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結報表是什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自結報表是什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西山茂寫的 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從財報學買飆漲股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財報的4 大表基本教學 - PressPlay也說明:而會計師就像是公司的醫生,. 每季會出具一份公司的體檢報告,. 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財務報表! 很多人會懼怕看財報,. 認為很難、看不懂,.

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所 廖坤榮所指導 陳俊宏的 國民黨黨產之發展與變革研究 (2008),提出自結報表是什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民黨。

最後網站長榮大學民國104 學年度及103 學年度財務報表查核報告書則補充:截至105 年及104 年7 月31 日止,本校教職員人數分別為1,103 人及1,139 人。 二、重要會計政策及彙總說明:. 本財務報表係依照「私立學校法」、教育部頒佈之「學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自結報表是什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從財報學買飆漲股

為了解決自結報表是什麼的問題,作者西山茂 這樣論述:

看懂財報,就是看懂賺錢門道! 一本寫給散戶看的財報書,只要一本就能精準選好優質股 史上最詳盡、企業主管必備,一定會用到的財務報表&金融教科書 蟬聯日本亞馬遜國際會計排行榜第三名   財務三表中,哪一項才是關鍵?   營收下滑,是不是代表賠錢了?   淨利率低,代表這家公司營運不佳?   股息越高的公司,越值得買來存?   業務外包、資源共享,公司採用哪種方式比較好?   企業如何抑減成本、增加利潤?   ◎用財務報表算出公司價值,股票散戶與公司主管都絕對要閱讀的金融書,能快速看懂公司財報和營運狀況   作者西山茂是具有會計師執照的商學院教授,用簡單且淺顯易懂的方式,教你看出財務

三表的真相和重點,拆解比較知名大企業實際案例的真實報表,讓經營管理者精準發現公司的問題,讓散戶投資人安心投資有價值的公司。   ◎財務三表完全解密,教你判斷公司股價   上市公司的財報三表,包含了: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股神巴菲特曾說:「閱讀財務報表,可以了解一間公司的營運能力。」   ‧資產負債表:   了解一家公司「正在做什麼」和「未來該做什麼」;資產負債表為公司的財務由資產現況表,由資產、負債、股東權益部分組成,   要知道一家公司穩不穩,可以參考淨資產比例,也就是把資產負債表左邊的項目加總,除以右下的淨資產,大於50%的公司,相對安全許多。   ‧綜合損益表:

  判斷這家公司「錢從哪裡來」和「錢花去哪裡」;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獲得多少利潤的活動報告書,用來判斷公司業績。報告公司在一年或一季,甚至是某個時段內的收入、支出、收益、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淨收益。   教你檢視公司自有資本以及他人資本,以免買到地雷股。也教公司主管如何強健公司體質,活化土地、存貨以及應收貨款等   ‧現金流量表:   企業能否繼續經營下去,完全取決於手上有沒有現金。現金流量表可看出「有沒有賺到現金」和「未來的動向」。   現金流量表=營業現金流+投資現金流+融資現金流這3個區塊加在一起,   ◎只需掌握四大重點,就能解讀財報數字,不會被割韭菜!   ․ROE&ROA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簡單地說就是公司運用自有資本賺錢的能力,代表公司運用資源的效率,連巴菲特都以ROE作為選股的標準。ROE越高,代表公司越能妥善運用資源。   公司具體的ROE 目標水準應訂在8%∼ 15%之間。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公司)的稅後淨利÷自有資本(股東權益)   ROA(資產報酬率):主要用來衡量一間公司運用所有資產,所能營運績效、賺錢的效率。   ROA(公司資產的總報酬率)=利潤÷總資產(所有資產)   整體來說,一般公司的ROA大約在6~7%左右,但不同產業別的資產報酬率(ROA)也不同,必須要以同公司前後期表現,或是同產業比較,才能看出優劣。例

如:資訊業、銀行業、營建業等,其資產使用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   ․收益性&效率性:公司是否賺錢嗎?營運好嗎?   從經常利益、資產報酬率,可以看出公司資產周轉率與獲利能力。   ․安全性&成長性:   利用資產負債表與財務比率進行適當評估,公司是否會倒閉?成長性--觀察營收與資產的增加幅度,判斷公司是否有成長空間?   ․評估股價的指標:   從企業價值倍數、PER、PBR   企業價值倍數,是在評估被收購企業的股價,相較於同業上市櫃公司的股價,是便宜還是昂貴時,經常被用到的一種財務數值。   PER為本益比,乃每一股的股價市值與每一股稅後淨利的比值。   PER=(每

