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藍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科技發展藍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殿文寫的 未來智造者:郭台銘台灣優先策略 和張敏超的 李遠哲的成長故事:平凡中的不平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幼獅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財經法律系研究所 陳文吟所指導 蘇昱銘的 醫療方法可專利性的爭議探討─以美國法醫療方法專利之發展為核心 (2020),提出科技發展藍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診斷、治療、手術方法、專利適格客體、醫師免責條款、兩步驟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高階科研EMRD 曾修暘、施劭儒所指導 吳德隆的 無刷馬達驅動器於醫療輔具產業的發展策略 (2019),提出因為有 外骨骼機器人、五力分析、SWOT分析、技術研發藍圖、T-plan的重點而找出了 科技發展藍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科技發展藍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未來智造者:郭台銘台灣優先策略

為了解決科技發展藍圖的問題,作者張殿文 這樣論述:

建設智能科技島  未來二十年競爭力  亞洲科技強國發展藍圖 唯一見證郭台銘四大洲佈局,首本中美大戰科技發展藍圖 30兆創新供應鏈,台灣命運再自造 智能實驗島鏈:民主創新/社會創新/教育創新   郭台銘,全球前二十五強企業領導人,透過他所參與的人工智慧發展,了解未來世界的改變,來看台灣的未來。他相信「智慧,是從工作中產生!」面對瞬息萬變商場,也一樣適用政治領域,從科技人變政治人,他像初學者直接下水游泳,因為他認為不能只看「教科書」就學會游泳。   站在影響台灣未來二十年及下一個世代的關鍵時刻 我們該如何思考、規劃哪些戰術與戰略? 征戰世界,策略與執行力一流的郭台銘, 為國家、企業,甚至老百姓

找到真正的出路!   未來二十年台灣經濟如何發展,「第三次數位革命」來臨,貧富差距繼續擴大,藉由郭台銘的全球視野和經營策略,探索台灣何去何從,特別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中美貿易大戰之下,如何影響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權力平衡,乃至於人類政經社會全面發展。 本書分成四大部分: 第一部:供應鏈重塑,科技如何造成全球中產階級的衝擊和重建; 第二部:智財硬漢,「政治如何服務經濟」,成為安定的力量; 第三部:分權分立,未來從代工、狹小的市場,如何轉型成「智慧科技島」; 第四部:智能生活,尋找下一代AI和大數據創造的全新的機會。   曾經撰寫《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解碼郭台銘語錄:超越自我的預言》等

多部暢銷書的資深記者張殿文,追蹤鴻海發展二十餘年,多次深入訪談郭台銘,親訪鴻海帝國全球基地,從美國到巴西,從日本到捷克,本書也是目前唯一深入剖析科技強人如何觀察台灣面對中美貿易大戰中的危機和轉機,並揭露亞洲科技強國全新發展藍圖。   ▌各界推薦 「2016年我到白宮領取「國家創新和技術獎」,以及回台灣領取「潘文淵獎」,基金會介紹我的團隊研發的3D鰭式電晶體(FinFET)突破物理極限,堪稱半導體工業40年最重要的創新,其實我一直認為,一般外界談的創新,和我理解的創新其實不太相同。 一般總認為要採用前所未有的技術及方法,才稱得上是創新,但我認為只要能解決困難,突破過去沒有進展的問題,就是創新。創

新大多來自跨領域知識的學習,畢竟要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大問題,必須先要擁有專業精深的知識,同時也要學習專業的周邊知識,愈廣愈好,才能從中得到啟發,所以,我認為創新的人才,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才』。同理,創新的領導人就是能解決問題的領導人。」 ──(摘自胡正明推薦序/美國國家創新獎得主,中研院院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講座教授)   「郭台銘的『國家平台論』正好可以成為許多台灣創新企業的基礎,因為相對於日本與韓國,台灣的創業風氣更盛;創新跟年輕人有關、跟小企業有關,很多發想必須是小公司;但是由於台灣市場小、看好的人不多,因此台灣創業者也時常面臨『資金斷鏈』的問題,所以台灣年輕創業家傾向在短時間內找

