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開學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大同大學開學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繼光寫的 記得當時年紀小:回憶抗戰的歲月 和李濠仲的 1.368坪的等待:徐自強的無罪之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景 和衛城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西洋語文學系碩士班 傅鈺雯所指導 郭學優的 英文原住民族繪本在文化及語言融合教育之運用 (2018),提出大同大學開學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回應教學、英文原住民族繪本、民族教育、民族英語教師、文化及語言融合教育。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同大學開學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得當時年紀小:回憶抗戰的歲月

為了解決大同大學開學日的問題,作者蘇繼光 這樣論述:

  本書為蘇繼光先生的自傳,獻給抗戰時保家衛國英勇的將士們,內容收錄他於對日抗戰期間的親身經歷。作者在大後方度過年少時期,親身經歷戰爭的慘烈與民眾生活的艱辛,隨著時間逝去,曾參與這段歷史的人們逐漸凋零,作者期許本書能讓世人嚴肅地正視當年抗戰的真相,也為留住歷史記憶並能累積經驗與教訓。 作者簡介 蘇繼光   台灣新竹人,民國二十一年生於山東濰縣。父蘇紹文曾留日學軍事,母譚素容業醫。抗戰時在貴州銅仁讀小學及初中,台灣光復後就讀成功中學。四十二年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先後在公路局及民營工廠服務。六十一年師事胡恒先生學書法。曾任標準草書學會副理事長九年。著有《作画的日子 一個業餘画家的自述》一書。

沅江舟中作畫 生於國難當頭的時代 大戰爆發 武昌避難 沅陵一年 世外桃源 國立三中的誕生 囊螢世第的新主人 班上的大同學 她沒再回來 三位新老師 特別頑皮的女孩 代課老師 麻將 光君圖書館 武俠小說 印章風波 在瓦窯河畔 未能盡興的唱片欣賞 仁濟診療所 春節端午及中秋 鐵砲子陀螺及其他 升上初中 赤帝宮素描 南瓜 寶藏 尚武精神 地域觀念 母親的家計簿 飛行夢 鎗械的故事 土匪 軍隊過境 春信 男女有別 萬大哥 老謝 張刷子納妾 三叔公算命 莫名其妙 枉費心機 馮縣長會客 小小妹 從天而降的新聞 初識交際舞 一個難童的故事 抗戰歌曲 浴血抗戰 勝利到來 籍貫的秘密 大開眼

界 離愁 青春作伴好還鄉   序   二十世紀日本侵華,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天崩地裂,鬼哭神號,淒慘無比。   在那對日抗戰的艱辛歲月裡,無數悲壯哀痛可歌可泣的事蹟,在戰區及淪陷區中發生。若把當時的親身經歷寫下來,就是一篇篇留傳千古,訴說人類最不堪回首的一個悲劇的史詩!   而實際上,這一類的文字記載寥寥可數,應該是抗戰勝利後,接踵而至的慘烈內戰,以及爾後連綿多年遍地的動亂,轉移了人們的視線。   至於抗戰中大後方的動態,就更乏人關注了。   要知道,大戰中無數同胞因半壁河山淪陷,而千辛萬苦逃往大後方之後,全靠將士們在前線英勇奮戰,以及政府殫思極慮地策畫照顧,後方百姓的

生命才有了保障,生活才能維持,甚至作育英才的工作仍積極進行未曾停頓,於是國家的命脈得以強韌地延續下來。因此,大後方的點點滴滴也是抗戰史的一部分,欲知抗戰的全貌,自不容忽視。   日月如矢,抗戰勝利已七十多年了。早年在台北紀念抗戰的活動裡,還能聆聽到戍守盧溝橋的老戰士、九死一生逃過南京大屠殺的郭岐先生、以及向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獻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女士等人的公開演講。 那時報紙上紀念抗戰的文字,總是佔很大篇幅;抗戰歌曲演唱會也是每年舉辦。   然而這一類活動逐年減少,而至若有若無。 親歷抗戰歲月的人先後凋零,應是主要原因吧? 如今還有多少人知道,曾經有「對日抗戰」這回事呢?    可是儘管事

