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式衛生棉條推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導管式衛生棉條推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谷慕慕GoMoond寫的 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從使用者到創業家,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紀錄 和艾莉絲‧迪艾波的 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木馬文化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導管式衛生棉條推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從使用者到創業家,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紀錄

為了解決導管式衛生棉條推薦的問題,作者谷慕慕GoMoond 這樣論述:

▎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史! ▎   你知道……   1960年代引入衛生棉後,台灣的生理用品一直到50年後才有第二種產品問世嗎?   10年前,在網路上買棉條是犯法的嗎?   現在許多人在使用的月亮杯,是靠7,437人集資而在台灣製造的?   台灣的吸血內褲「月亮褲」,外銷日本、香港,有獨步全球的專利技術?   ▎這十三年來生理用品市場翻天覆地的改變,從她們的努力開始!▎   十五年前,女性生理用品的選擇只有衛生棉與指入棉條,   當時要用導管棉條,得冒著違法的風險在拍賣上購買,   有一群女性為了改變這個現象,   各自付出心力,投入不同產品的研發。   如今,我們有各式各樣的生

理用品可以使用,   布衛生棉、月亮杯、月亮褲、月經碟片……   2008年起   訴求環保與舒適的布衛生棉在台灣逐漸普及   2010年   台灣導管棉條凱娜在藥妝店上架,為在地品牌開啟先鋒   2015年   台灣月亮杯群眾集資上線,三天內隨即達標   2018年   台灣第一條吸血內褲月亮褲上市   2022年   台灣第一個月經碟片集資即將上線   如今,台灣生理用品品牌甚至向海外拓展至日本與東南亞……   ▎她們研發的產品,創造又一項台灣之光 ▎   走進藥妝店,我們能買到棉條與月亮杯等生理用品,一位台灣女性若是突然月經來了,她可以不必驚慌,從超商到藥妝店,都可以滿足她的各種選擇

……但你知道,在其他國家,不一定能在藥妝店/超商買到這麼多元的商品嗎?   台灣的生理用品市場發展與歐美的脈絡不同,在歐美,往往是大公司比如好自在、靠得住、蘇菲等投入研發,但在台灣,這些投入生理用品研發的,卻從個人使用者開始。可以說,近年來台灣女性可以擁有這麼多元的選擇權,是民間的力量改變了產業。   生理用品的多元發展,與女性對待自己的身體息息相關,正因為性別平權在這幾年的能量累積充足,女性更善於關注自身感受及權益,才能有這麼蓬勃的產業研發與多元選擇權。   ▎生理用品研發幕後大揭密 ▎   為了記錄從布衛生棉至月亮褲的發展歷程,本書花費近兩年時間,陸續採訪櫻桃蜜貼、凱娜、月亮褲等生理

用品品牌的研發業者,透過她們的口述,觀察不同時代對於經期舒適度、社會文化背景,以及新創者如何突破重重法規,發展自我理念。   本書特色   1.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史   2.月經科技的發展,見證了台灣新創產業的成長   3.近十年生理用品的研發,往往來自個人而非企業主導,本書記錄這些改變市場的創新者們的故事   4.花費兩年時間採訪、拍攝,呈現第一手研發幕後   5.月亮杯、月亮褲的研發手稿首度曝光   6.成令方(高醫性別所退休教授)、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所副教授)專文推薦   各界好評   台灣年輕一代女性對月經污名的抗議行動,渴求與其他女性分享自己的「祕密」,材料製作科技的進步,還

有創業者的熱情,感動號召了許多追隨者。十多年的累積,這股找回自己身體自主的力量,匯集成微型創業的經濟活動。於是,台灣的月經創業家出現了,成就了自己與她人。──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退休、台灣基進性別發展部顧問   這本書是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史,讓我們看到台灣如何透過許多個人的努力,除了開發環保舒適的布衛生棉、還歷經「開疆闢土」的時期,從國外帶回到申請生產棉條、募資做出台灣的月亮杯,到發展出月亮褲的精采過程。……本書也呈現了女性需求如何因為「不具賣點」而難以成為大公司想再積極改良開發的面向,而需要眾女之力,讓台灣從「禁止在網路擅自販賣棉條」到現在超市藥妝店都可以買到各式棉條、月

