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纖維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膠原纖維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安德魯.貝爾寫的 人體解剖套書 新修版:《人體解剖全書 第三版》+《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新修版》兩冊合售 和張萌萌的 骨代謝實驗診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葉社文化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亞東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碩士班 袁國榮、潘毅鈞所指導 謝為勛的 以AHP分析機能性紡織品關鍵因素 -以膠原蛋白嫘縈纖維為例 (2021),提出膠原纖維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鍵因素、膠原蛋白縲縈纖維、層級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義守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暨生物技術與化學工程研究所 郭士民、洪志勳所指導 林彥宏的 金合歡醇/結冷膠/玻尿酸複合膜於增強修復旋轉袖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無的重點而找出了 膠原纖維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膠原纖維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體解剖套書 新修版:《人體解剖全書 第三版》+《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新修版》兩冊合售

為了解決膠原纖維英文的問題,作者安德魯.貝爾 這樣論述:

安德魯.貝爾作品集最新修訂 《人體解剖全書 第三版》+《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新修版》, 來場驚奇的人體探險之旅。 ★增修版皆由康富物理治療所創辦人.蔡忠憲物理治療師 審定   《人體解剖全書 第三版》:   皮膚.肌肉.骨骼……你不可不知的人體祕密   手,其實是你最佳的人體探測員。一個成人的手指頭上,每6.45平方公分就有多達五萬個末梢神經,伸出你的手,試著去感受、探索人體的奧妙:皮膚的質地、肌肉的鬆緊、骨骼的伸屈,藉由觸診來了解自己或他人身體的結構。   超過1300幅兼具實用與藝術的細緻插畫,呈現206塊骨頭、162條肌肉與33條韌帶,以及110則的身體標記,帶領你一同走進人體旅

程。   人體本身就是一趟充滿驚奇的旅程,本書作者安德魯‧貝爾在十歲時,無意間發現自己身體一塊肌肉的位置而興奮不已,從此踏上了探索身體的旅程,現任職於美國幾座知名的按摩學院以及大學,教授醫護人員、身體工作者需知的身體研究課程。   全書分為七大章節,首章先大致一覽身體的系統架構,從骨骼、肌肉、筋膜,到心血管、神經、淋巴系統,就像摸索地圖般的熟悉人體各部位的專有名詞,讓讀者看見龐大而複雜的身體系統;後面六章則開始進入正題,介紹身體各個不同的部位,分別針對肩膀與手臂、前臂和手部、脊椎和胸廓、頭頸和臉、腿部以及腳部,做脈絡性而深入的介紹,教授讀者各部位的觸診技巧。   對一個醫護從業者、或任何

一種身體治療者(包括針灸、物理治療、瑞典式按療……)而言,觸診就跟英文字母一樣,是重要的基礎,讓治療工作能更精準、有效。但不同的是,我們不需要去死記硬背那些肌肉、骨頭的位置,觸診本身應該像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探索之旅,甚至在觸摸人體每個部位的同時,都會加強我們的觸覺。   觸診的力量在於它的運用,活用這本書,一般人即可輕鬆學會如何探索自己的身體;專業人士則可透過本書所傳授的技巧,讓工作得心應手,甚至成為一門獨到的藝術與技術。     ◎觸診三原則   1.動作緩慢   2.避免施加太多壓力   3.專注當下的感覺   此外,你隨時可以在自己身上練習觸診,例如排隊、搭公車時,都是我們探索前臂以及

手上那些有延展性的皮膚、細小的骨頭和多肌腱肌肉的絕佳時機!     ◎如何使用本書?由於每個人的體型大小、體態都不同,因此本書設計的情境是:您的同伴躺在診療檯上、或坐在椅子上,您則依照書中的說明,為同伴進行觸診。如果您是學生,建議您按照本書的進度學習,必要時重複練習書中介紹的方法,循序漸進探索人體;如果您已經是較有經驗的醫療人員,您可以選擇需要的章節來閱讀。     ◎本書將幫助讀者的技能與知識:   1.觀察身體表面構造,並有信心地探索皮膚與筋膜構造。   2.了解身體各部位的骨骼,探索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柔軟組織。   3.了解肌肉的起點與附著點,感受並描述它們的整體形狀、輪廓與纖維方向。

