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Gail B. Ladwig寫的 護理診斷手冊 和CarolynJ.Humphrey,RN,MS的 居家護理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壓力性損傷預防護理指導 - 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也說明:壓力性損傷俗稱為壓瘡或褥瘡,是由壓力或壓力合併剪力所造成皮膚或皮下軟組織局部損傷,常因病 ... 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爽與完整,避免皮膚受到汗水、大小便浸泡而受損:.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愛思唯爾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陽明大學 護理學系 侯宜菁所指導 王沛柔的 傷口自我照護行動應用程式開發與可用性評估 (2018),提出皮膚完整性受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動應用程式、傷口照護、行動科技接受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 潘忠煜所指導 吳叔如的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與手術安全之探討-以中部某醫學中心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手術過程、風險優先指數(RPN)的重點而找出了 皮膚完整性受損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8C病房內外科實習說明則補充:腦組織灌流改變; 心肺組織灌流改變; 腎組織灌流改變; 腸胃組織灌流改變; 體溫過高; 低效性呼吸型態; 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 急性疼痛; 現存性皮膚完整性受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皮膚完整性受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護理診斷手冊

為了解決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作者Gail B. Ladwig 這樣論述: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本書都能提供您建立護理計畫所需內容   Mosby護理診斷手冊(第三版),是方便、易於攜帶的資源,本書的最大特色是擷取最暢銷的護理診斷手冊:實證照護計畫指引(第九版)的精華。以簡潔、可隨身攜帶的形式,來協助執業護理人員和護理科系學生容易且有信心地確立護理診斷及書寫護理計畫。在臨床、課堂和病人單位應用都非常理想。Mosby護理診斷手冊的設計具有邏輯組織,讓您快速獲得必要的護理計畫資訊和指引。 第一單元:護理診斷指引  依字母編排列表,內含超過1,200項醫學和精神科診斷、診斷性檢查、手術處置及臨床狀態,以及所建議的2009-2011 NANSA-I認可之護理診斷。 第二單元:護

理計畫指引  包括所有2009-2011 NANDA-I認可之護理診斷的護理計劃,包括實證護理、獨立性護理、共同照護、老人護理、兒童護理、居家護理和多元文化護理措施,以及個案/家屬衛教。 作者簡介 Gail B. Ladwig   MSN, RN, CHTP, Professor Emeritus, Jackson Community College; Co-Owner and Nursing Consultant, Holistic Choices; Healing Touch Practitioner, Jackson, MI 審閱簡介 簡淑慧 副教授   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系(所)  美國

華盛頓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 葉明莉 講師   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第一單元 護理診斷指引 1 依字母排序列出內外科及精神科診斷、診斷性檢查、臨床狀態、症狀及問題,和所建議的護理診斷。 第二單元 照護計劃指引 171 依字母排序的每個護理診斷之定義、定義特徵、危險因子、相關因素、個案成果、措施、兒童及老人護理措施(若適用的話)、居家護理措施、具文化適切性的護理措施(若適用的話),以及個案 / 家屬衛教。 活動無耐力 172 Activity intolerance 潛在危險性活動無耐力 177 Risk for Activity intolerance

無效性活動計畫 178 Ineffective Activity planning 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 181 Ineffective Airway clearance 乳膠過敏反應 186 Latex Allergy response 潛在危險性乳膠過敏反應 189 Risk for latex Allergy response 焦慮 191 Anxiety 死亡焦慮 195 Death Anxiety 潛在危險性肺吸入 198 Risk for Aspiration 潛在危險性依附關係障礙 201 Risk for impaired Attachment 自主性反射障礙 204 Auton

omic dysreflexia 潛在危險性自主反射障礙 207 Risk for Autonomic dysreflexia 危險傾向的健康行為 209 Risk-prone health Behavior 潛在危險性出血 212 Risk for Bleeding 身體心像紊亂 214 Disturbed Body Image 潛在危險性體溫不平衡 218 Risk for imbalanced Body temperature 排便失禁 218 Bowel incontinence 有效性母乳哺餵 223 Effective Breastfeeding 無效性母乳哺餵 225 Ineff

