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創意發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廣告創意發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OMAKE-TARAFUKUSYA寫的 奇幻不思議!3D繪畫技法入門:描繪好的圖案瞬間躍於紙上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賴建都所指導 柳厚勻的 威士忌品牌故事與微電影廣告之故事行銷研究 (2019),提出廣告創意發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品牌故事、微電影廣告、故事行銷、威士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 林義斌所指導 劉子嘉的 廣告創意與品牌形象之研究—以《我的孔雀餅乾》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廣告創意、品牌形象、孔雀餅乾、焦點團體訪談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廣告創意發想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廣告創意發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奇幻不思議!3D繪畫技法入門:描繪好的圖案瞬間躍於紙上

為了解決廣告創意發想的問題,作者OMAKE-TARAFUKUSYA 這樣論述:

隨手畫就超生動! 錯視/視覺陷阱=眼花撩亂的3D世界 隨書附贈17件作品的紙型,讓你馬上打開3D幻視藝術畫的大門   改變視角,插圖與文字就會變成3D圖像,   轉個方向,就會成為不同圖案,   原本凹陷的事物變得突出而立體。   本書可以讓您實際描繪這些運用各式錯覺的作品,有得畫又有得玩。   只要實際玩玩看,您就會知道為什麼畫出來的圖案會變得那麼不可思議了。   掌握幾個簡單的原則,你也能利用錯視及視覺陷阱創造出3D立體世界!   來吧,一起體驗這不可思議的錯覺世界! 本書特色   本書網羅25項作品的詳細作法,除了記載「3D藝術」、「機關設計」、「視覺陷阱」的畫法與作法以外,

還附贈了可立刻動手做的紙型,並明確標示從簡單到困難之不同的難易度,供製作時參考。 作者簡介 OMAKE-TARAFUKUSYA   OMAKE-TARAFUKUSYA是由數名插畫家組成的工作室,成員各自從事插畫創作,並多方參與相關活動。OMAKE-TARAFUKUSY的活動尤以錯視、幻象插畫、錯覺藝術、視覺陷阱最為特別,此外亦參與多本書籍製作與廣告創意發想。展出的作品於國各活動中廣受好評。   官方網站www.omake-t.com   官方部落格d.hatena.ne.jp/omaketarafuku/ OMAKE-TARAFUKUSYA成員 村瀨尚子   東京出身,插畫家。

專門製作書籍、雜誌、廣告、電視節目的錯視圖及插畫。著有《浮世鏡 からくり遊び絵本》(バロル舍)、《頭が良くなる トリック・アイ》(宝島社刊)、《発想力をアップ!なぞ解きトリック・イラスト》(PHP研究所)、《ロンド迷宮案内》(角川書店)等書。   網站:homepage1.nifty.com/NHN/ OMAKE-TARAFUKUSYA成員 岩瀨のりひろ   東京出身,插畫家。以繽紛的畫風活躍於各雜誌、書籍與廣告中,並負責設計商標及製作卡通人物,同時也以錯覺藝術家的身份上電視節目演出。   網站:www.yk.rim.or.jp/~noris/ 在描繪3D藝術之前…

………4 需要使用的工具…………10 前言…………12 1來畫3D藝術吧! 女孩    14  紙型…………95 鱷魚    18  紙型…………96,97 雪人    22  紙型…………98 文字    26  紙型…………99,100 盒子與機器人    30  紙型…………101,102 聖誕節    34  紙型…………103,104 女兒節    38  紙型…………105,106 籃球    42  紙型…………107,108 倫敦巴士    46  紙型…………109,110 2來設計機關吧! 顏色的錯視    52 長度的錯視    54  紙型…………88 神奇的立體機

關    56  紙型…………89 摺紙圖形    58 旋轉錯視圖    60  紙型…………88 凹凸錯視圖    62  紙型…………90 雙畫面柵欄機關1――兔子    64  紙型…………91 雙畫面柵欄機關2――花與蝶    66  紙型…………92 機關剪影    68  紙型…………93 鏡筒變體藝術    70  紙型…………94 3來畫視覺陷阱吧! 隱藏圖案1――樹    76 不合理圖形    78 奇怪的臉    80 顛倒畫    82 隱藏圖案2――花瓶    84 曖昧圖形    86 專欄1 哪些是假貨?…………50 專欄2 體感遊玩的「幻象藝術」…………7

4 後記…………111 協力、作者簡介…………112 前言   本書不只記載「3D藝術」、「機關設計」、「視覺陷阱」的畫法與作法,還附贈了可立刻動手做的紙型。書中的導覽員「猴子小蒙」會清楚說明畫法和作法的重點。   從某個角度一看,唉啊!平面上的圖像與文字真是不可思議!彷彿可以捉住!好像會動起來!書中將介紹宛如實際存在於桌上迷你世界中的3D藝術;旋轉後變成不同圖案、凹陷的貓咪凸出來、視線會跟著跑的有趣機關設計;以及用原子筆就能繪製,在信件或明信片上畫一點即可增添趣味的視覺陷阱等各式各樣的錯覺藝術。   書中網羅了25項作品,從簡單到困難,都用小猴的臉部標誌設定了難易度,製作時可以此為

參考。   書中刊登的作品、圖案,可運用在聖誕節卡片、賀年卡、暑期明信片等一年之中各式各樣的卡片上,此外也可以當作季節賀卡。   總之,快來利用紙型,體驗這令人驚奇、不可思議的3D藝術與幻象的世界吧!