  4.了解主要的關節構造,包括韌帶與滑囊液等關節常見的疼痛與傷害好發點。   5.了解身體各部位的標記,從而辨識主要神經、血管與淋巴結的名稱與位置。   《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新修版》:   ~難以放下的「人體運動」組裝手冊~   「若你想要在七老八十的時候還能每週上課跳恰恰,   那你最好仔細想想現在要如何運動(假設你還不到八十歲。)」──安德魯.貝爾   刷牙、嚼吐司、大口喝果汁,氣喘吁吁地晨跑、拿起書本、登上樓梯……這些動作再普通不過,因此你或許從來沒仔細注意過,但每一個都是貨真價實的奇蹟。   你如何移動身體四肢、行走站立,都將影響你的思考方式。而你思考、觀察、覺知世界的方式,更

將影響你所做的決定。   全球銷量破60萬的經典解剖學書籍《人體解剖全書》作者安德魯.貝爾,這次透過「從小處著手」的概念來組合裝配人體,邀請讀者戴上建築頭盔、穿上實驗袍,親自參與打造一副「能夠運動」的人體,並在過程中了解人體的運作方式。   從結締組織、關節、肌肉、神經這四個關鍵的運動重點結構開始,一步步組裝出更大而彼此相連的組織,接著應用一些簡單的生物力學原理,讓身體真正的「動」起來。在漫長的生產流水線中,各種姿勢會隨著時間陸續出籠,你必須藉由探索姿勢及步態來進行人體實測,確認每個環節都合作愉快。   《人體運動解剖全書》旨在成為人體運動的入門指引,並非人體運動學的完整研究,目的在於激

發讀者身心的思考、想法及問題。建議你別將本書當成死板的課本,而是能夠有所啟發的觸媒,這本書會對你「有用」,因為你可能是學生、教師或醫師,需要對人體運動及其與醫病之間的關係有更深入的瞭解。   不過即便你沒相關背景,但身為現代人,能夠爬山、喝咖啡、耙落葉、忍受痛、盯著電腦、抓頭思考人生目的,實在值得擁有那麼這本「關於自己」的書。 套書特色   ◎《人體解剖全書 第三版》美國亞馬遜網站五顆星好評!全球暢銷超過100萬冊,隨書附贈示範DVD,由作者本人親自帶領讀者探索肌肉與骨骼的奧祕!   ◎《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新修版》為《人體解剖全書 第三版》搭配用書,探索骨骼、筋膜、關節、肌肉以及其他器

官如何彼此協調,以構成人體運動。   ◎以精闢、新鮮、聰明.幽默的敘事方式,帶領讀者探索肌肉與骨骼,筋膜與關節的奧祕。  

以AHP分析機能性紡織品關鍵因素 -以膠原蛋白嫘縈纖維為例

為了解決膠原纖維英文的問題,作者謝為勛 這樣論述:

隨著臺灣紡織產業的創新與發展,近年來臺灣紡織用品外銷全球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使臺灣紡織市場進入了百家爭鳴的盛況,而想要從中脫穎而出,機能性產品所帶來的價值是不可或缺的,要想將機能性紡織品推進市場,其中地關鍵因素就是我們需要去探討的。本研究以膠原蛋白嫘縈纖維為對象,採用專家問卷的方式探討出膠原蛋白縲縈纖維在市場上的關鍵因素。本研究採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進行分析,經文探討建立研究架構包含4個主構面,每個主構面下又包含4個子構面,共計16個關鍵因素,問卷發放15位專家,以層級分析法分析其權重及最終結果。經問卷結果分析,本研究發現機能性

紡織品的關鍵因素-以膠原蛋白利,4個主構面依序為「產品定價」、「產品功能」、「產品組合」、「環境永續」;而子構面的前3個關鍵因素依序為「產品多樣性」、「產品機能性」、「產品安全性」。最後本研究依專家問卷結果,提出給機能性紡織品開發商參考意見,希望在開發機能性紡織品時,將本研究之關鍵因素納入產品開發與行銷策略上,以提高產品定位的準確性。

骨代謝實驗診斷

為了解決膠原纖維英文的問題,作者張萌萌 這樣論述:

《骨代謝實驗診斷》系統論述了骨礦物質、骨代謝激素、細胞因數、骨吸收標誌物、骨形成標誌物、骨代謝相關基因、受體和其他代謝產物的生物學特性、生理作用、臨床意義、參考範圍、實驗方案。對臨床骨代謝性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高危人群篩查、骨折的風險評估、藥物療效觀察、新藥研發具有較強的指導性。   本書適合作為骨科、骨質疏鬆專科、老年病科、內分泌科、檢驗科、婦產科、兒科、全科醫生、風濕專科、康復科、中醫科臨床醫生和醫學院校相關師生日常工作查閱的工具書和參考書。 張萌萌,中國骨質疏鬆雜誌社主編、主任醫師、博導。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委員,中華醫

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骨與關節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骨代謝專業學組委員。連續十年獲批國家骨質疏鬆繼續教育項目(項目負責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2007L01219、2008L10122)項目負責人。 從事骨質疏鬆診療研究工作近30年,承擔國際骨質疏鬆合作研究項目一項、中央轉移支付地方重大衛生項目骨質疏鬆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一項、全國骨質疏鬆症慢病分級診療專案一項、部省級科技發展支撐計畫、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六項、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抗骨質疏鬆藥物研究二項。完成國家863科研課題一項、國家十一五課題一項、部省級科技發展支撐計畫、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六項。 專注骨代謝標誌物、骨質疏鬆致

病基因、蛋白、受體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對絕經後骨質疏鬆、特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男性骨質疏鬆、代謝性骨病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獲得國家部、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勵23項。 第一章  骨代謝實驗檢測技術概述001 第一節骨代謝實驗檢測指標的臨床意義·/001 一、骨礦物質/001 二、骨代謝激素/002 三、細胞因數/007 四、骨吸收標誌物/009 五、骨形成標誌物/012 六、基因/014 七、受體/015 八、微量元素/017 九、其他生物化學指標/017 參考文獻/018 第二節骨代謝的實驗方法分類·/022 一、酶聯免疫分析/022 二、化

學發光免疫分析/023 三、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023 四、放射免疫分析/024 五、高效液相色譜法/024 六、比色法/025 參考文獻/025 第三節骨代謝指標的變異·/026 一、骨代謝指標的生物學變異/026 二、骨代謝指標的分析變異/027 參考文獻/028 第二章  骨礦物質實驗檢測030 第一節鈣·/030 一、鈣在人體中的含量與分佈/030 二、鈣的生物學功能與代謝/030 三、血清鈣的檢測/032 四、鈣的實驗研究進展/033 參考文獻/034 第二節磷·/035 一、磷在人體中的含量與分佈/035 二、磷的膳食來源/035 三、磷

的生物學功能與代謝/036 四、血清磷的檢測/038 五、磷的實驗研究進展/040 參考文獻/041 第三節鎂·/042 一、鎂在人體中的含量與分佈/042 二、鎂的膳食來源/042 三、鎂的生物學功能與代謝/042 四、血清鎂的檢測/044 五、鎂的實驗研究進展/046 參考文獻/047 第四節氟·/049 一、氟在人體中的含量與分佈/049 二、氟的生物學功能與代謝/049 三、血清氟的檢測/050 四、氟的實驗研究進展/052 參考文獻/053 第五節尿鈣·/054 一、尿鈣排出量及其影響因素/054 二、鈣的排泄和重吸收/055 三、尿鈣的檢測/

055 四、尿鈣的實驗研究進展/056 參考文獻/057 第六節尿磷·/057 一、尿磷排出量及其影響因素/057 二、磷的排泄和重吸收/058 三、尿磷的檢測/058 四、尿磷的實驗研究進展/059 參考文獻/059 第七節尿鎂·/060 一、尿鎂排出量及其影響因素/060 二、鎂的排泄和重吸收/060 三、尿鎂的檢測/062 四、尿鎂的實驗研究進展/062 參考文獻/065 第三章  骨代謝激素067 第一節甲狀旁腺素·/067 一、甲狀旁腺素的合成與代謝/067 二、甲狀旁腺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068 三、甲狀旁腺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069

四、甲狀旁腺素的實驗研究進展/070 參考文獻/071 第二節甲狀腺激素與骨質疏鬆·/072 一、甲狀腺/072 二、促甲狀腺激素/073 三、甲狀腺激素/077 四、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與骨質疏鬆/083 五、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與骨質疏鬆/087 六、亞臨床甲狀腺功能異常對骨代謝的影響/088 七、TSH的外源性抑制治療與骨質疏鬆/090 八、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與骨代謝/091 參考文獻/091 第三節降鈣素·/095 一、降鈣素的合成與代謝/095 二、降鈣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097 三、降鈣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099 四、降鈣素的實驗研究進展/099 參考