ective Breastfeeding 母乳哺餵中斷 227 Interrupted Breastfeeding 低效性呼吸型態 229 Ineffective Breathing pattern 心輸出量減少 234 Decreased Cardiac output 照顧者角色緊張 241 Caregiver role strain 潛在危險性照顧者角色緊張 246 Risk for Caregiver role strain 生育過程增進的準備度 247 Readiness for enhanced Childbearing process 舒適障礙 251 Impaired Comfo

rt 舒適增進的準備度 253 Readiness for enhanced Comfort 溝通增進的準備度 256 Readiness for enhanced Communication 言詞溝通障礙 258 Impaired verbal Communication 決擇衝突 262 Decisional Conflict 親職角色衝突 265 Parental role Conflict 急性混亂 268 Acute Confusion 潛在危險性急性混亂 272 Risk for acute Confusion 慢性混亂 272 Chronic Confusion 便祕 277 C

onstipation 感受性便祕 282 Perceived Constipation 潛在危險性便祕 285 Risk for Constipation 汙染 286 Contamination 潛在危險性汙染 290 Risk for Contamination 無效性社區因應能力 292 Ineffective community Coping 社區因應能力增進的準備度 294 Readiness for enhanced community Coping 防禦性因應能力 295 Defensive Coping 危害性家庭因應能力 297 Compromised family Cop

ing 家庭因應失能 301 Disabled family Coping 家庭因應能力增進的準備度 304 Readiness for enhanced family Coping 無效性因應能力 306 Ineffective Coping 因應能力增進的準備度 309 Readiness for enhanced Coping 潛在危險性嬰兒猝死症候群 313 Risk for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決策增進的準備度 316 Readiness for enhanced Decision-Making 否認行為不當 317 Ineffec

tive Denial 齒列生長障礙 320 Impaired Dentition 潛在危險性發展遲緩 325 Risk for Delayed Development 腹瀉 327 Diarrhea 潛在危險性危及個人尊嚴 331 Risk for Compromised Human Dignity 道德困境 334 Moral Distress 潛在危險性廢用症候群 335 Risk for Disuse Syndrome 娛樂活動缺失 339 Deficient Diversional Activity 潛在危險性電解質不平衡 344 Risk for Electrolyte imbal

ance 能量場紊亂 345 Disturbed Energy Field 環境解析障礙症候群 348 Impaired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syndrome 成人生存功能衰竭 350 Adult Failure to thrive 危險性跌倒 353 Risk for Falls 家庭運作過程失常 359 Dysfunctional Family processes 家庭運作過程紊亂 363 Interrupted Family processes 家庭運作過程增進的準備度 365 Readiness for enhanced Family proces

ses 疲憊 367 Fatigue 恐懼 372 Fear 無效性嬰兒哺餵型態 375 Ineffective infant Feeding pattern 體液平衡增進的準備度 378 Readiness for enhanced Fluid balance 體液容積缺失 380 Deficient Fluid volume 潛在危險性體液容積缺失 384 Risk for deficient Fluid volume 體液容積過量 384 Excess Fluid volume 潛在危險性體液容積不平衡 388 Risk for imbalanced Fluid volume 氣體交換功

能障礙 391 Impaired Gas exchange 潛在危險性血糖濃度不穩定 395 Risk for unstable blood Glucose level 哀傷 398 Grieving 複雜性哀傷 401 Complicated Grieving 潛在危險性複雜性哀傷 403 Risk for complicated Grieving 生長及發育延遲 404 Delay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潛在危險性不成比例生長 406 Risk for disproportionate Growth 無效性健康維護能力 409 Ineffective Healt

h maintenance 無效性自我健康管理 411 Ineffective self Health management 持家能力障礙 414 Impaired Home maintenance 希望增進的準備度 417 Readiness for enhanced Hope 無望感 418 Hopelessness 體溫過高 421 Hyperthermia 體溫過低 425 Hypothermia 個人認同紊亂 429 Disturbed Personal Identity 免疫狀態增進的準備度 432 Readiness for enhanced Immunization statu

s 功能性尿失禁 435 Functional Urinary Incontinence 溢流性尿失禁 440 Overflow urinary Incontinence 反射性尿失禁 440 Reflex urinary Incontinence 壓力性尿失禁 444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急迫性尿失禁 448 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潛在危險性急迫性尿失禁 452 Risk for 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混亂性嬰兒行為 453 Disorganized Infant Behavior 潛在危險性混亂

