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朴民譯註寫的 國學經典名家講座:論語 和南懷瑾的 原本大學微言(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安徽文藝 和老古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施正權所指導 王宏仁的 二戰後中日關係的信任分析 (2019),提出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日關係、信任、對立、和解、合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中國文學系 陳怡良所指導 許瑞哲的 屈原的儒道思想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屈原、儒家、道家、《楚辭》的重點而找出了 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學經典名家講座:論語

為了解決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的問題,作者黃朴民譯註 這樣論述:

苟無孔子及《論語》,則中國非複二千年來之中國。——梁啟超   本書為“國學經典三部曲”之一,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導黃樸民譯注並解讀;全書分為7大部分:系列總序——單本導言——篇章導讀——原文——注釋——今譯——解讀,跟隨黃老師系統完成國學學習的入門和進階,真正領悟諸子的智慧。 序言:淺談《論語》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典籍浩如煙海,但稱得上“經典”的,其實相對有限。這些“經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決定著中國文化的基本性格,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動力,而其中的《論語》,毫無疑義是傑出的代表之一。   【一

】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經典,主要記載儒學創始人、“萬世師表”孔子的言語行事;同時也載錄了孔子的弟子,如曾參、顏淵、子路、子貢、子夏、子張等人的言語行事。這一點,早在班固《漢書·藝文志》中已有揭示:“《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傳世的通行本共二十篇,始於《學而》,而終於《堯曰》,一萬五千餘字。《論語》輯錄孔子之言為集中,是我們領略、研究孔子思想學說的重要的文獻。   大體而言,《論語》的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四大基本綱目。   ,以“仁義”為主幹的政治倫理學說。“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反

映在具體政治上就是提倡“德治”與“王道”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強調“仁者愛人”“泛愛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二,以“克己復禮”為特點的禮治原則。具體表現為提倡愛有差等、尊卑有序的綱常之道,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所謂“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為此,汲汲於提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   第三,以“用中適時”、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為基調的“中庸”思想。“叩其兩端而執中”,從中找到和掌握合適的度,辯證地看待問題,凡事不走。比如,天人關係方面,既不否定鬼神、天意的存在

,又著重強調人事的作用;政治秩序方面,既肯定君臣尊卑、父子上下關係的合理性,又主張這種合理性必須建立在履行各自義務與共用權力的基礎之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文質關係方面,既注重內容,又注重形式,“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理想與願景方面,既追求大同,“祖述堯舜”,又憧憬小康,“憲章文武”。   第四,以追求“天下大同”為宗旨的社會理想,“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這中間,“仁”“禮”學說是《論語》所反映的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成分,“中庸”思想是《論語》所反映的孔子整個理論的哲學方法論,“

大同”學說則是孔子遠大而崇高的社會政治理想。   說到底,整部《論語》都是緊緊圍繞這四大基本綱目而具體展開的。   【二】   西漢時期,在流布於世的《論語》版本中,有魯人所傳的《魯論》,齊人所傳的《齊論》,以及魯恭王劉餘從孔子故宅的牆壁中發現的《古論》,它是以先秦時期的古文字書寫的。三個版本篇數不一:《魯論》二十篇,《齊論》二十二篇,《古論》二十一篇。西漢晚期,張禹依《魯論》厘定《論語》為二十篇,並參取魯、齊兩個版本,將其合而為一,遂成世人稱之為《張侯論》的《論語》。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以《張侯論》為底本,兼采《齊論》《古論》而注釋《論語》,這使漢靈帝熹平年間依之刻石的《張侯論》終被視為《

論語》的定本而流傳於後世。因此,我們今天所閱讀的《論語》,其實就是以《魯論》為主體的文本。   現在看來,《論語》二十篇的編纂不是率意為之的,而是有其內在邏輯結構的,有其整體性與系統性的。儒家的立人為政是個合乎邏輯、逐次遞進的展開過程,即《大學》所揭示的環節與鏈條: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中間,一切以修身為本,而修身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是否能學習。學者,借鑒和汲取他人的知識,是謂“知”。習者,將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印證與體驗,使之成為自己認知與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提升自己的境界,是謂“習”。兩者結合在一起,即為“知行合一”。這是一個人生長的起點,故《學而》合