廣告創意發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認真聽】#小編雖小 | 「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李長潔 🐷
.
好幾天前「#科學人爭議」爆發,引起一陣對於數位編輯(小編)與政策傳播、科學傳播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公共討論很好,社群與小編進入到公部門(或是商業組織)算是這5年內的新興現象,都在嘗試,希望可以運用新興媒介推動更有效的溝通傳播(可以是推廣、說服、行銷、洗腦)。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基本上今天的議題可以分成「#科學傳播」與「#政策傳播」兩個範疇來看,兩者都在新媒體的架構下,都有著劇烈的變動與廣泛的影響力,小編的角色也越顯微妙。我自己是好幾個粉專的小編,小編真的很可憐啊,創意發想、企劃、寫文、作圖、拍片已經是基本的,我看一些求人徵才還要會主持表演與直播揪眾、數位行銷企劃與執行、媒體聯盟營運與管理、線上線下虛實轉換技巧、各平台SEO佈署與演算法應對、廣告投放、社群風向經營、市場分析與競爭者行銷分析…。等等,叫老闆自己來做,掰掰。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什麼是科學人爭議 什麼是1450
▶ 對,就是小編治國,小編雖小
▶ 從單向到雙向的政策傳播
▶ 新媒體時代該說人話
▶ 科學家參與科學政策行銷
▶ 科學的傳播需要批判的大眾
▶ 社群傳播應據專業位置與角色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1uto8rh1av0875j4dy1pdz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74Cu3Ji2CUkuReLYPcx1D?si=MtdECSz_TQScOl0M23QbVA&utm_source=copy-link
.
📲#Facebook 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90395487814737/
.
.
\\\\ 完整論述 \\\\
.
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項重要的「治理技術」。對一般企業的管理而言,溝通是傳遞產品訊息、提升企業形象和爭取顧客認同的重要手段;對政府部門而言,溝通是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形象和爭取民眾認同的重要工具(黃俊英,2011)。傳統的政策溝通常以單向的、心理學主義、行為主義的「政令宣導」做為傳播想像,我們會認為,人民隔在大眾媒體的後面,只要盡量地單方面給予資訊即可。
.
從2010年後「#整合行銷」的概念開始大量進入政府的政策溝通,我們見到更多的廣告、促銷、公關、人員銷售、直接行銷和口碑行銷展現在政府的內容發佈中。甚至再更強調互動性的新媒體架構中,讓政策的雙向溝通成為可能。所以,政府部門開始將「溝通」的工作外包,讓外部團隊比較接地氣、說人話的公關公司或團隊來當小編,處理像是貼文、圖像設計的事務,也負責操作民意與監測輿情等任務。
.
▓ #政策傳播的新想像
.
新媒體架構讓政策傳播有了質量上的變化,而這也是為何公部門想要委外經營溝通的原因,因為官僚體制時常不適合做新式的政策傳播。在「#時間面向」上,政策傳播必須轉變為動態、隨時隨地的訊息散播。在「#制度面向」上,應考慮設置同等於發言人重要性的社群媒體團隊。在「#語藝面向」上,在要講有趣、簡單、有趣、視覺化的語言,才有社群傳播的效果。從我的觀察來看,這些能力,傳統的公務員並不具備,體制上也無法供給。難怪要外包啦~
.
▓ #科學議題的溝通治理與公共態度
.
不過,這次的問題有一部份是「科學人」專頁是不是可以這樣傳遞科學資訊?可不可以接受政府投放廣告?再過去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除了政策的行銷外,科學也進行了大量的行銷。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純知識的科學、商品的科學、政策的科學,透過從科學普及轉向科學傳播的變化,試圖讓人們更加接近科學,或者被科學說服(單文婷,2017)。
.
從「科學人」小編的貼文內容來看,「#克萊豬不好吃」與「#增加收益又環保」兩個論述其實是來自於部分政策新聞、公共討論與科學評論的內容,並是非偽科學或假訊息,只是這樣的簡化貼文是否適合出現在「科學網站」上,可以思考一下。
.
由此被延伸的另一個爭議是,「科學人」做為一個科學家社群,是否可以做政策行銷。科學家與科學組織,本來就可以與施政者做不同方式與不同層次的合作,這種科學傳播的合作方式,可以有「翻譯」、「代言」、「夥伴」的三個程度,構成一個科技治理中專家政治的基礎(某個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是應該 #資訊透明)(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
科學事件總是可以充滿政治因素,但我支持強的科學文化立場(#公衛議題的確是要小心一點),就是歡迎更多關於科學的聲音發出,這樣有助於人人培養媒體素養與科學素養。另外,政府與委外單位的合作,具備更細緻嚴謹的貼文審查,是一個重要也保全彼此的方法。
.
▓ #溝通人才從內部培養開始
.
最後,當然推文不等於新聞,我覺得我們逐漸必須邁向一個批判的大眾,在這個資訊爆炸、虛實交錯的時代。當我們據有的(全)媒體素養程度越高,就能越明確地知道各種媒體的運作規則與媒體語言,自然就會更加小心,且富有懷疑論的多元檢證精神,與反思批判。
.
說實在的,無論是政策傳播,或是科學傳播,我覺得問題根本就是在:「政府與科學單位本身覺得傳播是一件小事,別人做就好,我們要做更重要的事」。能夠在單位內,設置媒體公關部門,或是合理培養溝通人才,才是這個到處都是媒介傳播的時代,應該做的事。然後薪水要高一點,謝謝。
.
#參考文獻:
.
1. 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2. 單文婷(2017)。科學家參與公共傳播的觀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使用臉書行銷科學政策的討論,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7),47-65。
3. Peters, H. P. (2020)。科學傳播的範疇: 是知識散播還是公民參與?。傳播研究與實踐,10(1),1-18。
4.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Communicating Science Effectively: A Research Agenda.