隔多年,對於那次幾乎亡國滅種的空前大災難,海內外有良知的同胞,必會嚴肅地正視真相,留住歷史記憶,以累積經驗與教訓,而確保我們的國運永昌;倘若於過去的事冷漠以對,毫不在意,則悲劇難免重演。   我出生於「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後不久,兒童及少年時期都在戰時的大後方度過,同時也完成了小學及初中的學業。 這樣的我,不過是社會中極為尋常的一分子,而且尚未成年。 只是戰亂中成長的少年容易早熟,所具備的知識,不一定會輸給一般的成年人。   想到親歷抗戰歲月的人,現在已是稀有族群了,所以不論我自己多麼平凡,總覺得有責任,把戰時見到的,聽到的,忠實地一一寫下來,多少可以為抗戰史大後方的這部分,留下些許痕跡,

不至於完全空白。      本著這個想法,我便著手來寫這驚天動地的大時代中,一個平凡少年的見聞錄。   大戰爆發 不吞滅中國不肯罷休的日本,終於在民國二十六年於北平附近的盧溝橋發動「七七事變」,掀起全面侵華的戰端。 我國至此已忍無可忍,決心抵抗,於是爆發了長達八年之久的中日大戰。 那時我們住在南京,我剛念完國立中央大學實驗學校的幼稚園,收到了學校於七月二日寄來的成績單和開學通知,說我下學期可升入小學一年級,開學日期是八月二十二日。 首都南京其實距離戰火正熾的平津一帶還很遠,可是日本空軍已將南京視為重要目標,而頻施轟炸。 那時一般百姓沒甚麼防空知識,也缺乏防空的設備,敵機來襲,我們只好躲進

家中的桌子下面或床下,然後聽天由命……。 這時外面會傳來陣陣的爆炸聲,夾雜著格格的機槍聲,以及附近挨炸的民眾的哀嚎。 幾次空襲,我家這一帶也有炸彈落下,但我們的屋子始終安然無恙,可說是有驚無險。 然而那些大大小小的彈坑,總是讓人怵目驚心。 還有人好像懂得很多,對著彈坑指指點點 :「這是X百磅炸彈炸的!」,「那是X百磅炸彈炸的!」 在這種情形下,按照開學通知單去繳費入學,當然是不可能了。 而且為了躲避轟炸,我們趕緊搬到近郊暫住。  時局的發展令人不安,於是母親先帶著我們五個子女,和大姨一家逃往武昌。 過了一段時間後,父親才趕來武昌和我們會合。 戰況極為不利,開戰五個月後南京就淪陷了,日軍隨即在南

京展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燒殺擄姦無惡不作! 顯露出一個泯沒人性,禽獸不如的劣等民族的猙獰面目! 我們若不是離開得早,也必難以倖免。 在武昌待了不到半年,我們再逃到湖南沅陵,一年後,來到湘西以西的黔東─銅仁。 父親這時是軍政部軍械人員訓練班的副主任,兼代主任(主管長官是俞大維)。 我們全家隨著父親來到銅仁後,就此定居下來。 而父親後來工作變動,先後調往貴州遵義、陜西寶雞和四川重慶,所以抗戰時期父親和我們聚少離多。 武昌避難 母親帶著我們和大姨一家離開南京時,大約是在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 途中只記得船上的蛋炒飯鹽撒得不均,一口死鹹,一口沒鹽;此外,每晚母親指定我在一口小皮箱上,捲曲著側臥著睡,很不