到利基、找到立足點,但這樣的創業情境,與泰國、馬來西亞等等國家都是相似的。所以詹宏志認為社會要有力量支持小公司,專門支持年輕人。郭台銘也非常表同意,並且強調台灣應該要讓很多領域裡面都有一兩個創新模範,可以輸出世界,而這個大平台是國家要建立的。」 ──(摘自第十章,詹宏志接受「郭董來請教」youtube)   「一切經濟產值都發生在世界秩序體系內, 而二○一九~二○二二之間,世界秩序體系將因美中之間的經濟、規範、制度、文明的全面對衝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台灣能否跟上腳步、洞燭先機,將決定台灣未來三十年的風貌。固然,秩序體系中的政治與經濟因素相互糾纏,對於這個究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我覺得大

局夾縫中的台灣,必須拿出一把思想的利刀,在做決策時,嚴格區分兩類問題:哪些事務是台灣自己就可以決定的,哪些事務是必須與局勢周旋的;操之在己的部分,台灣全力衝刺,操之在人的部分,台灣順勢而為。」 ──(摘自范疇推薦序/兩岸政經專家)

科技發展藍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丁學文
主題: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經濟學人》Xi Jinping’s assault on tech will change China’s trajectory 習近平對科技的攻擊將改變中國發展路線
📌《倫敦金融時報》Infrastructure bill shows US system can still work 基礎設施法案通過告訴我們美國系統仍然可以運作
📌《經濟學人》Most covid-19 travel restrictions should be scrapped 談各國應該推進邊界封鎖的開放
📌《經濟學人》A glimpse into Japan’s understated financial heft in South-East Asia 一窺日本在東南亞低調的金融實力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8.18

#陳鳳馨 #TheEconomist #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 圖片取自:The Economist
https://www.economist.com/weeklyedition/2021-08-14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馨天地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uVbXdQ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O0VrrA
KKBOX:https://bit.ly/3bezcYP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le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醫療方法可專利性的爭議探討─以美國法醫療方法專利之發展為核心

為了解決科技發展藍圖的問題,作者蘇昱銘 這樣論述:

Abraham Lincoln曾言「專利制度增添了智慧火花的燃起」,因此透過專利制度授予發明人獨占排他之權利,將有助於科技技術的創新與進步。惟,當專利權與公共利益或其他法益產生衝突與矛盾時,專利權與公益應如何進行取捨,則產生極大的爭議,其中又以醫療方法專利最為明顯。醫學方法與技術由於關乎到人性尊嚴、身體健康權的保護,自古以降,均肯認其具備濃厚的公眾利益,因此曾對醫療方法的相關技術與發明,得否適用專利制度的保護,自然吸引諸多國內外學者的討論,並產生了諸多不同的立法例。 其中,美國依據美國專利法第101條之規定,廣泛的賦予技術方法成為專利權標的之可能,因此成為了授予醫療方法專利的指標性國家

。然,時至西元2019年為止,美國仍然出現許多爭議的案件。尤其在Athena v. Mayo一案中,美國聯邦巡迴法院的法官,針對本案出具了多份意見書,促使美國內部針對醫療方法專利的討論,更趨熱烈。 有鑑於此,本文將以介紹醫療方法在美國是否具可專利性的演進史作為開端,接著針對西元2010年以來,對美國醫療方法專利具備適格性與否產生重大討論之爭議案件進行介紹與分析,了解目前美國實務針對醫療方法專利的審查基准與審查步驟的優劣。最後,眾所周知,目前針對醫療方法,我國專利制度採取將其排除在專利客體之外之立法。儘管兩國間,就醫療方法專利性的問題探討在不同的層次,惟未來我國若針對醫療方法轉而採取開放態