乎自然地成為《論語》的首篇。   如果說修身屬於“內聖”的範疇,那麼,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毫無疑問屬於“外王”的具體表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學習”的宗旨不能局囿於個人修養,它終要服務於大眾,貢獻於社會。因此,孔子及其弟子主張參與政治,“致君堯舜上”,按此邏輯,以“外王”為生命歸宿的《為政》,也就很自然地接《學而》而成為《論語》的第二篇。而“為政”的核心主旨“以德治國”也就開宗明義,成為該篇的起點。   “內聖”與“外王”,都必須有所本,這個“本”,首先是傳承,從傳統中尋找依據,覓取資源。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沒有傳承,無所謂發展;沒有積累,談不上創新。否則這種發展和創新,就

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這種能稱為“本”的資源,在孔子看來,就是商周以來的“禮樂”文明,更具體地講,就是“禮”。故以言“禮”為中心的《八佾》緊接《為政》而成為全書的第三篇。   不過,孔子是清醒的現實主義者,他認識到社會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禮”無法照搬照抄拿來應對治國安邦之需,否則就是膠柱鼓瑟、緣木求魚。而必須與時俱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加以改造,注入新的生機,增添新的活力,用舊瓶裝新酒,以迎接各種挑戰,實現新的超越。這個新的生機,就是充滿人文精神,又符合時代要求的“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於是乎,重點說“仁”的《裡仁》就很正常地位於《八佾》之後。此後

的十六篇,亦皆以此邏輯逐次展開,從而使孔子的思想體系得到全方位的呈示。凡讀《論語》者,當注意其書的結構次序與內在邏輯。能做到這一點,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   相較于佶屈聱牙的《尚書》、“無達占”的《周易》、“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說”的《春秋公羊傳》等經典,《論語》的文字,除《鄉黨》等個別篇章之外,應該說是比較平順通暢、容易閱讀與理解的。然而,它畢竟是先秦的作品,在閱讀時還是會遇上障礙,加上歷代注疏詮解者甚多,對不少內容與文字的句讀和解釋也難免產生歧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所以,沒有誰可以打包票說自己的所有釋讀一定正確。在今天,我們對《論語》字義文意的理解,只能是努力接近其真相,而永遠無

法完全還原其真相。   這些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歧義,有的是緣於對孔子其人其學的評價。例如,《泰伯》嘗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按字面直觀地理解,似乎是孔子對普通民眾的輕忽與簡慢,將民眾僅僅視為可供驅使的物件,反對開發“民智”,多少含有一定成分的“愚民”意味。這樣,有點損害其作為“聖人”的光輝形象。於是,就有人以改變通行句讀的方式,來替孔子開脫,維護他的崇高與神聖:這樣,此語的標點就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孔子有仁慈的人文關懷固然不假,他對民眾的關心和憐憫也是事實,但是,他畢竟是貴族階層中的一員,“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乃是他根深蒂固的基本立場,對下層民眾,他

不可能真正平等對待,這也是儒家的共同價值取向,即孟子所說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們不能拿當代的價值觀來要求兩千五百年前的古人,“知人論世”,這才是應有的歷史主義態度。孔子如此,與他同時代的兵家孫子也沒能例外。孫子的確鮮明地提倡“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將廣大士卒看作“群羊”,毫不掩飾地主張“如驅群羊,驅而來,驅而往”,所以,我們今天在閱讀與認知《論語》時,首先要努力避免以今律古,對古人的言行應該抱有“同情之理解”。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有些歧義的產生,是由於古今學者所據不同版本的差異而造成。《述而》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話,牽涉孔子對《周易》的態度,其是否有

學習並研究《周易》的人生經歷諸問題,現在通行的文本表述是這樣的:“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應該是文通字順,沒有什麼可辨析的。但是唐代經學家陸德明在《經典釋文》中提到,這裡的“《易》”,按《魯論》,乃是“亦”。這樣一來,這段文字的斷句就得調整,含義也跟著變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更重要的是,孔子與《周易》的關係,也需要重新評估和認識了。這種觀點,雖說比較怪誕,但是,亦不可一概否定,因為畢竟有《魯論》作為文獻上的依據。故今人如郭沫若、李鏡池等對此多有信從。我們今天閱讀《論語》,可以繼續照著通行本來予以解釋,不過,同時也要知道,《論語》中不少文字是有其他隸定和