舒服。

英文原住民族繪本在文化及語言融合教育之運用

為了解決大同大學開學日的問題,作者郭學優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英文原住民族繪本在文化和語言融合教學上之運用。原住民族繪本能為原住民族的適性教育而努力,其世界充滿珍貴的文化資產,若結合孩童的族語及英語教育,能使其認識自身語言文化的寶貴,並且快樂學習英語。 本研究觀察國際上文化和語言整合教學的趨勢,然後聚焦在台灣的民族教育,可以發現英文這個科目,近年來開始以文化回應教學的角度重新檢視和修改。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伍麗華處長以民族文化為根基邁向國際的願景啟發研究者在本論文中提出「民族英語教師」這個新角色,並界定其在「民族英語教育」的定位,進而由這個視角觀察英文原住民族繪本在民族教育上的重要性,包括英文學習,文化保存與文化傳承,及以英文為媒

介向外推廣文化進行文化交流。秉持民族教育為本的文化回應理念,本論文為民族英語教師設計出融合現代英文教育和傳統部落學習的教學流程---LVDS (Listening, Vocabulary, Discussion/ Drawing, Speaking),並運用在兩個行動研究案例--數位學伴計畫和推廣教育—以探討英文原住民族繪本在文化及語言融合教育上可能的貢獻與意義,希望本論文研究成果能貢獻民族英語教育之教學實務。

1.368坪的等待:徐自強的無罪之路

為了解決大同大學開學日的問題,作者李濠仲 這樣論述:

 一個平凡人爭取無罪的故事 臺灣社會二十年來對於正義的想像拼圖   *同樣以徐自強爭取無罪為故事的紀錄片《徐自強的練習題》將於二○一七年八月十一日在院線上映!《徐自強的練習題》已陸續獲頒二○一五新北市紀錄片首獎、二○一七台北電影節社會公義獎、觀眾票選獎。*   1.368坪是死囚房間的大小,徐自強花了二十一年的時間才終獲無罪定讞,脫離夢魘。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是徐自強的獨生子徐永昱上小學一年級的開學日,這一天大直發生建商黃春樹遭綁票撕票案,二十五天後,嫌犯黃春棋取贖時遭捕,這之後,徐自強一直成為「共犯」口中的同夥,甚至是「主謀」。他在逃亡了九個月之後決定主動投案,從此展開失去自由的冤獄人

生。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徐自強總共被判七次死刑、二次無期徒刑、一次無罪,經歷過十六年的牢獄生活。他五次讓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被超過七十名法官審判。徐自強自己可能從沒想過,徐案二十一年,糾纏的是臺灣社會對司法人權的辯論與倡議,廢死聯盟因他成立,李茂生、何賴傑、黃朝義等法學者為他做判決評鑑,許玉秀大法官為他受理釋憲,從此共同被告的自白無法逕自成為證據。無罪推定原則說來簡單,每一步改革都非常艱難。   徐自強案可能是除了蘇建和、劉秉郎與莊林勳案之外,臺灣最知名的冤案,做為一個平凡人,徐自強遇到無力抵抗的審判,人生二十年倏忽過去,自己的父母已白髮,妻子不得不離異,當時只能到牢中探望自己的七歲

兒子,如今也已長大同為人父。面對自己一無所有、隨時沒有明天的處境,幸運成為各界救援對象的徐自強熬過死囚的人生,然而漫長的徐自強案,將使這個故事不僅力圖描繪徐自強的人生,更是臺灣二十年來司法與人權的變遷紀錄。   重要事件   辯護律師團感言  尤伯祥   在威權統治時期,司法是黨國的鎮壓工具,是法律人至今不敢面對的不堪真相。在那段歲月裡,刑求逼供而後順藤摸瓜,株連無數,是除惡務盡之鎮壓思維的自明之理。冤獄裡無望的哀號,暗夜裡家屬壓抑的啜泣,只是追求秩序與安全所須付出的小小代價。徐自強被兩名共同被告攀誣定罪,幾乎命喪刑場,正是習於鎮壓的司法所製造的典型悲劇。而其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平反過程,也