股市價(Price))/(每股盈餘(Earnings))   PBR為股價淨值比,乃每股市值與每股淨值的比值。PER數值愈高代表股價愈貴,愈低則代表股價愈便宜。   PBR=(每股市值(Price))/(每股淨值(Book-Value))   ◎數字會說話,它會照訴我們實際的狀況。所以本書是特地寫給那些對數字不在行、並非數字達人的商業人士、經理人看得,讓你能學到所有和會計、金融有關的知識,更快掌握現況。   ◎與企業經營有關的數字大致可分為會計和金融兩種,會計又可分成與財務報表有關的財務會計,以及和公司經營有關的管理會計。因此,本書從這三大領域著手,將重點泉整理在這一本書中,只要熟讀這本書

,就可以成為掌握公司現況和數字的商業領袖、經營者。 本書特色   去蕪存菁、化繁為簡,把所有必學的會計、金融知識全收錄於一本書中 專業推薦   MacroMicro|財經M平方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Tony & Esther|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艾蜜莉|財經作家   安納金|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阿格力 博士|價值波段領航者   怪老子 蕭世斌|暢銷財報書作者     林維珩|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會計資訊系專任教授   股市阿水|布林通道專職投資人     陳喬泓|專職投資人   菲力克斯|好投資   單身狗投資成

長日記   歐斯麥|台股籌碼專家    (按姓氏筆畫排列)

國民黨黨產之發展與變革研究

為了解決自結報表是什麼的問題,作者陳俊宏 這樣論述:

本人身為中國國民黨的專職黨務人員,將以本人對黨產的了解及黨史館所提供的資料對黨產做一歷史研究,我們將把黨產的來龍去脈,攤在陽光下,讓事實說話。並且我們願以最坦誠的態度,向全體黨員以及向全民來報告,我們就事論事,實話實說,不針對任何個人或團體發言,只是希望透過完整的陳述,把過去本黨對黨產的處理,作一個負責任的交代。我們願意坦然面對歷史,虛心自我檢討,以具體的行動,透過黨產的清理,建立透明的財務運作機制,以重建國民黨作為民主政黨的新形象。針對外界所關心的:國民黨有多少黨產?黨產是怎麼處理的?從何而來,從何而去?我們願就黨產的歷史背景、黨產的內容、黨產處理的原則、黨產處理情形及黨產未來處理方向及辦

法等五個面向黨產的起源,坦白說,就是歷史的遺產。任何人都知道,國民黨有過的第一筆黨產,是來自革命時代國內外華人的捐獻。那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奔走檀香山、美國本土、歐洲、日本等僑社,向所有海外華人,以及國內認同革命的仁人志士募捐而來。這些黨產,有金錢,有房子,有土地,但不是為了財富,而是為了革命。國內政局在經歷2000年與2008年兩次的總統大選〈政黨輪替〉之後,被歐美等先進國家譽為世界民主的燈塔,亞洲民主的典範、華人世界的領先者,由此可知民主憲政制度在台灣的實施與推行,以被民眾普遍所認同與接受〈雖有小瑕疵,但正所謂瑕不掩瑜〉。因此,本人擬以國民黨黨產之歷史變遷進行研究,尤其是在新政府上台的此時,施

政滿意度不到六成的重要時刻,以便提醒馬英九總統「黨政分離」與「政黨政治」的決策是否正確?孰重孰輕?尤應以韓國李明博總統為借鏡。究竟政黨該不該擁有財產?就像個人該不該擁有財產。一個人沒有財產難以生活,同樣的,政黨並非不能擁有財產,而在於能否經營事業,「擁有」與「經營」兩者之間是不相同的。政黨向民間募款後存放在銀行,可以視為財產,也可以將存款購買政黨的辦公房舍;擁有財產本身沒有罪惡,它屬於一種中性的行為,黨的營運需要龐大的資金是最主要的因素。 國民黨過度龐大的黨產,替國民黨帶來了不少各界的「關注」,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期間,民進黨便利用國民黨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大包袱-「黨產」,不斷針對此相

