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基金會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至善基金會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anteAlighieri寫的 神曲:但丁逝世七百週年・精華圖像紀念版 和黃應貴王增勇 王信翰Ciwang Teyra黃炤愷 鄭又維 Lahok Ciwko謝宛蓉 萬尹亮 張正衡的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至善基金會評價也說明:至善基金會評價 莱拉罗阿斯. ... 本會負擔手續費:每筆捐款金額的2%。 igiving公益網捐款步驟:請至Igiving至善頁面, 1)點選我要捐款→2)按下確定捐款600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群學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林安邦所指導 林聖凱的 高中學生權利與校園規範法治化之研究 (2021),提出至善基金會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校園規範、輔導管教、學生懲處、釋字784號解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馮丰儀所指導 黃亦得的 以服務主導邏輯應用於大學服務學習課程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服務學習、服務學習課程、服務主導邏輯的重點而找出了 至善基金會評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至善基金會評價 - K csi則補充:至善基金會評價 Zenfone 3 手機殼. ... 本會負擔手續費:每筆捐款金額的2%。 igiving公益網捐款步驟:請至Igiving至善頁面, 1)點選我要捐款→2)按下確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至善基金會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神曲:但丁逝世七百週年・精華圖像紀念版

為了解決至善基金會評價的問題,作者DanteAlighieri 這樣論述:

解鎖開箱曠世神作 你需要以圖先行的白話讀本 【但丁逝世七百週年・精華圖像紀念版】 領略經典的魅力,不再是妄念 Lorenzo Mattotti  ✶  Milton Glaser  ✶  Gustave Doré 三位頂尖藝術家 × 重磅呈現三界之旅 「一部《神曲》,匹敵莎士比亞的全部劇作。」   ✶ 獨家收錄 ——— 謝佩霓專文導讀 & 艾略特講稿〈但丁之於我的意義〉   ✶ 當代美感 ———〈天堂篇〉以銀墨鋪底|極高清的多雷〈天堂篇〉版畫   ✶ 典藏規格 ——— 21×29.7cm|65幅滿版彩圖|凝雪映畫紙印製   ◈  《神曲》,義大利文學的泉源,歐美文學承先啟後的動脈,由但

丁這名高度展現語言張力的奇才詩人,描寫自身如何像暴風中沒有舵手的孤舟,在亂世中因政爭遭到流放,於顛沛流離之中,憤而振筆飛天遁地,越過尋常意識的疆界,走入幻遊地獄、煉獄和天國的三界之旅,見證地獄的諸宗罪孽與災異,行經煉獄的悔過與啟悟,再身歷流光溢彩的至善天堂,從中捍衛遭腐敗時局所摧毀的信念,也叩問最崇高的人間願景。   ◈  這趟置死地而後生的幻遊,磨難中充滿抒情。從墮落的絕望地獄,到至善的幻夢天國,在陷落與躍升之間,《神曲》顯露了「人」所能經驗到的一切情感,且帶出了無數活靈活現的視覺畫面,數百年來吸引不少後世藝術家相繼畫下這些由但丁創建的玄妙視界。在《神曲》的最後一章,但丁自言他所懷想的視界

,恐怕連他的筆墨也力盡詞窮。這不僅是詩人的自謙之詞,也透露了《神曲》的精彩程度或許已超越文字所能表述。基於此,本書編排以圖先行,主要以圖像語言加入探索神曲視界的盛大行列———三界分別由三位頂尖藝術家詮釋,他們各自調動了自身的感應和想像,為《神曲》注入極為鮮活的所感所悟。   ◐ ———— 三款畫風|幻遊三界 ———— ◐   【地獄篇】|「踏入此門,即拋卻所有希望。」|Lorenzo Mattotti繪   〈冥河擺渡人揮槳痛擊罪靈〉、〈背德的愛侶在颶風中繾綣〉、〈滾燙瀝青油炸貪官〉、〈三面撒旦啃咬三大叛徒〉⋯⋯等。罪大惡極的牆頭草、異端、偷情、貪婪、揮霍、暴力、挑撥、詐欺、背叛之徒,均在

此受罪。義大利頂尖視覺藝術家馬托蒂,展現了他一貫的流暢線條和大膽配色,使地獄的陰森之氣中洋溢著奇想。   【煉獄篇】|「用以悔過的希望之鄉。」|Milton Glaser繪   〈天使引導靈魂登岸〉、〈傲慢靈魂遭巨石壓垮〉、〈雙眼被鐵絲縫起的嫉妒者〉、〈不斷奔馳的懶惰者〉⋯⋯等。迷途知返的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貪食、貪色之徒,均在此悔過。美國知名圖像藝術家葛拉瑟以恬淡爽目的彩色版畫,呈現跌宕且神秘的啟悟之旅。同一個場景有時存在兩款色彩略有不同的圖像,非單一定義的圖像,為煉獄的時空提供了不同的想像。   【天堂篇】|「愛能轉動太陽和群星。」|Gustave Doré繪   〈殉道之靈