性嬰兒行為 457 Risk for disorganized Infant behavior 系統性嬰兒行為增進的準備度 457 Readiness for Enhanced Organized Infant Behavior 潛在危險性感染 458 Risk for Infection 潛在危險性損傷 462 Risk for Injury 潛在危險性手術全期擺位傷害 467 Risk for perioperative positioning Injury 失眠 470 Insomnia 顱內調適能力降低 473 Decreased Intracranial adaptive capac

ity 新生兒黃疸 475 Neonatal Jaundice 知識缺失(特定的) 479 Deficient Knowledge (specify) 知識增進的準備度(特定的) 481 Readiness for enhanced Knowledge (specify) 靜態生活型態 484 Sedentary Lifestyle 潛在危險性肝功能障礙 487 Risk for impaired Liver function 潛在危險性孤寂 490 Risk for Loneliness 潛在危險性母體 / 胎兒雙方受擾 493 Risk for disturbed Maternal/Fet

al dyad 記憶功能障礙 494 Impaired Memory 床上活動功能障礙 497 Impaired bed Mobility 身體活動功能障礙 503 Impaired physical Mobility 輪椅移動功能障礙 509 Impaired wheelchair Mobility 消化道活動功能失常 514 Dys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潛在危險性消化道活動功能障礙 518 Risk for dys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噁心 519 Nausea 忽略自我健康管理 522

Self Neglect 單側身體忽略 524 Unilateral Neglect 不遵從 527 Noncompliance 營養不均衡:少於身體需要 528 Imbalanced Nutrition: less than body requirements 營養不均衡:多於身體需要 535 Imbalanced Nutrition: more than body requirements 潛在危險性營養不均衡:多於身體需要 540 Risk for imbalanced Nutrition: more than body requirements 營養增進的準備度 541 Readin

ess for enhanced Nutrition 口腔黏膜受損 545 Impaired Oral mucous membrane 急性疼痛 550 Acute Pain 慢性疼痛 556 Chronic Pain 親職功能障礙 562 Impaired Parenting 潛在危險性親職功能障礙 566 Risk for impaired Parenting 親職功能增進的準備度 567 Readiness for enhanced Parenting 潛在危險性腎臟灌流失效 569 Risk for ineffective renal Perfusion 潛在危險性心臟組織灌流減少 5

71 Risk for decreased cardiac tissue Perfusion 潛在危險性腦組織灌流失效 573 Risk for ineffective cerebral tissue Perfusion 潛在危險性胃腸組織灌流失效 575 Risk for ineffective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Perfusion 周邊組織灌流失效 578 Ineffective peripheral tissue Perfusion 潛在危險性周邊神經血管功能障礙 582 Risk for Peripheral neurovascular dysfunct

ion 潛在危險性中毒 585 Risk for Poisoning 創傷後症候群 590 Post-Trauma syndrome 潛在危險性創傷後症候群 593 Risk for Post-Trauma syndrome 能力增進的準備度 597 Readiness for enhanced Power 無力感 598 Powerlessness 潛在危險性無力感 603 Risk for Powerlessness 無效性保護能力 604 Ineffective Protection 強暴創傷症候群 608 Rape-Trauma syndrome 關係增進的準備度 613 Readin

ess for enhanced Relationship 篤信宗教障礙 615 Impaired Religiosity 潛在危險性篤信宗教障礙 616 Risk for impaired Religiosity 宗教信仰增進的準備度 617 Readiness for enhanced Religiosity 遷移壓力症候群 619 Relocation stress syndrome 潛在危險性遷移壓力症候群 622 Risk for Relocation stress syndrome 潛在危險性危害性復原力 623 Risk for compromised Resilience 個人

復原力障礙 624 Impaired individual Resilience 復原力增進的準備度 625 Readiness for enhanced Resilience 角色扮演不當 627 Ineffective Role performance 自我照顧能力增進的準備度 631 Readiness for enhanced Self-care 自我照顧能力缺失:沐浴 633 Self-Care deficit, Bathing 自我照顧能力缺失:穿著 638 Self-Care deficit, Dressing 自我照顧能力缺失:進食 641 Self-Care deficit,

