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稱謂表樹狀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家族稱謂表樹狀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宗懋圖文館寫的 閃耀台灣一套八冊(精裝套書,附贈明信片八張) 和丁仁傑的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家族稱謂樹狀圖「親屬稱謂表樹狀圖」懶人包資訊整理 - ZPFUF也說明:家系圖(genogram),又稱家族樹(family tree),是用來表明親緣與婚姻關系的圖。是種透過紙筆,符號來提供一種速記的方式,以描述家庭狀況,界限及權威的模式,有助於社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聯經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林修澈所指導 周士煌的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2021),提出家族稱謂表樹狀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族學、台灣民族學、台灣學、台灣國學、學術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陳婉琪所指導 王晴的 做家庭──被收養子女的家庭認同掙扎 (2021),提出因為有 收養家庭、被收養子女、漢人父系親緣觀、家庭認同的重點而找出了 家族稱謂表樹狀圖的解答。

最後網站稱謂表樹狀圖 - Mirrorize則補充:血親親等之計算,直系血親,從己身上下數,以一世為一親等;旁系血親. 家系圖. 家系圖(genogram) ,又稱家族樹(family tree),是用來表明親緣與婚姻關系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家族稱謂表樹狀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閃耀台灣一套八冊(精裝套書,附贈明信片八張)

為了解決家族稱謂表樹狀圖的問題,作者徐宗懋圖文館 這樣論述:

閃耀台灣精裝套書八冊 附贈精美明信片(八張)     《閃耀台灣》:台灣土地情感與知識的傳家之寶     從來沒有一套台灣書籍像《閃耀台灣》這般,讓人如此沉浸在台灣土地的百年時空,猶如步行其間,徜徉於四周炫目感人的風情,偶爾也因目睹具體的事件而感受到內心強大的衝擊。這套書已經超過傳統紙本書的視覺極限,而是台灣土地情感而知識的傳家之寶。不只是放在書架,而是注入未來世世代代的台灣人的心靈,不斷地被學習和重溫,具有永恆的典藏價值。     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閃耀台灣》使用了最精美的照片原材料,以及最高端的現代數位上色工藝技術。這是徐宗懋圖文館動用了累積20年的原照片收藏

,以及過去5年建立的國際一流數位上色藝術師團隊,兩項優勢所取得的驚人成果。     以《台灣山鄉原民》這一本畫冊為例,本畫冊使用日本學術權威森丑之助先生在百年前所拍攝的經典原住民圖錄照片,一般出版社都使用舊出版品反覆翻拍的圖片,大多都已模糊不清;然而,徐宗懋圖文館卻使用用市價高達50萬台幣的森丑之助的精緻柯羅版原版圖片。如此投資只為了取得最好的印製效果,這也使得《閃耀台灣》中的原住民圖像無論內容和視覺效果,都達到了台灣出版界史上的最高峰。     至於物產和生態方面的圖片,則是使用了《大量台灣寫真大觀》、《亞細亞寫真大觀》和《台灣物產大觀》精美的原版照片,呈現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效

果。有關過去台灣人生活和習俗的影像則是民國49年(1960年)薛培德牧師所拍攝的經典照片,每一張都是由原底片沖洗出來,並且進行精美的數位上色,展現了動人的往日情懷。     總之,在技術工藝層面,台灣沒有任何一本出版物像《閃耀台灣》做出如此大的財力,動用如此多的人力,以及付出如此深的心力,只為了留下一套值得代代相傳的台灣之寶。     《閃耀台灣》製作完成於台灣疫情最嚴重的兩年,很多人不能正常上學上班,收入和生活都受到影響。然而,就在此時此刻,我們做出最大的投資,投入最大的心力,完成這一套經典作品,代表台灣在艱困的環境中奮鬥不懈的精神,有如一顆閃亮的鑽石,永遠福星高照。  