聚集於十字架〉、〈向正義之鷹探問神的義理〉、〈貝緹麗彩回歸聖潔的玫瑰隊形〉⋯⋯等。深具美德的靈魂,都安居在恩慈的天堂。本章收錄十九世紀法國畫家多雷極為經典的版畫,至善至美的天國各角都能細緻檢視,是市面少見的極高清版本!   ◐ ———— 白話讀本|隔閡再見 ———— ◐   ◈  在《神曲》原典中,學富五車的但丁採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寓意,數百年來衍生的註釋浩繁細密,幾乎可與文本本身等量齊觀。正是這樣的博大精深,過往可能令讀者感到卻步,因而再再推遲了親炙經典的時機。   ◈  然而,採用日常方言寫作的但丁,欲面向的讀者始終並非菁英,而是如同你我的市井小民。因此本書除了以圖先行,更將原典化繁為

簡,情節經修裁梳理,使敘事輪廓清楚鮮明,概述65幅彩圖所呈現的情節梗概,並帶入點到為止的當代觀點,讓經典在七百年後能走下高壇,無需門檻即可初探《神曲》最親民普世、猶如社會實況轉播的一面。   ◈  你將察覺七百年來,為何這部作品依然在震盪著諸多靈魂:論精微,它放大了我們曾忽略的感知,論至深,它拓寬了我們所能知曉的情感光譜;論罪孽,歷代社會無一不缺,論善美,所有世代倒也未放棄追尋。《神曲》雖然有著壯麗恢宏的中世紀神學書寫架構,看似立基於地下與天上世界,寫的其實盡是恆常的地上俗事與紅塵百態,故艾略特曾言:「一部《神曲》,匹敵莎士比亞的全部劇作。」   ◎  「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或搭火車出行時,

總能在心中默誦出《神曲》任一詩篇裡的長段落。四十年過後,我依然敬重但丁,推崇他的詩藝對我自己的詩句有最恆久深刻的影響。我欠但丁的恩情,是會不斷累積的一種,而不是人僅僅會在一生中某段時期所欠下的恩債。」——— T.S艾略特(摘錄自本書收錄講稿)  

高中學生權利與校園規範法治化之研究

為了解決至善基金會評價的問題,作者林聖凱 這樣論述:

摘要 台灣社會的開放與脈動連帶著改變台灣教育環境,從零體罰到解除髮禁甚至要求學生自主組織學生自治會以民主參與之方式共同決策校務與運作,此一連串的教育轉變可謂使學校一步步邁入民主法治化之新紀元,而造成學校高權之瓦解並非一蹴即就,而是隨著台灣社會貫徹法治國精神之實踐,打破長久以來學校與學生之間特別權力關係之枷鎖,學生不再是學校主宰之客體亦非國家利用教育行政機器所欲達成社會控制而試圖教化與馴化之群體,此現象可被視為行政程序法自民國88年2月3日公布以來規制保護人民權利並限制政府權力行政法原理作用下相互映之表現,除此之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成為新興學科毋寧係對於學生權利意識覺醒與啟蒙發揮催化劑作用,

經過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法治教育之賦權過程,學生開始理解自身權利之保護,透過法治教育之洗禮,學生得以檢視學習環境中法治觀念欠缺之處,透過倡議、發展學生論壇平台,學生開始向教育體制挑戰,而經由學生「做中學」漸進式之溫和抵抗,教育體制開始傾聽亦開始改革,然而校園環境中享有教育管教權限之教師社群中亦存有相歧異之看法與執著而不斷著衝突著,而目前尚未取得平衡。 從國際環境來論,台灣身為國際社會之一員,尊重民主潮流乃為台灣加入國際社會能力與誠意之表現,隨著兒童權利公約(CRC)在國際上受眾多民主國家之重視,儼然亦成為評價民主國家人權表現檢核之指標,這一股國際上對於兒童(係指18歲以下之人)人權之重視,也

