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推薦必買和特價產品懶人包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上野千鶴子寫的 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 和林淑芬的 專題製作SOP最佳祕笈:商業與管理群適用 最新版(第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台科大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吳裕益、姚村雄所指導 潘慧玲的 完形理論於藝術才能班水墨畫教學模組發展之應用及其實施成效之研究 (2017),提出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小藝術才能班、水墨畫教學模組、完形理論、藝術評量。

而第二篇論文大仁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黃國光所指導 葉宜幸的 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休閒運動、參與動機、社會支持、BMI、族群的重點而找出了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

為了解決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的問題,作者上野千鶴子 這樣論述:

  ◎本書適用對象 ☑碩博士論文 ☑小論文 ☑課堂報告 ☑論述性報告     ◎為什麼小論文、研究論文很難寫?   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不管是生活還是學問,都過分強調快速、方便。相較之下,生產出有價值的情報,或是成為有價值的情報生產者變得沒這麼重要。有些人稍微聽了一點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的資訊就一副了然於心的樣子,我把這些人稱為「資訊消費者」。但是,無論消費者多麼精通情報掌握,都不可能變成生產者。而論文就是所有情報資訊生產的集大成,所以我經常要求學生,與其當一個資訊的消費者,不如當生產者。     ◎Check!寫出結構清楚、妥當論證的六大論文重點     【寫論文前該有的問題意識】   1

. 提問:論文的核心關鍵,而且還必須提出沒有人提過的問題。提出適當的問題,研究說成功了一半。提問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提出能回答的問題;第二是提出自己能力所及的問題。     2. 原創性:提出沒有人提過的問題,就叫做「原創性」;而了解既有資訊的知識,稱為「素養」。人只要努力就能擁有素養,但原創性需要的是品味。那麼素養和原創性哪一個重要?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都會回答:兩者都重要,但硬要選一個的話,「有原創性但欠缺素養」比「有素養但缺乏原創性」好一點。     【寫出具有導航功能的研究計畫】   3. 先行研究:保持批判性才不會被既有的研究說服,不是看透已經有什麼,而是看透缺少什麼。別忘了!批判永

遠是後進者(late comer)的特權。     4. 研究計畫的十大金律:從研究主題到研究限制的十大要素,學會了,架構就出來了。     5. 沒有一次就成功的研究計畫:專業的研究者一生都在撰寫研究計畫,如果沒有先修正好軌道,錯誤就會一直累積到之後。     【假說和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   6. 理論假說和實用假說:假說就是,偏見或預判的別名。因為我們無法在完全空白的狀態下開始研究,本來在提問的時候,研究者就已經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把理論假說套入可驗證的實證命題,就叫做「實用假說」。     7. 兩大分析手法:量化調查能獲得每個問題的統計結果,質化調查則是獲得和樣本數等量的案例報告。

    【蒐集並分析資料】   主要針對質化調查的分析提出4大步驟,從觀察、面談、文書或紀錄等語言資訊中,用KJ法和上野式質化分析法做分析。     【輸出】   從論文最重要的目次開始教你怎麼寫,再到細節的格式、適用、註釋、文獻的標記,還有字體與大小等方法。     【傳達給讀者】   輸出完成的論文,還要透過時間掌控與簡報技巧的加強。把自己想像成製作人,用現場發表的機會傳遞給讀者。   本書特色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林福岳,專業審訂專文導讀,實用度倍增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耗費14個月將畢生40年的研究心得和方法系統化   ★號稱日本最嚴格的「東大上野講

座」,歸納整理出論文的18個步驟、143個具體操作   ★學生狂熱支持!從問題提起到口頭報告的流程,讓研究生低門檻、高效率的克服論文障礙的最強工具書  

完形理論於藝術才能班水墨畫教學模組發展之應用及其實施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的問題,作者潘慧玲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以完形理論為基礎,發展適用於國小藝術才能班的水墨畫教學與評量模組。本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的105學年度國小藝術才能班3到6年級86位學生,以及2016年菲律賓6個僑校3到12年級148位學生共234人。研究者首先以行動研究進行實驗教學與教學成效評估,過程包括計畫、行動、觀察、反省,檢視實施的結果和反思整個實施的過程,不斷地調整教學組件,以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研究者於水墨畫各單元教學之過程蒐集教室觀察、過程攝影、構圖草稿等資料,並於課後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水墨畫定位及學習成效的看法。學生完成之水墨畫作品,由6位水墨畫專長教師進行評分。最後分析學生水墨畫學習態度與水墨畫評

量之評分者信度,以了解本研究水墨畫教學與評量模組之適用性,並對藝術才能班未來教學模組的設計與教學評量提出建議。本研究除了蒐集質性資料外,也包括水墨畫作品得分及問卷調查之量化資料。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Pearson相關係數、因素分析、變異數分析及組內相關係數。主要發現可歸納如下:一、以格式塔之整體論應用於水墨畫教學過程之觀察,可以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創作之心理感知、彼此互動、溝通等狀態,提供作品後設分析時與創作行為結合的解釋,有助於設計教學模組時取捨或是調整組件配置。二、以完形之視知覺理論作為美術作品評量的依據,可以提供較明確之評分指標 ,進而提升評分者信度。三、評分者背景之相似度會影