度時,仍得透過與美國專利制度的相互對照,避免未來開放後可能出現的立法問題與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另外,為了緩和專利權與公共利益係相互衝突的論點,本文另外參考了包括醫師免責條款、強制授權、禁止雙重授權等方法,期許活化我國專利法制並開啟台灣醫療產業發明創新並受專利保護之可能,提升發明意願並促進醫療科技發展。

李遠哲的成長故事:平凡中的不平凡

為了解決科技發展藍圖的問題,作者張敏超 這樣論述:

  作者是李院長的學生,跟隨李院長多年,對李院長的了解非常深入。此外,張先生本身以其科技研發的專業背景,長期投注心力於大眾科學教育,對於中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有長期的實務經驗。因此,不同於一般的作者,張先生能從科學教育的角度剖析李院長成長歷程的故事,將一位台灣土生土長的諾貝爾獎科學家的成長,以親切、忠實且自然的筆調呈現,讓讀者感覺像是坐在李院長旁邊聽故事一樣,近距離地了解李院長的成長與學習過程,處處充滿引人深思的教育理念。 本書特色   本書從多角度的取材,以李院長的家庭教養、成長和求學故事,為年輕一代再多開一個認識世界的窗口。 作者簡介 張敏超 張敏超先生目前任職於工業技術研究院, 長期從事工業

產品開發及環境保護技術研究與建立, 經常受邀至各級學校及機關團體作相關專題演講; 也是以提升國內中小科學教育水準為主之張昭鼎紀念基金會執行長, 並曾擔任以工業產品開發技術介紹為主之《科技雜誌》主編、總編輯十年。 推薦序 □還好我們有一位李遠哲∕黃榮村 □擁抱知識,貢獻於社會進步∕陳健邦 □「玩」在孩子的起跑點∕傅麗玉 自序 □是榮幸,也是責任∕張敏超 □來自藝術家庭的科學家兄弟 □努力、真實、有創造力的畫家父親 □沒有媽媽,家中就沒有諾貝爾 □玩過來的童年生活 □與眾不同的竹中歲月 □有學長激勵的大學時代 □成就學術巔峰的異鄉歲月 □為什麼得諾貝爾化學獎? □成功男人背後總有個偉大的女性

□成功者通常有良好的書籍閱讀習慣 □傑出的科學家與藝術家都具有相同的特質 □樂與年輕學子分享成長經驗 □年輕時理想的實現 還好我們有一位李遠哲∕前教育部長暨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   我只能說李遠哲院長,是過去五十幾年來,台灣社會所曾產生過的最大異數。   台灣非政界的名人與真正有影響力的人很多,像證嚴上人、王永慶等人,大部分集中在宗教界與企業界,都是在自己本業上發展出類似帝國的版圖,並滲透到其他領域。但在教科文這類對社會更有潛移默化功能的領域,如日本福澤喻吉與民初北大蔡元培之類的大人物,在台灣卻一直難以出現。至於植根本土而能獨領世界風騷的大思想家與大文學家,更是難上加難。   好在我們有

一位李遠哲,雖然他真正在台灣全心投入的時間只有十二年。我常想,假如他不是先有諾貝爾獎的榮耀,依台灣的狀況,恐怕不容易在起步時,就這麼順利介入台灣的幾項大事:國家科技發展藍圖、教育改革、921重建與社區總體營造及社會動盪下年輕人的認同。但是他所具備的人格素質,才是決定他能否做好這些事情的基礎。至於中央研究院的改革與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則是在其本業上本來就應該做好也會做好的事。就我過去實際負責過的921重建與全國教育事務而言,李院長雖是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他一直在理念上提供了很多協助,而且影響了很多有相同看法或原來有不同想法的人,一齊為同一目標而努力。   要讓一般人理解李院長在這十二年的表現與功

