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衰落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美元霸權衰落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onathanE.Hillman寫的 中國網路圈套:數位絲路如天羅地網控制全球未來,美國華府智庫專家的關鍵報告 和瑞‧達利歐的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商業周刊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黃寶家的 中共政權興衰的分析:超穩定結構的觀點 (2020),提出美元霸權衰落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以黨領軍、一黨專政、超穩定結構、習近平。

而第二篇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國境警察學系碩士班 高佩珊所指導 陳韋儒的 美國對北韓政策之研究 (2009-2020年) (2020),提出因為有 金正恩、歐巴馬、川普、美國-北韓關係、北韓核危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美元霸權衰落時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美元霸權衰落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網路圈套:數位絲路如天羅地網控制全球未來,美國華府智庫專家的關鍵報告

為了解決美元霸權衰落時的問題,作者JonathanE.Hillman 這樣論述:

【台灣人必讀,也必須了解】 條條網路通北京?中國悄悄監視你?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會打贏這場戰爭嗎? 華府智庫專家歷時五年,走訪美、歐、亞實地採訪 第一手揭露中國「數位絲路」真實面貌   美中貿易戰前,網路戰早已開打。   因為攻佔全球網路、蒐集全部數據正是中國的目標!   中國透過監視器、衛星、海底電纜、雲端服務,打造「數位絲路」,   企圖成為不費一顆子彈就能控制全世界的數位霸權。   美國、歐洲乃至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   不管是否警覺,全世界每一國,包括你和我,已經深陷中國的天羅地網之中。從太空到海底,聯網的5G設備(華為)、緊盯你的街角監視器(海康威視)、定位的

衛星系統(北斗)、傳輸資料的海底光纖電纜(亨通集團)……連成一條條布局縝密、由北京遠端操控的「數位絲路」。   「數位絲路」是「一帶一路」(習近平於2015年提出協助各國建設,描繪出中國重回世界「中心」的「中國夢」)的開路先鋒,瞄準各國亟欲補強的數位基礎建設,形塑以中國為中心的數位世界。拜中國政府大力扶植、模仿西方技術以及低成本之助,中國企業步步為營,以中國製監視器(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宇視科技)為例,它們已經進駐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烏克蘭基輔、阿富汗喀布爾……遍及澳洲和南極洲以外的每塊大陸,當然,也監視著新疆「再教育營」;悄悄收集全球的資料及通訊流向,跟蹤市場機密,人人的生活都在其掌

握之中。   當中國數位強權崛起,第一次網路世界大戰悄悄開打,美國赫然發現自己的科技領導地位、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岌岌可危。美國華府智庫CSIS高級研究員強納生‧希爾曼,是中國數位絲路最專業的學者。他耗時五年,走訪美、歐、亞、非各地,第一手揭露中國不斷延伸的數位版圖,與美國的警覺及抵禦,內容包括:   ●中國網路戰的戰場、戰略與戰術   中國以遍布全球的數位基建、網路營運、資訊蒐集為武器,企圖從地下、海底、空中的電波頻道,乃至「新的制高點」太空,全面制霸數位世界。   ●「數位絲路」如何實現「一帶一路」中國夢   中國國營的三大電信公司,或受政府扶植的中企如華為、海康威視,以過往歐美國家

獨具的通訊技術,逐步攻克亞、非的科技落後國家及歐美有「數位落差」的鄉鎮,取代美國成為數位霸主,一舉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   ●打造更甚《一九八四》的數位圓形監獄   中國對外擴張,對內則無視於人權,以「天網工程」及「雪亮工程」監控每一吋公共場所、每一張臉孔,打造一座量化所有個人特徵、訊息的中央資料庫。不只在新疆對維吾爾族「再教育」,還是所有中國人的「老大哥」,如同歐威爾《一九八四》小說場景……   ●這場網路大戰,美國如何回擊?   美國開始制裁華為、中興等危及資安與國安的中企,並爭取歐盟、印太盟友聯手反制中國。   中國數位絲路逐步擴張,每一國、每個人都正在目睹,也深受影響。如