  文/作者徐宗懋     以下是八冊書的主題:      《閃耀台灣一:台灣城市建築1860-1960》   台灣建築的時代演變代表著物質與精神的進展軌跡。本畫冊從清朝時期到日本殖民,一直到光復以後,台灣城市景觀的變化,包括建築的材料、風格、實用性,以及對生活實際的影響。時間橫跨一百年,包括日本時代現代城市的興建,書中有數張珍貴的全景圖,考證了過去城區、官署、街道和民房的位置和稱謂,成為十分珍貴的文獻和美學紀錄。     《閃耀台灣二:台灣鄉村景觀1860-1960》   台灣建築的時代演變代表著物質與精神的進展軌跡。本畫冊介紹鄉村地區建築的特色和景觀,清朝

時期主要是傳統閩南和客家的農舍,富裕人家則住三合院,至於原住民則是傳統的茅草屋或石板屋。日本時期,城市建築出現較大的變化,不過鄉村建築的變化較少,直到光復以後大量的水泥房和磚石房,又呈現新的風貌。     《閃耀台灣三:台灣山鄉原民》   以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權威森丑之助的圖像原作為底本,圖像反映的山區景觀與原住民生活狀態,本書主要集中在山區原住民部落的人文風情,包括泰雅族、卑南、布農、排灣等部落,本書著重介紹這些部落在山區的生存方式,包括信仰、生產以及日常生活習俗等,內容豐富,為珍貴文獻和美學資料。     《閃耀台灣四:台灣近水部落》   以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權威森丑之助的

圖像原作為底本,透過高端的上色技術賦予新的生命。本畫冊介紹靠近海洋和湖泊的原住民部落,主要集中在阿美族、達悟族和邵族,書中以豐富多彩的照片表現他們和海洋以即湖泊的生活關係,其中達悟族捕獲飛魚的圖像紀錄,更是珍貴的歷史文獻。     《閃耀台灣五:台灣原生物產1860-1960》   1960年代台灣輕工業興起之前,台灣的主要生產農業產品和大宗原料,同時包含部分漁牧事業,即以本身的土地為生產資源、包括稻米、蔗糖、樟腦、水果以及養蠶事業等等,充分反映台灣在工業化之前的生產情況,這也是早期台灣經濟的主體。     《閃耀台灣六:台灣自然生態1860-1960》   本畫冊使用民間

老照片以及薛培德牧師的攝影作品,完整呈現台灣從清代、日本殖民,到光復初期的動植物自然生態,包括主要的動物和植物,以及高山景觀。這是台灣原生物種和大自然的完整呈現。     《閃耀台灣七:台灣往日生活》   1960年,即那個年代的人們習慣稱的民國49年,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拍攝的約三千張台灣照片中,忠實地留下了基層台灣百姓的珍貴豐富影像紀錄。1970年代台灣快速工業化之前基層百姓仍然生活於農業社會的形態,包括婚喪禮俗、各種手工行業、飲食習慣,甚至鄰里關係等等。許多現象已經存在百年以上,但在1970年代以後卻逐漸消失了。今天50歲以上的台灣人,可能童年時期在農村地區還經歷了農業社會型態的

尾端。     本畫冊主要集中薛培德牧師作品中有關早期台灣人生活的型態,包括信仰、工作、日常作息等,這些都是老台灣人走過的生命之路,因此,本書不僅是懷舊,也有社會學的紀實價值。     《閃耀台灣八:台灣古早容顏》   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拍攝的約三千張的台灣照片中,忠實地留下了基層台灣百姓的珍貴豐富影像紀錄。除了生活型態,還拍下了當時人們的容貌神情、穿著打扮,透過帶著喜怒哀樂情感的容顏,那個年代的生活模式與精神,更生動地被記錄下來。     本畫冊集中表現老台灣人的容顏風貌,包括男女老幼的面容、服飾以及人際互動的狀態,不僅是老台灣生動的生活記憶,也是上一輩人不可抹滅的

容顏。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為了解決家族稱謂表樹狀圖的問題,作者周士煌 這樣論述:

民族學ethnology研究「民族ethnos,及附著於其身的文化」,台灣的民族學,研究對象是台灣諸民族/民族集團:原住民族、客家、Lán-lâng/Holo、外省人。其中,學科傳統領域研究的首為台灣原住民族,在政策的支持下,客家研究亦開始展現成果。原住民族研究和客家研究,已有整體性「知識體系」的建構。台灣其餘民族的學問,則以民俗學或地方學來表達,其體系尚待發展。作為近代學術的民族學,在台灣有其特別的歷史發展過程。由日本治理台灣時,為了施政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與稍後的學術研究開始,累積成果。國民政府來台之後,以誌書的編寫及審查圈錮地方知識份子,確立「以本土為地方」,以台灣為學科的練習場,並橫

殖入文獻學研究的中國邊疆民族史。民主化之後,台灣主體性漸漸展現,本土研究開始興盛,教育系統與學術系統對台灣的觀點也開始正常化。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興趣,則以「地方學」的樣態出現。台灣為一多民族的國家,清楚了解諸民族及其文化,為「屬族」的學問,以國家的文化主體性為學問的對象,可以稱為「台灣學」。台灣學為「屬國」的學問,為台灣的國學,其核心應該為台灣的民族學。台灣學或國學的發展,尚待觀察,但並非空想。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為了解決家族稱謂表樹狀圖的問題,作者丁仁傑 這樣論述:

頭人與上師,是父權社會中的兩種權威型態。 父權社會創造出權威集中的地方頭人與家族領導者, 卻也產生排擠效應,萌生大眾巨大的心靈失落感。 靈性導師的出現,成功化解父權社會的內在緊張性。 神奇效果繼續擴大,終至開花結果, 創造出東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另類權威與另類經濟奇蹟……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與超自然象徵系統間有著動態性的調控關係,宗教活動創造

出了具有正當化父權身分意義的象徵資源,和產生出能安定化父權體系的靈性資源。進入當代社會,兩種宗教資源成為具有累積性和可交換性的資本。象徵資本的累積,仍以地方社區為累積和擴散中心,但有了新的文化資產的形式,行動者也有了更大的主動性來動員資本。而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不帶宗教色彩之後,宏觀層次出現了「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宗教層面相應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和與世俗層面相容的特徵。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傳統的靈性資源,鑲嵌到這個宏觀結構中,頻繁靈性資本的累積與交換已是其新的樣貌。《民眾宗

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正是以理論討論與個案研究,描繪出以上的歷史變遷與時代圖像。   作者簡介 丁仁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興宗教、民間信仰、民間教派、本土慈善行為、地方社會組織等。出版專書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1999)、《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現象的社會學考察》(2004)、《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2009)、《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2013)等。並譯有焦大衛(David Jordan)的《神.鬼

.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桑高仁(P. 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和島薗進(Shimazono Susumu)《由救贖到靈性》(與姚玉霜、陳淑娟合譯,預計12月出版)等多本學術經典。   自序 導論 一、本書書名的說明 二、民間權威的社會學分析 三、父系社會中的救贖模式:象徵權威與靈性權威間的分野與發韌 四、象徵資本 五、靈性的浮現與當代社會中的靈性資本 六、「宗教─巫術─世俗─靈性」的「結構體鍊」︰分析上的連動性 七、本書各章的主要內容 Part I  漢人民眾宗教型構與權威型態:理論重訪與

典範移轉 第一章  中國宗教研究典範的繼承、轉移與競爭:實踐理論的展開 一、楊慶堃與中國宗教研究的轉向 二、楊慶堃的創意與誤置 三、功能論影響下的社會整體觀 四、基本章化範疇的討論與結構主義觀點的出現 五、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爭論 六、「民眾宗教」概念的銜接與轉折︰由結構功能到文化系統中的能動者 七、實踐理論的展開 八、本章結語 第二章  由象徵功能到象徵資本動員︰台南保安村的宗教場域變遷 一、前言 二、《神.鬼.祖先》一書背後的理論觀點︰象徵功能論 三、保安村中的行動者︰1960年代 四、當代保安村中的行動者 五、定義象徵資本 六、由象徵功能論到象徵資本動員論 七、結語 第三章  村際脈絡