響到評分者信度之高低,評分者背景較相似者之評分一致性較高,但可能會有代表性不夠之問題。如果評分者背景有較大差異,而希望整體評分者信度達到0.80以上,則大約需要由六位以上評分者評定所有學生之作品,然後以六位以上評審評分的平均數來代表每件作品的得分。如果希望評量結果具有代表性,如重要比賽或是應用於入學鑑定時,則需要由六位以上背景不同之評分者評分,以兼顧不同評分的角度與觀點。因此,若涉及重要教育決定的水墨畫作品之評分需要聘請至少六為以上之評審。本研究之發現,可提供藝術才能班水墨畫教學模組之發展與教學評量之參考。

專題製作SOP最佳祕笈:商業與管理群適用 最新版(第三版)

為了解決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的問題,作者林淑芬 這樣論述:

  • 本書文字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甚至將文字轉化成簡單的圖表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專題製作、協助記憶。   • 提供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以及文獻分析法三種研究方法,用豐富的專題知識及詳盡實例,說明如何執行專題製作。   • 提供簡單的是非題、選擇題、填充題及問答題線上測驗,幫助學生釐清專題製作的觀念。   • 教師手冊各章均提供簡報與教學實務經驗分享,讓學生學習方便、教師上課輕鬆。   • 獨創《學習單》式教學法,將專題每項工作切割成一張、一張的《學習單》,只要按部就班完成《學習單》,必能輕鬆完成精彩的「專題」作品! 第一篇 理論與實作 第1章 「專題製作」的介紹 1-1 「專題」的定義 1-

2 學習「專題製作」的好處 1-3 專題製作的分類 第2章 「專題製作」的前置作業 2-1 學習前的心理準備 2-2 各組的分工作業 2-3 主題的擬定 2-4 相關網站的介紹 第3章 專題的整體規劃 3-1 小論文的整體架構 3-2 專題的研究步驟及研究邏輯 3-3 專題的發展計畫書及時間規劃 第一篇 附錄 附錄1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格式說明暨評審要點(中學生網站) 附錄2 全國商管群群科中心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專題組」作品說明書 附錄3 全國商管群群科中心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專題組」電腦排版格式 附錄4 全國商管群群科中心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創意組」作品說明書 第4章

「前言」的發展 4-1 研究動機及背景 4-2 研究目的的介紹 4-3 研究方法的介紹 4-4 研究範圍與限制 4-5 研究步驟圖的介紹 第5章 「文獻探討」的發展 5-1 文獻探討的目的 5-2 文獻的資料來源及類型 5-3 文獻探討的發展過程 5-4 研究主題的相關理論 5-5 文獻的引註資料   第6章 研究方法的進行 6-1 研究工具的介紹 6-2 資料的衡量尺度 6-3 抽樣方法的介紹 6-4 三種研究方法的進行 第7章 資料處理與分析 7-1 統計學的分類 7-2 常用的分析工具 7-3 三種研究方法的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8章 「結論」的發展 8-1 結論的撰寫 8-2 建議的

撰寫 8-3 後續研究之建議 8-4 目錄、摘要及附錄的撰寫 第二篇 附錄 附錄5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實施計畫(中學生網站) 附錄6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商業與管理群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複賽實施計畫 第三篇 簡報作品觀摩 簡報作品觀摩1 以4C 理論來探討東京著衣行銷策略之研究 參賽作品觀摩2 新北市消費者對IKEA 行銷策略滿意度之探討──以新莊分店為例(中學生網站作品:問卷調查法 參賽作品觀摩3 讓人身歷其境──主題餐廳行銷策略之研究(中學生網站作品:訪談法) 參賽作品觀摩4 以4C 理論來探討東京著衣行銷策略之研究(群科中心作品:問卷調查法) 第四篇 被審資料 備審資料製作技

巧 參考書目  

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引註及參考的問題,作者葉宜幸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並探討社會支持對參與動機之相關情形。研究以105學年度就讀於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問卷經相關學者論述修編後之「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問卷採分層系統抽樣方式,共發出問卷352份,回收問卷問卷331份,回收率94.03%,扣除無效問卷,所得之有效問卷共320份,有效回收率為96.67%。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2.0版統計軟體進行建檔與分析,資料處理則以描述性統計、探索式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

爾森積差相關等方式進行分析。冀望本研究所獲得之結論,能作為父母安排家庭休閒運動、教師規劃相關課業計畫、學校設置軟硬體運動設施以及教育相關單位擬定政策之參考依據。研究分析結果如下:一、 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構面統計,以健康需求為最高,其次為社會需求,再次為心理需求,最後為成就需求。二、 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休閒參與動機在「成就需求」、「族群」構面上有顯著差異。三、 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社會支持構面統計,以同儕支持為最高,其次為師長支持,最後為家人支持。四、 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社會支持在性別、年級、族群以及身體質量指數方面均無顯著差異。五、

屏東縣內埔地區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關鍵詞:休閒運動、參與動機、社會支持、BMI、族群