Feeding 自我照顧能力缺失:如廁 643 Self-Care deficit, Toileting 自我概念增進的準備度 645 Readiness for enhanced Self-Concept 長期性低自尊 647 Chronic low Self-Esteem 情境性低自尊 650 Situational low Self-Esteem 潛在危險性情境性低自尊 652 Risk for Situational low Self-Esteem 自我健康管理增進的準備度 654 Readiness for enhanced Self Health management 自我殘害 

655 Self-Mutilation 潛在危險性自我殘害 658 Risk for Self-Mutilation 感覺知覺紊亂:視覺、聽覺、動覺、味覺、觸覺、嗅覺 663 Disturbed Sensory perception (Specify: Visal, Auditory, Kinesthetic, Gustatory, Tactile, Olfactory) 性功能障礙 668 Sexual Dysfunction 性生活型態失常 673 Ineffective Sexuality Pattern 潛在危險性休克 677 Risk for Shock 皮膚完整性受損 679 Im

paired Skin integrity 潛在危險性皮膚完整性受損 682 Risk for impaired Skin integrity 睡眠剝削 685 Sleep Deprivation 睡眠型態增進的準備度 687 Readiness for enhanced Sleep 睡眠型態紊亂 689 Disturbed Sleep Pattern 社交互動障礙 691 Impaired Social Interaction 社交隔離 694 Social isolation 慢性悲傷 698 Chronic Sorrow 心靈困擾 701 Spiritual distress 潛在危險性

心靈困擾 703 Risk for Spiritual distress 心靈安適增進的準備度 704 Readiness for enhanced Spiritual well-being 壓力超負荷 707 Stress overload 潛在危險性窒息 709 Risk for Suffocation 潛在危險性自殺 712 Risk for Suicide 術後復原延遲 719 Delayed Surgical recovery 吞嚥障礙 722 Impaired Swallowing 家庭治療計畫處置不當 728 Ineffective family Therapeutic regi

men management 體溫調節失常 730 Ineffective Thermoregulation 組織完整性受損 734 Impaired Tissue integrity 移位能力障礙 737 Impaired Transfer ability 潛在危險性創傷 741 Risk for Trauma 潛在危險性血管創傷 745 Risk for vascular Trauma 排尿型態障礙 749 Impaired Urinary Elimination 排尿型態增進的準備度 752 Readiness for enhanced Urinary elimination 尿瀦留 7

54 Urinary retention 自主性換氣障礙 759 Impaired spontaneous Ventilation 呼吸器戒斷反應功能失常 763 Dysfunctional Ventilatory weaning response 對他人的潛在危險性暴力行為 766 Risk for other-directed Violence 對自己的潛在危險性暴力行為 776 Risk for self-directed Violence 步行能力障礙 777 Impaired Walking 如何使用Mosby護理診斷手冊 評估  使用臨床單位慣用的格式評估個案。收集資料,包括:

個案的症狀、臨床狀態及已知的醫學或精神科診斷。 診斷  使用第一單元的護理診斷指引(依字母順序排列),查詢個案的症狀、臨床狀態、醫學或精神科診斷,以及預期或醫囑排定的診斷性檢查或外科處置。記下所建議適用的護理診斷。   應用第二單元照護計劃指引,評值每項所建議的護理診斷,並與病因相「連結」。第二單元是根據NANDA-I列出的護理計畫表,照診斷性概念依字母順序排列,每個護理診斷都在第一單元介紹過。將所收集的個案資料與定義特徵及危險因子做比對,以確定每一項護理診斷的適當性。 決定成果  應用第二單元照護計劃指引,為個案找出合適的個案成果。 計畫措施  應用第二單元照護計劃指引,為個案找出適合個案的

護理措施。 給予護理照護  依據護理措施,遵循照護計畫來實行護理照護。 評值護理照護  運用個案成果來評值所實行的護理照護。若未達到成果且護理措施無效,便適宜合再次評估個案,並確認護理診斷是否恰當。 紀錄  依臨床單位慣用的格式紀錄上述所有步驟。