威士忌品牌故事與微電影廣告之故事行銷研究

為了解決廣告創意發想的問題,作者柳厚勻 這樣論述:

台灣的酒類市場早期受到政府長期掌控,自由開放的市場買賣至今不超過20年,短時間內台灣的烈酒市場躋身成為國際前幾大市場,威士忌的銷量更是名列前茅,然而,台灣消費者對於品牌具有隨波逐流、缺乏顧客忠誠度的特質,廣告型態更是與時俱進,近年出現宣傳片及商品的「微電影廣告」,故本研究將以四個威士忌品牌為例,並利用黃光玉(2006)所提出的「故事行銷」架構,試圖探討其中品牌故事和微電影的敘事手法如何打造品牌。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針對四個品牌:約翰走路、格蘭利威、百富與蘇格登進行品牌故事與微電影廣告的故事結構分析,研究發現各品牌訊息傳遞都一脈相承,微電影廣告可以說是抽象品牌精神的延伸與實踐;故事衝突方面,品

牌由於歷經百年發展,因此故事高潮迭起,相較之下微電影廣告僅描述單一衝突;角色依照童話故事模式分析發現,品牌故事以及微電影廣告最終的受惠者都是消費者,且角色不一定是「人」,可能是外在的困難或威脅;最後,品牌故事情節依照時間順序發展,而微電影廣告則視其故事類別而定,不過兩者都僅紀錄重要事紀,事件連接較為斷裂且因果關係不強烈。接著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解構微電影廣告之創意發想與故事策略思維,發現無論是廣告、公關或是導演皆能清楚掌握品牌核心訊息,故事成為打造品牌以及目標群眾溝通的原動力,並確認微電影廣告多選用台灣相關題材增加在地連結性之發現,最後訪問威士忌專家以了解品牌歷史故事與未來之市場發展。

廣告創意與品牌形象之研究—以《我的孔雀餅乾》為例

為了解決廣告創意發想的問題,作者劉子嘉 這樣論述:

近年來政府持續將提昇創造力列為國家主要的發展策略,為的就是順應全球經濟型態之變化,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不論是創新思考、批判思考或解決問題之能力,皆是未來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礎能力;在現今的社會中,創意的潛能慢慢形成一種社會的潮流,也是各行各業、廣告公司與企業主都需要的力量與追求的目標;而廣告創意為人們帶來特殊的處理經驗,在創新的當中也帶給消費者特別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它能夠改變消費者對品牌原本的想法。本研究採用質性分析,研究方法為焦點團體訪談,以《我的孔雀餅乾》廣告為主要的研究議題,並進行影片播放,且依研究者的訪談架構進行討論,全程訪談會做紀錄及錄音;本研究進行三場焦點團體訪談,訪談對象以20

至29 歲的年輕人為目標,每場訪談以6 人為一組,且男女各半;收集回來的錄音資料整理成逐字稿,將所有關鍵資料給予編碼,並將資料內容轉譯編碼,進行變項、模式的分類,最後從資料中分析及解釋,再將其呈現。本研究透過訪談者在主觀的認知感覺上進行分析,解析 20 至29 歲消費者對孔雀餅乾多數覺得怪異、尷尬、不切實際,因此沒有太大的共鳴,不過與網友互動的部分,倒是獲得好評。消費者多少都會受廣告創意的影響,但光靠廣告創意去改變品牌形象不是絕對因素,產品本身也是很大的關鍵,產品沒有變化,消費者對其印象也很難有翻新,而孔雀餅乾本身未有做過任何改變,在形象上訪談者仍是認為它老舊無新意,要想讓品牌吸引到消費者目

光,廣告創意和產品就必需是相互配搭的關係。對於孔雀餅乾本研究建議,或許能在口味上有新推出,包裝上能用原有元素做延伸或改變,並研發真正的實際吃法,以及不局限於拜拜理念,故本研究的成果將可作為企業在進行推廣策略時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