中的權力場域與象徵資本︰台南西港保安村的頭人領導型態變遷 一、前言 二、象徵資本概念的應用 三、保安村農村菁英領導型態的變遷 四、分析與討論 五、結語 第四章  父系社會中的靈性權威的發韌︰系統內的救贖與超系統的救贖 一、前言 二、歷史演變中的神話敘事︰父子與父女 三、歷史演變中的神話敘事︰母子與母女 四、父系權威與父系繼嗣群的性質 五、系統再生產、主體性與神話敘事 六、結語 Part II  民眾宗教意識中靈性權威的當代擴張 第五章  台灣新興宗教中所反映的民眾宗教意識及其靈性觀 一、前言 二、「宗教性」(religiosity)的變遷 三、宗教與社會的關係︰觀察新興宗教發展的重要角度

四、新興宗教研究背後的主要理論關懷 五、台灣新興宗教發展的時空背景 六、當代台灣新興宗教場域 七、幾個台灣新興教團的舉例說明 八、結語 第六章  成為高付出需求機構︰日月明功中的成長追尋與情感依附 一、前言 二、高付出需求機構 三、日月明功概況 四、日月明功的發展階段 五、日月明功學員背後的社會心理基礎 六、討論與結論 第七章  鑲嵌在既有宗教傳統裡的靈性追尋︰新興宗教團體中的「老修行」與「新原理探索者」 一、前言 二、資料 三、信徒為什麼參加新興宗教 四、應用「主導性框架」的概念於新興宗教團體的動員歷程中 五、華人宗教「主導性框架」中的一個例子︰千禧年主義 六、參與清海的兩群人 七、清

海教團信徒中兩群人不同的宗教生涯發展路徑 八、兩群人在末世論認知模式上的差異︰量化的與質化的檢查 九、兩群人不同的「框架實踐」路徑 十、摘要與結論 結論 一、本書主旨與摘要 二、場域變遷與資本生產︰民間信仰與象徵資本 三、場域變遷與資本生產︰由靈性資源到靈性資本 四、靈性資本的創造、累積與兌換 五、場域變遷與靈性資本 六、建構歷程中的「入世救贖靈性體系」 七、本書限制以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自序   個人博士班階段的訓練,偏向於社會心理學,但是因為想要對動員力強大的慈善組織進行研究,視野逐漸擴充到社會運動和宗教社會學的文獻。後來,意外的也是很幸運的,

進入了以人類學家為主的研究機構,於是,地方宗教活動中充滿了象徵性意涵的儀式歷程,和複雜的地方認同構成,也成為了我關注的焦點。   慈善組織裡的宗教實踐,和末世論視野下的教團凝聚,以及地方象徵權力建構下的民間信仰之間,看起來是那麼不同,但是他們對超自然力量的追求,以及對現實秩序的渴望等等面向上,又是那麼樣相似。   我在2009年出版的《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裡,就嘗試跨越制度性宗教與地方信仰之間,和不同教派宗教之間的界線,來刻畫基層民眾的宗教實踐與救贖取向。當時,主要在關注傳統權力形式運作和當代權力運作形式間操作上的連續性與分歧性,我還並沒有嘗試用貫穿性的概念來整合不同的宗教場域。   

在那之後,我花了更多時間在地方聚落裡,以重訪作為方法論上的基礎,我對地方信仰中權力象徵資本累積上的作用與形式,有了更為具體的認識。   宗教是一種權威的來源,權威包含了權力和威望,產生了支配與被支配。在文化與社會關係的包裝下,民眾生活裡的權力的施為,必然有宗教性的元素,這些元素的核心構成,或是說基本形式,其實是跨越儒釋道這些單一範疇的。而且,當某些基本形式歷經歷史沉澱,它們也早已是漢人日常慣習記憶與身體實踐裡的一部分。   由地方民間信仰的角度來看,象徵資本的累積,是地方菁英與社區主體主要的訴求;但漢人宗教活動絕不僅於此,父權社會的縫隙極大,慾望的缺憾,或是說「系統內救贖」的漏洞,醞釀了靈