就是司法終於開始自我救贖的見證。   辯護律師團感言  陳建宏   二○一二年五月十九日的凌晨,在雨夜的微光中望著徐自強從看守所中走出來,雨水之中難以分辨什麼是真實。回想第一次在看守所見到年紀相仿的徐自強,他眼中盡是迷惘,接下來的律師接見、開庭,幾乎都是在期待與失望中輪替。曾經在死刑判決確定時,彷彿所有希望都將熄滅;而在經由非常上訴發回更審時,似乎希望的微光再現,但之後的死刑跟無期徒刑,讓一切又變得渺茫。而在現實與虛幻之間,竟然已經過了十六年的看守所歲月。   終於,二○一五年九月一日法院改判徐自強無罪,今年又迎來了最高法院無罪定讞的好消息,回想二十年前準備投案的徐自強,應該無法想到他將要經

歷的是這麼曲折的人生與磨難吧?     辯護律師團感言  林永頌   最嚴峻的死刑冤案,在最困境的處境,因著徐自強的受苦,卻發展出廢死聯盟,以及大法官五八二號解釋。前者讓國人開始思考死刑的存廢,後者使以後的案件共同被告的證詞如果未經交互詰問,不得做為證據, 真是在沙漠開江河,在曠野開道路。 本書特色   一、本書不僅把二十年的複雜案情抽絲剝繭,還把法律知識與故事融為一體,是近年難得的深度報導專書,尤其是在司法刑案上面,坊間出版品多半是合集的情況。   二、本書拉出一個觀看視角,邀請讀者一起思考,為何一件冤案會發生,冤案的發展軸線是什麼,以及它救回的機率有多大。   三、臺灣社會是一個

同情被害者,多過於願意給予所謂加害者一定保障的社會,一旦是被貼上加害者標籤的故事,在臺灣社會是不受歡迎的,不被聆聽的,這也使得冤案救援更形困難,然而對於加害者的面對與人權保障,正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正如同犯下挪威大屠殺的布列維克,都無法撼動挪威對廢除死刑的初衷。曾經最接近死亡的人,總是在逼問社會的每個人,你對生命有何見解,又準備怎樣對待生命。這雖然是一本討論死囚與冤案的書,終究也是一本討論生命的書。 名人推薦   李茂生(臺大法律學院教授)   李敏勇(詩人)   陳以文(舞臺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編劇.演員)   張娟芬(作家)   顧玉珍(曾任臺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社運義工)  

 蘇建和(司改會工作人員.蘇建和案當事人)   聯名推薦   我只知道在臺灣的社會中,有些唐吉訶德仍舊在對抗風車怪獸,而這本書應該可以製造出更多的唐吉訶德吧。──李茂生/臺大法律學院教授   這是徐自強及眾多法律人用他們的青春與努力換來的進步!──蘇建和(司改會工作人員.蘇建和案當事人)   這個故事,這種心路歷程值得閱讀,因為這既是一段司法的進程,也是人命救援的樂章。──李敏勇/詩人   這樁徐自強寃案之外,不難讓你我看到司法過程中必然還有的不公平。傾斜的天平下,閱讀這本書,我看到更多事情的原委與細節,這些來回訴訟的反覆過程和漫長等待的切身感受,其中不免幾度難忍,那是憤也是悲。──陳

以文/舞臺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編劇.演員 作者簡介 李濠仲   一九七六年生,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為《新新聞周報》《聯合晚報》政治組記者,二○○九年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開始從事寫作。二○一五年夏天返臺。現為網路新聞媒體《上報》主筆。在衛城作品為《小國的靈魂》《娜拉,如果妳在挪威長大》。 前言  沙漠開江河──十五年的徐自強救援奮鬥 林永頌/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辯護律師團感言  尤伯祥.陳建宏 推薦序 無罪推定原則的土壤 李茂生 使徐自強活下去  李敏勇 自由的空氣  陳以文 審判的公正基石  蘇建和 第一幕:火速破案 第二幕:山

