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民生水電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屏東民生水電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梅芬寫的 傳譯‧詩意‧撒古流(附DVD) 和莫德.巴洛、東尼.克拉克的 水資源戰爭:揭露跨國企業壟斷世界水資源的真實內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藝術家 和高寶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體育學系探索教育碩士在職專班 涂瑞洪所指導 余成文的 臺灣休閒露營地基礎設施需求之研究 (2022),提出屏東民生水電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營地設施、國際露營總會。

而第二篇論文嘉南藥理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賴振立所指導 謝煜朋的 次氯酸於水處理應用之去除功效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次氯酸、管道混合器、去除氨氮的重點而找出了 屏東民生水電行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屏東民生水電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傳譯‧詩意‧撒古流(附DVD)

為了解決屏東民生水電行的問題,作者盧梅芬 這樣論述:

  撒古流‧巴瓦瓦隆,1960年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鄉,來自大社村的工藝世家,從小深受家族與部落傳統文化與美學的薰陶。在撒古流的身上可以看到兩種文化、兩種語言,以及兩種地理環境的影響與結合。他以多重、跨域的身分,包括:藝術家、教育者、翻譯者,以及書寫者,致力於兩個世界的互相調和與溝通。   巴瓦瓦隆家族中的「pulima」輩出,「pulima」在排灣語中是指「從手」,其意思就是「什麼都能做的人」,也意涵著具有創意、而且手藝精湛的人,藉此致力於實踐出「lalang」,也就是成就出裝飾物或美的事物。   回顧十八歲時的撒古流,在部落中擔任水電工,當年他騎著一臺摩托車在部落間穿

梭,面對部落的現代化,撒古流看見的不是進步,而是「美」的消失。面對原住民文化的流失與斷層,撒古流從1980年代起,便致力於成為排灣族的Pulima,懷抱著排灣族文化、美學的傳承與現代化使命,開始重製「祖靈的居所」,也就是排灣族的傳統古陶壺;到了1990年代,又製作傳統石板屋,以及提出「部落有教室」的主張,成為重建原住民傳統藝術的先鋒。   撒古流心目中的藝術,不只是個人的創作旅途,而是以族群文化復興為職志。目前正朝向闡釋排灣族哲學體系道路前進的撒古流,透過傳統媒材中的陶、鐵與石板,以及圖紋的書寫和繪圖等,以自身獨具的方式,開創一條屬於族群與文化的實踐之路。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

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系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臺灣休閒露營地基礎設施需求之研究

為了解決屏東民生水電行的問題,作者余成文 這樣論述:

  臺灣近年來掀起一波露營熱潮,露營活動已經成了國人假日最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露營場地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又一家的開,一些知名露營場地假日的營位更是一帳難求。然而,在這股熱潮下,有關營地設施、安全、規範或收退費等各種問題也是層出不窮。蓋因國內休閒露營地規劃時,對許多基礎設施並沒有詳細的標準,如此,營地經營業者無法有明確的規劃方向,提供的相關營地資訊更是容易缺漏,露營遊客也因此無法獲得正確、整體的資訊,這都是造成營地安全與衝突紛爭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使用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參考國內外休閒露營地設立之相關規定,整理出露營場地應具備之相關機能。透過三角驗證法彙整露營遊客、露營業者以及露營專家對臺灣休

閒露營場地基礎設施與分級之意見。經本研究分析、整理,提出以下三個要點:一、臺灣目前休閒露營產業以舒適型露營人口為主,認為營地應提供基本水、電、衛浴、休閒設施以滿足露營遊客需求,特別是對衛浴設施的要求為最高。二、重視露營的舒適度,而忽略營區應提供的安全、交通、管理機能。三、期待政府對於露營區的合法問題成立專責的部門,能立露營專法符合現今露營生活型態,保障露營遊客、業者之權益。  臺灣休閒露營產業仍在蓬勃發展中,如何提升國內休閒露營地的品質與安全,並與國際接軌,引進國際露營地的星級制度,將臺灣壯麗的自然風景行銷世界,是未來的課題。

水資源戰爭:揭露跨國企業壟斷世界水資源的真實內幕

為了解決屏東民生水電行的問題,作者莫德.巴洛、東尼.克拉克 這樣論述:

2008 石油危機→2009 全球暖化→2010 糧食戰爭→2011 爭奪水資源經濟部預警:10年後台灣水資源不夠用!   沒有石油人還可活,沒有水,只有滅絕。任何為私利竊取水資源的,都是人類的公敵,應該群起而攻之。--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趙少康   水是需求?還是權力?  水原本是上天給予人類最基本的禮物,卻成為有心人士牟利的工具,  「藍金」將取代石油、黃金,成為下一波引爆世界衝突的導火線?!   美國《商業周刊》、《出版人周刊》、《圖書館雜誌》推薦,已翻譯27種語言,並改拍成紀錄片,榮獲溫哥華國際影展觀眾票選大獎、加州新港灘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等多項大獎,是影響世界眾多公民正視水資