同《海權爭霸》作者史塔萊迪教授推薦文:「本書是了解我們此時代所面臨的最大地緣戰略挑戰的必讀之作:中國的科技崛起,以及它如何在全球推進,企圖宰制軍事、市場及現代社會倚賴的重要系統。」掌握它的來龍去脈、關切它的巨大影響,是當下最重要、也不能不了解的事。 本書特色   1.美中爭霸的戰場不只有貿易,還有網路   美中貿易戰之前,數位基礎設施戰已悄悄開打:一帶一路、金盾工程、中國製造2025、中國標準2035……包藏在路地上可視的巨大工程下,是透過地底、海底、空中傳遞數位資訊的野心,進而改寫地緣政治、科技版圖與經濟秩序的現狀。這是一場不用發射一顆子彈的戰爭。   2.中國研究專家尋訪美、歐、亞、

非洲與網路的第一手報導   作者不辭千里,追蹤中國的全球基礎建設行動,有實地走訪:中巴交界的新闢道路、衣索比亞到吉布地的中造鐵路;中國管理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也尋訪網路世界:註冊了兩門海康威視提供的監視系統線上培訓課程……,歷時五年,第一手挖掘隱藏的真相,盡在書中。   3.揭露中國數位極權主義的內幕   通訊科技是民主的象徵,在中國卻成了鞏固政權的工具:雪亮工程、新疆再教育營、杭州「城市大腦」……無處不在的監控,打造出囚犯無所隱藏的數位圓形監獄。   4.提出美國反制中國擴張的政策建議   面對中國的來勢洶洶,作者建議:除了美國已啟動的制裁、撤照、防盜竊智慧財產之外,更要積極與民主國家結

盟,共同擴大資訊取得與分享,鼓勵言論自由,保護使用者隱私及安全性……以創新、研究、開放的精神迎戰威權的中國。 重磅推薦   吳宗信(國家太空中心主任)、李忠憲(哲學型資安人、作者)、汪浩(作家、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沈旭暉(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依姓名筆畫排列) 名人推薦   ˙本書是了解中國網路發展的一本重要著作,讓我們得以一窺過去三十年來,中國如何發展網路產業並暗中在世界布局,這對理解中國的銳實力來源與預測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至關重要。──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若要洞察現況、把握未來,本書將能打開你看待國際發展的新角度。──沈旭暉/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   ˙本書分析了美中及各國在太空時代裡,如何在衛星及網路戰中洞燭先機。作者不只是透過本書對我們示警通訊科技如遭濫用會對民主社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更是在促使台灣思考,政府及民間應該如何務實地攜手合作,才不會讓台灣在這波通訊及自由民主防衛戰中缺席。─—吳宗信/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本書追蹤中國數位強權的崛起,對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提供了嚴肅、警醒的分析。作者剖析私人創業和政府扶植如何使科技落後的國家,取得長久以來被視為富有民主國家獨具的先進通訊技術與能力。這是一本重要且透徹精

闢的著作,是美國政策制定者及產業領袖必讀之作。――裴敏欣/美國加州克雷蒙麥‧肯納學院教授   ˙這是一本應時且引人入勝的著作,分析中國正在如何形塑數位世界,重畫從海底延伸到外太空的資料傳輸線路,並企圖在決定性的世紀競賽中,控制在商業與戰爭中愈來愈被採用的工具與手段。――查琳‧白茜芙(Charlene Barshefsky)/前美國貿易代表   ˙本書是了解我們此時代所面臨的最大地緣戰略挑戰的必讀之作:中國的科技崛起,以及它如何在全球推進,企圖宰制軍事、市場及現代社會倚賴的重要系統。――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第十六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歐洲最高統

