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學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台灣社會學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和的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1: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五版) - 讀冊也說明: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教育社會學、歷史社會學與制度論。最近研究興趣為審議民主與公民參與,以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群學 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碩博士班 呂明蓁所指導 廖凰吟的 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級導師的日常 (2021),提出台灣社會學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融合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特殊教育、建制民族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鄭力軒所指導 彭思錦的 台灣威權時期的農地政體變遷 (2021),提出因為有 制度分析、變項中心、以地綁糧、以地綁人、社會穩定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社會學刊的解答。

最後網站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則補充:Date Title Authors 2012‑03 道家哲學的邏輯 王文隆 2012‑03 陽光劇團空間書寫與戲劇書寫 梁蓉 2012‑03 運動員之運動猝死與心血管疾病 蕭淑芬; 王薏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社會學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為了解決台灣社會學刊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市場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新自由主義形式的統治形態已經儼然成為全球最具主導性的趨勢。「政治」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由官僚系統與專家學者所構成的管理階層來經營治理的場域;政治上的異議,被化約為技術性的問題,可以透過談判與溝通尋求政策上的解決。   然而,在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出現的抗爭、結盟、動亂、佔領活動,提醒我們「政治」沒有消失、也沒有被馴化,而是以更為複雜的模式與尺度在發生。本書一方面對各種國家與權力理論進行反省與批判;另一方面分別利用美國資訊業、台灣新竹科學城、香港新界

的宗教儀式與宗族、魯凱人的情緒政治等個案來說明政治的形式如何繼續在當代轉化與萌生,重新去定義生命與生活的內容。   作者簡介 林開世/主編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有文化與權力的比較、人類學理論、歷史與意識型態的生產、國家形成。研究的領域是漢人社會文化、複雜社會與比較殖民主義。著有〈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等論文多篇。 黃應貴/主編   英國倫敦政治經

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等書。 洪世謙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當代法國哲學、政治哲學、全球化研究、解構主義、馬克思主義。主要關注議題為「去政治與再政治」、「倫理主體、他者與暴力」、「全球民主與正義」、「去疆界與跨國移動」。近期學術論文為〈內在的例外:作為類屬程序的政治主體〉、〈疆界民主化——解構哲學式的思考〉、〈可能——不可能的基進倫理—政治〉。 容邵武   現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重點聚焦在法律人類學、政治人類學、文化政治。首先,針對「鄉鎮調解委員會」研究,將政治、法律的脈絡關連到文化要

素的複雜結合裡,寫成〈文化、法律與策略:鄉鎮調解過程的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007)。進而將法律人類學的成果擴大成為「公共人類學」提供對公共議題的見解,在《文化研究學刊》刊出〈死刑戰爭:法律人類學的中介〉(2012)。同時,田野主題從一開始圍繞著921大地震所帶來的創傷、記憶,寫成〈災難的永恆回歸:記憶政治與災難反覆的探討〉(台灣人類學刊,2011),以及“Never Again”: Narratives of Suffering and Memory of the 9/ 21 Earthquake in Taiwan(台灣人類學刊,2009);到稍後強調快樂、希望的社區營造〈文化親密性與社

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013),以及Landscapes and governance: Practicing citizenshi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village in Taiwan(Citizenship Studies, 2016),一直到最近對日常倫理的探索。同時,近年來也在香港田野工作,觀察到一部分香港民主奮鬥時所帶來的創傷,以及在政治挫折中強調希望的重要,目前朝著英文專書努力,書名為Together We Can Make a World: Doing Politics and Living Ethics i

n Hong Kong(暫定)。 莊雅仲   美國杜克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目前是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著有Democracy on Trial: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authoritarian Taiwan(2013)和《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2014),在本書系之一《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裡發表〈厝邊隔壁、巷弄生活與住居倫理〉(2016)一文,與Arif Dirlik、廖炳惠合編Taiwan: The Land Colonialisms Made期刊專號(B

oundary 2, 2018)。最近關注新竹縣市都會化過程的在地衝擊,尤其是新竹科學城想像與實現牽涉到的空間、土地與生態問題。 陳舜伶   哈佛大學法學博士(2013),科學、科技與社會博士第二專長領域學程修畢。目前為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研究所助研究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原住民族權利與自治,爾後因緣際會踏入自由軟體、自由文化、公民科學等領域,研究興趣轉向網際網路協作社群的自治,包含社群內部的治理機制,以及有利於促成此等網際網域自治社群的技術與法律條件,如使用者隱私、言論自由、平台角色與責任等。 鄭瑋寧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

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年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關係的心:資本主義過程中的魯凱人觀、情感與家的社群性》(2019),以及與黃應貴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2017)。   導論一      政治已經逝去?還是到處都是政治?/林開世 導論二     新自由主義國家下的政治、權力與新知識的浮現/黃應貴 第一章 新自由主義與國家:對當前幾種理論取向的評估/林開世 第二章 新自由主義下的治理技術:主體形構及抵抗/洪世謙 第三章 網路與國家監控:資訊服務中介者的角色、功能與作為/陳舜玲