績背後的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要就學術傾向與能力、為人處事風格、懷抱的理想與熱情等項多加敘述,才能可能窺其大要,但後兩項的深入討論並非易事。另外,李院長在這十二年中的所作所為,除了中研院的發展與科技推動廣受肯定之外,在一些事情上由於台灣不尋常與互不信任的環境,經常會有爭議,如何衡平撰述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也許有人會懷疑拿李遠哲當為楷模(role model)是否實際,畢竟諾貝爾不是一般人可拿到的。但是不只年輕人喜歡與他親近,一般人也一樣的以與他見過面為榮,其道理應該很簡單,因為他看人看事的觀點總能直指本心不繞圈子,做人做事不例外的敬謹以對,對年輕人一向持鼓勵態度,對社會則恆有向上提升

的願景。不是每一個學術聲名卓著的人都做得到這些,這種罕見特質的組合是吸引很多人之所在。當然,他也不免有難以說服對他持有偏見之人的無奈。   像這樣一個人,相信很多人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他早年的家庭教育、求學過程、重大發現的大要、教育與學術生涯,以及他如何回來台灣,怎麼看問題,又做了什麼事。   張敏超先生終於寫了一本考證周詳,令人讀來津津有味的好書。敏超兄長期在工研院服務,對李院長的出生與求學地知之甚詳,對他的學術貢獻與技術面也頗能掌握;另又長期擔任張昭鼎教授紀念基金會執行長,李院長就是這個基金會的創辦人及名譽董事長,可謂時相往來。由敏超兄來寫這本不算大的書,可說是相得益彰,讓人能在短時間內就弄

通李遠哲很多重要的成長與成就軌跡,我在這裡要誠心的祝福這本書的問世,並向大家毫不保留的推薦。 擁抱知識,貢獻於社會進步∕前台積電副總經理陳健邦   知識是有用的,教育是重要的,這沒有人會不同意。但怎樣的學習、生活、社會體制,才能有助於累積知識和提升教育品質?這需要整個社會與時俱進的探索和改進。   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這世界劇變的時代,台灣作為其中的一部分也從未停下發展的腳步。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問題,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成長故事。現在台灣的小孩,恐怕不容易想像,成長在日據時代後期的長輩,如何在躲盟軍空襲的警報聲中度過童年?又如何經歷物資缺乏、民生艱困的日子,取得日後的成就?李遠哲李院

長就是一個生長在那一個年代的台灣人。2005年6月,李遠哲李院長在德國接受記者訪談時表示:「戰爭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後,國民黨政府來台,整個國家卻在動亂中,他進入中學就讀後,逐漸相信「唯有民主和科學,才可救這一個國家」的想法,決定追求科學研究的生涯。   李院長出國後先在加州大學、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和博士後研究。再應聘到芝加哥大學開始作育人才的教職。芝加哥大學在物理、經濟學等領域都曾有獨領風騷的時代。芝加哥大學的校訓(motto)是:「讓知識累積再累積,以豐富人類的生活。」(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and so be hu

man life enriched.)可以說,有這幾所世界一流大學的歷練,使他既能在研究、教學工作中自得其樂,也深化了他對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看法。   李院長期許自己有助於台灣的社會轉型,不僅自己回到中央研究院工作,也努力拉更多有突出學術成就的人回來。他以為,早期台灣大量的人才外流,有如腦力外流(brain drain),現在則需要有更多的人回來形成一種人才交流(brain circulation),希望台灣能發展出足夠的知識力量,以應付全球化的挑戰。李院長也指出,長久以來,世界上基本進行著以「國家為主體的競爭」,未來則應謀求一個地球群體的運作,否則人類生存的前途堪憂。   張敏超兄常年擔任