腳村 第三幕:大禍臨頭 第四幕:大逃亡 第五幕:死刑定讞 第六幕:不在場證明 第七幕:冤獄雛形 第八幕:待死現象 第九幕:菜鳥上場 第十幕:老鳥出馬 第十一幕:監委駕到 第十二幕:學者判決評鑑出爐 第十三幕:最後一步 第十四幕:峰迴路轉 第十五幕:廢死聯盟 第十六幕:失衡的審判 第十七幕:非死不可 第十八幕:走出牢籠 第十九幕:司改會 第二十幕:脫軌的人生 後記 附錄 徐自強案大事記 二○○一年二月監察院調查報告調查意見 二○○一年四月檢查總長第一次非常上訴 二○○三年十月徐自強案判決評鑑 二○○三年十月辯護律師團釋憲聲請書 釋字五八二號本文 推薦序 無罪推定原則的土壤 李茂生 臺灣大

學法律學院教授     一九九五年,徐自強因涉嫌與其餘三名共犯共同擄人撕票而被起訴。此案嫌疑人之一黃銘泉,逃亡後死於泰國,其餘二人陳憶隆、黃春棋均被快速判處死刑定讞。徐自強本來逃亡在外,於其他被告一審被判死刑後,一九九六年由律師陪同投案。往後長達二十年間,徐自強一直堅持自己無罪,直到二○一六年十月,終於等到了最高法院駁回高檢署的上訴,無罪定讞。   徐自強案從一九九五年到二○一六年,整整纏訟了二十一個年頭,而徐自強本身,從一九九
六年投案到二○一六年,也虛耗了二十年的人生,其中更有十六年是被羈押於看守所,如不是速審法通過,可能會被羈押更久的時間。整個案件共提起五次非常上訴、一次釋憲、更審九次

,除更七審與更八審判處無期徒刑、更九審判決無罪外,其餘都是判處死刑。以上這些客觀資料有許多都破了我國司法史上的紀錄。   本案最特殊的地方應該是二○○○年更五審仍判處除自強死刑,三審定讞後,辯護律師在二○○三年聲請釋憲,而大法官亦於翌年作出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認為共同被告不利於己的自白應經嚴格證明程序後始得採為證據,且不得為認罪的唯一證據。然而,在其後二○○九年的更六審仍不顧大法官的解釋,採用拒絕出庭接受相互詰問的共同被告自白,在僅有租屋與租車的補強證據的情形下判處徐自強死刑。其後的更七審與更八審,就殺人的部分因無任何補強證據,所以沒有認定罪責,但就擄人勒贖的部分,則仍採共同被告的部分自白,

在有出租房間予共同被告,以及租車供共同被告擄人勒贖等補強證據的情形下,判處徐自強無期徒刑。直至更九審時,法院始否定共同被告的自白的效力,且認為無任何直接證據得以證明徐自強參與了擄人勒贖的犯行,據此作出無罪判決。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甚早就接獲陳情,除組成律師團外,另於於二○○三年發表了由三位學術界人士(包含我在內)所撰評鑑報告。猶記當年無數的晚間,大家一起聚集在臺大舊法學院的第四會議室,一方面飽受蚊蟲叮咬,一方面熱烈地討論案情,並於最後幾次會議中決定由兩位辯護律師就此案提出釋憲聲請。說實在話,以當年的氛圍而言,與會者的大多數人都沒抱持多大期待。當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公布後,除了驚喜外,更多的

是錯愕的感覺。果不其然,兩名共同被告,其一一直都拒絕出庭進行交互詰問,而另一名則是在二○○○年時曾經以書面向徐自強家屬承認,誣陷徐自強只是為了拖延程序苟延殘喘,這名被告出席了更八審的辯論庭,不過仍舊對關鍵情事回答不記得了而已。縱然如此,到更九審之前,徐自強仍舊是被判死刑或無期徒刑。這件事情足證於刑事司法的審判中,偏重自白(包含共同被告的自白)的習性仍舊很難破除,什麼無罪推定,認定事實應憑證據,嚴格證明程序等,都僅是教科書上或課堂上的事物,於真實人生的審判舞臺上,有罪推定仍舊是鐵則,自白仍舊是證據女王。   多年前我寫過一篇關於自白的結構的文章,去年又擔當了日本前法官森炎所著《冤罪論》一書的監