影響著國內教育環境與之配合,從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學生獎懲規定、學生自治組織、校務會議運作學生參與、行動載具使用規則、服裝儀容規定之制定,無不遵守正當法律程序中民主理念,學生參與與校園民主治理成為決策校務運作程序之必要精神,而在全體社會中,為求民主參與展現層面更為普及,儘量擴大公民參與群體亦符合兒童權利公約所揭示表意權利之核心價值,是故當代對於降低公民身分年齡為18歲之普及措施成為當代憲政改革朝野共識,可期待著將來高中校園將存有合法公民身分(18歲之公民)之部分群體,而教育體制如何給予未來公民資質與身分之教育培養將成為教育單位所面對之重要課題,然而教授學生民主素養與實踐並非公民與社會科之教師單

一責任,從行政單位至教學單位皆屬教育之一環,皆應以民主法治之精神從事教育工作,然而教育現場之資深教師若從自身求學經驗與其意識型態可能非全然符合當代社會之民主要求,另外,為尊重學生自主性與給予表達意見機會而令學生代表加入決策則也可能因為資訊不對稱或權利不對等而使學生淪為形式主義之橡皮圖章,此皆為當前所存在之難題。 從學生事務層面來論,高中學校與學生間之緊張階級關係亦逐漸朝向開放平等關係邁進,自大法官釋字382號解釋經釋字684號解釋至釋字784號解釋三個學生權利發展之里程碑,學校與學生之間特別權力關係從僅有改變身分關係之教育措施被視為行政處分,經大學學習階段之學生從特別權力關係中獲得解放,

至釋字784號解釋揭示不應區分學生所處之學習階段而給予行政救濟上之差別待遇,高中學校與其學生間即因此進入一種特別法律關係型態之新關係,於此同時,教育部逐項檢視學校對於學生教育措施之合法正當性,不論係涉及學生身體自主與穿著自由之服儀規定、規範教師對於學生施以德性教育措施之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對於學生不良行為所為獎勵與懲罰之規定、乃至於學生申訴程序等皆進行大規模之調整已配合法治需求與國際規範。 本研究試圖以高中學校與高中學生間之權利義務關係作為研究主體,針對上述重大變革之項目逐一研析與評論,並提供相關修正意見,期待本研究得增進當代教育學界對於高中學校與其學生之間互動與所依循知之法律規範之瞭解

與修正,並能引導相關研究之投入。 本研究發現由於相關法制變革使得高中學生身分產生本質上之變動,然而校園規範卻尚未因應配合修正,導致校園規範尚未符法治要求,因此本文建構現今高中學校之法治規準以此對於尚待修正之校園規範進行修正與建議,希冀高中學校教育措施能服膺釋字784號保護學權之意旨,最後期待透由校園規範法治化研究成果能發揮導引校園管理邁入法治發展之作用。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為了解決至善基金會評價的問題,作者黃應貴王增勇 王信翰Ciwang Teyra黃炤愷 鄭又維 Lahok Ciwko謝宛蓉 萬尹亮 張正衡 這樣論述: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在新自由主義化下,個人從緊密的面對面互動人際關係與既有的社會組織之中解放後,傳統社會運動所強調的街頭遊行示威、抗爭暴動等,激烈好鬥的抗議或革命之重大衝突,依然存在而一樣引人注目,但在當下日常生活中所看到以較和平手段、小尺度的社會改良活動,乃至於消極的無言抗議,相對於過去可說愈益頻繁,也對社會產生不同程度、不同面向的改革。雖然這類活動群體消消長長、人員來來去去,往往缺少傳統作為社會改良制度的社會運動所具有之穩定性與持久性,但更符合當代人多重或破碎的自我、人內心深處具有革命本質的慾望,以及由參與過

程的生命經驗來從事自我重構而創造或發現更深、更廣、更遠的視野與新知識,來面對這個新時代。這些看似平凡的活動,反而更能與當代正在發展中新的社會組成方式相應,也涉及對於過去傳統社會運動學說所假定社會與個人對立的本體論之挑戰,更隱含未來新知識發展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 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

,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 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 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 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購》等書。 王增勇   多倫多大學社工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社工碩士。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行政院轉型正義委員會專任委員、Pres

ident of WG06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張社工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動力,透過批判典範的建制民族誌或敘事行動研究取向,鼓勵基層社工發聲。九二一地震後進入台中和平大安溪沿線部落從事災後重建工作,並開始致力原住民社會工作的發展,強調原住民社工必須從原漢殖民歷史理解原住民議題,並以解殖做為為社工實踐的前提。關切的原住民議題從災後重建、家庭暴力防治、飲酒問題的文化介入、到幼兒托育與長期照顧政策對原住民的社會排除,目前以原鄉長照為研究主軸。曾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