第四章 新疆界: 科學城的誕生與重組/莊雅仲 第五章 鄉民或公民: 當代香港新界治理性的個案研究/容紹武 第六章 「權力」、情緒與分歧的未來:當代魯凱人的政治社群性/鄭瑋寧 作者簡介   序   本書主要依據「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計畫第六單元「新世紀的政治思維與治理」的活動成果而來。照慣例,這單元經過了近半年(2017.07.01-2018.01.13)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待所有參與者報告一輪之後,於2018年3月10日及11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接著,十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學術

審查、修改等繁複過程,有些人或因個人因素而撤稿,有或因論文主題難以與本論文集的主題聚焦而被建議另投其他刊物,最後只通過了六篇論文。   本單元主要參與人員有來自人類學(四位)、政治學(三位)、政治思想(一位)、法律學(一位)、社會學(一位)等不同學科的學者,故確實是跨學科對話的盛會。筆者特別感謝這些參與學者,在討論過程中所提供的刺激與啟發。然就在修改、審查流程中,筆者於2018年七月底因心臟手術引起併發症而必須休養半年,致使審查延誤。所幸,本叢書的編輯委員會所有成員,分攤了原屬主編的各項工作,讓審查過程不致完全停擺。特別是本單元編輯委員會召集人李丁讚教授,以及林開世、張隆志與陳文德等委員,分

別承擔了許多瑣碎工作。筆者在此表達誠摯謝意。   由於政治一直是筆者較不擅長的研究領域,因而邀請了熟悉政治領域的台大人類系林開世教授,共同來編輯此論文集。本來我們兩人打算合撰導讀,後來發現兩人在剖析問題的角度與見解有不小的歧異。這種情形在學術領域其實並不罕見,只是在書籍出版上是否適當,尚須考慮。幾經思考,我們決定何不採取開放的作法,讓兩篇導論並存,各抒己見?這種超越傳統的實驗或許會讓讀者疑惑,但若能催促讀者也開放思考,未嘗不是額外的驚喜與收穫?   最後,我必須感謝在論文集不同階段的所有參與者及幕後支持者的貢獻。他們是:沈清楷、吳文欽、吳齊殷、周迪生、周素卿、柯朝欽、夏傳位、陳文德、陳嘉銘

、葉浩、黃兆年、童涵浦、萬毓澤等,在此僅致謝意。至於蔡英俊前院長及吳俊業前主任在位期間,不吝提供此單元相關活動所需經費及人力支援、研究群助理傅偉哲打理各項庶務,以及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其他編輯在出版上的付出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黃應貴  敬上 政治已經逝去?還是到處都是政治? 林開世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市場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等新自由主義形式的統治形態已經儼然成為全球最具主導性的趨勢。雖然在這些響亮的口號下,各地的政治實踐、經驗與意義可能截然不同,但學者們觀察到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傳統意義下的「政治」正在被打擊與替換,一種所謂的「後政治」(post-pol

itical)時代悄悄地降臨(Swyngedouw 2009, 2010)。後政治的意思當然不是指政治操作、鬥爭與衝突消失,而是指一種對當前這種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議會民主的政治模式、全球性的人權訴求所構成的理想模型,缺乏其他可能途徑的想像,讓「政治」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由官僚系統與專家學者所構成的管理階層來經營治理的場域。政治上的異議,被化約為技術性的問題,可以透過談判與溝通尋求政策上的解決。布朗(Wendy Brown)更進一步悲觀地認為,這套新自由主義的治理術,正在把人們從政治人(homo politicus)變為經濟人(homo economicus),經濟邏輯不斷地滲透到大眾的事物與生活

方式之中,讓集體的公共性與社群性,持續地瓦解(Brown 2015)。 然而,矛盾的是這種概念思維的全球普及化,伴隨而來的並不是和諧、自制的社會秩序,而是持續不斷的抗爭與訴求,從阿拉伯之春、泰國的紅衫軍、香港的雨傘革命一波波要求民主的群眾運動;到東南亞移工在中東與北非難民在歐洲所發起的居留權與公民權抗議,一再再顯示政治能量與對抗的力量繼續在尋找新的突破點展現,世界各地的人們以新的方式在重新定義政治的範圍、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公民與非公民的界線、甚至人與非人的關係。過去的政治所熟悉的範圍、界線與分類,已經不太足夠讓我們去面對、理解這些現象的意義。我們亟需一些新的研究途徑與思維來發掘議題與重擬策略,

本書就是一個邁向這個可能的一個嘗試。

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級導師的日常

為了解決台灣社會學刊的問題,作者廖凰吟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採建制民族誌,旨在瞭解帶領融合教育班級導師的日常,尋找融合教育班級導師在建制中的社會關係,並找出文本建構中介的支配關係,藉此了解融合教育班級導師他們因特殊生入班所需的協調與看不見的工作、導師對特殊生入班因應之道。除此之外,導師應對特殊生是否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所提及的「可接受性」以及「可調適性」這兩個重點。 透過半結構式訪談,錄音以及筆記,將這8位國小教師的日常紀錄下來,再經過與文本對話,建構出以下發現:1. 融合教育班級導師經由「課表」這個文本進行每日的教學操演,例如批閱聯絡簿、批改作業、照表操課等。然而融合教育班級導師帶班背後還有四項看不見的工作:「清潔」、「輔導學生