釋讀的,切忌孤陋寡聞,更不宜抱殘守缺。   在閱讀與理解《論語》時產生歧義,甚至出現郢書燕說的現象,有的是因為我們腹笥有限、功力不逮,在文字、音韻、訓詁等方面存在著不少軟肋與短板,因此,不免在理解《論語》的字義文意上左支右絀,捉襟見肘了。例如,《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通常的解釋是:孔子很少談論利、命和仁。連著名學者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亦是這麼闡述的。但細加推敲,我們覺得這並不是很恰當,可謂疑竇叢生,令人困擾。因為孔子很少談利是事實,對利採取基本否定的態度亦無可懷疑,但是,說孔子很少談命,恐怕不能成立,至於說孔子很少談“仁”云云,那就更是匪夷所思了。孫欽善教授曾就此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燭隱發微,其要雲:無論是從義理上判斷,還是就句法上辨析,此處的兩個“與”字,均非虛詞中的連詞,而是一個實詞,其義乃為“贊同”“贊許”。如此,則整句話應該斷句標點為:“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毫無疑問,孫氏之說是言之有據,說之成理的。由此可見,“功夫在詩外”,只有夯實自己的學術基礎,擁有卓犖的問題意識,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多聞闕疑,好學深思,方能在閱讀與理解《論語》時左右逢源,觸類旁通,收放自如,舉重若輕。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論語》中的不少字詞含義,也發生了變化,如《公冶長》:“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今天“愚不可及”是帶貶義的,但是在《論語》中,孔子關於甯武子“愚不可及”的評論,

在特定的語境中,恰恰是褒義的。在孔子看來,甯武子的“愚”,乃是真正的“智”,故“愚不可及”的真實含義,類似於老子所說的“大智若愚”為“智”的境界。這樣古今文義的變遷,在《論語》中不是個別的現象,我們當充分注意,避免買櫝還珠。   經典重要,經典宜讀,但如何讀得恰當且到位,讀得富有效率,是永遠沒有統一標準的。儘管如此,若能秉持“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初心,那麼閱讀本身,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自然本能,必能豐富我們的頭腦,拓展我們的視野,啟動我們的思維,提升我們的境界。讀《論語》是如此,讀其他古代經典也是如此。

二戰後中日關係的信任分析

為了解決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的問題,作者王宏仁 這樣論述:

中日兩國東亞為鄰,有著長久的往來歷史,以前中國是文化輸出國,但是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勢力進入東亞,同時給兩個國家造成衝擊。兩國分別進行改革以求厲精圖治,但是之後的結果與接下來的發展有所差異。中國依然積弱,日本變成東亞強權並且向外擴充,兩國的往來衝突不斷,日本則變成了文化輸出國。 武力衝突到二戰結束告一段落,戰後至今七十餘年,兩國之間的往來歷經冷戰時期、中日建交蜜月期、後冷戰時期、中國崛起時期四個不同的階段,在這其中,國際環境也不斷改變,中國與日本內部也有很大的變化,兩國關係也有所起伏,有合作,也有爭議。 本文嘗試運用信任與國際關係,採用廣泛的信任意涵及國際關係與信任相關之主張,從許

多事件與背景議題中分析中日關係,進行二戰後迄今各時期各個因素的信任與對立的比較,探討兩國關係發展的利基與問題,並對照德法二戰後的和解與合作,比較中日與德法兩者之間的差異,加上中國與日本內部反思的意見,綜合檢討上述各項因素,具體研議可行的改善方式,為往後兩國長久和平及合作提供具體建議。

原本大學微言(上)

為了解決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的問題,作者南懷瑾 這樣論述:

  《大學》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傳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曾參)所著。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是宋代以後士人學子必讀的教科書。文中以「明明德」、「親民」、「至善」為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對道德修養與社會政治的關係作了系統的論述,對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原本大學微言》是南懷瑾先生有關《大學》的講記。書名中說的「原本大學」,指的是《大學》的古本《小戴禮記.大學》。南先生以淵博的學識,綜羅大量的文史典故,對《大學》中的微言大義作了揭示,給人以知識的樂趣和人生的啟悟。這部南懷瑾先生近年講述的《原本大學微言》旁徵博引,融會中外

古今學說與歷史於一爐,對於「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以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修養次第及致用之學,都講得很詳盡透徹。對於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七項內證功夫,更是超越前人的見解。   二千年來隱晦不彰的原本《大學》,在本書中燦然大白,是現代人修身處世所不可或缺的好書。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03/18~2012/09/29)   樂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旋即潛心佛典,遁跡峨嵋大坪寺,閱藏三年。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赴台灣後,曾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任教

。1984年後旅居美國、香港;2004年起寓居中國,至2012年於江蘇吳江太湖大學堂辭世。在港、台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並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藥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   南懷瑾先生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素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至晚年仍講學著作不輟,可謂為文化事、為生民事,摩頂放踵,鞠躬盡瘁矣。曾講學歐、美、日各國,