關的議題進行攻擊,使得國民黨遭受輿論各界的壓力。尤其是,國民黨在2000及2004年兩次總統大選落敗後,在2008年重新奪回執政黨的地位之後,不得不加緊公開處理黨內資產的動作,以爭取民心,獲得更多選民支持。但歷史不能遺忘2004年總統大選時,許多民調都指出,國民黨在民進黨提出「追討黨產」的相關競選主軸後,民調就大受影響,兩陣營的支持度持續接近中。最終結果果然如民調顯示,國民黨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再度落敗,加上民進黨又利用執政的優勢,不斷「清算」國民黨黨產,使得國民黨蒙上更深一層的陰影。現在,國民黨於2008年重新奪回執政優勢,隨之來的便是如何重新贏得選民愛戴,為此,國民黨將必須要審慎處理黨產

相關事宜,以一個全新的政黨類型來重拾政權。本研究將針對,國民黨處理黨產的政策對國民黨的影響做一研究探討。長久以來,許多人好奇:國民黨為什麼有那麼多黨產?這幾年來,在有心人士刻意扭曲、推波助瀾之下,國民黨的黨產似乎變成了滔天大罪,民眾好奇也納悶:國民黨真的有6,000 億黨產嗎?它是怎麼來的?這些錢都是怎麼用的?國民黨還要繼續經營黨營事業嗎?彷彿是一種「原罪」,國民黨黨產在有心人士蓄意操弄下,已變成「歷史的痛腳」。民進黨政府執政時的腐敗無能,却都想用踩著國民黨的「痛腳」,來轉移焦點。國民黨不是不想說清楚、講明白,而是在這一個歷史的巨大遺產之前,我們需要時間,做一次總清理,把歷史的遺留、黨產的來源

、黨產的使用、黨營事業的處理、目前還剩下多少黨產、以後的政策方向等,做一次總體的、堂堂正正、清清楚楚的說明。歷史久遠,難以細說。但我們平心靜氣的反思,就知道國民黨黨產的歷史,正是與中國大陸與台灣近代史的戰亂不可分割。國民黨以「推翻專制、建立民國、建設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為理念,未曾改變。如今在台灣,我們得以實現民主體制,政黨輪替,才能開始清理歷史遺留的黨產問題,這正是政治的進步。我們當然樂於將黨產問題,自此作徹底釐清,好讓台灣走向更健康更完善的民主社會,而這也是本人研究黨產的動機。 黨產的起源,坦白說,就是歷史的遺產。任何人都知道,國民黨有過的第一筆黨產,是來自革命時代國內外華人的捐

獻。那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奔走檀香山、美國本土、歐洲、日本等僑社,向所有海外華人,以及國內認同革命的仁人志士募捐而來。這些黨產,有金錢,有房子,有土地,但不是為了財富,而是為了革命。當時有誰在乎過黨產的存在,計較過黨產的多少呢?辛亥革命成功後,中國處於近代史的大動亂時代。從洪憲帝制、二次革命,到軍閥割據、日本侵華、乃至國共內戰,政府遷台,讓國民黨無法安定執政。應該說,從滿清至民國,我們無法像西方國家擁有一個「正常的」民主社會,一切物資與財富的使用,只是為了尋求從無休止的戰爭的勝利,也就無從尋求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改革,便宜行事,乃成為常態。而「黨政分離」、「行政中立」、「政黨輪替」

、「黨產與國產分辨清楚」等理念,是唯有在正常的民主體制下,才得以實現的。馬英九總統在競選黨主席時即曾經公開承諾,會在2008 年以前完成黨產的處理,這是國民黨對全民的保證。今天,我們將黨產的來龍去脈,攤在陽光下,讓事實說話。我們願以最坦誠的態度,向全體黨員以及向全民來報告,我們就事論事,實話實說,不針對任何個人或團體發言,只是希望透過完整的陳述,把過去我們對黨產的處理,作一個負責任的交代。我們願意坦然面對歷史,虛心自我檢討,以具體的行動,透過黨產的清理,建立透明的財務運作機制,以重建國民黨作為民主政黨的新形象。研究目的也是外界最關心的:1.國民黨有多少黨產?2.黨產是怎麼處理的?3.從何而來,

從何而去?4.我們願就黨產的歷史背景、黨產的內容、黨產處理的原則、黨產處理情形5.黨產未來處理方向及辦法,等五個面向。 對古老中國而言,現代政黨是一個政治上的新玩意,正如張玉法所說:「政黨制度是西方憲政運動的產物,當中國發生憲政運動時,國人把它移植進來」,政黨組成之要素─政見、人才、組織、經費⋯⋯。打從清末政黨雛型的逐步衍成,經費來源的途徑各不相同,除西方原有政黨的籌措經費模式,如黨員黨費、勸募的方式相當常見。此外,亦有政治力的資助和介入。但就國民黨而言,初始是一革命團體,開始逐步走向一具有發揮政治影響力的政黨。其籌款的方式,常隨其政治地位的變化,而有不同。「資金」是政黨活動或運作的原