」、「學校交付工作」以及「與他人的協調」。2. 融合教育班級導師能帶好融合班級所需的三個協調關鍵對象: 家長、一般生以及特殊生。後兩者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特殊生,「特殊生類型」成了融合班裡的文本,支配著特殊生與導師的互動關係。特殊生不再是不被注意的影子,而是擁有鮮明個性的主體。3. 帶好融合教育班級的知識技巧有以下幾點:(1)多汲取特殊教育的知識以及多看書 (2)增加溝通技巧與輔導技巧(3)調整心態、帶人要帶心4. 融合教育班級導師在《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所提及的「可接受性」以及「可調適性」這兩項重點皆有做到尊重差異、合理調整,這也相當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關鍵字: 融合教育、多元文化

教育、特殊教育、建制民族誌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1: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

為了解決台灣社會學刊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能源危機日益嚴重、吃的選擇充滿不確定、媒體力量帶來革命,身為科技社會的環境公民,我們該如何自處?   2018.11全台反空污大遊行   2017.04 毒雞蛋事件   2014.09頂新餿水油案   2014.09 香港占中運動   2014.03太陽花學運   2013.03 廢核大遊行   2011.05 塑化劑危機   2007.01 新竹霄裡溪污染爭議   那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如空氣品質、食品安全到公民自主,乃至於影響後代生活的核能議題,我們都無從迴避:無論是奠基於現代科技衍伸出來的大環境現況,是不可承重卻必須面對之重,或因科技日新月異,我們

都得以有了更多元參與及發聲的可能。   因為,現代科技發展與應用往往牽涉太多社會安排,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通盤掌握,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置身事外。   在享受科技社會帶來的便利之時,我們必須自覺:   公民不是臣民,公民擁有表達意見的權益;   公民也不只是國民,公民應該積極參與公眾事務。   而科技往往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影響著國家、社會,與你/妳、我每日生活最重要的決策。   本書網羅國內外能源、環境、食安及媒體等重要公民參與案例,讀者可透過這些觀察與分析,進而反思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或許也帶來負面的影響;而在我們參與及發聲的同時,科技又帶來不同以往的幫助,

利與弊之間的矛盾真相為何?本書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想法。 好評推薦   本書作者都做了極佳的示範,把複雜的科技與社會議題,轉化成像我這樣的外行人也能讀懂的文字。──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鄭國威   不要遲疑,翻開這本書,你就開始走進行動者的隊伍了。──新竹高中圖書館主任黃大展   本書一定能為新課綱的跨領域教學現場帶來極大的助益。──新竹曙光女中校長姚麗英及STS教師社群  

台灣威權時期的農地政體變遷

為了解決台灣社會學刊的問題,作者彭思錦 這樣論述:

本研究立基於國家中心論的制度分析架構討論台灣威權政府時期的土地變遷過程。希望回答為何台灣會在1970年代農業生產退居經濟發展的次要角色時,為何政府還要通過農業發展條例、區域計畫法等被過往學者視為是限制農地他用的立法?為了回答前述問題,本文採用歷史社會學已變項為中心之方法,區分出行動者、理念、權力、反餽等四個變項,一方面作為制度分析中討論制度變遷如何可能的架構,另一方面討論當時主導台灣農地使用政策的行動者之間其對於制度的反餽、提出的理念以及其權力關係等,作為理解當時立法過程的分析架構。而本研究結果顯示,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省糧食局在台灣農地使用政策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土地

改革、糧食調查員等制度設計,其達成了以地綁糧,亦即透過掌握土地進而掌握糧食生產的方式,除了達成國民政府的糧食需求外,亦得以透過糧食外銷賺取外匯。不過到了1965年以後,由於省糧食局長期壓低糧價,使得農業生產出現了農民收入降低、農村勞動力流失等現象,使得農復會和部分農經學者開始批評省糧食局建立的糧食生產制度。而在同一時期,台灣稻米的主要外銷國家日本,其國內生產復甦和泰國、越南等地亦向日本銷售稻米的情形下,使得台灣稻米的外銷市場不在,亦讓省糧食局對於國民政府的重要性開始降低。也因此行政院於1969年時通過了檢討台灣糧食生產政策的決議,使得擔任省糧食局局長長達24年的李連春離任,省糧食局亦進行改組。

而其為以地綁糧目標所推動的各種政策亦被一一廢除。也因為如此,國民政府為了解決農民因農業生產困難而到城市謀求收入更高之工作的現象,而分別在1970年代通過農業發展條例、區域計畫法,在1980年代推動八萬農業大軍、農業健康保險、農地重劃條例等辦法,希望透過以地綁人的方式,將農民留在農村當中,不要大量湧入都市,造成都市問題。整體而言,本研究認為在1970年代初期的制度變革,其目的在於維繫社會穩定,進而穩定國民政府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