亮杯等多種選擇的國家。而這些先行者……不只談不同的生理用品,也談更以女人身體感知為中心的月經教育,讓我們知道如何與月經及我們的身體相處,如何嘗試、挑選適合自己的生理用品。──楊佳羚/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月經是世界一半人口都會經歷的生理現象,也與另一半人口的生活息息相關。月經應是如此普遍與一般,卻被冠上標籤與記號,包裹著社會文化多樣的脈絡,在人類史上有著被誤解甚至被污名化的存在。我們需要更多投注在月經知識、議題教育上的資源,來重新認識、討論、理解、支持月經。──黃韻如/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創新設計學院社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亞洲首開月經通識課《月經: 理論、思潮與行動》

主授老師     台灣的月經運動走到這個節點,是因為路上所有人的攜手共創,在彼此的崗位上,不為自己,而為共同的理想邁進,才能有逐漸燦爛的可能性。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類型的紀錄出現,訴說出每一段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精彩。──林薇/「小紅帽」創辦人   性教育從來就不是孩子在學校就足以學會一切,透過這本書可以讓家中養育小女孩的家長,可以用更正向的角度去迎接孩子的青春期。──吳少喬/幼兒性教育講師   名人推薦   凡妮莎(月經一姐)   王秀雲(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   尤美女(律師、婦女人權運動推動者)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退休)   伍維婷(世新大

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吳少喬(幼兒性教育講師)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易瑩(台南市議員)   林薇(「小紅帽」創辦人)   周雅淳(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發起人)   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   游美惠(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黃韻如(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   楊佳羚(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盧省言(台灣師範大學專案助理教授)

導管式衛生棉條推薦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因為年輕,喜歡挑戰各種不可能!」
-
一開始認識紀卜心的時候,是在狼人殺遇見,當時對她的印象停留在「中學生女神」,彼此也沒有互相追蹤,後來好幾次出來吃飯、一起玩,才發現她是一個超級有想法的女生!
-
在外人的眼裡,平常IG網美就是拍拍照、發發文,但其實紀卜心對自己的工作超努力,不論是圖文排版或是色調,都有自己的原則,甚至為了讓自己更加精進,還特地出國學習化妝。
-
談起印象最深刻的拍攝經驗,紀卜心跟我們分享一段「月經意外來時的故事⋯⋯」現在聽起來雖然有點好笑,但是想必當時一定超慌張!幸好後來認識了「#蘇菲導管式衛生棉條」,讓她輕鬆解決女孩們每個月都會遇上的難題,從此只要有想做的事情,都可以放膽去做,不再受限生理期的困擾!
-
透過這次訪談,我也第一次見證了蘇菲棉條的神奇,不但好推也好拉,讓女孩們能輕鬆放到正確的位置,尤其人體工學貼合的無感*瞬吸體設計,不用害怕有異物感*,最長8小時的吸收力,讓妳坐躺跑跳都超安心!
-
【#免費索取兌換券】https://lihi1.com/NsURO/yt (加入蘇菲LINE好友就可免費索取19元兌換券,獲取5入體驗組唷!)
-
#蘇菲棉條 #無感舒適回不去 #無感很可以沒什麼不可以 #立即索取兌換券
*使用感因人而異
-
【關關talk】算命是真的嗎?紀卜心職場難題!關韶文「害羞前世」公開!feat.見習網美小吳、紀卜心
https://youtu.be/KRok0nWTYqw
【理財教室】迷信多誇張?跪拜金雞母「名利雙收」傳授發財秘訣!feat.見習網美小吳、紀卜心
https://youtu.be/neK9D6256Ig
【職場教室】年後轉職潮來了!「離職話術教學」不說謊全身而退!feat.一隻阿圓、見習網美小吳
https://youtu.be/9rPmr-vHZRU
【接歌挑戰】關韶文出題!拍到你就給我接唱!笑瘋!feat.黃氏兄弟哲哲、艾瑞絲、見習網美小吳、許凱皓、居妮、阿民、阿圓、陳彥婷、巨人、耀樂
https://youtu.be/63VvrfvJw7M
【兩餐開箱】超夯韓式餐廳排了2小時!見習網美小吳、紀卜心、焦凡凡全來了!
https://youtu.be/q4UCclVqvoQ
【過年最討厭的事】YouTuber過年大怒!我們的心情是什麼?feat.見習網美小吳、一隻阿圓
https://youtu.be/cQQQ8VY2l2E
【IG教學片】排版、修圖、限時動態「隱藏功能!」好用APP推薦!feat.紀卜心
https://youtu.be/boNXTeFsLX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mail protected]