美國華盛頓大學尚設有南懷瑾學院。其門生博士,自出鉅資,用其名義在國內創立光華獎學基金會,資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學,嘉惠研究師生等舉。要之:其人一生行蹟奇特,常情莫測,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今人猶不盡識其詳者。近年為重續中華斷層文化心願,致力提倡幼少兒童智力開發,推動讀經及中、英、算並重之工作。又因國內學者之促,為黃河斷流、南北調水事,倡立「參天水利資源工程研攷會」,作科研工作之先聲,不辭勞瘁,不避譏嫌云云。 出版說明 第一篇 開宗明義 一、原本《大學》的原貌 二、從教授來訪說起 三、沉冤莫白的「四書」 四、書生大半出農村 五、啟蒙教育的申思 六、烏鴉式的讀書法 七、先

擺幾個方塊陣 八、大人之學的探討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十、《大學》修養的次第 十一、朱晦翁改《大學》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麼? 第二篇 七證的修養功夫 第一篇  開宗明義 一、原本《大學》的原貌 二、從教授來訪說起 三、沉冤莫白的「四書」 四、書生大半出農村 五、啟蒙教育的申思 六、烏鴉式的讀書法 七、先擺幾個方塊陣 八、大人之學的探討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十、《大學》修養的次第 十一、朱晦翁改《大學》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麼? 第二篇  七證的修養功夫 十三、千古難明唯自「知」 十四、沿流不「止」問如何 十五、實在難能說一「定」 十六、寧「靜」致遠究如何 十七、無處將心為汝「

安」 十八、眾裡尋他千百「度」 第三篇  內明之學 十九、萬古帝王師之學 二十、知所先後的知性 二一、致知與格物 二二、智知萬物自知難 二三、物欲催人肯自憐 二四、身心情智與物化 二五、誠意正心修身與知至 二五、堯舜不來周孔遠 第四篇  外用之學 二七、三代以後的帝王與平民 二八、帝王 齊桓公 二九、身世堪憐一霸君 三十、秦始皇治國之道評議 三一、歷代帝王修身齊家有幾人? 三二、劉邦打天下而不能「齊家」 三三、慈惠愛人的漢文帝 第五篇  內外兼修之道 三四、從自凈其「意」做起 三五、修身與正心 三六、中國文化傳統的「家」 三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第六篇  齊家治國 三八、從治國必齊其家

說起 三九、周室治國齊家的故事 四十、治國當家的原則 四一、法治與治法 四二、先看《詩經》怎麼說 四三、煉石補天靠母性 四四、治國齊家須女寶

屈原的儒道思想研究

為了解決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 原文的問題,作者許瑞哲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屈原的儒道思想」為主題,探討屈原與儒家、道家思想的淵源,以及他所表現的儒、道思想,而屈原的儒、道思想又如何影響到他的文學。首先,在緒論中,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概況、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其次,探討屈原與儒家之淵源,說明儒家思想如何傳進楚國,並分析屈原接受儒家思想的外緣與內因,而屈原的任職仕宦,其實也與他本身具有的儒家思想有關。而屈原的儒家思想,內容到底為何,為本論文的核心之一,說明屈原的儒家思想,表現在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理念與作為。接著,探討屈原與道家之淵源,內容先論證楚國道家思想盛行的原因,並分析屈原受到教育與生活環境的影響,以及與稷下學派的交流,使他

具有道家思想。然後再探討屈原的道家思想內容為何,此為本論文的另一核心,此章主要在論述屈原的道家思想,究竟如何呈現,實際可從他的作品與相關資料,了解他的道家思想,即表現在他的「自然觀」、「歷史觀」、「修養觀」、「神話觀」中。再其次,是探討屈原的儒、道思想,對他的處世及文學創作,到底影響如何?故本章旨在說明,屈原的儒、道思想可說是儒、道互補,也因為他能在哲學上轉化,以致影響他的文學創作,而使屈原在文學上所突破與創新。總結說,屈原的文學創作,主要是除了他天賦才華外,就是博聞彊志,勤奮勵學,多方吸收諸子百家,尤其是儒、道兩家的哲理,使他學養深厚,提升他的生命境界,因而他的哲學思想極為獨特,不可忽視。透

過本論文的研究,可知屈原吸收儒、道思想,精義為何?煥發為何?以致影響到屈原的行事作為,以及他的文學觀、文學創作。而屈原他的人格與作品崇高偉大,也影響中國文學與文人相當深遠而巨大,因此本論文探究屈原的儒、道思想,深具意義,也的確有其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