譯,其中有關透過自白產生冤罪的敘述簡直就是深得我心,然而多年來,這類的論述還是活在象牙塔中,絲毫都沒有走到世間。這次徐自強案更九審的法官是不是已經將教科書中的意境拿到現實的情境中使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徐自強這個個案因為某法官堅持無罪推定與證據法則而作出了無罪判決,而這是牽涉到人命的個案。其他更小的、更不足以引起社會關注的案子呢?承審法官是否也能夠將教科書的原則拿到實際的案例中予以使用?法官也是人,要求其違背「人性」而作出判決一事,是否過於嚴酷?讓維護原則作出違背「人性」判決的法官承受媒體與大眾的非難一事,是否強人所難?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產生了無限的悲哀。終究臺灣的社會文化與環境,似乎

仍舊是無法成為醞釀無罪推定原則的土壤。屆臨退休的我,仍然感受到當初回國任教時的悲哀,這到底是我的錯,還是我的宿命。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在臺灣的社會中,有些唐吉訶德仍舊在對抗風車怪獸,而這本書應該可以製造出更多的唐吉訶德吧。 第一幕 火速破案 炎熱潮溼的泰國芭苔雅,臨海而立,風光旖旎,即使進入十二月最涼爽的月分,每日最高溫仍有達攝氏三十度以上的可能。此處市集車水馬龍,沿途海濱度假酒店林立,長年門庭若市,因而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一九九五年十二月,芭苔雅正值觀光熱季,遊客熙來攘往,徐徐海風讓人心曠神怡,卻有人無視這座城市綺麗多姿的景貌,心起殺機。一位名叫「張保羅」的男子,當月十六日即遭人縊

死在下榻飯店的浴室內。 他的死狀奇慘,透露潛伏在案情裡的深仇大恨。飯店人員發現張保羅時,他的雙手、雙腳均受到綑綁,凶手同時再以床單撕成的繩子纏繞住他的頸部,最後張保羅整個人且被懸吊於浴室的氣窗前,仿若一場警告意味濃厚的私刑。一個人若欲尋短自盡,其實根本不必這麼大費周章。透過泰國警方蒐證資料顯示,現場不僅有兩人以上搏鬥跡象,張保羅的臀部還有清楚受人在地上拖行的紅腫傷痕。 就在飯店業者因為這起血腥凶案惴惴不安之時,泰國警方卻在張保羅的房間內發現一本中華民國護照。護照的照片和死者面容相符;但英文的署名和他登記住房的「張保羅」名字大有出入。泰國警方隨即將採集的指紋傳真到臺灣的刑事警察局請求協查其身分。

經過刑事局指紋室比對,赫然發現張保羅竟是同年九月,犯下內湖仲介商黃春樹綁架撕票案的主嫌之一──黃銘泉。 這項消息經臺灣媒體披露,原先似已真相大白的綁票案,進而再掀波瀾。主要因為這起案件,當時除已被逮獲、正關在看守所裡的兩名同夥,以及在泰國橫死的黃銘泉外,尚有一名綽號「阿強」的嫌犯在逃。警方因此懷疑,黃銘泉是和阿強一起潛逃泰國,之後因為彼此利益擺不平而起衝突,結果引來不測。如今非得將本名徐自強的阿強緝拿歸案,否則綁票案的來龍去脈何以水落石出。更何況,警方數月前宣告偵破這起綁架案時,甚至是以「主謀」身分對徐自強發出通緝。兩嫌被逮,黃銘泉已逝(幕後原因迄今未明),新聞媒體大篇幅報導的汐止山區富商遭撕

票案,自九月間發生數月後,徐自強仍不見蹤跡。他的下落不明,讓警方火速偵破的擄人勒贖事件徒留一條大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