輕型鋼構成為複合式構造。輕型鋼構在工法上不需依賴大量技術勞力可克服營建成本高漲的窘境,降低民眾購屋門檻。「貨櫃」除了具有六面堅固結構性良好的壁體所圍塑出來的空間外,歸納其利用為建築使用的考量優點為:1.成本。2.工時效益。3.永續性(貨櫃回收再利用)。4.結構強度及耐久性(劉馥維, 2019)。而一棟「木構造屋」則相當碳素貯藏庫(王松永

, 2004),相當符合綠建築精神。同時木造建築具有調節濕度、揮發芬多精、保溫隔熱的優點,提供居住者舒適的空間體驗。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及焦點討論建立包含影響使用者決策的四大構面、十一項要素層級架構,邀請潛在使用者以成對比較問卷進行比較評估,以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進行分析。計算結果將得到使用者最重視的決策要因權重,並且進行相關領域專家問卷得到考量相互依存性之要素權重,目的為藉此了解民眾對輕鋼構複合小型住宅的接受程度、了解民眾的重視因素以及偏好的構造模式,為輕鋼構小型複合住宅規劃設計之參考依據。使用的研究方法為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

ic Network Process ANP),使用的分析計算軟體是SuperDecicions。 經過成對比較與矩陣計算後之結果:整體民眾選擇輕鋼構複合式建築作為住宅使用時,首要考量因素為1.建築維護(0.1267) 2.造價預算(0.1206) 3.建築安全性(0.1144) ; 而專家考慮內部相依性的首要決策因素為1.造價預算(0.1858),其次為2.工期與工法(0.1481),第三為3.建築安全性(0.1388)。因此,在輕型鋼構複合小型住宅(包含複合貨櫃屋、鋼構木屋)的規劃上,應著重以下各點以符合使用者需求;1.應委任專業建築團隊執行(規劃設計階段、營建管理、施工團隊)2.著

重建築構造物之安全(結構、防火、耐震、抗風等設計)3.整體建築從規劃到施工的相關造價預算應符合大多數使用者經濟能力。4.構造工法品質掌握5.工程品質與工期效率管理6.營造商或建築開發商應協助使用者在固定年限進行鋼製或實木建材部品巡檢維護,以確保建築安全性及耐久性。關鍵詞:使用者決策、AHP、ANP、輕鋼構屋、貨櫃屋、木構屋、微屋運動(Tiny House)、新型態生活價值、微型住宅

蓋自然的家屋:打造手感的家,享心安的節奏

為了解決貨櫃屋 鐵皮屋的問題,作者林黛羚 這樣論述:

最綠色環保、友善環境的在地自然屋:舊料屋、木架黏土屋、紙磚屋、網室屋、土磚屋、土團屋、木屋、老屋綠改造……友善土地,就是友善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用自然、有機的方式長出來的家屋,讓家人住得更幸福!不論是運用最新環保技術建造出的節能屋還是就地取材甚至是廢料蓋出來的機能房除了分享如何打造有機家屋、過減碳生活更告訴您如何善待週遭土地、與環境共生與鄰里建立社群關係,真正生活紮根於此◎收錄以傳統及回收材料,由屋主親自動手打造的友善土地的住宅。◎收錄木架黏土屋、土團屋、紙磚屋,最綠色環保省能的自然建築。◎收錄老屋翻新綠改造!潮溼陰暗的房子大變身為採光通風的家。「好舒服的風,起霧了/飄雨,飄到臉上/看那邊的霧,

看鳥飛/晚上,躺在那裡,看月亮/然後,睡覺/就是這麼舒服!」這是南投水里自己動手蓋房子的阿忠八歲的女兒愛真,爬上家裡屋頂漫走時,隨性自然的哼唱,天生的小詩人率真地唱出了每個人心裡對「家」最原初的想望。《蓋自然的家屋:打造手感的家.享心安的節奏》便是在這份對「家屋」與自然連結的想望上,尋訪了十六位屋主及他們親自動手打造的自然家屋。這些「自然建築」與現代主流建築最大的差異有二,一是建築材質,一是建築系統。材質上針對在地環境來選擇設計、房子最終可回歸大地、材質可再利用;建築系統上,則是仰賴人的勞動力、更甚於機械科技,因此怪手卡車等機械,做到了適當的控制。為什麼會從無到有選擇自己蓋出自然建築?透過屋主

分享,像是來自台東的輝哥,父執輩那一代,雖都是務農,但都會蓋房子,與親戚合力把村莊裏的房子輪流蓋起來,所以他覺得自己動手蓋出「共棲寮」是很自然的事;南投水里的阿忠小時候蓋過鴿舍,長大後就蓋出兩層樓有旋轉樓梯的木屋,而且921地震後房子斜了,就把它給拉直就好了!他們把蓋房子視為成天生本領、把維修換新看成跟呼吸一樣理所當然。此外,書中屋主們多是跳脫傳統價值觀的人。他們的思路不受拘束,像是台北阿立與彰化謝宅的老屋綠改造,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實驗推敲從中找出綠改造的解法,實踐自己對環境的一份心意。有的則是所謂的自然人,他們習慣於蚊蟲的偶爾出現、走路時腳邊會有花草輕拂、想吃什麼就自己種、自己釀,需要什麼

