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十字軟化劑成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藍十字軟化劑成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步桃寫的 張步桃談植物養生:回歸自然的健康處方(2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中興大學 植物醫學暨安全農業碩士學位學程 林慧玲、王智立所指導 林琮鈞的 鳳梨黑目病病原菌鑑定、田間調查與防治方法 (2018),提出藍十字軟化劑成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農20號’鳳梨、Fusarium ananatum、分子鑑定、罹病率、薄荷油、黃柏。

而第二篇論文美和科技大學 生技科技系健康產業碩士班 劉顯達所指導 李曉萍的 黑殭菌最佳化製劑及對田間十字花科蔬菜害蟲小菜蛾之生物防治效果 (2015),提出因為有 黑殭菌、微生物製劑、生物活性指標、致病性、小菜蛾、荔枝椿象的重點而找出了 藍十字軟化劑成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藍十字軟化劑成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張步桃談植物養生:回歸自然的健康處方(2版)

為了解決藍十字軟化劑成分的問題,作者張步桃 這樣論述:

  植物是最好的養生醫藥。   本書是國醫張步桃多年來鑽研典籍與臨床實證融而為一的心血結晶。為了讓一般民眾正確的認識中醫並進而善用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以復興中醫為己任的張醫師,精挑細選出六十餘科、一百八十餘種台灣常見、常用的養生藥用植物,一一詳加解析。   ●先提點出每種植物的療效與禁忌。讓讀者了解可以作用於人體十大系統中的哪些方面,食用時又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   ●名稱的由來,花、葉、根、子等的特色與功用。既能對植物的外型有基本的認識,還可以知道為何部位不同功效也有別。   ●可以做成哪些可口的養生好菜。都是令人食指大動的家常小菜,絕非一般的健康食品所能比擬。   ●中

醫古籍對該植物的記載與解說。經過張醫師的分析,等於是偷學到許多原本艱澀難懂的寶貴中醫知識。   ●國醫本身臨床實務經驗的檢證。尤其是方劑配藥的解說,更使我們進一步了解養生藥材的妙用。   在現代醫學新藥頻出、副作用卻往往令人擔憂的環境中,老祖宗千百年前留給我們的養生醫藥智慧,才是善待身體的明燈。多了張步桃醫師「掛保證」的中醫知識,教你正確食用,你可以比別人活得更久、過得更優。   作者相關著作:《張步桃教你健康到老》   《張步桃談植物養生》   《張步桃美人方》   《張步桃解讀傷寒論─藥物篇&方劑篇》   《張步桃治大病》   《張步桃開藥方》  

鳳梨黑目病病原菌鑑定、田間調查與防治方法

為了解決藍十字軟化劑成分的問題,作者林琮鈞 這樣論述:

  鳳梨黑目病(Pineapple fusariosis)過去報導是由Fusarium moniliforme和Penicillium funiculosum感染,台灣過去對此病害的研究甚少,近年在‘台農20號’鳳梨發現果目由花柱向內延伸的褐化病徵,由於此問題有些可由外觀辨認,有些外觀無法辨認,導致農民無法在販售前將病果挑出剔除,進而衍生許多問題,因而使得農民種植‘台農20號’鳳梨的信心逐漸下降。  從嘉義竹崎和嘉義民雄採集到的病果分離純化,傷口接種後產生與原來相同之褐化病徵,經回分純化,確定此病徵是由Fusarium屬的病原菌所感染,使用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

tor 1-α和β-tubulin兩組引子對進行分子鑑定,確定此病原菌為Fusarium ananatum,形態上與Fusarium guttiforme之間沒有決定性的鑑定依據,因此僅能以分子鑑定作為依據。  於嘉義竹崎和嘉義民雄調查鳳梨黑目病危害程度,結果顯示,果實罹病率高達70%~80%,但是田間外觀可辨識的病果僅不到10%,表示高達60%~70%的劣果是無法由外觀篩選出來的。比較鳳梨黑目病在‘台農20號’鳳梨和‘台農17號’病徵差異,顯示‘台農17號’鳳梨的病徵有侷限乾掉木質化的現象,‘台農20號’果實的病徵則是軟化擴散的現象,可以推測‘台農17號’鳳梨具有水平抗性。於鳳梨果實不同生長

時期進行人工接種Fusarium ananatum(CMF1601),‘台農17號’鳳梨在小花開放期接種之果目罹病率顯著較對照組高,‘台農20號’鳳梨在小花開放期與小花開放結束進行接種之果目罹病率和褐化面積比率皆顯著較對照組高,可以確定與文獻紀錄的符合,鳳梨黑目病主要是在小花開放期到小花開放結束果目未閉合前侵入感染的。  針對鳳梨黑目病,嘗試使用物理防治及非農藥殺菌資材進行防治,物理防治試驗中,不管是套袋防治或是防噴濺防治皆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有些處理甚至較對照組嚴重,推測此種方法無法完全阻隔病源菌侵入,加上此種防治策略會增加果實周圍的溼度,進而促進病害發生。非農藥殺菌資材防治中,0.5%薄