張昭鼎基金會執行長的工作,對李院長的教育理念、社會關懷,有多於他人的理解。本書從多角度的取材,以李院長的家庭教養、成長和求學故事,為年輕一代再多開一個認識世界的窗口。   書中也特別提到廣泛閱讀和益友對學習的影響。也以辛志平校長和新竹中學的故事,凸顯中學教育對思想人格定型的重大影響。1949年台灣省政府改組,當時的教育廳長陳雪屏,大力整頓全省高中職,辛志平是少數被留任的校長。後來陳雪屏寫了宋人詩句「想見同來者,俱非第二流」的橫幅送給辛志平。當年陳雪屏由與辛志平的接觸,推想他應有一流老師們共事。今天,我們也可說,第一流人物多不是單獨產生的,與時代同來的朋友,是不可少的。教育的重要,就在於能互相正

向的學習。   1986年12月,與赫許巴(Herschbach)和李遠哲師生一起獲頒諾貝爾獎的多倫多大學教授波拉尼(Polanyi),在晚會上代表三人致詞說:「人類的尊嚴因親近並擁抱知識而得以彰顯。」(Humandignity is better served by embracing knowledge.)希望這一本有關一位台灣孩子成長為世界頂級科學家的故事書,能吸引更多人去親近人類所開拓的科學世界,並進而擁抱知識,豐富生命的內容。 「玩」在孩子的起跑點∕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任傅麗玉   關於子女的教育,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不要輸在起跑點」,孩子一出生就要為孩子規畫成功的「起跑點」

。為了確保日後的勝利,孩子絕對不能輸在起跑點。這本書讓我深入思考李院長的成長歷程,仔細看看李院長的「起跑點」,現在我無法否定孩子的起跑點真的太重要。特別的是,李院長的起跑一點都不特別,一般的家庭生活,父母親全心的關愛小孩子,而不是關愛小孩的成績。注意小孩子的待人處事,訓練小孩做家事甚至煮飯,而不是為了讀書考試剝奪孩子參與家事的機會。鼓勵小孩休閒運動,陪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在生活中培養藝術欣賞,而不是把小孩送到學校各種才藝班就算盡了責任。一切的教育就在生活中很自然的「玩」出來。「玩」在孩子的起跑點很重要,父母親是最重要的玩伴。   十年來筆者因為參與推動張昭鼎紀念金金會的科學教育工作,而有機會經常

聽李院長提起一些成長歷程中的小故事。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我,那些小故事充滿發人深省的教育哲理,筆者一直很期望能把心中的感動寫下來,但是總在繁忙的生活中,忘了提筆。非常高興看到張昭鼎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張敏超先生完成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是許多李院長的朋友們期待已久的重要著作。   張先生是李院長的學生,跟隨李院長多年,對李院長的了解非常深入。此外,張先生本身以其科技研發的專業背景,長期投注心力於大眾科學教育,對於中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有長期的實務經驗。因此,不同於一般的作者,張先生能從科學教育的角度剖析李院長成長歷程的故事,將一位台灣土生土長的諾貝爾獎科學家的成長,以親切、忠實且自然的筆調呈現,讓讀者感覺像

是坐在李院長旁邊聽故事一樣,近距離的了解李院長的成長與學習過程,處處充滿引人深思的教育理念。   正在為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而煩惱的老師家長們、孩子正衝出「起跑點」的老師家長們、還有即將衝到「終點」的大人小孩們!這本書絕對能激發你所需的能量。 是榮幸,也是責任∕張敏超   對曾受教於李院長與張昭鼎老師的我,寫這本書,是一種榮幸,也可說是一種責任。   本書的撰寫來自新竹市私立曙光女中姚麗英校長的建議以及新竹市一些國中老師的鼓勵,希望我能撰寫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李遠哲院長的成長故事。坊間雖有幾本與李院長相關的書籍,但是並不完全適合中學生來看,因此,也就在他們積極催促下,我開始著手寫這本書。   1