文獻/101 第四節維生素D3·/102 一、維生素D3的合成與代謝/102 二、維生素D3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04 三、維生素D3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06 四、維生素D3的實驗研究進展/109 參考文獻/111 第五節女性激素·/112 一、女性激素的合成與代謝/112 二、女性激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14 三、女性激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16 四、女性激素的實驗研究進展/117 參考文獻/119 第六節男性激素·/120 一、雄激素的合成與代謝/120 二、雄激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20 三、雄激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22 四、雄激素的實驗研究進展/

123 參考文獻/123 第七節前列腺素·/124 一、前列腺素的合成與代謝/125 二、前列腺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25 三、前列腺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26 四、前列腺素的實驗研究進展/126 參考文獻/128 第八節生長激素·/129 一、生長激素的合成與代謝/130 二、生長激素的生物學功能/131 三、生長激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32 四、生長激素的實驗研究進展/132 參考文獻/135 第四章  細胞因數138 第一節白細胞介素·/138 一、白細胞介素家族成員概述/138 二、白細胞介素的生物學功能/140 三、白細胞介素實驗研究的臨床

意義/143 四、白細胞介素的實驗研究進展/146 參考文獻/147 第二節腫瘤壞死因數·/148 一、腫瘤壞死因數的合成與表達/148 二、腫瘤壞死因數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49 三、腫瘤壞死因數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50 四、腫瘤壞死因數的實驗研究進展/151 參考文獻/152 第三節轉化生長因數β·/154 一、轉化生長因數β的合成與代謝/154 二、轉化生長因數β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55 三、轉化生長因數β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56 四、轉化生長因數β的實驗研究進展/157 參考文獻/157 第四節胰島素樣生長因數·/158 一、胰島素樣生長因數的合成與表

達/158 二、胰島素樣生長因數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60 三、胰島素樣生長因數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63 四、胰島素樣生長因數的實驗研究進展/164 參考文獻/165 第五節骨組織黏附分子·/167 一、整合素家族/168 二、透明質酸黏素/171 三、鈣黏素家族/171 四、選擇素家族/171 參考文獻/172 第六節瘦素·/173 一、瘦素的合成與代謝/174 二、瘦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75 三、瘦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76 四、瘦素的實驗研究進展/177 參考文獻/178 第七節集落刺激因數·/179 一、集落刺激因數的分類及生物學功能/180

二、集落刺激因數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81 三、集落刺激因數的實驗研究進展/183 參考文獻/184 第八節表皮生長因數·/186 參考文獻/187 第九節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23·/187 一、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23的生物學功能和調節/188 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23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89 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23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89 四、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23的實驗研究進展/190 參考文獻/191 第十節血小板衍化生長因數·/193 一、血小板衍化生長因數的結構和生物學功能/193 二、血小板衍化生長因數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94 三、血小板衍化生長因

數的實驗研究進展/194 參考文獻/195 第十一節骨橋素·/196 一、骨橋素的結構和生物學功能/196 二、骨橋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196 三、骨橋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198 四、生長激素的實驗研究進展/198 參考文獻/199 第十二節γ干擾素·/200 一、γ干擾素的結構和生物學功能/200 二、γ干擾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201 三、γ干擾素的實驗研究進展/202 參考文獻/202 第五章  骨吸收標誌物205 第一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205 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合成與代謝/205 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在骨代謝中的作用/205 三、抗酒

石酸酸性磷酸酶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06 四、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實驗研究進展/207 參考文獻/208 第二節Ⅰ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209 一、Ⅰ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的合成與代謝/209 二、Ⅰ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10 三、Ⅰ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的實驗研究進展/210 參考文獻/211 第三節Ⅰ型膠原交聯N末端肽·/212 一、Ⅰ型膠原交聯N末端肽的合成與代謝/212 二、Ⅰ型膠原交聯N末端肽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13 三、Ⅰ型膠原交聯N末端肽的實驗研究進展/213 參考文獻/214 第四節尿吡啶啉和尿去氧吡啶啉·/215 一、尿吡啶啉和尿去氧吡