家具就自己做,他們對自然中的動植物比較敏感,透過觀察與順從自然,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書中的屋主們,大致上有一些共通點,生活簡樸、貼近自然、汗水淋漓、笑得開懷、不隨波逐流、對生命充滿好奇心與熱情。所以,這些房子是他們「自然的家屋」,他們有的找到了青松所提到的「心安的節奏」、有的則進入了「狂喜自由」的境界,他們是真正走在時代的尖端,與我們分享居住與生活的智慧。 作者簡介林黛羚林黛羚 住的研究者綽號阿羚,豐原人,從小住連棟透天到大學畢業。父親是藥劑師、母親是國小代課老師,均已退休。至今記錄國內屋主生活及住宅有《住自然的家屋》、《改造老房子》及《蓋綠色的房子》等書,受到眾多受訪屋主的耳濡目染,目標是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伴隨美好音樂與小說。部落格alingling.blogspot.com、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與我分享你的自然生活。:-)相關著作:《蓋自然的家屋:友善土地,就是友善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最新修訂版)》《改造老房子:住在光影與記憶交會的家(最新修訂版)》《改造老房子,完成一輩子的夢想.家》《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contents>>傳統及回收材-友善住宅01 桃園.中壢>>自然手感建築家的freestyle02 宜蘭.員山>>活用回收材心安的節奏03 宜蘭.冬山>>友善生態住宅生活才是主角,不是房子04 花蓮市>>人文住宅

老爸送給女兒的七個承諾05 南投.水里>>回收再利用順著自然的韻律過日子06 南投.埔里>>活用回收材不只是 貨櫃屋!07 嘉義.番路>>回收再利用被祝福的土地與房子08 台東.太麻里>>回收再利用玩家,玩自己的家!09 台東.卑南>>有機生活邁向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10 台東.都蘭>>回收再利用落腳在台東舊鐵皮屋的蘭嶼人>>自然建築-綠住宅11 高雄.美濃>>木架黏土屋用汗水和笑聲蓋起來的房子12 屏東.里港>>紙磚屋用報紙蓋起來的家!13 台東.東河>>自然建築揉捏而成的手工房子>>老屋綠改造14 台北市>>老屋綠改造改造狂的家15 台北市>>老屋綠改造美好時光的移築與再生16 彰化市>>老

屋綠改造維持老屋骨架格局的關鍵式改造 自然手感建築:家的freestyleFAMILY STORY屋主:代賢、仲仁取材時2010年6~8月:夫31歲、妻36歲租下土地:2007年初蓋網室屋:2007年4月底~8月底蓋木造土磚屋:2007年11月~2010年9月(完成90%)蓋屏東木架黏土屋:2010年8月~籌建中(歡迎加入協力造屋的行列)HOUSE DATA風中之星地點:桃園縣中壢市地坪:200坪建坪:40坪結構:網室、木架黏土屋不論是網室屋或即將完成的木架黏土屋,代賢與仲仁蓋房子的概念都讓我印象深刻。仲仁先透過書籍及施工經驗去擷取自然建築的關鍵資訊,然後就以這些資訊為材料,開始發揮屬於自己

個性的房子。他們不拘泥於形式、也不想直接copy國外自然屋,自己嘗試揣摩出材料的比例與工法的創意,巧妙多變!我從他們的房子看到了自由和熱情第一次看到代賢與仲仁家的自然屋,真的被它和諧的美感比例所震懾了。它有一種吸引力,會讓你流連忘返;它輕快、和諧且充滿年輕活力。無怪乎,人家說自然屋可以表現建造者的個性。拜訪幾次,陸續有別的訪客或路人經過,代賢都會跟他們小聊一下,「依照我以前的性格,沒經過告知就來打擾,一開始會覺得很不適應,因為這房子是要讓我們能安靜休息和專心工作的,並不打算對外開放。」代賢說,「但有些朋友來到這裡好像回到了家;有些人則對自己的家有更環保與自然的觀點。我體認到要將這樣的生活慢慢分

享出來,最後,我們的家門就始終維持著敞開的狀態!」仲仁雖然跟我一樣年紀,六十七年次,可是他已經「動手蓋」了兩、三間房子了!是我遇過自己親手蓋完房子最年輕的人,真的好欽佩他和代賢!第一間房子是網室屋、第二間房子是緊鄰在旁的木架黏土屋,第三間則是最近的工程、遠在屏東海邊公路旁。而這些蓋房子的動力與可能性,追本溯源,應該是來自兩人對自然生活的崇敬喜愛、以及對手作生命的極大熱情慢慢轉化而成。「父親是外省人,晚婚、孩子多、又無專長,大半生的工作是在賣破爛,就是那個年代大家口中說的『買鴨毛、酒罐』。爸爸手很巧,撿來的書、玩具、衣服,稍微修理縫補一下就可以讓我們用了,他也會做飯、幫我們剪頭髮、教我們修理人家

丟掉的東西。」代賢說,「但我們家四女一男,我若想要繼續讀書,就得自己想辦法,高中畢業之後,選擇半工半讀,白天上班工作。」半工半讀大專時,代賢在一間印染旗幟的公司上班,存了一點錢、買了一台吉普車,與公司老闆論及婚嫁。「但我內心有個聲音,覺得人生好像不應該只是這樣,結婚生子?穩定的生活?我想找尋生命的真相,於是選擇離開。」

友善移動組合屋的探討

為了解決貨櫃屋 鐵皮屋的問題,作者黃明進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簡易式住宅的多元應用,由於簡易式住宅可做為長期與臨時性的住所,且具備成本低、工期短、組裝快、可堆疊、易拆移、環境友善、更環保等特徵,也可針對不同需求搭配各種不同的材質,甚至結合綠建材,進行多元的彈性組合,因此更應該加以推廣與使用。本研究綜整簡易式住宅的材質與搭建方式,發現各有其優點,同時也提出簡易式住宅的創新商業機會,期待政府可以立法,若簡易式住宅有專法管理,同時搭配獎勵措施,將提升國人對簡易式住宅的接受度,同時也可以讓簡易式住宅更被廣泛應用,發揮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