性資源存在的空間,與超越系統的超能力方面的個人性與集體性的需求。   結果是,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都可以是地方民眾眼中的權威構成的來源,甚至於也是社會秩序的基礎。本書的各章文字,也就是嘗試去刻畫這個民眾宗教權威的基本形式和內容。這個形式一開始就存在著張力性的分歧,這個分歧到了當代社會還愈益明顯。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之間,不會相互完成,但會相互滲透與相互轉換,有時也會增添彼此的正當性,但它畢竟是一種根本性的分歧。   進入高度流動的現代社會,宗教也更具有了資本積累的形式,象徵資本累積的過程更活絡;而靈性資本對於慾望缺憾彌補上的針對性,不但絲毫未減,反而更在內容上有所轉變,並具有極大的動能來遮蓋

住資本主義的異化本質。在這個脈絡下,靈性,以社會學的意義來觀照,是指與社會活動間,刻意或非刻意性的保持著某種心理上的距離,而所創造出來的具有身心自主性和整合性的實踐活動。   以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的雙重角度去理解民間權力形式上的基礎,可以說是我研究漢人民眾宗教內在構成的一個新起點。換言之,這不是由教義構成的角度,而是由追求資本累積的角度去看待民眾宗教。教義的討論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如何作為一種手段,產生了實踐上的動力與救贖上的允諾,並蘊釀出了民間具有文化意義下的「克里斯瑪」。   本書各章,有些是新作、有些是舊作,但整本書的連結與貫穿則是全新的。各章多在研討會上發表過,感謝經常很不幸的要

擔任我評論人的林本炫教授,對本書多篇文字初發表時,所給予的細心批評與指正,我深知其辛苦,對他實在是感到抱歉與感恩。而各篇文章後來正式發表的出處,我已將之列於導論中。要感謝每一篇文章在投稿時,各個學刊匿名審查人的意見與評論,使我得以大大改善各篇研究的質量。   我要感謝瞿海源老師對我從事台灣宗教研究上的長期鼓勵與啟發。中研院民族所的研究資源使我可以長期從事基礎性的研究,我要感謝所長張珣教授,前任所長胡台麗教授與黃樹民教授、之前和現在的研究群同仁林美容、葉春榮、高晨揚、黃淑莉、王舒俐、黃約伯教授和所內黃宣衞教授、陳文德教授及其他所有同仁們的協助。當然,更要感謝本書兩位匿名審查人的細心指正及提供寶

貴修改意見,使得本書的結構與可讀性都增進不少。我在保安村最珍貴的好朋友郭銘宗,他是草地博士與鄉野大文豪,一直是我最佳的民間知識的來源。在本書資料蒐集與概念澄清的過程裡,有不少前輩與朋友曾提供協助,他們是陳緯華、陳淑娟、林本炫、齊偉先、邱彥貴、梅慧玉、鍾雲鶯、陳杏枝、洪瑩發、王俊凱等諸位女士先生。此外,本書每一章在寫作中都曾得到許多人的幫忙,也有不少友人曾在個別的問題上給我提供寶貴的資料和意見,我在這裡無法一一列出他們的大名,不過我要在內心向他們致上深深的謝意。   本書相關研究執行期間,曾獲科技部研究計畫經費補助,計畫編號分別為:NSC 102-2410-H-001-054,104-2410

-H-001-090,105-2410-H-001-038-MY2。另外,本書在最後書寫階段,曾獲得國科會專書寫作計畫之補助,補助編號為107-2410-H-001-046。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再一次的,我要感謝聯經出版公司執事們的辛勞,想到聯經幫我出了好幾本書,真是我的貴人,我內心由衷感謝。   我的助理黃詩涵、洪譽文、楊維騰、邱致嘉、楊筆文、梁韶珊、鄭仲皓、劉韋廷、吳瑞明、張瑋芩等人,在我研究過程中給予各種協助,並幫忙本書圖表製作與編輯,對助理們的感謝,實超出我筆墨所能形容。   這幾年,個人的生活起了些變化,家中多了兩個成員來報到。感謝內人辛勤持家,勞心勞力。感謝兩位小朋友給我帶來了各

種大大小小的歡樂與苦惱。在兵荒馬亂之中,很高興這本書終於得以完成。筆者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及不妥之處一定不少,尚祈方家及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導論(節錄)   一、本書書名的說明   本書是以社會變遷的角度,並以抽象性的分析概念,來分析漢人基層民眾社會中地方性領導權威形式的變化及其中的宗教意涵。   本書書名「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本書主題在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並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的