啶啉的合成與代謝/216 二、尿吡啶啉和尿去氧吡啶啉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16 三、尿吡啶啉和尿去氧吡啶啉的實驗研究進展/217 參考文獻/218 第五節尿羥脯氨酸·/218 一、尿羥脯氨酸的合成與代謝/218 二、尿羥脯氨酸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19 三、尿羥脯氨酸的實驗研究進展/219 參考文獻/220 第六節羥賴氨酸糖苷·/220 參考文獻/221 第六章  骨形成標誌物222 第一節鹼性磷酸酶與骨特異性鹼性磷酸酶·/222 一、鹼性磷酸酶的合成與代謝/222 二、鹼性磷酸酶在骨代謝中的作用/223 三、鹼性磷酸酶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24 四、鹼性磷

酸酶的實驗研究進展/225 參考文獻/226 第二節骨鈣素·/227 一、骨鈣素的合成與代謝/227 二、骨鈣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228 三、骨鈣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29 四、骨鈣素的實驗研究進展/229 參考文獻/230 第三節Ⅰ型前膠原C端前肽/N端前肽·/232 一、Ⅰ型前膠原C端前肽/N端前肽的合成與代謝/232 二、Ⅰ型前膠原C端前肽/N端前肽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33 三、Ⅰ型前膠原C端前肽/N端前肽的實驗研究進展/234 參考文獻/235 第四節骨保護素·/236 一、骨保護素的合成與代謝/236 二、骨保護素在骨代謝中的作用/237 三、骨保

護素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38 四、骨保護素的實驗研究進展/239 參考文獻/241 第七章  基因243 第一節Ⅰ型膠原基因·/243 一、Ⅰ型膠原的基本特徵/243 二、Ⅰ型膠原的生物學功能/246 三、Ⅰ型膠原的臨床應用/249 參考文獻/251 第二節甲狀旁腺素及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基因·/252 一、甲狀旁腺素基因結構/253 二、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基因與PTH/PTHrP基因家族/254 參考文獻/254 第三節腫瘤壞死因數基因·/255 一、腫瘤壞死因數TNF-α基因結構/255 二、腫瘤壞死因數TNF-β基因結構/256 三、腫瘤壞死因數超家族

/257 四、腫瘤壞死因數信號轉導通路/258 參考文獻/260 第四節轉化生長因數β基因·/261 參考文獻/264 第八章  受體265 第一節維生素D受體·/265 一、維生素D核受體、膜受體及結合蛋白/265 二、維生素D對骨的作用/266 三、維生素D受體對骨的作用/267 四、維生素D受體基因與佝僂病的關係/268 五、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性與骨質疏鬆的關係/268 參考文獻/269 第二節降鈣素受體·/270 一、降鈣素受體概述/270 二、降鈣素受體基因多態性與骨質疏鬆的關係/272 參考文獻/272 第三節甲狀旁腺素受體與甲狀旁腺素相關蛋

白受體·/273 一、甲狀旁腺素與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受體分子結構/273 二、甲狀旁腺素受體/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受體分型/273 三、甲狀旁腺素受體/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受體與骨代謝/274 參考文獻/274 第四節雌激素受體·/275 一、雌激素受體概述/275 二、雌激素受體在骨代謝中的作用/277 三、雌激素受體相關受體α與骨代謝/278 參考文獻/278 第五節胰島素樣生長因數Ⅰ受體·/279 一、胰島素樣生長因數Ⅰ受體分子結構/279 二、胰島素樣生長因數Ⅰ受體的生物學功能/280 三、胰島素樣生長因數Ⅰ受體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81 四、胰島素樣生長因數Ⅰ

受體的實驗研究進展/282 參考文獻/283 第六節鈣受體·/283 一、鈣受體概述/283 二、鈣受體在骨代謝中的作用/286 三、鈣受體的實驗研究進展/287 參考文獻/288 第七節成纖維生長因數受體·/289 一、成纖維生長因數受體分子結構及作用方式/289 二、成纖維生長因數不同受體亞型的功能與病理意義/291 三、成纖維生長因數受體的實驗研究進展/292 參考文獻/293 第八節生長激素受體·/293 一、生長激素受體分子結構/293 二、生長激素受體的生物學功能/294 三、生長激素受體的實驗研究進展/295 參考文獻/296 第九節骨形態生成蛋

