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樑結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格子樑結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茂川寫的 建築結構系統(修訂一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東海大學 建築學系 羅時瑋所指導 賴人碩的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的構築性探討 (1998),提出格子樑結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構築、路思義教堂、現代思想、實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格子樑結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建築結構系統(修訂一版)

為了解決格子樑結構的問題,作者鄭茂川 這樣論述:

  本書是以最基本,少量之計算,來闡釋建築結構系統如何作用,並藉由許多國外著名案例的解析,使學習建築者很快地瞭解結構系統在建築設計上的重要性。因此在本書內容上,以各項結構系統之理論分析為主,應用實例為輔,以闡明建築結構系統行為表現以及具有的造型意義。   本書內容共有十三章,有系統地針對各類基本結構系統作說明,其內容包括有:建築結構系統緒論、結構系統之理論(應力與材力)、材料之特性、構架系統、桁架結構系統、懸索及拱結構系統、膜結構與氣囊結構系統、摺板系統、薄殼結構系統、格子樑結構系統、混合結構系統、高樓結構系統及基礎結構之系統等章節,均涵蓋其中,使理論分析與案例探討相互結合,以及結構造型與

實際應用地相互呼應;並能以此深入淺出作有系統之編排,且進一步可作為建築與結構在設計時應用的主要參考。 作者簡介 鄭茂川教授    曾經任教四十年,有成大、中大、北科大、朝陽、逢甲、中原及淡江等建築、土木系教授,教學經驗豐富,並擔任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局長、建管處處長以及交通部技監等重要職務,兼具有產、官、學的背景;而融合個人長年以來的專業實務知識和教學經驗,並且秉持著編著此書的理念和初衷,冀望能提供在建築設計時,能夠可決定可採用的結構系統、材料、膜矩、尺寸及跨距等。甚至可進一步對建築結構系統,獲一全貌,並能精通其原理,融會創作,並應用於實際。

格子樑結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東華三院文物館(Tung Wah Museum)位於香港九龍窩打老道25號廣華醫院內,是介紹東華三院發展歷程的博物館,為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文物館前身是於1911年落成的廣華醫院大堂。建築外觀採用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但內部的部分裝飾則揉合了1900年代流行的西式建築風格。文物館大堂洋溢着濃厚的禮儀氣氛,極像中國南方鄉村的祠堂或祖先堂;中央設有中國醫藥始祖神農氏的神位。神農氏是傳統公認的中醫藥發明者,古語亦有謂「神農嚐百草」;東華供奉神農氏的傳統,是表徵東華以醫療服務起家,並堅守贈醫施藥的傳統,肩負救病拯危的重任。神位前的香案、酸枝桌椅等都是從1911年開 始沿用至今。此外,大堂內外掛有不少外界送贈東華的牌匾和對聯,從內容可以略知東華三院過往的功績。當時病人先在大堂登記,再等候到左右偏廳接受診治。廣華醫院於1958年進行全面重建,僅保留富特色的原大堂建築。為紀念東華三院成立100週年,建築物於1970年重新粉飾,並命名為東華三院文物館,並開始有系統地收藏和整理東華三院的文物及典籍。由於該館別具建築特色及歷史價值,2010年11月12日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為法定古蹟。文物館屬傳統的樑柱建築結構,結構柱以木建造,豎立在具雕飾的花崗石柱座上。牆身以青磚築砌,磚縫非常幼細。整幢文物館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之上,前面有花崗石梯級。古色古香的外貌,加上紅磚綠瓦、門前的千步廊、人字頂、館內的祠堂佈局,以及從建築物正面看到的中式裝飾等,充份展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特色。檐板上的花卉和吉祥圖案,及外廊的桁架和駝峰均是精緻的木刻。入口大門門板以鍍金花卉雕刻作裝飾,紅色窗框上以格子和花紋圖案點綴。金字屋頂鋪有綠色琉璃瓦,屋脊始於1991年重建而成,當時仿照1910年原有的屋脊設計建造,中央飾有一顆寶珠,兩端有一對置於幾何紋飾上的鰲魚。屋脊上亦刻有製造該琉璃屋脊的石灣工廠名稱和重建年份。西方影響可見於建築物多處地方,包括使用小圓窗和連拱頂石的弓形拱窗。由大堂通往展覽廳的四道拱門設有西式的楣窗、館內的拱門、閣樓及辦公室的窗框、後門外牆等均充份發揮二十世紀初流行的西式建築特色。糅合中西建築的精髓。展覽簡介東華三院自1870年創院至今,在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以至籌募活動方面的發展。展品大部分是透過1999年舉辦的文物徵集活動向廣大市民收集得來的,包括五十年代的覆診咭、三十年代的義學畢業證書、五十年代的義莊收據、二十年代的捐款收據等,並加上文物館及東華屬下服務單位的藏品。該展覽不但見證了東華的成長,也印證了香港的發展史。東華三院文物館位於廣華醫院內,由《古物及古蹟條例》(第53 章)界定為法定古蹟。 醫院在工程期間會採取足夠的保護措施, 以避免2016年動工之改建工程對法定古蹟帶來不良影響。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的構築性探討

為了解決格子樑結構的問題,作者賴人碩 這樣論述:

本文著眼於建築的逐步實現過程,來探討路思義教堂的構築。先是從形式到設計的形式構成之中,藉由空間與結構之間的對應,探索其所呈現的現代空間觀念;再藉由設計到建造的設計實現,探索其與地域工藝對話的經驗與態度。路思義教堂精確的空間氛圍,與實現其建築實體每一個過程密切相關。路思義教堂以圓錐雙曲面薄殼構成核心形體,此一結構元素本身即為組成空間的要素,圍蔽內部空間的同時亦是建築物外部的軀殼,具有藝術形體的角色。因結構形式的特徵與轉角的開放,同時吊詭的複合了室內空間的圍蔽感與室外空間的流動感。是一個像是庇護所卻開放的盒子(shelter-like box),或說是被定著的流動空間(roomed space)

,在明確的結構態度中呈現對比的空間觀念。設計實現被賦予感官知覺的特徵,路思義教堂是與材質密切相關的。確認以現代之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構材後,再於曲面內部鋪上格子樑,因而成為具有圓錐雙曲面形式基調的格子樑結構系統。格子樑的加入細緻的分割了圓錐雙曲面的內部,並在形態中表現出真實材質與重力的對應關係,確認了整體內部空間的氛圍。形式構成不再僅是抽象化的原型,而被精確的定著成為特定的設計,而密切的觸及其藝術上的表現。為了具體的實現形式構成,所逐漸加入的建造的考量,亦是構築路思義教堂的重要程序。在這些過程之中,不在於尋找工業化標準的構成技術,而是以手工樸拙的校調而成,所遺留的痕跡並賦予路思義教堂樸拙的美感特質

。因此,路思義教堂所實現的特質,是累積自不同階段的不同態度而成:形式構成,是逐步的嘗試不同的可能性而確認,並非專斷的單一步驟而成;對於形體的看法,不僅止於理論上的試煉,亦是真實材料的實際感知;在於人物角色上,也不僅止於領導者的個人光芒,而是累積自整個工作群體,建築師、工程師、建造者、乃至於工藝環境中的工匠;對於美感的經驗,不僅止於形體與清晰思考邏輯所呈現,亦是在營造的過程之中所遺留的細微表情。在此一具體的案例之中,我們見到了台灣在尚無周全建築工業的1960年代,路思義教堂憑藉具工藝精神的本土工藝體系完成建築觀念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