傷口自我照護行動應用程式開發與可用性評估

為了解決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作者王沛柔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人體常因外力傷害或組織血液灌流不足,導致皮膚完整性受損,形成所謂的傷口。提升民眾傷口自我照護能力是避免傷口感染、疼痛不適與更嚴重的敗血症或皮膚組織壞死現象的首要目標,亦能減少醫療成本不必要浪費與支出。現今行動應用程式因具便利性、易取得性、不受區域、時間所限制的優點被廣泛的使用在民眾健康資訊與醫療服務的提供與查詢。然而國內目前提供民眾傷口自我照護的行動應用程式仍為少數,故引發本研究之動機。研究目的:(一)探討民眾傷口自我照護行動應用程式需求,(二)開發以智慧型手機為主之傷口自我照護行動應用程式,(三)探討傷口自我照護行動應用程式之可用性評估。研究方法:包括兩階段,第一階段為研究者利用

Basic4Android軟體自行開發傷口自我照顧行動應用程式。邀請7位受試者進行前驅測試,透過半結構訪談方式蒐集並分析回饋資料後進行4項主要程式之修改。第二階段於社群網站中招募20歲-65歲以內之志願受試者,提供第一階段所開發之傷口自我照護行動應用程式下載使用,以行動服務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之問卷調查法進行可用性評估之探討。研究結果:共43位受試者,傷口自我照護行動應用程式七個構面評分高低順序分別為:易裝性、知覺易用性、滿意度、接受使用、信任、使用意圖、知覺價值性。七個構面之間皆有顯著性高度正相關。討論與建議:結果顯示多數受試者對於傷口自我照護應用程式的易裝性、知覺易用性、接受使用、信任、使用

意圖、知覺價值性感到滿意。建議未來可透過質性深度訪談方式了解有傷口照護需求民眾對於價值性的感受,並增加對實際使用行為如使用頻率與下載的次數等量性資料的可用性評估結果。

居家護理手冊

為了解決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作者CarolynJ.Humphrey,RN,MS 這樣論述:

作者簡介 Carolyn J. Humphrey,RN,MS   Humphrey是一位擁有居家照護護理經驗超過25年的傑出專業人士,現在是《居家健康照護護理人員》與《居家照護管理者》兩居家照護國際雜誌的編輯,更是居家照護諮詢師;她著有《居家照護護理介紹手冊》等書籍,並於1996年得到《美國護理雜誌(AJN Book)》年度獎學金。   她是Sigma Theta Tau、美國護士協會,和肯德基護士協會的成員,而且是肯德基居家健康協會的常務理事,她於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郡喬治亞梅森大學取得護理學士學位,並是北卡羅萊納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及從肯德基州路易維耳市肯德基浸禮教會醫院取得護理執照

。 譯者簡介 劉欣宜 現職: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講師 學歷: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社區護理組碩士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護士   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暨神經內科護士   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外科暨胸腔外科護士 洪慧真 現職: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講師   學歷:美國東華盛頓大學課程與教學系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士 經歷:臺大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 周雨樺 現職: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講師 學歷: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 經歷: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內科護士   花蓮慈濟護專護理科助教   臺中順天綜合醫院婦產科護理師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與手術安全之探討-以中部某醫學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作者吳叔如 這樣論述:

手術一個醫療團隊合作的過程,整個流程中以醫療團隊為主體,配合各種儀器器械 其他的輔助物品等完成手術。醫療單位中手術室是屬於高風險的單位,所以病人手術安 全是醫院的重點,手術過程中有可能發生風險的流程都是可以事先的預防。本研究運用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的風險優先指數(RPN),評估手術過程中造成傷害的潛在 失效因素,再針對較高的 RPN 提出預防措施。臨床中以問卷調查瞭解臨床護理人員對 於手術過程傷害的認知。結果發現:1. HFMEA 小組在臨床中 RPN≧36 分統整後有六 個失效模式;2.手術室護理師、對於手術過程傷害的認知一致;3.手術技術的執行上因 年齡有所不同;4.HFM

EA 小組人認為「計數錯誤」、「辨識不完整」、「管路脫落」、「手術環 境汙染」、「檢體處理錯誤」、「神經及皮膚完整性受損」等應列為預防手術傷害的重點改善 項目,以避免重複發生,進而影響病人手術安全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