帥退役美國海軍上將暨《2034全面開戰》及《海權爭霸》作者   ˙本書急迫而引人入勝地剖析中國如何一步步、一個計畫接著一個計畫地推進,建立其數位影響力,企圖制霸全球。――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前美國駐新加坡、駐中國大使   ˙本書深入探索中國如何追求稱霸科技領域……作者駁斥『網際網路連結會帶來更大的自由』論點……他極具說服力地警告,若要遏止中國在網路空間的擴張,西方國家必須盡快採取更多行動。――《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希爾曼警告,切莫志得意滿,低估中國的科技野心,他的分析透徹細膩,且呼籲美國必須警醒,這警告及時且令人信服。――《書

目》(Booklist)雜誌

美元霸權衰落時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現在我又講回一個「美帝」系列,美國霸權從何而來。首先,大家要明白之前的霸權是大英帝國。大英帝國是全世界古往今來最大的帝國。她最顛峰的時間是1922年,那時候有整個印度,加拿大和澳洲,是大得無與倫比。但自從19世紀到20世紀,殖民地陸續變成一門蝕本的生意,要經營這門生意,大英帝國需要很多戰艦、很多駐軍。那時她和德國鬥便建了很多無畏艦。四周都要駐軍。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其實接近破產,入不敷出已嚴重到要破產。那時真正興起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德國,俾斯麥的德國。俾斯麥沒有挑戰英國,故意不參加任何的殖民地爭奪,讓英國不會懷疑,但是威廉二世就不是這樣,他要威的,所以便和英國鬥起來。德國國力增加得很快,而英國的工業化就跟不上。但那個時期是大英帝國的和平時期,那時1870-1914英國統治下,世界打不起戰爭。那時是大英帝國籠罩下的世界和平。

那我又要講,當你是一個全國的帝國的時候,那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要建立軍隊四周駐軍,有很大支出。那有一個好處,就是英鎊成了世界上最流通的貨幣。這情況和現在美國情況也有點相似。美國美元有歐洲美元,亞洲美元,結果發行了很多也沒有通貨膨脹,因為很多都在國外用美元來買賣。這是美國的好處。但是壞處是是很高的軍費。這生意是否做得過﹐這也成疑。但美國登上這地位,是給人頂上而已。

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參加了。但英國經歷一次大戰便己重傷了,已經不再是強國,開始衰落了。德國也一片慘淡,而美國對歐洲事務是徹底不理會。威爾遜要加入國聯,但給國會否決了。美國是實行孤立主義,覺得理世界事務是很煩的,是不利。她們行孤立主義,所以才發展出強大的經濟實力,這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時的英雄都主張孤立主義,反對干預歐洲任何事務,甚至有些人是支持納粹黨。而羅斯福在第三次連任,演辭話跟美國母親保證,在她們有生之年,絕對不會派軍到外地打仗。他這句說話說得太死,當他發現德國擊潰了法國,開始進擊俄國,便不知所措。如果整個歐亞大陸給德國橫掃,英國將不會存在,美國也會受威脅。而日本最初打中國,美國是開心的。因為甘迺迪的爸爸專收廢鐵賣給日本,但日本愈來愈過分。而且日本犯了兩大致命錯誤,一個錯誤是追軍法屬中南半島,即越南。她竟然站在德國那邊吞併法國在亞洲的領土。這是令到美國大怒,因為海外是自由法國領土。重光葵去和德國簽訂軸心條約。於是羅斯福想到方法迫日本打美國,美國才能參戰。於是他經濟封鎖日本,之後美 日談判,但雙方根本談判談不合。美國要日本退出中國,尤其滿州國,這是日本不能接受的。大家可以看看山本五十六,最後決定豪賭一次,偷襲美國。羅斯福其實是猜到會這樣,利用這作為對日宣戰的理由。另外,也發生一件奇怪的事,就是他向日本宣戰,也不等於向德國宣戰。因為很多美國人覺得打日本就,不敢打強的德國。這個時候,希特拉卻向美國宣戰,為美國解決了這個問題。否則美國國家的壓力只是可以打日本。這是歷史上的一個謎。為何希特拉會這麼做?有一個說法話希特拉在1940閃電進攻追攻莫斯科失敗時已知道德國一定會打敗。他於是打美國,希望德國可以輸得徹底一點,轟轟烈烈。那時有些文件真的這樣講,話希特拉覺得一是成功,一是失敗。若德國民族不能征服全世界,就應該被毀滅。所以他最後不是想扭轉局勢,而是想一直拖著,不想投降,是希望別人毀滅德國。這個人完全是「all or nothing」的想法。