972年,李院長回台於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講學半年,當時的研究生不多,讓我們與李院長有更深、更廣的接觸,從學術專業,到作學問的方法與人生的規畫,無所不談,很快的,李院長就成為我們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李院長的教導對我有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除了教誨兒女,與朋友分享,更希望的是能受益予普天下關心下一代教育的父母與老師。   另外,由於我工作機構的宿舍,剛好是在李院長好友張昭鼎老師所住的清大宿舍隔壁,所以畢業後,我與張老師時有接觸,每次見面,話題之廣泛,無所不包,多年下來,知道張老師除了化學專業外,也相當關心社會的進步,尤其是科學與教育的發展及國內環保議題,聊天中張老師常提及李院長在美國的傑出學術成就及

兩人間深厚的友誼。張老師的去世,讓李院長(獲頒諾貝爾獎之後)做了一個關鍵性的決定,毅然回國繼續完成好友未竟的社會服務事業。得知這段緣由後,欲將這段令人感動的情誼介紹給年輕朋友的念頭,在我心中盤旋多年。   本書取材於李院長過去多次所發表的演講內容及財團法人李澤藩紀念藝術基金會所提供的兩本紀念文集(《李澤藩,一個偉大的父親.藝術家.教育家》、《如山高似海深--懷念李蔡佩女士》),加上坊間幾本與李院長相關的書籍以及自己受業及工作期間與李院長近身接觸的觀察感想。圖片的提供則要感謝新竹國小陳校長及教務處林淑娟主任、新竹中學王春光祕書及圖書館趙硯稑主任及清華大學校史館等等的熱心的幫忙,更要謝謝中興大學李

季眉教授對文稿內容的指正。   從書中內容可以看出,學生時代的李院長活潑頑皮,在許多方面與我們週遭的人並沒有兩樣。一個有興趣於科學探索的年輕人會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除了天資聰穎外,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亦功不可沒。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院長在治學的態度及面臨困境的處理上有很多獨特之處,足以令後學者仿效。   李院長鼓勵青年人做學問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也要秉持著「愛與努力,永不放棄」的信念。其實這就是說不管做學問或做任何事情,要有「堅持」的意志,堅持要找到度過難關的方法而不中途放棄。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無論在任何讀書的階段或到社會上做事,李院長都能堅持原則、堅持理想,所以他會成功,為

大多數人所尊敬。

無刷馬達驅動器於醫療輔具產業的發展策略

為了解決科技發展藍圖的問題,作者吳德隆 這樣論述:

根據Garner 2019年發布的2020年10大戰略技術中,現代化創新技術是如何結合自動化、人工智慧、區塊鏈與雲端科技來創造機會;且電子時報的分析,自2019年開始,未來五年筆記型電腦的年複合成長率是-0.8%;所以,在全球筆記型電腦整體銷售動能趨緩,甚至加上因中美貿易因關稅因素的環境衝擊下,個案筆記型電腦的出貨與獲利勢必大幅衰退。本研究將以分析個案公司如何利用自身於資通訊產業多年所累積下來的經驗與技術,再如何利用此一優勢跨足另一智慧醫療產業中的外骨骼機器人;首先,掃描了解未來技術與趨勢,從中找到個案公司所具備之相關技術之優點,再分析欲跨足新產業與市場的成長性,並利用麥可·波特的五力分析檢

視欲跨足的產業其未來發展可行性;其次,再藉由阿爾伯特·S·韓佛瑞的SWOT來分析個案公司是否有能力投入另一產業的能耐;最後,參考英國劍橋大學科技管理中心的羅伯特·哈爾,克萊爾·法勒克與大衛·帕博特所共同著作的「技術管理評估」一書,利用技術研發藍圖(T-plan)規劃未來三年的關鍵技術與產品發展策略。文後再將此一分析與實施方式規畫出一可執行的流程圖,以供未來個案公司內部可有一制度化的開創、修正與檢討的管理方。並且提供在企業策略,組織架構與技術布局的行動方案。針對上述個案研究結果,本文提出對實務運作的具體建議,以供實務運用與後續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