動力,世界各國的各個政黨,政黨經費的來源方式並不相同,就其中較具特色的國家為例子:如美國,該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個政黨的組織結構均較為鬆散,黨的組織幾乎是為競選而設,兩黨的候選人會透過各種管道募集經費,例如餐會募款等活動,而較少依賴政黨的經費,政黨只不過是為候選人提供一個標籤的作用。又如英國,則大不相同,尤其是工黨出現後。工黨主要是依靠收取黨費來作為黨資金的來源,政黨財源穩定,也因此形成組織嚴密,容易動員,堅固認同的一種較集權的政黨形態。在日本,雖有徵收黨費,然最為重要的來自特殊身分黨員(係指議員、政府官員及對黨具影響力的人)的黨費徵繳,以及來自財閥的捐助。共黨國家一黨專政,黨的經費來自國家,當

無庸置疑。除了上述籌集經費的方式外,有另一種亦為若干政黨所採用的,就是由政黨來經營營利性的事業作為黨資金的挹注,例如英國保守黨的地方黨部經營娛樂事業相當成功,以及日本、法國等國的共產黨或社會黨(所謂的左翼政黨),也有經營營利性的事業。據研究,包含台灣的109 國之中,有21 國28 個政黨參與事業的經營,其中4 個國家屬於共產主義國家,17 個國家屬於非共產主義國家。其中政黨經營事業的常見模式,是經營文化宣傳事業,如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主要的目的並非是籌措黨的經費,而是為政黨宣傳理念之用。反觀經營經濟性的盈利事業則是較少的。而經營經濟事業,又要能成功如中國國民黨揚名海內外頗不容

易。本文使用的是文獻研究方法,因使用資料多來自第一手檔案,其中運用最多的是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內部收藏的珍貴資料,包括國民黨第三屆至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與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紀錄以及中央委員會財務委員會的會議紀錄與改造工作會議與改造時期會議紀錄等資料,進行分析解讀。這大宗史料內容包括會議紀錄、文件、財委會報告、事業公司報告書等⋯。這些文件輔以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分析註解,自有一番新的看法,不過資料本身並非完整,如財委會的會議紀錄,在遷台改造開始前,雖有多次會議,從目前所搜集的檔案中,共缺少27 次會議紀錄,不無掛一漏萬的遺憾。完整的黨營事業檔案且亦難掌握,如齊魯公司檔案,故許多實際執行的層面是未得

窺見的,故僅能從會議紀錄所透露的蛛絲馬跡,尋找黨經營事業的方式。此外,對黨營事業的討論,需要相關經濟學的素養,才更能表現出黨營事業在黨財務系統中的地位,但這並不容易,只能量力而為。透過上述的討論,能夠了解國民黨為何選擇以經營經濟事業作為黨費收入的主要來源,對大陸時期的黨營事業有一清楚認識,並對黨營事業在台灣的再奠基,探究國民黨日後龐大資產的源頭、黨產處理情形及黨產未來處理方向及辦法等,向全民說明。。國民黨副秘書長張哲琛表示,國民黨的黨產,按時代特性而言,可分為威權時期(1950至1988年);轉型時期(1988年至2000年);民主時期(2000年至今)。報告顯示,1994年3月,國民黨辦理社

團法人登記時,資產合計385億元。1998年12月,國民黨投資事業營運高峰期時,黨產合計918億元。2000年3月,前國民黨主席連戰接任黨主席時,國民黨產有808億元。2005年8月,馬英九接任黨主席,國民黨資產311億元。2006年7月,國民黨資產約有277億元。馬英九在2005年8月上任後,至今年7月資產帳面總額減少34億元,主要是因為出售國發院土地及中央黨部大樓等不動產支應黨務經費。目前國民黨財產淨額277億元,其中土地房屋23億元(土地612筆,合計16億元;房屋415筆,合計7億元),投資事業233億元,(中央投資公司今年7月31日自結財務報表:資產443億元,負債210億元,淨值2

33億元)。截止至2008年10月,國民黨資產約有150億元〈吳伯雄97年10月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