白受體·/297 一、骨形態生成蛋白/297 二、骨形態生成蛋白受體類型與信號轉導/297 三、骨形態生成蛋白的生物學特性/298 四、骨形態生成蛋白及其受體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298 五、骨形態生成蛋白及其受體的實驗研究進展/301 參考文獻/301 第十節前列腺素受體·/301 一、前列腺素受體分子結構/301 二、前列腺素受體的生物學特性/302 三、前列腺素受體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306 四、前列腺素受體的實驗研究進展/306 參考文獻/306 第九章  微量元素308 第一節鋅·/309 一、鋅的生物學作用與代謝/309 二、鋅測定的臨床意義/31

0 三、鋅的實驗研究進展/311 參考文獻/311 第二節銅·/313 一、銅的生物學作用與代謝/313 二、銅測定的臨床意義/313 三、銅的實驗研究進展/314 參考文獻/315 第三節鐵·/316 一、鐵的生物學作用與代謝/316 二、鐵測定的臨床意義/317 三、鐵的實驗研究進展/317 參考文獻/319 第四節錳·/321 一、錳的生物學作用與代謝/321 二、錳測定的臨床意義/321 三、錳的實驗研究進展/322 參考文獻/322 第五節硒·/323 一、硒的生物學作用與代謝/323 二、硒測定的臨床意義/323 三、硒的實驗研究進展/32

3 參考文獻/324 第六節鍶·/325 一、鍶在骨代謝中的生物學作用與代謝/325 二、鍶測定的臨床意義及實驗研究進展/325 參考文獻/327 第十章  其他生物化學指標329 第一節維生素K·/329 一、維生素K的種類/329 二、維生素K在骨代謝中的作用/330 三、維生素K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331 四、維生素K的實驗研究進展/332 參考文獻/333 第二節維生素A·/335 一、維生素A的來源與代謝/335 二、維生素A在骨代謝中的作用/336 三、維生素A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337 四、維生素A的實驗研究進展/338 參考文獻/339

第三節骨基質金屬蛋白酶·/340 一、骨基質金屬蛋白酶合成與表達/340 二、骨基質金屬蛋白酶在骨代謝中的作用/343 三、骨基質金屬蛋白酶的實驗研究進展/347 參考文獻/347 第四節骨粘連蛋白·/350 一、骨粘連蛋白的合成與代謝/350 二、骨粘連蛋白在骨代謝中的作用/351 三、骨粘連蛋白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352 四、骨粘連蛋白的實驗研究進展/353 參考文獻/353 第五節骨涎蛋白·/355 一、骨涎蛋白的合成與表達/355 二、骨涎蛋白在骨代謝中的作用/356 三、骨涎蛋白實驗研究的臨床意義/356 四、骨涎蛋白的實驗研究進展/357 參考文獻

/357 附錄  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360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伴隨人一生。其是由206塊骨頭互相連接組成的完整有機體,實現人體的支撐、負重、保護和運動功能。骨骼是儲存鈣和磷的倉庫,也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骨是具有新陳代謝的活組織,骨代謝也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重建過程。 參與和維持骨代謝的骨礦物質、激素、細胞因數、骨吸收標誌物、骨形成標誌物、基因、受體、微量元素等不僅決定骨代謝的內環境和代謝調節過程,而且也是決定骨品質、骨強度的重要因素。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骨代謝實驗診斷技術已在醫學臨床和醫學研究工作中推廣應用。通過體外實驗方法對血液、組織液、細胞、蛋白

質、活體組織等檢測分析,科學評價和判斷全身骨代謝的動態變化及骨代謝的活性,對骨科疾病、代謝性骨病、骨質疏鬆,以及相關免疫疾病的臨床診斷與鑒別診斷、高危人群篩查、藥物療效觀察、新藥研發以及骨代謝的調控機制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對骨礦物質、骨代謝激素、細胞因數、骨吸收標誌物、骨形成標誌物、骨代謝相關基因、受體和其他代謝產物的生物學特性、生理作用、臨床意義、參考範圍、分析變異等進行了論述,謹作為醫學領域的骨科、骨質疏鬆專科、老年病科、內分泌科、檢驗科、婦產科、兒科、風濕專科、康復科、中醫科醫生和全科醫生臨床和科研的參考書。 本書在寫作中查閱了近十年2122篇中英文研究文獻,反復閱讀了劉忠厚教