但是一大戰打贏了便立即和蘇聯發生衝突,因為那時出現希臘內戰。蘇聯支持希臘的共產黨,原本歐洲是有協議。西歐的共產力量很強,蘇聯就給壓力西歐的共產黨不要作反,接受民主政制。東歐卻沒有共產黨,因為美國退出東歐,給蘇聯在培植共產黨。雙方互換勢力。怎知希臘發生這衝突,雙方談不合,便成為了鐵幕歐洲出現。那時英國已經很衰弱,法國又是,德國投降給割裂了。所以美國成了老大,霸權就降在美國身上,由她和蘇聯對抗。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中共政權興衰的分析:超穩定結構的觀點

為了解決美元霸權衰落時的問題,作者黃寶家 這樣論述:

隨著社會多元趨勢和民主化浪潮,加上網路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導致中國共產黨「以黨領軍」、「一黨專政」體制出現微妙變化。當許多學者先後預測其政權垮台,金融崩潰,經濟崩盤時,卻也反映出中共內部諸多經濟、政治及意識形態等困境,充分說明了中共的整體國家發展,恐已面臨政權是否持續穩定之多重挑戰。但是,何以中國大陸迄今仍屬相對穩定?為什麼中共政權尚能苟全?現階段中共政權崩潰的可能性又是如何?本研究運用「中國超穩定結構」的控制論、系統論的基本觀念,從中共在政治、經濟與意識形態面向切入,首先分析中共歷史所呈現社會內部問題;其次探討國內、外學者近期觀察中共社會內部問題,將預測中共即將崩潰的各層見解,和中共大國崛起

之大力宣傳,作出分項檢視與論證,期能針對中國大陸內部實際情勢,洞悉中共政權在習近平主政下瓶頸。研究顯示,儘管中共政權不會在短期內崩潰,但中共政權已呈現出經濟發展過度誇飾、內部貪官污吏橫行、社會極度不公、民主飽受箝制等問題,構成中共政權維持超穩定結構的最大罩門。關鍵詞:以黨領軍、一黨專政、超穩定結構、習近平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

為了解決美元霸權衰落時的問題,作者瑞‧達利歐 這樣論述:

  ★《原則》作者達利歐最新力作,唯一中文完整版!   ★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   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   ★美中爭霸、誰上誰下?橋水基金用演算法打分數!   算出衝突2026年在台海爆發?   ★比爾‧蓋茲、三任美國財長、華爾街巨擘一致推薦必讀   「刺激思考,超級重要的必讀之書,書中列出很多事實,創造出一幅難以反駁的驚人圖像。我希望更多人閱讀和討論這本書。」——比爾‧蓋茲 (微軟創辦人)   幾年前,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發現一生未曾發生過,但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的重大發展正開始醞釀,包括三大週期循環進入緊張狀態:1)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週期:鉅額債務與零利率促

使世界三大準備通貨國大量印製鈔票;2)內部有序與混亂週期:各國的財富、政治與價值觀鴻溝擴大到百年來最嚴重狀態,並導致各國國內大規模政治與社會衝突,尤其美國;3)外部有序與混亂週期;以及世界新強權(中國)的崛起對當前世界強權(美國)與現有世界秩序所造成的挑戰等。在歷史上,前一次的類似情境是在1930年至1945年期間(即二次大戰前)發生。這個相似性促使達利歐開始深入研究歷史上的類似時期,以理解那幾年所發生的一切,揣摩未來幾年的可能發展,進而為迎面而來的各種狀況預作準備。   這就是本書的緣起。   達利歐開始探討過去五百年間三大準備通貨帝國(荷蘭、英國與美國)以及六個其他顯赫帝國(德國、法國