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

為了解決導管式衛生棉條推薦的問題,作者艾莉絲‧迪艾波 這樣論述:

第一本以「月經」為題,重新思考女性身體的書籍!   ★亞馬遜讀者5.0顆星高度評價   ★科學與未來雜誌、國際電視第5台專題報導   ★第一本以「月經」為題,打破性別框架、重新思考女性身體的書籍   每個女孩從進入青春期的第一次月經 ,到更年期前的最後一次,   一生至少會歷經400次月經,大約2,400個日子;   沒有什麼,會比這件每個月按時報到的事情更自然了,   但為什麼我們提到它時,卻像在講一件不可告人的祕密,總得小心翼翼?      就像創世以來的數十億女性一樣,作者艾莉絲從14歲開始歷經初潮來襲,和往後40年每個月月經來潮的日子。也跟全世界大部分的女性一樣,經驗了從女孩「登大

人」的歡欣與矛盾。   大部分女性月經的生理不適,在艾莉絲身上也都發生過,有時甚至是嚴重的疼痛。這種不適因人而異,也與環境、健康狀況、社會地位或文化有關,在不同的社會或個人身上,會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它在接觸優質飲食、有效的醫療資訊等的女性身上,或在遭受歧視、面對文化、宗教、性傾向等成見的窮困女性身上,並不一樣。   例如,在今日的玻利維亞,女性月經時用過的生理用品被認為會傳染癌症;在印度,月經來潮的女性禁止與丈夫同床;在孟加拉,月經來的女孩不能上學……或許這些看似是發生在第三世界的不平等,但從小就被教導生理期不准拿香、不准進廟的華人文化呢?   我們是否曾有過疑問,為什麼不論在東西文化中

,月經始終是個禁忌?   既然在生理上,女性能有經血並因此創造生命。那麼,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究竟是怎麼走到這一天,把代表著繁殖力的月經扭曲成詛咒的?      ★因為經血是禁忌,女性長年來被禁止出海、打獵、投票或參選、占據政治或宗教權位。   ★因為經血禁忌,我們到今天還賣給女性浸透了戴奧辛與有毒香料的衛生棉與棉條。   ★因為經血禁忌,當人們輕視女性時,他們會說:「怎麼,妳月經來了?」但卻不曾為與月經相關的困擾帶來足夠的醫療支應。      由於月經是種禁忌,因此女性在一生中,必須忍受任何一個男性都無法理解的不適、壓迫和禁忌。   透過這本書,我們將看到圍繞著月經的傳說、迷信、隱晦

,以及驚人的屹立不搖的成見。無論是來自神話、宗教或醫學,這些成見依舊滲透人們的心理,乃至於影響了全世界女性的身心健康。 本書特色   1.首本跨領域、跨文化的「月經」專書,從神話、生理、醫療、文化等各層面重新認識月經。   2.以月經伴隨的生理特徵發展與觀察,探討「月經」的文化演進。   3.透過文化中的「月經妖魔化」,探討女性地位的貶低,與女性意識的抬頭。   4.以現代生物科技發展、驚人的經血幹細胞,重新翻轉月經地位。   5.全書以幽默口吻敘述,道出西方文化中的不為人知,或似曾相識的經血禁忌。 專文推薦   曾穎凡 (凡妮莎) 台灣月亮杯群眾募資計畫發起人   成令方  高雄醫學

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名人推薦 (按姓氏筆畫)   小劉醫師(劉宗瑀)  醫師/作家   呂欣潔  性別與政治工作者   李欣倫  作家   苗博雅 Yahoo TV主持人   番紅花  親職作家   作者簡介 艾莉絲‧迪艾波 Élise Thiébaut   記者、女性主義者,與月經對抗四十年。   曾與Agnès Boussuge共同出版針對年輕讀者的女性權益書籍(Syros出版),以及一本時事相關的《實用末日指引》(Quintette出版)。她也是巴黎地鐵站內介紹各站歷史文字的撰述者。剩下的時間,她過著正常的人生。 譯者簡介     劉允華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博