背後,超自然象徵系統一直與其維持著動態性的調控與互相滲透性的關係。就宗教權威的形式來說,傳統社會裡的主要形式是︰象徵系統調控下的象徵資源的累積所創造出來的權威;但也還存在有所謂的靈性資源。這二者有一部分重疊,但後者僅以一種補充性的角色存在於社會,某個程度上,在正常社會系統運作所產生的象徵權威之外,它是另外的補充性與替代性的權威形式,也讓那些原已被主流社會所排除者,有得以建構其主體性與身分認同的著力點。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象徵資源具有更鮮明的資本的形式(可產生累積性和創造出交換價值),社區宗教活動能夠創造出永續性的象徵資本,佛教教派與民間教派(如一貫道)的社會位置更趨近於社會主流,都是能創

造象徵資本的重要資源。個人也有更大的能動性去由這些場域中累積出個人的象徵資本。   但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完全不帶宗教色彩之後,開始出現了新的「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它的特徵是︰世俗政治經濟體中不帶有宗教性的意識形態;但同時,宗教體雖變成剩餘範疇,但卻也是與現實政經相輔相成的新的生活實踐體系,它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宗教與社區性相脫鉤,而更廣泛地與個人救贖的指向性相聯結),也重視宗教與世俗層面相容性的特徵(也就是充滿著入世的精神,因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宗教更需具有入世積極性)。甚至於,這已非傳統意義下的制度性或組織性的宗教,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

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靈性」是其新的稱謂。   在過去漢人世界的民眾生活裡,特殊的修行方法與集體性的修行經驗,以一種模糊的靈性資源的想像,被涵蓋在宗教神通或靈驗,以及具有公眾服務情操等的屬性裡而被社會大眾所理解,但主要並不是以靈性本身而被認可或承認。   進入當代,靈性資源,那種通常是經由地方社會網絡、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所界定出來的超越性,慢慢地出現了超出各方來源的超越性的基礎,並融合科學性的語言,成為大眾社會中可被辨認的靈性資本的形式,並常以靈性為名,充斥在各種不同的宗教傳統之中。甚至於,靈性本身作為主題,它已經成為了一種跨宗教界限的

超越性的存在。   在主體的感受上,傳統社會裡的靈性資源的獲得,導向於對自己在彼世得到救贖的肯定;現代社會的靈性資本的累積,則導向於對異於資本主義和世俗世界的所謂「真實自我」的覺知的提升,或者說是導向於那種能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保持真實自我的能力。總之,在傳統社會或是現代社會裡,靈性修練本身,在不同時代裡,有相當程度指向性上的差異。   正是在這樣的場域變遷裡,為符應於大眾需求,傳統宗教與新興宗教,都正摸索著現代人「宗教性」的新內涵。這個新內涵,它是一種重視個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調適能力,卻又能與現實經濟活動維持某種距離的超越性的範疇。對應於這個範疇的宗教實踐,以靈性資本的形式,正展演出新的

資本累積與交換的邏輯。以上,正是本書主要想探討的主題。   筆者(2009a)曾出版專著《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一書,將宗教實踐視為一種權力的形式(政治、經濟與宗教權力三種權力形式中之一種),並探討它如何在不同時空裡,以不同方式參與了社會生活與個人主體性的建構。其中,認同建構方式、論述模式與社會權力再生產等諸層面,在社會變遷中的型態上的變化,是該書主要的檢視焦點。   而在該書結尾,我們也提到了新興宗教的議題。我們指出,新興宗教的性質,只能局部被放在父權社會權力再生產的面向裡來被看待。因為,相對於此,新興宗教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行動範疇,並具有一些比傳統宗教團體更為激進的訴求或想像。筆者(20