、俄羅斯、印度、日本與中國)的歷史,從中描繪出「大循環」(Big Cycle):偉大的帝國通常延續大約250年,大型經濟、債務與政治週期,則延續大約50至100年。衡量帝國實力有十八項關鍵指標(教育、創新與科技、成本競爭力、軍事實力、貿易、經濟產出、市場與金融中心、準備通貨地位、地質、資源分配效率、自然災害、基礎建設與投資、性格/決心/文明、治理/法治、貧富/價值觀差距),國家在和平與繁榮時期←→蕭條、革命與戰爭時期之間來回擺盪。在和平與繁榮時期,偉大的創造力與生產力使生活水準大幅提升,而在蕭條、革命與戰爭時期,則會爆發許多因財富與勢力而起的征戰,例如荷蘭取代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於1581

年獨立;英國崛起擊敗荷蘭,在19世紀成為日不落帝國;二戰後美國成為霸權,扮演全球警察角色,在21世紀則遭遇中國挑戰。   那麼,現在的美國、中國國力各自如何?   達利歐及橋水團隊以演算法為工具,以發展數據為基礎打分數:美國是一個正在逐漸衰退的強國(在當今主要國家中仍排名第一),主要優勢在於其強大的資本市場和金融中心、創新/技術、高水準教育、強大軍力、儲備貨幣地位,以及較高經濟產出。中國是一個快速崛起的強國(在當今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二),尤其對全球貿易、創新和技術以及作為金融中心的重要性都在增加,可能(或即將)引起的戰爭有1)貿易/經濟戰、2)科技戰、3)地緣政治戰、4)資本戰、5)軍事戰、

文化戰、7)自我戰,美中的財富、政治和價值觀迥異,最有爆炸性的衝突是美中之間對於台灣議題的抵觸:中國想統一台灣,美國希望維持現狀,中國不惜一戰,美國則「不一定」保衛台灣。若兩國不自制,衝突勢必升高。下一個大的風險爆發點大約是在五年後。   如何因應?達利歐建議投資人該做的事是了解所有的可能性,考慮最壞的情況:在投資面,基於成長、通貨膨脹、風險溢價和貼現率這四個驅動因素,建構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將風險降低;對政策制定者來說,可以使用十八個衡量標準為國家做健檢,衡量國家是欣欣向榮還是日益衰落,對未來的決定因素做出改變,以獲得更好的未來。   財富、權力以及世界秩序的變遷,深刻影響所有國家、每

一個人。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閱畢說:「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達利歐的書是了解我們時代的必備讀物。」無論你同不同意,這本書都將給你一個展望未來的全新角度。 本書特色   1.達利歐開時光機,帶你走一趟五百年來大國興衰歷程   本書考察史上最動盪的經濟和政治時期,研究主要帝國包括荷蘭、英國、中國歷朝歷代和美國,透視推動帝國興衰的「大週期」(Big Cycle)。從這個極度宏觀的大局視角來看強權的興起與衰敗,你會更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原則,以及國家/自身在歷史中的定位。   2. 演算法可以算國運?評估美中及世界大國財富和權力現狀與前景打分數   橋水基金團隊藉由演算法對11國實力健檢,以

此判斷各國未來走向及資金流向,預先擬定因應之道。   3.世界局勢動盪,如何保護你的財富?   財富、權力和世界秩序變局之下,所有國家、每個人都必然受其左右,唯有了解週期、進而因應週期調整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才能避開不利影響, 甚至從中獲利。   4.美中角力,達利歐怎麼看:美國處於下降段、中國處於上升段   從大週期角度看美中相對位置:美國內部有債務負擔、成長放緩之憂及政治社會亂象;中國則實力遽增,挑戰美國強權。由歷史觀之,兩強相爭終需一戰,美國目前雖然領先,但勝算將愈來愈低。   5.衝突爆發點:2026年在台海、南海發生   身在國際熱點上的台灣和台灣人,你可以不同意、卻不能不知道