授、廖二元教授、肖建德教授的著作,成為我們寫作的重要引領,為此感謝劉忠厚教授、廖二元教授、肖建德教授!感謝被引用的2122篇中英文研究文獻的作者! 借此機會感謝參與本書編審的專家,感謝執筆寫作的中青年才俊,感謝各位審稿專家,感謝責任編輯!感謝你們付出的辛苦,展示的智慧!更真誠地感謝我的母校,感謝她讓我生命中有一個做學生、做醫生、做教師、做研究者的經歷,讓我學會了尊重、積累了友善、沉澱了知識、開闊了眼界,使我在《中國骨質疏鬆雜誌》主編的崗位上不負歲月,無愧責任! 在寫作收筆的時候,我們又查閱到新的文獻,但因已進入出版流程,無法補充,成為寫作的缺憾。雖然這本書並不盡善盡美,但也是我們真實的寫作

筆記,期待各位專家、學者、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中國骨質疏鬆雜誌》主編張萌萌 2019年8月9日於北京

金合歡醇/結冷膠/玻尿酸複合膜於增強修復旋轉袖之研究

為了解決膠原纖維英文的問題,作者林彥宏 這樣論述:

近幾年來,旋轉袖症候群在醫學臨床上是肩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可能會發展至肩痛和功能喪失,大多發生由於肩峰突下肌肉受壓迫造成,它們通常稱為旋轉袖肌肉,容易造成撕裂。旋轉袖撕裂的患者因為疼痛降低了生活品質,亦會損失工作能力增加社會成本。所以,旋轉袖病變已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的熱門主題。治療費用對於旋轉袖病變患者亦增加迅速。除了影響健康、功能喪失和心理問題,它會導致患者工作及經濟損失。因此,旋轉袖破裂已成為是臨床上應該強調的重點之一。儘管旋轉袖修補普遍進行,其結果也都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而適當的病理知識和了解旋轉袖癒合模式、強大的生物修復技術、更好的縫合以及旋轉袖修復後的逐步復健可以導致修補後效果良好

。許多研究已經利用了生物製劑,如富含血小板的血漿、轉化生長因子-β1、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 和幹細胞(stem cell)是否可以促進旋轉袖修復後的癒合。通過生物材料載體的控制釋放長期遞送生長因子可以增強旋轉袖破裂修復。金合歡醇(Farnesol)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產生的有機 15 碳倍半萜醇(organic 15-carbon sesquiterpene alcohol),具有抗發炎、抗菌和腫瘤相關的凋亡誘導特性。金合歡醇可以調節結締組織和 ECM 合成並促進組織工程應用中的傷口癒合。本論文利用其特性作為手術後的覆蓋加強物,並討論其帶來的加強修復之效果。論文研究結果指出0.2 和 0.4

mM金合歡醇可顯著降低IL-6 和TNF-α的表達,顯示金合歡醇可對肌腱細胞發揮抗炎作用。在3T3纖維母細胞和C2C12肌肉細胞中之促炎細胞因子分泌的結果發現,0.4mM的金合歡醇濃度在可降低 IL-6 和 TNF-α 的分泌,因此金合歡醇可嘗試用於治療急性肌肉損傷或持續性慢性肌肉疼痛。I 型和 III 型膠原蛋白的合成是修復過程中的決定性因子。對肌腱相關研究顯示,III 型膠原蛋白的形成會在受傷後持續數周至數月。然而,更穩定的I型膠原開始占主導地位並參與重塑階段,其特點是纖維血管組織細胞減少,膠原纖維結構更好地組織成線性取向和捲曲。在本論文研究結果顯示:與空白組和SurgiWrap組相比,用

含 2 mM金合歡醇複合膜覆蓋的旋轉袖撕裂傷口中可表現出更多的再生血管,及更多的膠原蛋白合成。用4mM金合歡醇複合膜覆蓋的旋轉袖撕裂傷口則顯示出明顯的癒合,撕裂部位周圍的血運重建顯著增加。並且,膠原纖維密度和取向、肌腱-骨骼界面交叉、血管分佈以及 I 型與 III 型膠原蛋白的比例,在手術3週後可獲得最高的分數,用2 和4 mM金合歡醇複合膜覆蓋的旋轉袖撕裂表現出高的分數:分別為8.33和10.67分,顯示其癒合效果良好,且優於市售之SurgiWrap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