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櫃公司財報公告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輔仁大學 會計學系碩士班 范宏書所指導 涂凱惠的 關鍵查核事項與財報時間落差 (2018),提出興櫃公司財報公告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鍵查核事項。

而第二篇論文義守大學 工業管理學系 陳俊益所指導 戴長青的 運用灰色理論模型於IPO股票交易可行性探索 (2014),提出因為有 初上市股票、灰色理論、股票的重點而找出了 興櫃公司財報公告時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興櫃公司財報公告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關鍵查核事項與財報時間落差

為了解決興櫃公司財報公告時間的問題,作者涂凱惠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關鍵查核事項對財務報表公佈時效性之影響。本研究以2016年至2018年發布新式查核報告之台灣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實證結果顯示,關鍵查核事項揭露項目數與財報公佈時間落差呈現顯著正相關,亦即關鍵查核事項揭露的項目數愈多,其公司財務報告顯著較晚發佈。本研究進行多項敏感性測試,包括以關鍵查核事項揭露的字數、以外勤查核工作結束日進行測試,區分電子業及非電子業樣本測試,除電子業次樣本外,其實證結果大致與主測試結果相似。

運用灰色理論模型於IPO股票交易可行性探索

為了解決興櫃公司財報公告時間的問題,作者戴長青 這樣論述:

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投資的定義就是在現在投入一筆金額,之後期待在未來的某一段選定的時間能夠回收更多的報酬。目前在投資的工具中,股票市場相較於其他投資工具,諸如債券、房地產等等較為高度流通性與高度成熟性,國人參與股市投資開戶數也每年漸增。目前投資市場上可投資的標的物繁多,諸如上市股票、上櫃股票、土地及房地產、私募基金、指數型股票基金、期貨、債券、銀行定存等等,當某家公司通過審核後上市發行時,該公司財務表報的資訊揭露程度會接受到最嚴格檢視,有利於散戶投資人可以挑選初上市股票(IPO)標的來進行相關投資計畫。因此,建立在投資人是理性的前提下,吾人應可以使用已發生的價格資訊來預測未來股票走勢,並且使

用相關的論點來驗證所預測的報酬率是否能超越其他金融預測工具。本研究使用灰色理論GM(1,1)應用於初上市股票(IPO)作為可行性探討,以便散戶投資人可以挑選初上市股票(IPO)標的來進行相關投資計畫。本研究挑選101年度初上市股票(IPO)來進行驗證,故本次所選取研究時間自民國101年1月1日起至民國101年12月31止所核准並且公告之上市公司為主。以股票成交價來驗證灰預測理論可行性,並以收盤價為為研究依據,相關法人、大股東以及大戶投資人干擾不予以考慮。為使本研究趨近於嚴謹,將不採計除權息效果且交易成本不以計算。經灰色理論GM(1,1)實驗證明,如使用灰色理論應用於初上市股票(IPO),其投資

報酬率有很大的比例成為正向報酬,也優於均線理論之報酬,故投資人使用灰色理論應用於初上市股(IPO),將具有優勢來預測股票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