美國的一派觀點:美中主要分歧在於台灣,美國要維持東海、南海的戰略利益,而中國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雙方正測試彼此的底線,軍事敵對持續升高,約五年後可能爆發衝突…… 專業推薦   比爾‧蓋茲 (微軟創辦人)∣亨利‧季辛吉(美國前國務卿)∣格雷厄姆‧艾利森(哈佛大學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 )∣亨利‧保爾森(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美國前財政部長)∣馬克‧庫班(NBA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蒂姆‧蓋特納(美國前財政部長)∣傑米‧戴蒙(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雅莉安娜‧赫芬頓∣《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刺激思考,超級重要的必讀之書,書中列出很多事實

,創造出一幅難以反駁的驚人圖像。我希望更多人閱讀和討論這本書。」 ——比爾‧蓋茲 (微軟創辦人) 「這本關照全局新書中匯集了各種經濟、社會和政治指標來追蹤國家的興衰軌跡。這是一項重大貢獻,也是對西方的緊急警告。」——亨利‧季辛吉(美國前國務卿) 「一本關於過去五百年以來帝國興衰的大膽而實用的指南——為今天的美國和中國提供了重要的經驗教訓。」——格雷厄姆‧艾利森(哈佛大學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 ) 「本書對推動過去五百年歷史的因果關係的描述,以及這如何為處理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提供實用指導,我深受吸引。這很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書,如果不是十年的話。本書必讀。」 ——雅

莉安娜‧赫芬頓(《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   「本書範圍很廣——揭示了國家在全球經濟和政治舞台上獲勝的最大原因,並將其應用於當今的中國和美國。讀完本書,你可能不會再看到同樣的世界了。」——亨利‧保爾森(美國前財政部長)   「歷史太重要了,不能留給歷史學家。只有達利歐才敢如此大膽地嘗試對世界金融、經濟和政治歷史進行這樣的統合工作。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達利歐的書是了解我們時代的必備讀物。」——勞倫斯‧薩默斯(美國前財政部長)   「我們如何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而導致國家衰敗?請讀這本書。達利歐展示了歷史如何提供了模型,以指導我們如何思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馬克‧庫班(NBA

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   「達利歐的著述對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都是引人入勝的讀物。本書對推動經濟週期和帝國興衰的原因有出色又深思熟慮的研究。」——蒂姆‧蓋特納(美國前財政部長)   「達利歐透過觀察帝國的興衰,展示了經濟、文化、軍事實力、創新、不平等和其他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為我們提供了鼓舞人心和發人深省的體驗,讓人驚艷萬分。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視角來思考非常令人煩惱的問題,例如美國與中國的狀況。」——傑米‧戴蒙(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

美國對北韓政策之研究 (2009-2020年)

為了解決美元霸權衰落時的問題,作者陳韋儒 這樣論述:

目錄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6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0第四節 文獻探討與名詞解釋 12第五節 研究章節架構與研究步驟 24第二章 北韓核計畫發展 27第一節 北韓核計畫發展背景 27第二節 金正日時期 (1994-2011年) 45第三節 金正恩時期 (2011年至今) 73第四節 小結 102第三章 美國對北韓政策分析 104第一節 美國對北韓政策回顧 106第二節 歐巴馬政府對北韓政策 121第三節 川普政府對北韓政策 141第四節 小結 177第四章 美國處理北韓核危機之思維與政策 179第一節 美國與北韓安全議題博弈 179第

二節 「川金會」後情勢發展 223第三節 未來發展情勢預判 246第四節 小結 253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55第一節 結論 255第二節 研究建議 265參考文獻 267貳、中文部分 267貳、中文部分 290附錄─北韓研發核武與彈道導彈大事記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