09a︰402)指出︰   新興宗教,確實是明顯有異於本書所討論的三個次場域〔民間信仰、佛教、民間教派〕以外的新興場域,它奠基在民間教派已經產生的社會和宗教基礎上,隨著新時代的情境,而後又更激進的往一個新的社會行動範疇發展。在這個新的行動範疇裡,開始鮮明的出現了傳統宗教裡比較沒有的特質。這一個新的行動範疇,不完全同於傳統宗教次場域的變遷與適應,而是平行於傳統宗教次場域的當代變遷以外,而獨立出現的新場域。新興宗教團體之作為一個全新的行動場域,是以更適應於信徒的時代需要為訴求。而在傳統宗教以外,新興宗教團體到底還能夠在多大的幅度上,將新出現的這個宗教次場域的範圍有所擴張呢?這將會是一個亟待學者去

予以調查與分析的新課題。   但是,該書並未對此新範疇的內容有太多實質性的論述。事實上,筆者個人的研究不斷跨越在民間信仰、組織性宗教團體和各類新興宗教之間,一方面感覺到這三個領域間有明顯差異;一方面又感覺到它們彼此互補,且都是同樣歷史文化情境裡的產物。   有沒有可以貫穿在這不同領域之間,且一方面可以表達出其間差異性,而又能說明其互補性或內在動態性概念的工具呢?後來,筆者在研究材料的累積中逐漸發現,即使各領域間差異很大,但在民眾宗教(非菁英形式的宗教實踐)的範圍內,它們都涉及了場域變遷、價值的累積和交換,以及行動者的主動性和選擇性等問題。只不過,價值的累積和交換,確實有著各種形式上的差異和

變化,甚至於是相互競爭的狀態。   本書是嘗試以一些貫穿性的概念,來整合漢人宗教民眾實踐各個層面的作品。本書除各章有其具體的研究對象以外,全書首尾,則是引進了場域和資本的概念,以便具體說明宗教權力在不同時空社會領域裡的位置和作用。至於資本形式的考察裡,本書中則主要包含了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這兩個既有著極大差異,又有著某種互補性的概念範疇。而且,當我們主要使用靈性資本來理解當代台灣新興宗教,這也給我們一個較好的理論性位置來評估它的當代指向性。   象徵資本,表示宗教實踐具有創造正當性和公眾認可的作用;靈性資本則表示宗教實踐有著能超脫於現實社會困境,而創造出自我滿足的作用。前者的累積,在不同時

空中,經常是出於宗教達成了主要社會功能後,在個人與集體上所產生的連帶性的結果,通常也就是提高了個人身分與集體本身的社會正當性。至於有關靈性資本,在傳統社會它還僅是以一種靈性資源而存在,直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才逐漸浮現出相關場域結構,和產生出這種新的資本形式,它通常和新興宗教的發生特別有關,但事實上傳統宗教裡的「宗教性」(religiosity)(宗教信仰的某種心智或情感結構)的變遷裡,也開始出現了具有這種資本形式的宗教實踐。   更具體來說,本書書名「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這裡需要先簡單範定一下書名中各名詞的意涵。   首先,民眾宗教(popular r

eligion),是指有異於菁英階層以外的大眾性的宗教生活與實踐。過去學界為了要突破「大傳統/小傳統」或「文本╱口傳」這樣的二分性視野,以及超越地方社會裡儒釋道這類宗教分野的無效性,因此引進「民眾宗教」一詞,希望能更有助於觀察日常生活裡宗教實踐的動態性。其基本意涵是指︰「不同於菁英的或是官方的那種被認為是比較精緻、有著倫理性關懷和所謂『理性』內涵的宗教,而另外在民間廣為存在著的各種比較通俗性的宗教活動」,本書繼續沿用了這樣的名詞。   第一章、中國宗教研究典範的繼承、轉移與競爭:實踐理論的展開在實質性進入經驗材料之前,本章想要先對漢人宗教研究的發展典範,進行背景性的鋪陳。由這個背景裡,我們