士班。長期從事學術分析、評論與翻譯,與國際時事觀察。研究主題:光與社會學、夜間生活、論述與文化。曾參與台灣與法國民間組織工作,評論作品散見網路與實體媒介。譯有《疼痛的隱喻:透視疾病背後的情緒、壓力與痛苦》(木馬文化)。   推薦序 推薦序 引言 Chapter1血光將至 卵母細胞,一場小型博覽會 倭黑猩猩的解放 子宮黏膜奔放的魅力 魔女嘉莉 第一次月經與最後一巴掌 青春期,親愛的青春期 Chapter2 對血的恐懼與靠近 紫羅蘭枯萎的氣味? 代號「蝶翼」 希波克拉底的傳道 老普林尼的鏡子 血糖還是無糖? 蛋不破就打不出美乃滋 腹中的恐懼 禁忌與污名,在一起? 職業上的月

經規則 Chapter3 血之詛咒 有母熊來 伊菲格涅亞的天賦 如果男人也有月經? 三個一神教教規中流血的意義 小貓的暴動 Chapter4藏好這血 讓我不得見 月經、規矩、馬拉松 老布重談 從腰帶到棉條 血債血償 陰道菌落的戰場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一部史蒂芬金的小說 商業機密 轉向有機? Chapter5 血出百分百的天然方案? 粉紅税:必需品立法 杯子滿了 與海綿寶寶做愛 不要再丟了! 直覺放血流 藝術經 Chapter6數血而止 舉頭問明月 獨角夫人的幽默短劇 神奇比靈法 月經終於小藥丸 女人同步 陰陰相連 Chapter7經血不快 只要想想…… 生殖器共感 經前症候群大獎 卵

巢裡的風暴 生殖禁令 你有所不知的子宮內膜異位 歇斯底里、驅魔與巫師 Chapter8故事永無止經 雞尾酒與煉金藥 經血中的幹細胞 培養自我 一百萬億個細胞,和我和我和我 通往永生的道路? 銀行月經題 結論 若月經變得有規則了 致謝   推薦序     重新擁抱「大姨媽」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成令方   學校的經期教育都要女生集中在拉上窗簾的教室,播放投影片,老師語帶暗示地說:「你們開始轉大人,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讓男生有機可趁。」經期來的女人,要偷偷摸摸帶著包裝好外人看不到的衛生棉上廁所。有經血的女人,被認為骯髒,不能進廟宇拜神。工作的女人,經痛到趴在

桌上休息,都還要假裝沒事似的(感謝社會進步,每年有三天月經假)。怪不得,更年期來臨,大多數女人都內心慶祝歡呼,但卻不能大聲嚷嚷,因為更年期又與月經一樣有負面的形象。女人的來經與停經在這父權社會中都受到低貶。   千萬感激,因拜讀這本具有豐富醫學、文學、人類學知識,又以充滿趣味俏皮的文字書寫的《月經不平等》,讓我重新認識伴隨我以及每個女人將近40年的「大姨媽」(月經)。這本書讓我最吃驚的是,原來經血中有幹細胞。未來醫療科技的發展,或許可以儲存在「經血銀行」,多年後可以用在自己或子女的身上治療疾病。糟了,我已經過了更年期,沒法享受這好處了。   《月經不平等》給我們一個難得的生命獻禮:重新擁抱

「大姨媽」。我要向「大姨媽」致上最深的歉意,過去我一直視妳為討厭的,每個月又來煩我的,但你不來我又擔心地去驗孕。我對你愛恨交織,從來沒正眼看過妳,更不用說,好好認識妳。   閱讀《月經不平等》後,每個女人都會像我一樣,重新與「大姨媽」結成好友,重新認識「大姨媽」在歷史上,在不同社會文化中,在醫學知識的累積中,受到的辛酸與邊緣的待遇。「大姨媽」每個月的造訪帶來生命的悸動(對一些女人而言是疼痛難行),我們需要面對、分享、處理、放下。女人是有智慧的。 推薦序    恐怖的不是月經,是無知    曾穎凡 (凡妮莎) 台灣月亮杯群眾募資計畫發起人   月經,是一個在台灣鮮少被公開談論的話題,但