源問題的經典著作   水原本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現在卻演變成財團牟利的工具,  你可知道?我們喝的每一瓶礦泉水,  其實都是對水資源的一種破壞。   如今,國際開始興起一股水資源公有化的勢力,  由歐美跨國水資源企業領軍,  企圖透過合法的國際機構收購世界各地的水資源,  再包裝後高價賣給消費者與缺水國家,  一切看似公平正義的行為,  背後卻包藏不正當的利益關係。   這是一場交雜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  水災害、水資源管理的危機,  你我都是這場戰爭的參戰者,  唯有一起站出來捍衛水權,  才能讓人類得以繼續生存。   台灣水環境總體惡化的發展態勢令人憂慮,目前最嚴重的問題是水汙染.

.....。未來應整體擘劃,從國土建設、產業政策等多面向總合檢討來解決水環境問題,以提升國民的居住環境品質以及城市競爭力。--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李鴻源   如同聯合國所說,這是個全球性的「水炸彈」危機,會影響世界的穩定,以及國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研究所 汪中和   《水資源戰爭》這部著作,可以說即是一部「公民環境運動」的里程碑著作。--文化評論家 南方朔   「水資源大作戰」(Blue Gold)這部好看的紀錄片改編自全球暢銷書《水資源戰爭》,如今終於有出版社將原著引進華文市場,讓台灣的讀者有機會深刻了解「水」,這關乎人類與所有物種的生存危機。--公平貿易倡議者、生態綠創

辦人 徐文彥   這本書相當適合作為我國推動永續發展教育的高階教材,在我國環境教育法初公布實施之時,更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葉欣誠   我們贊同本書關於分享和保護全球共同水資源的「條約草案」,該草案稱:地球水資源的內含價值高於其應用價值和商業價值,所以它必須受到所有政治、商業和社團的尊重和保護。--台灣環境教育之父暨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創辦人 楊冠政   任何為私利竊取水資源的,都是人類的公敵,應該群起而攻之。我們必須要向印地安人一樣,把水源地視為聖地。--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趙少康 作者簡介 莫德.巴洛 Maude Barlow   暢銷書作家,

現任加拿大最大的公益組織--加拿大人委員會主席,也是國際全球化論壇水資源委員會主席和藍色星球計畫(Blue Planet Project)的創始人。藍色星球計畫是一個制止對水的商品化為宗旨的國際性民間社團運動。2005年獲頒有「另類諾貝爾獎」之稱的Right Livelihood Award, 2005年與2006年並獲得Cultural Freedom Awards and Fellowships的殊榮。先後出版16本暢銷書。本書已翻譯成27種語言,在英、法、德等多個國家出版發行。 東尼.克拉克 Tony Clarke   加拿大北極星研究所主任、加拿大人委員副主席、國際全球化論壇公司委員會

主席、加拿大選擇性政策中心理事會理事。他與莫德.巴洛合作的多部著作在全球都十分暢銷。 譯者簡介 張岳   任職於美國德州衛生部環境科學實驗室,1982年畢業於中國蘭州大學化學系,1984年獲中國中科院環境化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3獲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 盧瑩   任職於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神經生物學實驗室,1997年畢業於中國南京林產工業學院,1981年獲東北林學院碩士學位。 謝伯讓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前植物系)學士,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次氯酸於水處理應用之去除功效探討

為了解決屏東民生水電行的問題,作者謝煜朋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廢水中有機物及氨氮進行處理,目的為探討最佳操作酸鹼度與次氯酸添加量之去除率。研究利用管道混合器將不同條件之次氯酸加入待處理水樣中進行混合,並檢測其有機物濃度、氨氮濃度及餘氯濃度,並找尋次氯酸最佳使用條件及加藥量。  研究結果顯示次氯酸於pH 5.5的氯自由基濃度最高,對於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處理模擬廢水、食品廠廢水及淨水廠進流水之後發現,對低濃度氨氮廢水有良好之去除率,惟對於去除水中有機物的效果有限。在管道混合器循環10分鐘,次氯酸加藥濃度與水樣氨氮濃度比三倍以上即可達到近100 %的去除率,另外比較先調整pH值之次氯酸及先添加次氯酸後再調整pH值兩種模式,結果顯示為先調整pH

值之次氯酸其氧化能力比添加後再調整pH值佳,可將此結果應用在排放廢水濃度較低之廠區,可以較低的加藥成本達成完全去除氨氮的效果,並且所殘留之餘氯也能有效防止細菌再次滋生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