長、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副董事長、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露德協會理事長、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王信翰   現任花蓮縣花蓮市國褔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管理員。曾任臺北醫學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計畫助理。目前生活在花蓮的撒固兒部落,透過工作關切及參與原住民族部落的長照與發展議題實踐。 Ciwang Teyra   成長於原漢雙族裔家庭的太魯閣族,來自花蓮Tkijig 部落。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含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原住民族健康與照顧、歷史創傷、歧視與韌性等課題。參與在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相關的人權團體,致力於倡議原住民

族與多元性別權益。 黃炤愷   台北人,於都會家庭出生長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關心原住民族議題,近期研究課題包括原住民族同志生活處境、原住民族復原力、原住民族照顧、健康不平等以及新自由主義下的社區工作。 鄭又維   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Lahok Ciwko   大臺北出生成長,原漢雙族裔背景的阿美族。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生。大學期間於臺大原聲帶社擔任社長,啟發自身族群意識。現關注且參與原住民族相關議題。 謝宛蓉   臨床社工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工作所博士生。研究領域為心理創傷復原處遇以及創傷後成長相關研究

。 萬尹亮   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曾任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副教授,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 社會學博士。他本來唸經濟學,後來在社會學找到樂趣,發現了多元視角和方法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經濟和市場。因此他的研究專長是從消費的角度思考社會變遷和經濟的另類可能。他以消費政治的研究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東亞消費社會的形成與這個區域的政治經濟發展有何關聯?他用日本的消費合作運動、中國的打假鬥士和愛國網民,台灣的消費者保護和倫理消費行動,來凸顯在快速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民主、威權和民主轉型等政治脈絡如何建構出特定的消費者概念及市場制度。近年他轉向消費最核心的一環,食物,研究台

灣和中國於2010年前後興起的另類食農網路。他用消費實作理論,解釋農夫市集的社群怎樣改變消費者日常的購買和飲食行為。接著,他以社會團結經濟的角度,分析消費者和農友如何用新媒體、交易規則和平台來協調市場實作。他最新的研究則進一步探索消費道德論述如何成為另類市場的基礎,檢視台灣如何學習日本「提攜」和「生活者」的論述,台灣又如何影響中國的消費合作社。他的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Cultural Sociology、《文化研

究》、《台灣鄉村研究》等刊物。 張正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長期關注日本社會與文化之發展,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物質文化、城鄉發展、當代理論等。著有〈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非地方的地方性?一個關於機場的當代人類學〉等論文。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之處出發,透過民族誌的觀點對當代日本社會生活進行整體論式的探索與檢視,希望將來能對當代人類學的知識構築作出些許貢獻。   導論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黃應貴 第一章 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撒固兒部落文健站工作者實踐文化主權的解殖歷程/王增勇、王信翰

第二章 原住民同志運動者的現身與抵抗/Ciwang Teyra等 第三章 來自產地的精神糧食:雲林食通信的食物、實作和經濟過程/萬尹亮 第四章 寓居中的地方主體:日本地域營造運動的過去與未來/張正衡 作者簡介 序   正如「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已出版的其他論文集,這本論文集是由第八單元「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的活動而來。因疫情的影響,這單元的講論會活動被迫由上學期延到下學期,集中在四個月內舉行完畢(2020.3.7-2020.6.20),共有九篇論文。與會者隨即在同年七月三十日及七月三十一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的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並因疫情的關係採閉門式會

議,以控制人數,沒有對外開放,僅被邀請者參與。雖然這些論文已經過講論會時的討論,每次都是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但這次因疫情的關係使時間被壓縮的情形下,每篇論文由講論會到正式研討會的有限時間內,論文修改的程度較少,以至於研討會結束後繳交修訂過的論文送審時,情況遠比以往其他單元的狀況不順利。以至於有五篇論文,因主題不符、無時間修改、或難以符合審查者的修改要求等等不同的原因,最後都撤稿。僅剩的四篇論文中,有些幾乎是重寫,或經過第三、第四稿才通過,不僅作者辛苦,審查者也特別辛苦。在此,筆者特致謝意。因筆者原本以為這單元已無法出版,最後依靠作者、審查者的努力,以及筆者不斷的