是卻又是一個無論男女都切身相關的主題。   以男性的角度來看,月經代表著身旁的女士即將要變身了(噢,請原諒我們,畢竟月經真的不好處理,變成小怪獸也是情有可原);月經還代表著生命的緣起,每位男性無論是否覺得月經麻煩汙穢,自己在當初那顆渺小受精卵的生命階段,也是躺在這片血紅色的大海裡被保護著。   以女性的角度來看就更有趣了。在台灣,鮮少有女性知道自己的經血其實是沒有味道的(是接觸了空氣之後才有味道),也很少有女性知道自己的生殖系統如何運作,更甚者,女性也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理用品其實還有不同的選擇。所以當我推廣月亮杯的時候,往往是男性的接受度更大於女性,因為女性才是被長久以來的傳統觀念困住的那一

個!(所以妳以為自己選擇使用衛生棉是出於自由意志嗎?不,那是妳曾外婆傳給外婆、外婆長大後傳給媽媽、之後再傳給妳的偽自由意志!)   在推廣生理用品教育的這十五年之間,我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所以讀起此書在熟悉之處常常會心一笑。比如說書中提到的月經博物館(MUM)創辦人Harry Finley,我們曾經通過信,當時我非常意外他是位男性(而且是位曾造訪過台灣的男性),卻保存了這麼多月經相關的知識、文案、和產品包裝。我也與Flex的女性創辦人Lauren Schulte一起開過視訊會議,討論亞洲女性對於此類新商品的接受度。對於這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在月經這個議題上作努力,我深深感激!   而在本書

即將上市之際,二○一八年的生理用品市場上又蹦出了兩個新的生力軍:可容納高達七十六ml血量的重複使用月亮杯(Ziggy Cup)、和可以重複使用的特殊導管(叫做Dame,可以塞入任何你平常使用的指入式棉條),所以雖然本書的書名「不平等」似乎帶有貶意,但就我來看,其實這個世界才正剛剛開始要熱鬧起來!「月經不平等」即將要變成「擁有眾多選擇的熱鬧月經」,請大家拭目以待! 引言 月事與我 我生於一九六二年,在更年期宣告來臨之際才決定關心月經。我不會說這是來自一種領悟,或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常想,更年期最好不要在我生理期的時候出現,因為我那天已經心情很差了,可能會因此更難受。但事實上發生的事正好

相反:在停經後,我感到從每月的經心塵務中解脫。此時正該對這種長期不利於女性的禁忌發起攻勢,將「大姨媽」由小調轉變為解放之歌。 打破禁忌,也意味著要回到自身的經驗,並分享這四十年來的月經回憶——而我在一九九六年出生的女兒,此時正要進入她的女人生涯。我覺得把月經當成某種奇特現象來談,是很荒謬的——彷彿我們談論的是冰層溶解,或中世紀在康斯坦茨湖邊的農夫生活一樣。 我不是歷史學者、不是人類學家,也不是醫生。但在十三歲到五十二歲之間,我幾乎每個月都流了血。有時我很難受,有時會害怕,有過得不到答案的問題,或得到不喜歡的答案;也有些快樂的時刻,我自己學習、教導別人,儘管這個主題極為平常,卻極少被分享、極少被

談論,讓人幾乎要以為月經是種想像出來的現象——就跟獨角獸或人魚一樣。 至於這段漫長的經驗,我很遺憾地對各位說,月經既非想像出來的,也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因為,在我們至今尚未完全理解的月經生理事實之上,神話的力量依舊遠較強大。 在這本書的調查過程裡,我學習到卵母細胞具有自殺的傾向、沒打破蛋就做不成美乃滋、二○一一年在莫斯科的聖母腰帶、耶穌的血並不是葡萄酒、荷爾蒙責任重大、女性可以不必使用生理用品……等等,還有另外一千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中相當重要的還有經血裡含有將來可能會拯救你我生命的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