荷油與5%黃柏水萃液的防治效果最佳,褐化面積比率僅有1.76%和0.85%,薄荷油可同時兼顧殺蟲的作用,惟防治效果較黃柏水萃液差,黃柏水萃液的防治效果最優異,但由於水萃液為黃色易導致果皮黃化,由結果推測黃柏水萃液促進果實產生抗病性進而達到防治效果,未來可以針對此種防治策略研發防治效果佳又不影響賣相的非農藥資材。

黑殭菌最佳化製劑及對田間十字花科蔬菜害蟲小菜蛾之生物防治效果

為了解決藍十字軟化劑成分的問題,作者李曉萍 這樣論述:

有鑑於蟲生真菌用於農業害蟲生物防治之效果顯著,可望成為替代傳統慣用化學農藥之商品化微生物殺蟲劑。因此探討高致病力之最佳劑型配方且能有效於田間施用為發展微生物殺蟲劑重要之課題。本研究選用高致病力蟲生真菌黑殭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126菌株,並分析黑殭菌MA-126之rDNA ITS1-5.8S-ITS2片段序列分析測試結果,長度為554bp,確立黑殭菌MA-126菌株分子生物結構特性。建置殺蟲生物活性檢測指標平台作為確立黑殭菌MA-126病原性之品保機制,以甘藍葉圓盤法利用二齡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蟲做為檢測生物,得出黑殭菌MA-

126半致死濃度LC50為1.82×106conidia/ml,半致死時間LT50為3.4天。黑殭菌MA-126以固態發酵米粒太空包培養量產分生孢子,應用懸浮快速乾燥機(Retsch,TG200,德製)收集純孢子粉作為製劑主要成分,並添加各種類賦形劑、保護劑及載劑,再以高效震動微膠囊機(Efficient Vibration Technique,Encapsulator B-395 Pro, BUCHI, Switzerland) 及低溫乾燥噴霧機(Low Temperature Spray Dryer, YK-100-1,主典興業公司,台灣)等設備將黑殭菌MA-126分生孢子製成粉劑、油劑、

乾式微膠囊及濕式微膠囊。前述粉劑及油劑劑型成品儲存於4℃及28℃,經1天及120天後測試其孢子發芽率,結果發現F配方粉劑經120天保存於4℃孢子發芽率為94.9%,保存於28℃孢子發芽率為79.1%為粉劑保存最佳之配方。礦物油劑劑型經120天保存於4℃孢子發芽率為86.7%,保存於28℃孢子發芽率為75.5%為油劑保存最佳之配方。因之挑選F配方粉劑、礦物油油劑、乾式微膠囊及濕式微膠囊四種製劑進行室溫儲存2週後,測試其孢子發芽率及對二齡末小菜蛾幼蟲致死率,結果發現以濕式微膠囊及乾式微膠囊發芽率在92-90%,致死率在72.5-69%為最好,F配方粉劑次之。為探討前述四種製劑長期(2年)儲存之有效

性,以模擬儲存加速試驗測試得知濕式微膠囊於35℃12週處理組發芽率仍有75%及45℃6週處理組發芽率為62%為最佳,F配方粉劑次之。將前述經模擬儲存加速試驗後之製劑施用於溫室測試對二齡末小菜蛾幼蟲生物防治效果,結果在濃度107conidia/ml處理組中以濕式微膠囊防治率達78%表現最佳,F配方粉劑次之,此和模擬儲存加速試驗測試孢子發芽率結果表現一致。為探討黑殭菌MA-126液態發酵代謝物是否具有殺蟲效果,結果發現在培養14天之過濾代謝物稀釋10倍及100倍仍有100%之殺蟲效果,顯見黑殭菌MA-126於液態培養產生高量之殺蟲代謝物質黑殭菌素。利用F配方粉劑進行標準化田間試驗(EUP Fiel

d Test)測試其對十字花科蔬菜害蟲小菜蛾之生物防治效果,經三次田間噴灑黑殭菌F配方粉劑,結果發現在稀釋400倍之處理組害蟲防治率為91.71%,對照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處理組防治率為75.74%,差異顯著(P< 0.05),可知黑殭菌MA-126具優良田間防治效果。為擴大黑殭菌MA-126商品化後害蟲防治目標,測試黑殭菌MA-126對目前台灣嚴重危害荔枝、龍眼及台灣欒樹之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之防治效果,結果發現以F配方粉劑稀釋100倍處理,荔枝椿象致死率達78.34%,將可為防治荔枝椿象提供新生物防治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