看到漢人宗教研究由結構功能論至實踐理論的研究視野的變化。這中間也歷經各類議題的爭議與調合,並有各種新的解釋框架的出現。最後,我們較集中地討論了實踐理論的新視野,在這個架構下,經由場域與資本的概念出發,有可能讓我們對於行動者的文化邏輯的觀察,一方面更具有主體性的視野,一方面也能照顧到集體性行為的制度性情境。這樣一個學術史背景的鋪陳,有助於開展本書後續幾章的討論。而為了文獻回顧上的便利與討論上的聚焦,我們刻意選擇了楊慶堃的中國宗教研究為主軸,他代表了社會學取向的結構功能論在中國宗教研究上的奠基。功能論的角度,確實有其分析上的優點,因為由社會功能出發,更能觀照到多神論漢人宗教傳統中的型態上極為龐雜,

功能卻相當具體的,各式各樣的漢人宗教實踐與聚合。而聚焦於楊慶堃的主要概念,也能讓整個學術史與概念史的討論更有立體感。以下,開始進行本章的討論。一、楊慶堃與中國宗教研究的轉向在現代性的衝擊中,基督宗教的宗教型態(有教義、組織、聖經和清楚具體的救贖論),早已成為一種強勢而被聲稱具有社會普遍性的理想型態(Asad, 1993: 1-27)。在這種文化或學術背景下,該如何對應性看待中國世界裡的宗教活動?又該如何以適當的學術語言或概念框架來理解漢人的宗教生活?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文化轉譯的問題。一個有趣的案例,專研中國唐宋時期神明信仰變遷的歷史學家Valerie Hansen (1990〔包偉民譯,199

9:11-12〕),回憶起她在台灣做研究的「初體驗」時這樣說:我以前一直以為中國人像我們一樣,是將宗教信仰分門別類的。因為我們西方人總將自己分成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或新教徒等,因此我想中國人也會是分別信仰佛教、道教或儒教的……出乎意料的是,我所碰到的所有中國人都並不是這樣將自己歸屬於某一宗教。而且,就我所知,他們既拜佛寺、道觀、又拜民間的祠廟。……〔他們〕只不過是在求一個「靈」的神而已。

做家庭──被收養子女的家庭認同掙扎

為了解決家族稱謂表樹狀圖的問題,作者王晴 這樣論述:

過去台灣的兒童收出養相關研究大都偏重在社政制度的檢視,或以收出養父母為討論視角,鮮少探討被收養子代的家庭認同實作。有鑑於近年來機構收養制度的建置與傳統慣習偏好的私下收養形式出現衝突,本文將收養分為三種類型:近親收養、(社會)關係收養與機構收養,並以「做家庭(Doing Family)」為主要研究框架,深度訪談16位被收養者,考察收養家庭內親子互動與子代認同的實作樣貌,試圖從被收養者角度出發,為前述爭議提供經驗性研究建議。本文研究發現為以下四點:1.傳統親緣觀普遍存在於當代收養家庭之中,「無後不孝」的觀念仍影響其收養動機,且現代化之後對於親生小家庭的主流想像,更加深整體社會對於收養身世的隱匿態

度。然而,當出現關乎分家與承繼之家族議題,收養身世卻從禁忌轉為可動員的身分符號。2.養父母因親緣正當性焦慮而過於努力「做家庭」,養子女也因此而受苦於家族身分危機,這些特殊互動將對被收養者的家庭認同有深遠的負面影響。至於突破親緣侷限的異例,則證實了身世議題的透明化將使得家庭成員有機會能夠發展出更為純粹及樣貌多元的家庭關係,例如親屬稱謂或家庭角色的彈性挪動與轉換。3.被收養子女的家庭認同處於有條件的不穩定狀態,而盡可能「讓渡需求」與「表現好」來穩固自己的家庭成員身分。不同於過往西方文獻對「重聚/尋根」的重視,基於台灣社會脈絡的特殊性──養父母與生父母的社會關係、親緣關係較為靠近的被收養子女,卻未處

理身世議題,其家庭認同更容易受到生物親屬關係與雙邊家庭互相拉鋸之下的負面影響。4.養父母若採取開放態度與早期告知,將能夠減緩養子女在家庭認同發展可能遭遇的挫折與不適,進一步達到收養家庭的自我肯認,以建立抵擋外界汙名的心理韌性。本研究的政策建議為:收養人應對身世議題持開放態度;收出養機構應更加協力於對收養人的篩選與被收養人的社會支持;法治面應重新檢視近親收養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