鼓勵,終究有了意外的成果。   這單元一開始的主要參與者,有三位社會學者,兩位社會工作學者,一位在大學教社會實踐方面的教育學者,一位是參與社會運動的主婦,一位是有名的推動有機耕作及農夫市集的農業專家,僅有一位是人類學者。可見這單元參與者背景之複雜,也使得這單元討論的焦點不易集中,更增加了編輯成書的困難,也迫使筆者得花更大的力氣來寫導論,但也使筆者的收穫,不下於上個單元的導論〈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一文。   無論如何,這本書最後得以出版,除了得謝謝過程中參與的不同學科背景的作者外,也特別謝謝那些在這論文集發展不同階段的參與者及評論與審查者的貢獻。他們是:王增勇、李丁讚、李天健、Ciwa

ng Teyra(李美儀)、呂玫鍰、吳介民、邱花妹、邱才嘉、周碧娥、林文玲、林益仁、林開世、林津如、施淳益、陳玉美、陳怡君、陳玠廷、黃郁茜、黃宣衛、彭桂枝、萬尹亮、張正衡、張瑋琪、董時叡、劉華真、鄭依憶、鄭瑋寧、蕭冠祐等人。而在推薦講論會主講人時,李丁讚及周碧娥的意見特別有助益,在此僅致謝意。至於清華人社院副院長兼學士班代理主任王俊秀教授所提供的經費支援,以及學士班蘇家瑩秘書、計畫助理莊若慈、研討會助理楊钎玉、張翊、黃建華等等所提供的後勤支援更是不可少的。而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楊思祺編輯在出版上的貢獻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黃應貴  敬上   參、研究發現一、    覺醒的起點:我不是

老師,你也不是學生!撒固兒文健站執行初期,完全依照政府規定運作,活動規律、參與率高、課程內容豐富且結構化,教案與個案記錄完整,受到政府高度肯定,每次評鑑都獲得特優的評價。工作者在執行第三年開始質疑這樣的作法是不是老人家需要的?在驚覺自己所上的課只是自己的想像,而跟老人家毫無關係,讓逸偉姐震驚,甚至「無法原諒自己」,這個斷裂成為文健站轉變的起點。曾經是幼教老師的逸偉姐如此回憶這段「老人在課程中消失」的過程;我前兩年都是安排所謂的「課程」,我就是站在上面拿麥克風講話的人。…整個前面兩年所有的課程都是我在上。可是在上的時候,我自己也有感覺說,老人家坐在這有點行屍走肉。他們來到這邊,不是因為我上課,絕

對不是因為我。這兩年下來,我覺得並不是我的課程好。我的敏感度告訴我,不是我的課好,一定是有他們想來這邊的原因。那時候我也很少跟他們聊天,我忙得要命。…沒辦法跟他們聊天,沒辦法知道他們的需求。第三年開始我才覺得不能這樣。…我就開始找老人家聊天,語言不通,還是硬聊。我用心電感應,跟他們用心電感應硬聊。慢慢知道,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我沒有一樣都有做。我沒有做一樣,一樣都沒有。第三年,我那時候我有點不能原諒自己,覺得我怎麼那麼糟糕,太糟糕,竟然他們要的東西我沒有給他們。我竟然沒有讓他們快樂。好像只是我設計的很爽而已。這段經驗很清楚地看到國家政策是如何讓工作者遠離部落老人的日常生活,逸偉姐以「老師」的身

份,忙於規劃「教案」,填滿文健站的活動時間,但教案內容反應的是文健站/國家的想像,而不是與老人有關的部落生活。因為他做為老師,忙於將「知識」交給學生/老人,老人於是成為知識的客體,而無法成為知識生產的主體,於是擁有原住民知識的老人在課程的場域中再次被消音。

以服務主導邏輯應用於大學服務學習課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至善基金會評價的問題,作者黃亦得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以服務主導邏輯檢視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以下簡稱:暨南大學)服務學習課程之規劃、推動情形、學生看法等。研究者透過訪談及電子問卷調查蒐集資料,首先以立意抽樣針對7位授課教師、6位課程助教進行訪談,以瞭解暨南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規劃、推動現況等,並作為電子問卷編製之依據;再對暨南大學四學院一年級至四年級的大學生進行電子問卷調查,以探討不同個人因素之大學生對服務學習課程的看法,共發放354份正式問卷,回收335份,回收率為94.6%,並以SPSS 26.0作為工具進行統計分析,最後根據研究成果,提出建議。本研究獲致研究結論如下:一、暨南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規劃以連結系所專業知能、滿足服務場域或機構需

求及規劃不同服務方案供學生選擇為方向。二、暨南大學服務學習課程推動中授課教師以計畫準備、行動服務、引導反思過程與學生密切溝通及互動,以確實察覺問題並規劃改進策略加以解決,再經學生的反應及回饋瞭解其看法後進行調整。三、大學生對整體服務學習課程之實施、經驗及收穫之看法均達良好程度。四、大學生對服務學習課程實施、經驗及收穫之看法在不同背景變項有所差異,其中,服務於校外、考量個人興趣及系所專業者自覺有良好經驗與收穫。五、大學生對服務學習課程實施評價愈高,愈自覺有良好的經驗及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